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_第1页
《第03讲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_第2页
《第03讲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_第3页
《第03讲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_第4页
《第03讲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第03讲\o"6.3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目录新知导航:熟悉课程内容、掌握知识脉络基础知识:知识点全面梳理,掌握必备重点记忆:关键点快速记忆,提升能力小试牛刀:考点剖析+过关检测,合理应用课时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溶解性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并且是物质的一个重要,它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1)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2)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3)结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在溶剂的溶解性不同。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1)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2)外部因素是、(是对气体来说的)。【注意】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溶解过程是否搅拌等只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二、溶液状态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3、和会影响溶解的溶质的量,故限定一定量的溶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才能比较是否饱和。4、饱和是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溶剂溶解别的溶质,故饱和溶液要指明针对哪种溶质是饱和的。5、当溶剂量、温度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该溶质溶解的量达到。6、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底部有继续溶解的溶质。若有且不继续溶解,则是。若无,则可能是或的溶液(注:恰好饱和和不饱和的溶液看起来都是澄清透明的,外观无法区别,实验法区别)(2)实验法:取样,在该温度下,向溶液里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充分混合,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是溶液,若溶解,则是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将某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①;②(氢氧化钙、气体不适应)。(2)将某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①;②;③(氢氧化钙、气体不适应)。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区别与联系是否饱和:比较在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浓稀程度:比较的是在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质量的相对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课时2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一、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固体的溶解度S:(1)定义:在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理解定义四要素:①条件:,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溶剂,固体物质的溶解量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限度100g溶剂的量便于统一标准后比较。③状态:达到状态,只有达到最大溶解量时才是确定的值。④单位:为,溶解度其实就是溶质的质量,是在特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3)溶解度的意义: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①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即达饱和)gNaCl。②在20℃时,100g水中溶解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③在20℃时,完全溶解g氯化钠,最少需要水100g。④在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有100g水,g氯化钠。拓展:在20℃时,任意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100:136。2、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通常指气体在压强为和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①条件:压强为、②标准:1体积水③状态:达到状态④单位:体积。(3)理解: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表示在压强为101KPa和0℃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体积的氧气。(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CO、H2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外因:①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②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是性质。2、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3、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从表格中查找硝酸钾在某一温度下的值(2)曲线法①查阅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②知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么制得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⑤确定分离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方法。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g。(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液,且有固体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g。(5)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①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②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0oC<t<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70oC<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6)溶解度变化趋势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Ca(OH)2课时3结晶1、晶体是指具有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是指把固态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慢慢挥发),溶液达到后,如果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以的形式而析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晶体的现象就称为。3、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和两种:(1)蒸发结晶是指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析出;它使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2)降温结晶是指先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③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这样的,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用海水晒盐,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通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晶体来。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区别与联系(1)是否饱和:比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最大限度。(2)浓稀程度:比较的是在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质量的相对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将某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剂。(2)将某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固体的溶解度S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气体的溶解度定义:通常指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3、溶解度曲线的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5)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考点剖析考点一:\o"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1.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下列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是()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种类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考点二:\o"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是含有大量溶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不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考点三:\o"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3.若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考点四:\o"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一定升高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考点五:\o"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5.“20℃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1)20℃时,100g中最多可溶解NaClg。(2)20℃时,36gNaCl恰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需要g水。(3)20℃时,36gNaCl和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质量为g。(4)20℃时,136g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NaClg,水g。(5)36gNaCl和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温度为。考点六:\o"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6.下列因素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影响的是()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温度 D.搅拌考点七:\o"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C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2)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考点八:\o"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8.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喝汽水容易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说明在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升氮气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 D.烧水时,水壶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水中的气体因溶解度减小向外逸出考点九:\o"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9.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0℃。降温过程,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浓度先不变后变小 C.时间t1时溶液温度介于20℃~30℃之间 D.20℃时KNO3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是31.6:100过关检测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2.实验室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要使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KNO3 B.升温 C.降温至溶液刚好达到饱和 D.加入一定量的水3.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2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 C.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就是将易溶物质变成难溶物质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B.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燃料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 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D.饱和溶液就是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时不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溶液中可以同时有多种溶质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6.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 B.6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110g C.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水与硝酸钾的质量比为100:110 D.60℃时,将110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7.将2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持续升温的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小明查阅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得知,硝酸钾在20℃和8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169g。现在小明将80℃时269g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冷却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131.6g B.237.4g C.137.4g D.100g9.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A.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对比实验②③的现象,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实验③说明碘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D.实验①②③的现象,说明水和汽油可以溶解所有物质10.20℃时,向50g水中加入8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1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的量较多的溶液 B.在一定量溶剂里,不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12.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X可能是NH4NO3 B.锥形瓶中液体只有①②为饱和状态 C.试管中发生的一定是物理变化 D.锥形瓶中溶质的溶解度:①=③>②13.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含有氯化镁等杂质),氯化钠和氯化镁(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粗盐 B.氯化镁溶液从t℃降温到20℃一定会析出氯化镁晶体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t℃时,不可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氯化钠、氯化镁的饱和溶液14.t1℃,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A内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B内的溶质是乙 C.把两烧杯中的溶液均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把两烧杯中的溶液先升温至t3℃,再恒温蒸发图1溶剂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则蒸发水的质量:烧杯A>烧杯B15.对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做法或现象解释A自行车车架表面刷漆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锈蚀B滴加洗涤剂的水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洗涤剂对油污具有溶解作用C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把硬水煮沸,降低硬度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成沉淀,使水软化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B.油水混合物加入洗洁精乳化后,即可形成溶液 C.食盐水的沸点比蒸馏水沸点高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17.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有关量随冷却时间变化趋势合理的是()A. B. C. D.18.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的意义是.19.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305070溶解度/gNaCl35.836.337.037.8KNO320.945.885.5138.0(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2)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3)在℃范围内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4)3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5)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氧化钠的方法是。20.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图中m、n、w、z四个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对应字母);其中n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C.要将m点对应的溶液变得饱和可向其中加入30g该物质D.向m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80g水,可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半21.溶液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物质,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是;(2)碘酒中的溶质是;(3)用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4)有一瓶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22.(1)根据图中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①40℃时,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KNO3NaCl(填“<”“>”或“=”)。②t℃时,将45g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③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④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2)回答下列问题:①沙子是加油站常备灭火用品,其灭火原理是。②用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其除油污的原理为。23.我们周围处处有化学,无处不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2)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3)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24.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蒸发溶剂前,(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3)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是。(2)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4)将t2℃时b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填一种即可)。(5)t2℃时,在100g水中加入等质量的a、b、c,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可以是(填序号)。A.a>b=cB.a=b>cC.a=b=cD.a>b>c26.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00g水)NaCl35.735.836.036.336.6Na2CO37.112.221.839.753.2(1)20℃时,Na2CO3的溶解度是g/100g水。(2)20℃时,将8gNaCl加入到42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若要将该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g。(3)我国很多的盐碱湖中溶有NaCl和Na2CO3。“夏天晒盐”是人们利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粗盐,粗盐中的主要成分是(填“NaCl”或“Na2CO3”);盐碱湖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季节是(填“夏季”或“冬季”)。分析表中数据,说明冬天能“捞碱”的原因。(4)利用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性差异,设计实验验证某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还是碳酸钠。27.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见下表:温度/℃10203040506070溶解度/g2132466486110138(1)如图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分别向其中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40℃时的溶液。①中的液体是饱和溶液(选填字母),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②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种)。③40℃时,向B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得到的饱和溶液最大质量为g(精确到0.1)。(2)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g。②t2℃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③t2℃时,将80gKNO3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④下列关于图2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烧杯Ⅱ中溶液的质量是160gB.烧杯Ⅰ、Ⅱ、Ⅲ中,只有Ⅱ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C.若使烧杯Ⅲ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D.烧杯Ⅲ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2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方法提纯甲。(3)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填序号)。A.增加甲物质B.升高温度C.蒸发溶剂(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t2℃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配制3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固体甲的质量为100gC.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D.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甲=丙>乙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革命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敌人想把红军困死于山里,红军战士因缺食盐出现浮肿。为给红军送盐,冬子拎着装有食盐的竹筒进山。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溪边,把竹简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倒在棉袄上,顺利通过敌人盘查点,将食盐送给了红军。(1)溶解食盐时,冬子振荡竹筒并用竹枝搅拌,目的是。(2)如图是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10℃时要使竹筒中的358gNaCl全部溶解,最少需用水g。(3)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的操作是。(4)红军战士若要用45gNaCl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用于清洗伤口,需要加入水g。

参考答案目录新知导航:熟悉课程内容、掌握知识脉络基础知识:知识点全面梳理,掌握必备重点记忆:关键点快速记忆,提升能力小试牛刀:考点剖析+过关检测,合理应用课时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一、溶解性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并且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1)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2)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3)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的溶解性不同。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1)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外部因素是温度、压强(是对气体来说的)。【注意】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溶解过程是否搅拌等只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二、溶液状态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3、溶剂量和温度会影响溶解的溶质的量,故限定一定量的溶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才能比较是否饱和。4、饱和是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不影响溶剂溶解别的溶质,故饱和溶液要指明针对哪种溶质是饱和的。5、当溶剂量、温度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该溶质溶解的量达到最大值。6、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底部有无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若有且不继续溶解,则是饱和溶液。若无,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或恰好饱和的溶液(注:恰好饱和和不饱和的溶液看起来都是澄清透明的,外观无法区别,实验法区别)(2)实验法:取样,在该温度下,向溶液里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充分混合,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是恰好饱和溶液,若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将某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①加溶剂;②升高温度(氢氧化钙、气体不适应)。(2)将某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①增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降低温度(氢氧化钙、气体不适应)。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区别与联系是否饱和:比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最大限度。浓稀程度:比较的是在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质量的相对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课时2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一、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固体的溶解度S:(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理解定义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100g溶剂,固体物质的溶解量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限度100g溶剂的量便于统一标准后比较。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最大溶解量时才是确定的值。④单位:为克(g),溶解度其实就是溶质的质量,是在特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3)溶解度的意义: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①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即达饱和)36gNaCl。②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③在20℃时,完全溶解36g氯化钠,最少需要水100g。④在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有100g水,36g氯化钠。拓展:在20℃时,任意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36:100:136。2、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通常指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①条件: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②标准:1体积水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体积。(3)理解: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表示在压强为101KPa和0℃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的氧气。(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CO、H2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4)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①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②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理性质。2、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3、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从表格中查找硝酸钾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值(2)曲线法①查阅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②知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么制得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⑤确定分离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方法。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g。(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140g。(5)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①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②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0oC<t<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70oC<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6)溶解度变化趋势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课时3结晶1、晶体是指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是指把固态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慢慢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如果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的形式而析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晶体的现象就称为结晶现象。3、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1)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2)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③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这样的,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用海水晒盐,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通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晶体来。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区别与联系(1)是否饱和:比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最大限度。(2)浓稀程度:比较的是在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质量的相对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3)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1)将某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剂。(2)将某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固体的溶解度S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气体的溶解度定义:通常指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3、溶解度曲线的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5)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考点剖析考点一:\o"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1.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下列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是()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种类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固体物质溶解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改变时,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随之改变,一般说来,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②固体的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溶质颗粒大小,不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③固体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如蔗糖和氯化钠在相同温度的水中的溶解性不同。④固体的溶解性是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与溶剂质量无关。⑤固体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如碘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故①③⑤属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选:B。考点二:\o"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是含有大量溶质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不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答案】A【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含有大量溶质的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含有溶质较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饱和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温度和溶剂里,不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三:\o"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3.若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答案】B【解析】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氯化钠、蒸发溶剂、降低温度。A、若采用的是增加溶质氯化钠、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质量分别会增加、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别会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考点四:\o"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化合物 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一定升高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答案】B【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一定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稀浓没有必然的联系,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可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考点五:\o"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5.“20℃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1)20℃时,100g中最多可溶解NaCl36g。(2)20℃时,36gNaCl恰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需要100g水。(3)20℃时,36gNaCl和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36g。(4)20℃时,136g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NaCl36g,水100g。(5)36gNaCl和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温度为20℃。【答案】(1)36;(2)100;(3)136;(4)36;100;(5)20℃。【解析】(1)0℃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20℃时,100g中最多可溶解NaCl36g;(2)20℃时,36gNaCl恰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需要100g;(3)20℃时,36gNaCl和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质量为36g+100g=136g;(4)20℃时,136g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NaCl36g,水100g;(5)36gNaCl和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温度为20℃。考点六:\o"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6.下列因素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没有影响的是()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温度 D.搅拌【答案】D【解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A、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质的性质有关,如蔗糖和氯化钠在同样温度的水中的溶解度的不同,是因为蔗糖和氯化钠性质的不同,故选项错误。B、固体的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如碘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是因为水和酒精的性质的差异,故选项错误。C、固体的溶解度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度越大,故选项错误。D、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改变固体溶解度,故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七:\o"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C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2)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答案】(1)升高温度;(2)B>A>C。【解析】(1)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加入C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使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3℃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考点八:\o"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8.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喝汽水容易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说明在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升氮气 C.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 D.烧水时,水壶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水中的气体因溶解度减小向外逸出【答案】A【解析】A、喝汽水到胃中,胃中温度高于室温,汽水的温度升高,容易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B、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在氮气的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0.024升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下,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D、烧水时,水壶中会产生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水中的气体因溶解度减小向外逸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九:\o"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9.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0℃。降温过程,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浓度先不变后变小 C.时间t1时溶液温度介于20℃~30℃之间 D.20℃时KNO3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是31.6:100【答案】D【解析】A、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100g水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而最终析出晶体10g,所以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10g=41.6g,故A正确;B、开始无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后开始有固体析出,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故浓度先不变后变小,故B正确;C、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时间t1时溶液开始析出硝酸钾固体,说明此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1.6g,而此溶解度时的温度介于20℃~30℃之间,故C正确;D、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则溶液质量为100g+31.6g=131.6g,溶质与溶液质量比是31.6g:131.6g=31.6:131.6,故D错误;故选:D。过关检测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答案】C【解析】A、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因不断蒸发而质量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相对不变,在蒸发池中溶液逐渐由不饱和变为接近饱和,进入结晶池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逐渐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因不断蒸发而质量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相对不变,在蒸发池中溶液逐渐由不饱和变为接近饱和,进入结晶池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逐渐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于温度为常温,水分再蒸发时,可析出食盐晶体,溶液仍是食盐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达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食盐晶体析出,有利于海水“晒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实验室有一瓶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要使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KNO3 B.升温 C.降温至溶液刚好达到饱和 D.加入一定量的水【答案】C【解析】A、加入一定量的固体KNO3,溶质质量增加,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故A错误;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升温会使得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得更加不饱和,故B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降低温度,KNO3溶解度降低,而没有晶体析出,从而达到饱和,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变,故C正确;D、加入一定量的水会使得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得更加不饱和,故D错误。故选:C。3.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NaCl B.20℃时,KN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NaCl大于KNO3 C.将30℃的KNO3溶液降温到2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3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答案】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所以10℃时,100g水中最多不能溶解40gNaCl,故A错。B、2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硝酸钾,故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大于硝酸钾,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溶质质量无法比较,故B错。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3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状态未知,不一定有溶质析出,故C错。D、3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谁的溶解度大,谁需要的水少,所得溶液质量就小,所需溶剂质量:硝酸钾小于氯化钠,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氯化钠大于硝酸钾,故D正确。故选: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就是将易溶物质变成难溶物质使其从溶液中析出 B.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燃料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 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D.饱和溶液就是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时不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答案】C【解析】A、结晶法提纯物质的原理是将易溶物质从溶液中转化为晶体使其从溶液中析出,而不是变成难溶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就是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时,不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溶液中可以同时有多种溶质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答案】C【解析】A、溶液中的溶质不是只能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酒精溶液中溶质酒精是液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溶质氯化氢是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可以同时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 B.6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110g C.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水与硝酸钾的质量比为100:110 D.60℃时,将110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含义是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故选项说法正确。B、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含义是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即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110g;6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不可能是110g,故选项说法错误。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含义是6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即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00,故选项说法正确。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含义是60℃时,将110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将2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持续升温的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C【解析】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2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持续升温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B、将2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持续升温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C、将2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持续升温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D、将20℃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持续升温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C。8.小明查阅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得知,硝酸钾在20℃和8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169g。现在小明将80℃时269g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冷却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131.6g B.237.4g C.137.4g D.100g【答案】C【解析】硝酸钾在20℃和8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169g;80℃时的溶解度为169g,含义是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9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形成饱和溶液269g;则80℃时269g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中冷却至20℃,最多能溶解31.6g,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69g﹣31.6g=137.4g。故选:C。9.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A.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对比实验②③的现象,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实验③说明碘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D.实验①②③的现象,说明水和汽油可以溶解所有物质【答案】D【解析】A、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比实验②③的现象,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碘易溶于汽油,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③碘放入汽油中,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说明碘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实验①②③的现象,不能说明水和汽油能溶解所有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0.20℃时,向50g水中加入8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答案】A【解析】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由题意20℃时,向50g水中加入8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该温度下100g水溶解16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即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6g,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故选:A。1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溶质的量较多的溶液 B.在一定量溶剂里,不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D.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答案】C【解析】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不一定是含有溶质的量较多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固体X可能是NH4NO3 B.锥形瓶中液体只有①②为饱和状态 C.试管中发生的一定是物理变化 D.锥形瓶中溶质的溶解度:①=③>②【答案】D【解析】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试管加入固体X会导致液体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不正确。B.由题干知锥形瓶中液体①为饱和溶液,②中液体变浑浊,有溶质析出,析出溶质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恢复至原温度,析出的固体又全部溶解,和锥形瓶中液体①完全一样,所以锥形瓶中液体③也是饱和溶液,该选项不正确。C.试管中发生的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加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该选项不正确。D.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溶解度相同,所以锥形瓶中溶质的溶解度:①=③,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中温度比①、③高,所以得出锥形瓶中溶质的溶解度:①=③>②,该选项正确。故选:D。13.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含有氯化镁等杂质),氯化钠和氯化镁(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粗盐 B.氯化镁溶液从t℃降温到20℃一定会析出氯化镁晶体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t℃时,不可能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氯化钠、氯化镁的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故A正确;B、氯化镁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氯化镁晶体,不饱和溶液降温到不一定会析出晶体,故B错误;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20℃时,在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故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g:100g=9:25,故C正确;D、t℃时,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不同,在该温度下两者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故D正确。故选:B。14.t1℃,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A内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B内的溶质是乙 C.把两烧杯中的溶液均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把两烧杯中的溶液先升温至t3℃,再恒温蒸发图1溶剂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则蒸发水的质量:烧杯A>烧杯B【答案】C【解析】A、t1℃,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烧杯A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烧杯B内的溶质是甲,故B错误;C、把两烧杯中的溶液均升温至t2℃,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D、t1℃,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烧杯A中没有固体剩余,A中是乙物质,B中是甲物质,把两烧杯中的溶液先升温至t3℃,再恒温溶剂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蒸发水的质量:烧杯A<烧杯B,故C错误。故选:C。15.对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做法或现象解释A自行车车架表面刷漆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锈蚀B滴加洗涤剂的水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洗涤剂对油污具有溶解作用C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把硬水煮沸,降低硬度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成沉淀,使水软化【答案】B【解析】A、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共存时会发生锈蚀,自行车车架表面刷漆可以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锈蚀,说法正确;B、滴加洗涤剂的水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而不是溶解,说法错误;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法正确;D、把硬水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成沉淀,使水软化,说法正确。故选:B。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B.油水混合物加入洗洁精乳化后,即可形成溶液 C.食盐水的沸点比蒸馏水沸点高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答案】C【解析】A、在相同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但不同温度下,由于溶解度不同,则无法比较它们的浓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但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食盐溶于水,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则食盐水的沸点比蒸馏水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若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7.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有关量随冷却时间变化趋势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A、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分蒸发),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质量逐渐减少,最终所得溶液为室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B、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分蒸发),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晶体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C、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分蒸发),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D、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不考虑水分蒸发),一开始蒸发就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一开始就逐渐减小,温度降至室温后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故选:C。18.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的意义是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答案】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解析】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其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故答案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19.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305070溶解度/gNaCl35.836.337.037.8KNO320.945.885.5138.0(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KNO3。(2)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升高温度(或加水等)。(3)在10~30℃范围内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4)3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3g。(5)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氧化钠的方法是蒸发结晶。【答案】(1)硝酸钾(或KNO3);(2)升高温度(或加水等);(3)10~30;(4)136.3;(5)蒸发结晶。【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0~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范围较大,故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水等;(3)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30℃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在10~30℃范围内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4)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只能溶解36.3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3g;(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故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氧化钠的方法是蒸发结晶。20.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2)图中m、n、w、z四个点对应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W、Z(填对应字母);其中n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精确到0.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C.要将m点对应的溶液变得饱和可向其中加入30g该物质D.向m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80g水,可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半【答案】(1)100g;(2)W、Z;33.3%;(3)BC。【解析】(1)如图所示,t℃时该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0g,即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故答案为:100g;(2)由图可知,W、Z两点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n点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答案为:W、Z;33.3%;(3)A、在同一温度下,测得的数值以及绘制的曲线,不能看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说法错误;B、Z和W都是饱和溶液,但是Z溶液中水的量比W多,因此将Z溶液转化为W溶液,可以蒸发一定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