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百家争鸣(原卷版)_第1页
第7课 百家争鸣(原卷版)_第2页
第7课 百家争鸣(原卷版)_第3页
第7课 百家争鸣(原卷版)_第4页
第7课 百家争鸣(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百家争鸣

使用导航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20-25分钟)单元测试或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新情境·跨学科】1.下图是一则寓言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这个故事得出“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的结论。它所表达的思想最接()

A.仁者爱者B.兼爱非攻C.福祸相依D.无为而治

【新情境·史料实证】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相关著作是()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韩非子》

【新情境·社会热点】3.“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拟人化的熊猫形象,将现代科技与冰雪

运动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新情境·图片中历史】4.下图为汉代石画像拓片,描绘了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的一次会面。画中两位思想

家创立的学派分别是()

第1页共6页.

A.儒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儒家和墨家D.儒家和兵家

【新素养·历史解释】5.他的教育方针是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

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他以“仁”为最高目标,为了使弟子们准确地把握“仁”、理解“仁”,曾多次详尽地

回答过弟子们提出的问题。“他”应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

【新素养·历史解释】6.孔子是古代东方最伟大的教育家,是中国第一位专业教师,他一生从教,在教育方

面的成就很大,有弟子三千,来自各个诸侯国,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色人物都有。孔子的这一做

法()

A.有助于维护国君的权威B.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C.维护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新情境·古典与历史】7.墨子曾指出,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为此,墨子()

A.规劝君主施行仁政B.主张“顺应自然”规避冲突

C.革新变法增强国力D.宣扬“兼爱”化解社会矛盾

【新素养·唯物史观】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定于一(统一)”,墨家主张“一天下之义”,道家主张“抱

一”“得一”,法家主张“作一”。材料表明诸子百家()

A.强调君主专制B.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政治诉求一致D.强调分裂中孕育统一

【新情境·数学与历史】9.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内容为()

A.私学兴起B.百家争鸣C.变法改革D.道教诞生

【新素养·历史解释】10.梁启超曾说:“二千年来,我国之民族思想,社会文化,学者著述,几无不受诸子

之影响。”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第2页共6页.

A.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B.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

D.百家争鸣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新情境·史料与历史】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

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后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

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同学们一致认为语文赵老师

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数学钱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英语孙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

政治李老师鼓励互利互爱,生活节俭。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核心主张?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主张后来在哪个国家得以实现?

(4)根据材料四,你认为数学、政治老师的管理风格类似于古代哪个思想学派?

1.(2024·宁夏银川·三模)“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

为,是以难治”。从此内容来看,这些话最可能出自()

A.《论语》B.《道德经》C.《墨子》D.《韩非子》

2.(2024·河南许昌·二模)与下面诗歌表达思想相契合的是()

我教人以愚中之智,弱中之强,水及未玷污的新生婴儿的柔顺的力量。我教人以谦卑的功课,

张得过满则折弓,废物有用,居下位的有益。……

——林语堂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C.辩证法D.顺应自然

第3页共6页.

3.(2024·广东汕头·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人类

应该邀履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事物自由发展。这一学派是()

A.道家学派B.儒家学派C.墨家学派D.法家学派

4.下图这位思想家是()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

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A.孔子B.老子C.墨子D.孟子

5.(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论语·乡党》中记载,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回家后看见马

棚被烧,赶紧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却不问马怎么样了。该故事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

A.以德治国B.有教无类C.仁者爱人D.因材施教

6.某校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历史人物图片展。对下图人物介绍正确的是()

孔子像

A.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B.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

C.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D.主张“兼爱”“非攻”,互爱互利,反对相互攻伐兼并

7.2024年3月11日,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盘锦市盘山县召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最能体现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A.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B.温故而知新

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

8.以下歌词体现了()

《天下第一家》歌词(节选)

千秋世业传诗礼,同天并老圣人家……斗转星移存忠孝……仁爱和谐暖人心……

A.百家争鸣顺应时代需要B.儒家学说具有深远影响

C.老子号召人们与世无争D.孔子推动教育的平民化

9.(2024·广东·二模)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如在鲁国,孔子

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这一现象的出现

第4页共6页.

()

A.导致分封制彻底瓦解B.加速了民族交融

C.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D.推动了思想繁荣

10.韩非子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

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

想从本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11.(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观念一个人一生都应该

践行?孔子说有,这个观念就是“恕”。孔子认为,“恕”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

考。这表明孔子主张()

A.无为而治B.仁者爱人

C.以法治国D.民贵君轻

1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进行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B.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斗争激烈

C.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思想冲撞激烈

D.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

13.如表是百家争鸣时期部分学派的部分主张,据此可知百家争鸣()

学派主张(部分)

儒家以仁爱思想使社会和谐,以德治理念使人民诚服。

墨家以兼爱和自律为手段,推进社会治理。

道家反对统治者不必要、不适当的作为以及过多的指令与干涉。

法家以制度和法律为手段来稳定社会秩序。

A.推动社会流动B.促进文化传承C.服务现实政治D.表达人生态度

14.(2024·山西忻州·三模)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

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百家争鸣属于一种文化的

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材料意在强调()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5.(2024·浙江宁波·一模)学习历史要学会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在学习了《百

家争鸣》这一课后,绘制了一幅如图所示的百家争鸣思维导图。下列依次填写在空格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

第5页共6页.

A.①王室衰微②百家争鸣③私学兴起B.①王室衰微②私学兴起③百家争鸣

C.①百家争鸣②私学兴起③王室衰微D.①私学兴起②百家争鸣③王室衰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