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防治知识-_第1页
麻疹防治知识-_第2页
麻疹防治知识-_第3页
麻疹防治知识-_第4页
麻疹防治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疹防治知识

即墨市通济街道下泊小学麻疹

是一种极易传染的病毒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有发热、眼和上呼吸道感染及皮疹等主要症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其特征,容易并发肺炎。麻疹的潜伏期约2周左右。临床上根据症状分典型、轻型、重型、异型四型麻疹。麻疹的流行病学(一)传染源麻疹传染性极强,急性患者为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和方式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从潜伏期末到出疹期初,患者口、鼻、咽及眼部粘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者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麻疹的流行病学(三)易感者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受过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四)流行情况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但一年四季均可见。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很少第二次患病。麻疹的临床表现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

麻疹的流行病学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麻疹面部表现

麻疹第一天皮疹

麻疹皮疹融合恢复期:

皮疹约于3~4天内出齐,1~2周消失,整个病程约10天。

色素沉着

重型麻疹麻疹(Measles)的危害中耳炎 7-9%肺炎 1-6%腹泻 6%脑炎 1/1,000-1/2,000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1/100,000死亡 1/1,000-1/10,000并发症:占发病人数的10%并发症包括:其他并发症

(一)喉、气管、支气音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窒息死亡。(二)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二)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