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关于词的常识产生时间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名称

“诗余”、“长短句”、“曲子词”(曲词、曲子)“琴趣”、“乐府”词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天净沙·秋思》《沁园春·长沙》。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分类

按长短分:

按片数分: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单调、双调、三调词的流派

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浑厚。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

《念奴娇赤壁怀古》清丽含蓄,婉转缠绵。代表柳永、秦观、李清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婉约派——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2.通过分析词中描写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赏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4.背诵并默写全词。学习目标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书法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六十多首。如《沁园春·雪》《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忆秦娥·娄山关》《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他的诗词作品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代表作品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他的文章则立意高远,生动活泼,旁征博引,善于用典,说理透彻,针对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代表作品有《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别了,司徒雷登》等。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资料链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1914至1918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同校的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萧子升,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等一批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志同道合,一起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1918至1920年期间,毛泽东在长沙组织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江评论》。可以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日子里,毛泽东慢慢承担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革命家的转变。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经常约二三志同道合者一起到湘江中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近百人的游泳队,晚饭后到湘江里畅游一番。同班好友罗学瓒在日记里写道:“今日往水陆洲头泅渡,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凉。余等竞行不顾,下水也不觉冷,上岸也不见病。”毛泽东自己后来回忆,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游泳,不单强健了体魄,更激发了毛泽东的自信,磨炼了他的意志。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豪壮欣喜忧思自信豪迈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景抒情整体感知上阕主要写景。

描绘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顺流而下,自然地提出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主要抒情。

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

上阕为景,下阙为情。景中寓情,情中显志/(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问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通过革命豪情的书法,艺术地回答上阕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上阕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一个“看”字看到了什么?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这样的字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万山红遍”“群山” “漫江碧透”“江水” “鹰击长空”“长空” “鱼翔浅底”“水面”上阕在“看”的统领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湘江秋景图?远望 “万山红遍”(高)“群山”近看 “漫江碧透”(低)“江水”仰视 “鹰击长空”(高)“长空”俯视 “鱼翔浅底”(低)“水面”2.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上阕3.哪一句交代了景物特征?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是怎样写出这个特征的?哪些词具有表现力?染:树色之浓争:行船之奋,争先恐后击:飞之矫健有力翔:游之轻快自在红、碧:这两种色彩在秋天里显得浓烈、有生气。遍:红之广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万:山之多百:船之多,千帆竞发层:林之密万类霜天竞自由上阕

4.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图,想到了什么?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在上文写景的基础上直抒胸臆,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不禁触景生情,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也就是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怅”写出了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点:时、地

山上——层林尽染江中——百舸争流天空——鹰击水底——鱼翔(静)(动)(远)(近)

秋景图(生机勃勃)万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描写议论即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壮志凌云。看上阕景中寓情思考:诗人的秋和别人笔下的秋有何不同?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别人的秋是悲秋,诗人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而作者越描绘山河壮丽,就越发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要革命的必要,突出了作者强烈的革命精神。蕴含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下阕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下阕下阙描绘了什么画面?上下两阕是怎么联系起来的?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当时进步青年的特征。上阕写景是下阙抒情的基础,下阙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全词借景抒情,实→虚,自然情趣→人生哲理,逐层推进,步步深入。下阕词中是如何表现“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的?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形象地概括出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国家责任感。蔑视功名利禄的豪迈气慨。下阕词中是如何表现“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的?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国运蔑视权贵情中显志,下阙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已任,改造旧中国的伟大抱负,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的是什么?有何深刻含义?

湘江游泳。

下阕1911年,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

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运动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经长沙转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起句:“看”(写景)山上鱼(俯)天空江中树(远)船(近)鹰(仰)水底“问”谁主沉浮

(述怀)铺叙:小结:换头:铺叙:结句:“携游”所历写文章论国事蔑权贵击中流“忆”(言事)“记”浪遏飞舟

(抒情)“独立”所见‖课文图解主题归纳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社会的豪情壮志。赏析本文艺术手法:1、意象美。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4、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意境!物象+思想感情=意象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沁园春长沙》意象以壮景抒豪情赏析本文艺术手法:1、意象美。从空间上,山上的……江中的……空中的……水底的……从状态上,静态的……动态的……,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以壮景抒豪情。从色彩上,在范围、程度、层次上,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浓艳鲜明。2、对比手法的运用。

颜色、动作以及暗含的对比,……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用语准确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4、景中寓情,情中显志。词人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表现了词人宽广的胸襟。作者怎样做到借景抒情、情景合一的?1,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图中就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革命、烈火、光明,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和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2,词的下阕也有融情于事。“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比较鉴赏:《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本词通过一系列意象暗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自己的英雄豪气和获胜的信心。比较鉴赏:《卜算子·咏梅》-196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品中的“梅”具有哪些特点?象征了什么?简要回答。——①形象俏丽。②态度积极、坚强。③具有操守和傲骨。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