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作业指导书TOC\o"1-2"\h\u10885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 2257661.1城市规划的定义与意义 2165331.2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319201.3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330087第二章城市设计理念 4108272.1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4312082.2城市设计的核心要素 4169022.3城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5695第三章城市空间布局 5316663.1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533413.1.1生态优先原则 571173.1.2功能分区原则 5163923.1.3交通导向原则 5222913.1.4人本原则 6264123.2城市空间布局的类型与特点 6219923.2.1集中式布局 642353.2.2组团式布局 6246543.2.3网格式布局 6300703.2.4混合式布局 6241533.3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 6188313.3.1强化生态意识,构建绿色城市空间 6311033.3.2优化功能分区,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6111103.3.3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品质 7197723.3.4创新规划理念,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72828第四章城市交通规划 7188994.1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7159424.2城市交通规划的策略与技术 8169624.3城市交通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 830530第五章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 998835.1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的原则 9148385.2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的要素 9139215.3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的创新实践 93485第六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1047676.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原则 10212256.1.1生态优先原则 1055786.1.2综合协调原则 10114846.1.3区域差异化原则 10183576.1.4动态调整原则 1065126.2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措施 11138526.2.1生态规划技术 111146.2.2生态修复技术 11324026.2.3生态工程技术 11292436.2.4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 11319596.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策略 11238526.3.1政策法规保障 11268476.3.2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 11307486.3.3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 11189636.3.4社会参与与公众教育 1120757第七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1144967.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11110237.2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12316027.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 1227287第八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1360018.1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与原则 1342168.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策略与技术 1469958.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案例分析 1431458第九章城市更新与改造 14302099.1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目标与任务 14104119.1.1目标 1441689.1.2任务 15224189.2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策略与技术 15206129.2.1策略 15239859.2.2技术 15247799.3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实践案例分析 15244599.3.1背景 15295249.3.2改造内容 15202989.3.3背景 16243649.3.4改造内容 1618216第十章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163263210.1典型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解析 16823810.1.1案例一:某城市中心区规划与设计 162094210.1.2案例二:某新区规划与设计 162856610.1.3案例三: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设计 162981510.2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161039210.3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的发展趋势 17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1.1城市规划的定义与意义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等进行综合调控和设计的活动,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是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保障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于推动城市有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规划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城市发展方向,保证城市有序、健康发展。(2)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经济效益。(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维护。(5)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1.2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古代城市建设的实践。以下简要回顾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1)古代城市规划:古代城市规划以防御和宗教功能为主,城市布局多呈方形或矩形,道路系统较为简单。如我国古代的长安、洛阳等城市。(2)近代城市规划: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问题逐渐凸显。这一时期,城市规划主要关注城市卫生、交通、绿化等问题,提出了“花园城市”、“卫星城市”等概念。(3)现代城市规划: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规划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城市规划强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公平等问题,形成了多种规划理论和方法。1.3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总体布局和发展策略。(2)城市分区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对各个区域进行详细规划。(3)城市详细规划:对城市地块进行具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建筑布局、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等。(4)城市专项规划:针对城市特定领域(如交通、环保、历史文化等)进行的规划。(5)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美学设计,提升城市形象。(6)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制定规划政策、法规,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地理学、建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城市设计理念2.1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旨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以下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人性化原则: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居民的生活品质,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2)生态环保原则:城市设计应遵循生态环保原则,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设计应考虑长远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历史文化传承原则:城市设计应尊重历史文化,挖掘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底蕴。(5)整体协调原则:城市设计应注重整体协调,实现城市空间、建筑、景观等元素的和谐统一。2.2城市设计的核心要素城市设计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以下为核心要素:(1)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设计的基础,包括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空间要素的规划与设计。(2)建筑形态:建筑形态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表现,包括建筑高度、体型、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设计。(3)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包括城市公园、广场、绿化带等,旨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4)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关键环节,涉及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交通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与设计。(5)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6)城市照明:城市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性与美观性,提升城市夜景品质。2.3城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以下为城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方向:(1)智慧城市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设计与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城市运行效率。(2)绿色城市设计:注重生态环保,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理念,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3)人文城市设计:关注人的需求,创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品质。(4)弹性城市设计:适应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5)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设计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城市设计水平的提升。通过不断摸索与创新,我国城市设计将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三章城市空间布局3.1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因素,保证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3.1.2功能分区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城市各个区域的功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序发展。功能分区原则有助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3.1.3交通导向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交通因素,以交通导向原则为基础,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可达性。交通导向原则有助于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3.1.4人本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关注人的需求,遵循人本原则,以满足居民生活、工作、休闲等需求为出发点,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3.2城市空间布局的类型与特点城市空间布局类型丰富,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城市空间布局类型及其特点:3.2.1集中式布局特点:城市空间集中,便于统一规划与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但可能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压力大。3.2.2组团式布局特点:城市空间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各组团间有一定的间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但可能增加城市运行成本。3.2.3网格式布局特点:城市空间以网格状分布,道路系统规整;有利于提高城市可达性,优化交通网络;但可能导致城市空间单调,缺乏特色。3.2.4混合式布局特点:城市空间布局结合多种类型,灵活运用;有利于发挥各种布局的优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但规划与管理难度较大。3.3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针对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以下提出一些优化策略:3.3.1强化生态意识,构建绿色城市空间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因素,构建绿色城市空间。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能效。3.3.2优化功能分区,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根据城市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城市各个区域的功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可达性。3.3.3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品质关注人的需求,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品质。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居住条件;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软实力。3.3.4创新规划理念,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中,应创新规划理念,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引入先进规划理念,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城市规划与实施监管,保证规划实施效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第四章城市交通规划4.1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城市交通规划旨在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降低交通拥堵,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城市交通规划应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减少交通的发生,降低交通的损失。(2)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城市交通规划应优化交通流线,缩短出行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应考虑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因素,推动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4)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城市交通规划应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通勤、购物等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1)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明确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目标、原则和重点。(2)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方案。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交通枢纽、交通管理等规划内容。(3)评估城市交通规划方案。分析规划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效益等。(4)实施城市交通规划。将规划方案转化为实际工程,指导城市交通建设。4.2城市交通规划的策略与技术城市交通规划的策略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交通需求预测。通过调查、分析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出行需求,预测未来城市交通需求。(2)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交通枢纽等设施,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3)公共交通优先策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4)交通组织与管理。优化交通信号灯、交通组织方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5)智能交通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6)交通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交通污染、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4.3城市交通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以下为两个城市交通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某城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制定了轨道交通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制式,形成覆盖全市的轨道交通网络。通过优化线网布局、站点设置、换乘设施等,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案例二:某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某城市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缓解交通压力,制定了以下措施:(1)优化交通组织。调整交通信号灯、优化道路断面,提高道路通行能力。(2)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共交通车辆,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3)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限制部分车辆在高峰时段进入市区,减少交通需求。(4)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提高道路通行条件。通过以上措施,某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五章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5.1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的原则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注重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以人为本原则: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整体协调原则: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5)特色鲜明原则: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应体现城市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5.2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的要素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植物配置:根据城市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生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2)地形地貌: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提高土地利用率。(3)水体景观: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打造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水体景观。(4)道路绿化: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5)公共绿地:规划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6)景观设施:设置景观设施,如座椅、照明、雕塑等,丰富城市景观。5.3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的创新实践我国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在创新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为几个方面的创新实践:(1)低碳环保理念:在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环保技术,降低碳排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智慧园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绿化与景观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绿化效果。(3)生态修复:对城市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绿色建筑: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5)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城市特色。通过以上创新实践,我国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居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第六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6.1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原则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其核心理念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以下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原则:6.1.1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6.1.2综合协调原则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应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6.1.3区域差异化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实现生态环境的分区治理。6.1.4动态调整原则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应适应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保护策略,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6.2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措施6.2.1生态规划技术运用生态规划技术,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进行优化,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6.2.2生态修复技术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6.2.3生态工程技术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如雨水收集、绿色屋顶、生态停车场等,降低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6.2.4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6.3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策略6.3.1政策法规保障制定和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制保障。6.3.2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加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6.3.3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队伍的专业素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与应用。6.3.4社会参与与公众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第七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7.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旨在保证城市正常运行、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如下:(1)保障城市安全: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城市运行的安全稳定,降低自然灾害和人为的风险。(2)提高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3)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为产业布局提供有力支撑。(4)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1)明确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和原则。(2)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3)预测城市基础设施需求。(4)制定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方案。7.2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设施规划: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2)给水设施规划:包括水源地保护、给水管网布局、水厂建设等。(3)排水设施规划:包括雨水排放、污水处理、排水管网布局等。(4)能源设施规划:包括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设施的布局和建设。(5)通信设施规划: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宽带网络等通信设施的布局。(6)环保设施规划: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保产业园区等。(7)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7.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实践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为例,分析其规划实践过程:(1)规划背景:某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2)规划目标: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3)规划原则: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资源共享。(4)规划内容:①交通设施规划:优化城市道路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问题。②给水设施规划:保证水源地安全,提高给水管网覆盖率,满足居民用水需求。③排水设施规划:完善排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水污染。④能源设施规划: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布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⑤通信设施规划: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提高通信质量。⑥环保设施规划: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环保意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⑦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各类设施的需求,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八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8.1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过程,其意义在于维护城市的历史连贯性,传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认同感和凝聚力。以下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应注重整体性,将历史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2)原真性原则:保护工作应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持其历史风貌和特点。(3)可持续性原则: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应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4)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8.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策略与技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策略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责任、范围和措施。(2)规划引导:编制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明保证护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3)技术支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加固和保护。(4)文化挖掘: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5)宣传教育: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8.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案例分析:(1)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市通过立法、规划、技术、文化挖掘等多种手段,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系统性保护。(2)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西安市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规划,对古城墙、古建筑、古遗址等进行保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3)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市通过立法、规划、技术等手段,对古城、园林、古建筑等进行保护,实现了古城风貌的传承。(4)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丽江市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规划,对古城、古建筑、古遗址等进行保护,同时加强旅游管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九章城市更新与改造9.1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目标与任务城市更新与改造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旨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其主要目标与任务如下:9.1.1目标(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2)提升城市功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3)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4)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9.1.2任务(1)评估现有城市设施与资源,制定更新与改造方案。(2)拆除违章建筑,整合城市空间资源。(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城市特色。(4)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9.2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策略与技术9.2.1策略(1)制定科学的城市更新与改造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2)创新政策机制,激发市场活力。(3)强化公众参与,提高决策透明度。(4)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更新与改造的顺利进行。9.2.2技术(1)应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现状信息。(2)运用GIS技术,分析城市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3)采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4)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城市更新与改造方案。9.3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实践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城市老旧小区改造9.3.1背景某城市老旧小区存在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