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某机器的功率为8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

A.这台机器能做8000J的功。

B.这台机器能做8000J/s的功。

C.这台机器每秒做8000W的功。

D.这台机器每秒做8000J的功。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滑动变阻器的值R1=200Ω,电阻R2=50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b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A.0~2V

B.0~10V

C.2V~10V

D.1V~5V

3、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娄脭1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娄脭2

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

)

A.娄脭=娄脭1+娄脭22

B.娄脭=2娄脭1娄脭2蠀1+蠀2

C.娄脭=娄脭1+娄脭22蠀1蠀2

D.娄脭=娄脭1娄脭2蠀1+蠀2

4、建立物理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下列关于物理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建立的模型一定是正确的B.这样建立的模型一定是不正确的C.这样建立的模型还需要实践检验D.这样建立的模型不需要实践检验5、下列物体中,质量为50kg的物体可能是()A.一头大象B.一只鸡C.一个人D.一只蚂蚁6、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7、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物理现象无时不在我们周围发生,我们观察它会给我们带来乐趣,了解掌握它会给我们带来便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0隆忙

的水和0隆忙

的冰的冷热程度一样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C.雷声隆隆是声音在云层等物体之间不断地反射D.在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人员为了计时精确,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8、下列数据符合现实的是()A.中学生的平均重力是60N

B.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00Pa

C.扛起一袋大米用力约500N

D.用力将图钉压在墙上时的压强是10000Pa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2015春•江阴市期末)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A点处,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B点,若图中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木块所在的位置,则木块从A点运动到O点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木块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10、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顿时,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态氨发生了____,此过程____热量,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形成的.11、(2014•黔东南州)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工人的拉力是____N.(g=10N/kg)12、(2010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声音的传播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2010年4月2日下午,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过程中发现事故井下有生命迹象(如图),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里利用了____传声效果比气体好的物理知识.

。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813.713.613、电视机外壳上都有散热窗,这是为了防止因____而造成的危害.14、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____决定,响度是由声源的____决定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有关.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5、在青藏高原,水沸腾是的温度只有70隆忙

左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可以使水的沸点升高;晶体熔化、液体蒸发和液体沸腾、固体升华等过程,都要________热量,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16、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l)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对应图线______、______和______(填“a”“b”“c”或“b”).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其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____(判断对错)18、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的质量一样都是物体的属性____(判断对错)19、又省力同时又省距离的动滑轮是没有的.____.20、“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判断对错)21、物体在被拉伸、扭转、弯曲时而具有的能量是弹性势能.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9分)22、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

移动一段距离,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

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3)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

选填“前面”或“后面”)

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

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右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2)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O

点,若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

上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3)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

沿F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____方向射出。24、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

(1)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______;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______,如图,由此初步结论有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橡胶棒所带电荷是______(相同或不同)。

(2)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所有的带电体带的电荷要么与玻璃棒相同,要么与橡胶棒相同,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______种电荷存在,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实验加推理,我们学过的______(实验名称)也运用了此研究方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

某机器的功率为8000W=8000J/s;它的物理意义是这台机器1s做功8000J.

故选D.

【解析】【答案】物体在单位时间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的单位是W,1W=1J/s.

2、C【分析】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a点时,R2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串联;

电路中的电流I===0.04A;

电压表两端的电压U2=IR2=0.04A×50Ω=2V;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b点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滑到b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2V~10V.

故选C.

【解析】【答案】(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a点时,R2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b点时;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据此得出的示数变化范围.

3、B【分析】解:设全程路程为s

则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1=12sv1=s2v1

物体在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t2=12sv2=s2v2

物体全程用的时间:t=t1+t2=s2v1+s2v2=v1+v22v1v2

隆脿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v=st=2v1v2v1+v2

故选B.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的运动时间,得出全程用的时间,再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即根据V=s脳脺t脳脺

计算平均速度.【解析】B

4、C【分析】【分析】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解析】【解答】解:

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想象;类比等论证提出的,模型的建立,能够化繁为简,直观、简单,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但任何一个模型的建立,不能保证一定是正确的,还必须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故选C.5、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析】【解答】解:

A;一头大象的质量在3t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只鸡的质量在2.5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个人的质量在50kg~100kg之间.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一只蚂蚁的质量在50m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6、D【分析】【解答】172.5mm=17.25cm;

A;物理课本的厚度应该在0.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黑板的长度约为5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饮水杯的高度在17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7、B【分析】【分析】(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

声速与介质种类及介质的温度有关;(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4)

光速大于声速。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涉及到热学、力学、光学,但都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A.0隆忙0隆忙的水和0隆忙0隆忙的冰的温度相同,冷热程度一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15隆忙15隆忙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40m/s故B错误,符合题意;C.雷声隆隆是声音在云层等物体之间不断地反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计时人员为了计时精确,应该以看见白烟为准,因为光速大于声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

8、C【分析】略【解析】C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分析】木块在水平地面上由A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受到弹簧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分析这两个力的合力情况判断木块的速度变化;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由此分析木块过O点后的受力情况可知其停下来的原因.【解析】【解答】解:

A处的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和地面的阻力(摩擦力);

当弹力大于阻力时(合力向右);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随着弹簧的伸长,弹力逐渐减小,当弹力等于阻力时(合力为0),此时木块速度达到最大;

当弹力小于阻力时(合力向左)木块开始减速;

到达O点即达到弹簧原长时;木块不再受到弹力作用.木块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此时水平方向只受地面对它向左的阻力,所以木块最终停下来.

故答案为:先变大后减小;受到阻力.10、略

【分析】【分析】(1)常温下液氨是容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这是汽化现象,汽化是需要吸热的.

(2)生活中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的结果.【解析】【解答】解:液态氨泄漏后迅速汽化成气态氨;汽化是需要吸收热量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汽化;吸收;液化.11、略

【分析】【分析】(1)根据G=mg求出货物的重力;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2)根据η===求出拉力的大小.【解析】【解答】解:(1)货物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

有用功W有用=Gh=200N×2m=400J;

(2)∵η===

∴工人的拉力F===125N.

故答案为:400;125.12、略

【分析】【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解析】【解答】解: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故答案为:需要;固体.13、略

【分析】【分析】电流在通过任何导体时都会产生热量,对于有的用电器是利用电热的,即其产生的电热是有利的,即需增大;而有的导体是所产生的电热是有害的,即需减小.【解析】【解答】解:电流通过电视机时;所产生的热量是有害的,所以应尽量减小,故电视机的外壳有散热窗,可以散失热量,这是为了防止电流的热效应带来危害.

故答案为:电流的热效应.14、频率|振幅|远近|响度|音调【分析】【解答】解:(1)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同时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2)如图的实验中,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频率;振幅;远近;响度;音调.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15、气压低;沸点低高压锅吸收晶体熔化沸腾。

【分析】【分析】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青藏高原海拔高度高,气压低,沸点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汽化和升华,而晶体熔化和沸沸腾需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才能进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以及晶体熔化和沸腾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

【解答】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青藏高原海拔高,故水的沸点低;要想提高沸点需须增加气压,高压锅就是这原理;晶体熔化、液体蒸发和沸腾、固体升华这些物态变化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而熔化和沸腾只能达到熔点和沸点,且继续吸热,才能进行。故答案为:气压低,沸点低;高压锅;吸收;晶体熔化;沸腾。【解析】气压低;沸点低高压锅吸收晶体熔化沸腾。

16、略

【分析】解:(1)仅水的质量增加;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水的质量不变,则水温度升高速度相同,但沸点升高,所以应为b;

(3)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温度升高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所以应为d.

故答案为:c;b;d.

(1)若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沸点会不变,加热时间加长;

(2)若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的沸点升高,水的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所以水温度升高的快慢是相同的;

(3)若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温度升高得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

本题考查了水的沸点与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同时考查了水温度升高快慢与水的质量的关系,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越慢.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应的信息.【解析】c;b;d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分析】【分析】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不同.【解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平常描述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参照物而言,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无关;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作用的大小,与所处纬度位置有关,不是物体的属性.【解析】【解答】解: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决定于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位置无关;

重力决定于物体质量的大小;还与物体所在的位置有关.所以重力不是物质的属性.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1)动滑轮实质上是省力杠杆;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机械可以省力、可以省距离、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方便;做到方便、快捷等,这是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解析】【解答】解:动滑轮的动力臂等于滑轮的直径;阻力臂等于滑轮的半径,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杆,所以动滑轮实际上就是省力杠杆,因此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多费一倍的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动滑轮是不存在的,那样不符合功的原理.

故答案为:√.20、×【分析】【解答】解:炎热的夏天在公路上经常会发生“海市蜃楼”的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光的折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发生“海市蜃楼”的现象.21、√【分析】【分析】此题需要通过再现物理概念,填入概念中的关键字句.【解析】【解答】解: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再被拉伸;扭转、弯曲时具有了能量;所以发生了弹性形变,该能量是弹性势能,故正确;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9分)22、略

【分析】解:

(1)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从图知;物距为30.0cm

大于2

倍焦距,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要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像变小;

(2)

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所以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3)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是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故答案为:(1)

照相机;左;变小;(2)

没有;(3)

发散;前面。

(1)

当物距大于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f

和2f

之间,像距小于物距;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2)

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解析】照相机;左;变小;没有;发散;前面23、(1)等于(2)同一平面不能(3)OE【分析】【分析】(1)

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验证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