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6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原卷版)_第1页
专项6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原卷版)_第2页
专项6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原卷版)_第3页
专项6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原卷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6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①民族关系:不同时期民族交往方式(战争、设置机构、和亲等)

②对外关系: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基础题

1.中华民族祭祀黄帝和炎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2年4月5日上午,清明公祭轩辕黄

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2022年5月26日,在炎帝陵,隆重举行了“以诗

为媒致敬炎帝”壬寅年全球华人华侨纪念炎帝诞辰炎帝陵祭祀典礼系列活动。这些祭祀活动的

举行主要是因为()

A.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

C.黄帝和炎帝治理黄河水患的贡献较大D.黄帝和炎帝都教民开垦和种植农作物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汉军追击200多里,

大胜而归。从此,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材料描述的是()

A.巨鹿之战B.楚汉之争C.漠北战役D.官渡之战

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统治者采取隔绝

固守与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

A.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通灵渠B.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C.修筑长城、开通灵渠、通婚和亲D.修筑驿道、通使西域、通婚和亲

4.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公元前

60年,西汉王朝设置管理此地的最高长官是()

A.御史大夫B.西域都护C.刺史D.郡守

中等题

1.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问题,是学生思维层次跃升的表现。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

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在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孕育的积极因素是

()

A.分封制逐渐瓦解B.社会相对稳定C.诸侯国势力崛起D.促进民族交融

2.“近年来,随着深海沉船打捞技术的进步,大批沉船及文物从东南亚海域出水,涉及的国

家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所有沉船都装载了古代中国的精美陶瓷和

1

{#{QQABZYCEgggAABJAAQhCAQngCACQkhECAQgGRFAIsAAAyANABCA=}#}

金属器皿等物品。”通过文段可以联想到()

A.秦驰道B.驿站C.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3.下图为1981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南郊召湾汉墓群发现的“单于和亲”瓦当以及“单于天降”

瓦当。这是()

“单于和亲”瓦当“单于天降”瓦当

A.西域纳入中央管辖的标志B.漠北战役击退匈奴的见证

C.汉匈关系和洽的有力证明D.唐代和亲政策的典型事例

4.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

息是()

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

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

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习近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

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

提升题

1.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

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2

{#{QQABZYCEgggAABJAAQhCAQngCACQkhECAQgGRFAIsAAAyANABCA=}#}

2.位于广州的汉代南越王墓出土了一扁球形的银盒(如下图)。该银盒的工艺、造型和纹饰

与汉代及以前的银器迥异,但在西亚波斯帝国时期的银器中却不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标本。该银

盒反映了当时()

A.中外交流的现象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宦官专权的局面D.儒家学说的兴盛

3.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唐朝孔

颖达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

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据此可以判断,“华夏”概念()

A.最早出现在唐朝B.仅存于地理层面

C.根植于中华民族D.只存在于古籍中

4.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汉唐一千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织和造

纸技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改良马、香

料、葡萄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对外来商品没有要求B.西方在交往中占主导地位

C.物质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D.中国在交往中占主导地位

5.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派兵征服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

象郡等数郡。西汉前期,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重新夺回被匈奴占

领的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井移民到这些地区戍守、屯垦。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与“诸夏”一样,

建置郡县,进行统治,不仅在地城上,而且在事实上用成了多民族的国家。

(1)依据材料一,说出秦汉时期采取的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3

{#{QQABZYCEgggAABJAAQhCAQngCACQkhECAQgGRFAIsAAAyANABCA=}#}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

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

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

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其影响(从民族关系

角度回答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西晋以来,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往来频繁,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十六国时期,

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往往自称华夏后裔。胡床为游牧民族的折叠坐塌,晋以后不仅流行于北

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胡歌、胡乐、胡舞等

在北方流行,给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新鲜色彩。

(3)依据材料二和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