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 课件 上卷 普通话与诵读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节律训练_第1页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 课件 上卷 普通话与诵读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节律训练_第2页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 课件 上卷 普通话与诵读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节律训练_第3页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 课件 上卷 普通话与诵读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节律训练_第4页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训练 课件 上卷 普通话与诵读训练 第三章 普通话节律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上卷

普通话与诵读训练主

吕建国

赵欣欣

李岚瑾中

第三章

普通话节律训练01.节律概说02.03.04.轻重停延句调05.快慢、节奏、基调

第一节

变调训练三、

节律分析常用符号二、

学习节律的重要意义一、

什么是节律:正常重音。区别于非重音。如:东风'来了。″:强调重音。区别于正常重音。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延长。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停顿。如:天上∧风筝渐渐多了。

↗:升调,即句尾的音高向上挑。如: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降调,即句尾的音高低落。如:哪儿也不如故乡好!⤸→:平调。、:曲调。节律,是指语言中除音素之外,附着于音素之上的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等因素。语言的节律是人们为了准确地传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互相了解的必要手段。同样内容的词句,采用不同的语气、间歇、长短、快慢,效果可能会完全不同。普通话节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轻重、停延、句调、快慢、节奏、基调等。其中,停

延是基础,语调(包括句调和基调)是大局,节奏是灵魂。在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时,我们经常能感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人所说的普通话有些明显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的风味普通话,也称地方普通话。比如,外国人说的普通话,总让我们感到有些洋腔洋调;上海人、广东人、湖南人、四川人、陕西人等所讲的普通话似乎各有各的味道。构成诸如此类不同风味普通话的原因,除字词发音上的一些特色之外,主要还是节律。因此,不掌握普通话的节律特点,就不可能学到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第二节

轻重

一、

双音词的轻重格式

普通话双音词的轻重格式,大致有三种,即中重格、重轻格和重中格。专家们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双音词的轻重格式与词的结构方式及表义功能有密切关系。统计结果大致如表3-1所示。从结构看,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联合式、前缀+词根等式读中重格的居多,而单纯词、词根+后缀等式读中重格的较少;单纯词、词根+后缀等式读重轻格的居多,动宾式、前缀+词根、主谓式、偏正式等读重轻格的较少;重中格不是很稳定,有些读中重格也行。

第二节

轻重

二、

三音词的轻重格式

1.中中重格音译词:白兰地

法西斯

华盛顿动宾式:捉迷藏偏正式:红领巾

老太婆

大扫除

大革命简

称:少先队

奥运会2.中轻重格补充式:差不多

了不起

用得着偏正式:怎么样

豆腐乳

阎王殿数

词:二十一

四十五

九十八3.重轻轻格补充式:舍不得

看起来

豁出去其

他:怎么着

什么的4.中重轻格动宾式:爱面子

打招呼

闹笑话偏正式:老大爷

不在乎

小伙子5.重中中格ABB:沉甸甸

绿油油

软绵绵

第二节

轻重

三、

一般重音

(一)句法重音1.动词重读2.宾语重读3.修饰语重读4.疑问代词重读5.程度补语一般重读6.其他结构重读(二)语义重音(1)疑问代词表特指重读,表任指不重读;问方式重读,问原因不重读。(2)词性不同,重音有别。(3)“又”“再”重读强调同一行为的反复,不重读则只起连接作用。(4)“都”重读表范围,不重读表强调。(5)“就”重读表强调,不重读表关联。(6)结构层次不同,重音位置不同。

第二节

轻重

四、

强调重音

1.对比重音“你为什么光喊加把劲而让自己的手放在衣袋里呢?”华盛顿问那下士。“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你只看到两个之间的'异,却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同:他们同样有反省和进取的精神。表'面的相似,倒可能掩蔽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2.并列重音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这时候,光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第二节

轻重

四、

强调重音

3.转折重音春雨轻轻落着,没有诗,没有酒,'有的只是一分相知相属的自在自得。不像请客,倒像'家人团聚。虽然都是极熟的朋友,'却是终年难得一见。4.比喻重音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5.拟声重音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儿,“'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第二节

轻重

五、

重音的表现方式

1.弱中加强法到纽约,不去看看'闻'名'世'界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将会是件憾事。大家就像你们刚才一样,都'叫了起来,因为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紫'水'晶。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2.低中见高法我赞美燕窝,赞美采燕窝人的勇敢和高超技巧,然而,我'更'加赞美建窝筑巢的那些不辞辛苦又具有奉献精神的'燕子。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二节

轻重

五、

重音的表现方式

3.实中转虚法(重音轻读,拉长音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雨'轻~'轻落着,没有诗,没有酒……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4.快中见慢法如今我离去了,小河被我'远~'远~地抛在故乡,可我'永~'远~地思念着你,'小~'河~。她自己也深深地记得这其中的每一幕,只是没想到越过'遥~'远~的时空,竟然另一个人也'深~'深~'记'得。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它站在许多人

上,肩

上,掌

上,胳

上,与

们,一

那'蓝~色的'画~'面~。

第三节

停延

一、

停顿的性质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语音上的间歇。从生理上讲,人需要呼吸,呼吸需要时间,说话或朗读就必须有间歇;从语言结构本身来说,为了使层次分明、表达清楚,也需要停顿与连接互相作用来实现;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说,要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同样需要停顿。停顿的表现方式有二:一是停,二是延。停,就是停歇,停的时间有长短之别,主要与语言结构层次有关。延,是延长,即延长该停顿的音节,与语境、语气等有关。

二、

停顿的表现方式

第三节

停延

三、

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是指语法成分之间或之后的停顿。其

致如下:

词语<意群<句子<句群<段落<篇章

书面形式的标点符号也代表语句层次,其停顿时值的长短如下:……———。?!>:;>,>、1.句际停顿句际停顿,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句之间的停顿,二是分句间的停顿。一般情况下是前者停顿时值较长,后者较短。例如: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第三节

停延

三、

语法停顿2.句内停顿句内停顿是

顿。一

种情况:一是主谓结构,主语通常是话题,话题与说明部分之间一般需要有个停顿,长短与该句子在篇章段落中的地位有关。主谓的长短差别越大,停顿就越明显。二是其他不对称结构,长短差别大,同样需要停顿来缩小差距。三是为了突出某一句子成分,也往往需要停顿与重音共同作用。

第三节

停延

四、

其他意义类型的停顿1.区分性停顿最贵的∧一张值八百元。(不止一张)最贵的一张∧值八百元。(仅此一张)2.判断性停顿我∧是个∧有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但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事∧是∧保持清醒。3.转换性停顿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话体转换,也可叫语气转换,通常是由叙述体转为议论体、感叹体等,一般需要较长停顿来表现。)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白白走这一遭啊?乔治·华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来人所想象的,他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留给不伟大的人去做。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上例为语义的转换或转折,停顿时值要比语气转换短些。此外,朗读中常见到的还有并列性停顿、呼应性停顿、强调性停顿、回味性停顿、灵活性停顿等类型。

第四节

句调

一、

什么是句调

句调,也称语调或语气,是指整个句子的高、低、抑、扬变化。汉语的句调,特别显示在语句末的音节上(末尾有语气助词即轻声音节时,那就落在倒数第二或倒数第三个音节上)。例如:二、

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第四节

句调

三、

句调类型及分布

1.平调平调的基本特征是从调头到调尾显得很平稳,没有太明显的升降变化,句末音节拖平延长。平调常常表示不明确的意义,或是处于深思中;也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等语气。最常见的如天气预报、宣读评分标准、介绍人物生平等。2.升调升调的基本特征是调尾处呈上扬调形。升调常用于疑问、反问、惊异、命令、呼唤、句中暂停等语境。3.降调降调的基本特征是从高扬走向低抑,表现为句末音节的调值下降明显且音长变短。如果是阴平,就不再是高平,可能变为中平;如果是上声,音长就会变短,像“半上”;如果是阳平,音长也就会变得短些;如果是去声,调值就会降低些。降调常用于陈述、肯定、允许、祈使、感叹等语气,疑问代词在句首的特殊疑问句也常用降调。另外,在偶句中往往先扬后抑,以降调收尾。4.曲调曲调通常是先升高再降低或先降低再升高。用曲调,往往情绪激动,表示复杂的情感。把某一音节加强,拖长声音,中有升降,不一定是句末的音节。曲调常表示夸张、嘲讽等。

第五节

快慢、

节奏、

基调

一、

快慢

快慢,即语速。体现为朗读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和音节与音节间连续的紧密程度不同。语速快慢与人说话时的心境有关。一般在激动时,如快乐、急怒、慌乱等时就说得快,每个音节都短;在心情平静或沉重时,表示从容、沉着,或悲哀、失望,就说得慢,每个音节也就较长。语速与人物性格也有关系。性格活泼开朗的人,说话往往较快;性格内向沉稳的人,则说话较慢。语速与作品的节奏类型更是息息相关,如轻快型、高亢型、紧张型语速较快,而低沉型、凝重型、舒缓型则语速较慢。细读下列各例,体会语速与诸因素的关系。①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②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③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第五节

快慢、

节奏、

基调

二、

节奏

1.什么是节奏从语言的角度来说,节奏是指语音的徐疾、高低、长短、轻重及音色的异同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相间交替、回环往复成周期性组合的结果。通俗点说,节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抑扬顿挫,不仅有高低变化,还有停连、转换的变化。二是轻重缓急,不仅有声音的力度,还有声音的速度,更有力度和速度的承续、主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