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8课《列夫 托尔斯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2024~2025学年度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重点

1.把握传主独特的外貌特征,进而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背景材料作者生平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字词注音陀(

脸庞(

胡髭()长髯(

两颊(

黝黑(

)脸膛(

一绺(

鬈发(

)穹顶(

肖像(

粗劣(

)锃亮(

粲然(

)貂皮(

)藏污纳垢(

)广袤无垠(

)甲胄(

)粗糙(

)tuópánɡzīrányǒujiáliǔtánɡquánqiónɡxiàolièzènɡdiāocànmàoɡòuzhòucāo3.解释下列词语。(1)滞留:

(2)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3)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4)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停留不动。滞,不流通。

(5)颔首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顺的样子。

点拨:可分两部分:(一)(1~5)段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二)(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速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自由读课文,说说托尔斯泰给你的总体印象,并理清文章层次。整体感知刻画外貌(1-5)描写眼睛(6-9)列夫·托尔斯泰平庸、丑陋敏锐、深刻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先抑后扬思想深邃、卓越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走进课文①须发特点——浓密②面部轮廓——平庸③面部表情——阴沉④长相特点——平常⑤其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外平庸普通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夸张:突出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点。须发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比喻: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脸孔的粗劣。面部轮廓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比喻、夸张:从局部分别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既幽默又诙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6-9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⑥犀利的目光⑦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⑧眼睛的威力巨大⑨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神犀利深邃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比喻: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有魔力、有磁性的珠宝,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揭示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来自于对社会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时还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夸张效果:特征突出,印象深刻。二、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外貌描写的技法1.如何理解“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句话?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托尔斯泰的脸庞实际上是“传播智慧的庙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这句话似贬实褒,其实是说托尔斯泰长相平庸,却很有智慧。品味语言2.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几句话的含义?这句话把托尔斯泰晚年面部表情的变化比作“悲凉之地解冻”,形象地揭示了托尔斯泰晚年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托尔斯泰到晚年,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句话照应本段开头的描写,为下文表现托尔斯泰崇高的思想埋下伏笔。3.“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句话是对上文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这与托尔斯泰虽出生在贵族家庭却心系民众,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相协调。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与敬佩之情。4.“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何作用?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洞察力。表现了托尔斯泰眼光的敏锐性,以及从他的眼睛中折射出的思想的丰富性,富有感染力。5.“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他又用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托尔斯泰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作家,本文的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他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这样是否有损托尔斯泰的伟大形象?作者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凡的一面,这不仅是对托尔斯泰外貌的真实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写托尔斯泰外表的“粗劣”,正是为了反衬他眼睛的非同寻常,也是为了突出托尔斯泰思想的深邃和伟大。疑难突破对比越鲜明,所起到的艺术效果就越突出,给人的印象也就越深刻。一个人的外貌可能是平凡甚至“粗劣”的,但只要他的灵魂是崇高的,精神是高尚的,就不会改变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地位,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作者这样写,不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反而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篇人物小传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对托尔斯泰的肖像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不但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