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C(分值:100分,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1.本卷共28题2.g取10N/kg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杯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出水面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时漂浮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鸡蛋所受浮力的变化。【分析】本题关键:一是浮沉条件的使用,二是鸡蛋自重和体积不变(隐含条件),三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详解】当鸡蛋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时,盐水的密度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当鸡蛋开始露出液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最后静止漂浮,浮力不再发生变化;由上分析可知,浮力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保持不变。故选:C。2、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1)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根据浮力的大小判断出测力计示数的变化;(3)根据力的作用相互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G水+G容器+F浮;(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了解与掌握,在分析过程中注意变化的条件,避免出错。属于基础题目。【详解】①根据题意可知,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浮力变大,说法正确;②由F=G-F浮可知,由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法正确;③整个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铁块会给水向下的压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大,说法正确;④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水的深度越来越大,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说法正确。由上分析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C。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和塑料块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答案】D【解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探究影响浮力因素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利用称重法测浮力可以求出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析】本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阿基米德实验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掌握每个步骤,以及每一步要测量的对象,只要基本知识掌握扎实,题目不难做出。【详解】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G-F乙=1.6N-1.0N=0.6N,故A错误;B、根据甲、乙可知,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故B错误;C、根据乙、丙可知,物体的重力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物体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探究浮力与密度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故C错误;D、根据丙、丁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4、一杯50℃的氯化钠溶液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不计乙溶液变成丙溶液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能是50℃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B、乙溶液一定是50℃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高D、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高【答案】C【解析】一杯50℃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没有晶体析出,再降温结晶,有氯化钠析出,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恒温蒸发没有晶体析出、降温结晶有氯化钠析出、蒸发和降温结晶后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甲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没有晶体析出,甲溶液一定不是50℃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有氯化钠析出,乙溶液可能是5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乙溶液相比乙溶液中的溶剂少,而乙、丙溶液相比乙溶液中的溶质多,则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变为丙溶液,溶剂的质量相同,乙、丙溶液相比乙溶液中的溶质多,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硝酸钾的溶解度在80℃时为m克,20℃时为n克,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p%,则下列数值关系正确的是(▲)A、m>n>pB、m<n<pC、n>m>pD、p>m>n【答案】A【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分析】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详解】硝酸钾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m>n。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100%=x100%=p%,p=,故n-p=n-=>0,故n>p,所以m>n>p。故选:A。6、为测定一份白糖的质量,小明先将放有白糖的小烧杯放入盛适量水的一水槽中,待静止后,沿水面在烧杯外壁上做好标记;倒出白糖后,仍将小烧杯放于水槽中,向小烧杯中缓慢加水,直至水槽中液面再次与小烧杯上标记相平,测得所加水的体积为V1毫升;换用酒精重做上述实验,测得所加酒精的体积为V2毫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白糖的质量为ρ水V2克B、V1和V2的关系为V1=V2C、若向烧杯中放ρ水V1克水银,水槽中液面也将恰好与小烧杯上标记相平D、若向烧杯中放2ρ水V1克白糖,则烧杯底所处的深度是放ρ水V1克白糖时的两倍【答案】C【解析】根据加入白糖、水、酒精后小烧杯在水槽中都是处于漂浮,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即可判断。【分析】本题考查浮力知识的应用及其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烧杯受到的浮力相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详解】小烧杯在水槽中是漂浮,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放白糖时,F浮1=G烧杯+G白糖,放水时:F浮2=G烧杯+G水,放酒精时,F浮3=G烧杯+G酒精,由于水槽中液面与放白糖时小烧杯上标记相平,即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所以,F浮1=F浮2=F浮3,即:G白糖=G水=G酒精;A、由G=mg和ρ=得:G白糖=ρ水V1g=ρ酒精V2g,故A错误;B、ρ水V1g=ρ酒精V2g,由于ρ水>ρ酒精,则V1<V2,故B错误;C、若向烧杯中放ρ水V1g的水银,则由于G水银=G水=G白糖,水槽中液面也将恰好与小烧杯上标记相平,故C正确;D、若向烧杯中放2ρ水V1g白糖(ρ水V1g=2G水),则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浮4=G烧杯+2G水,比较可知,F浮4≠2F浮1,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V排4≠2V排1,根据V=Sh可知:烧杯底所处的深度h浸4≠2h浸1,故D错误。故选:C。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两物体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A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答案】A【解析】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他们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木块下表面所受压强的大小。【分析】本题考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和受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分析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还要会灵活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详解】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们的总重力,甲、乙两种情况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则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乙图中金属块B和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和,所以甲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甲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由图丙可知,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木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金属块B下沉,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小于金属块的重力,则图丙中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小于它们的重力和,所以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排开水的体积,在乙、丙两种情况下B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图中A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大于丙图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综上所述,可知p甲>p乙>p丙,故答案为:A。现要配制100g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B、8%C、8.3%D、10%【答案】C【解析】通过计算算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出等式算出实际称量的质量,再算出溶质质量分数。【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在使用天平时左码右物的计算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详解】所需溶质质量为:100gx12%=12g,需水:88g,称量时10g是砝码质量,2g是游码,由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列式为:10g=物体质量+2g得出:物体质量=8g,故质量分数为:x100%=8.3%。故选C。9、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成正比B、当容器中水深超过8cm以后,物块处于漂浮状态C、物块的密度是0.8x103kg/m3D、当水深为12cm时,将物块取出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600Pa【答案】D【解析】(1)根据图中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分析解答;(2)比较物体排开水的深度与物体边长的关系可知,物体在水中的状态;(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漂浮时的浮力,根据漂浮条件求出物体的重力,利用G=mg求出物体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的密度;(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利用体积公式求出水面下降的深度,根据Δp=ρ水gΔh求出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量。【分析】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和液体压强的计算,阅读图象,从中获取有用的数据是本题解决的关键,通过比较水深与物块边长判断物块的浮沉状况,决定了能否顺利求出物块的重力与密度,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详解】A、由图象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因此物块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的深度增大到8cm后,物块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此时水的深度小于物体的边长,因此物块没有浸没在水中,即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物体漂浮时的浮力为8N,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物体的重力:G=F浮=8N,由G=mg可知,物体的质量:m==0.8kg,物块的体积:V=10cmx10cmx10cm=1x10-3m3,物块的密度:ρ==0.8x103kg/m3,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水深为12cm时,物块漂浮,浮力为F浮=8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V排===8x10-4m3,将物块取出后,水面降低的深度:∆h==0.04m,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量:Δp=ρ水gΔh=1.0x103kg/m3x10N/kgx0.04m=400Pa,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A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B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B、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C、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苹果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答案】A【解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根据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根据F=G=ρgV得出液体重力的大小;最后根据p=即可比较得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压力、压强的比较和浮沉条件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详解】因为苹果在A液体中漂浮,所以苹果的密度小于A液体的密度;因为苹果在B液体中悬浮,所以苹果的密度等于B液体的密度。因此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A、因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B液面相同,体积相同,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所以A液体重力大于B液体重力,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根据p=即可比较得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故A正确;B、苹果在A液体中漂浮,苹果受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B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因此在A和B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故B错误;C、放入苹果后,液面等高,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由p=ρgh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C错误;D、苹果在A液体中漂浮,苹果受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B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因此在A和B液体中苹果所受浮力相等;故D错误。故选:A。11、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温度(℃)20304050607080溶解度(g/100g水)32466485.5110138170甲是80℃含有5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34B、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丁C、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答案】C【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2g,40g水最多能溶解12.8g,溶液析出晶体55.2g,说明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2.8g+55.2g=68g。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50:68=25:34,故A正确。B、甲溶液蒸发10g水得到乙,甲、乙溶质质量相等,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乙析出晶体后得到丙,丙过滤得到乙,所以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丁,故B正确。C、因为8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70g,现在甲是50g水,溶解了68g硝酸钾,说明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是40g水溶解了68g硝酸钾,恰好饱和,故C错误。D、甲溶液冷却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68g,则与100g溶剂中溶136g溶质的浓度相同,根据图表可知,在降温时,降到60℃∽70℃之间,开始析出晶体,故D正确。故选C。1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内,体积为100cm3实心物块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木块乙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的浮力为F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现将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N,木块静止时受的浮力为F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水面深度变化5cm。已知木块乙的质量为400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1<p2B、容器对甲的支持力N为2NC、甲的密度为2.1x103kg/m3D、F1与F2的差值为11N【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知道乙物体受到的浮力,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甲和乙的总重,将物块甲取下并沉入水中静止时,木块乙仍漂浮,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F2,从而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两种状态小液面的变化和甲物体的重力;进而即可求出物体甲的密度、F1与F2的差值。【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根据两次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求出物体甲的重是本题的关键。【详解】A、由甲和乙漂浮知道G甲+G乙=F1,将物块甲取下并沉入水中静止时,木块乙仍漂浮,故ρ甲>ρ乙>ρ丙,此时乙所受浮力F乙=G乙=m乙g=0.4kgx10N/kg=4N,此时甲所受浮力F甲浮=ρ水gV甲=1x103kg/m3x10N/kgx100x10-6m3=1N;甲放在实心木块乙上是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1=;甲取下并浸没水中,静止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2=V甲+V乙排=比较两个式子可得V排1>V排2,故水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p2,故A错误;B、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量V排1-V排2=SΔh=200cm2x5cm=1000cm=1x10-3m3;即-V甲=1x10-3m3,所以G甲=ρ水g(V甲+1x10-3m3)=1x103kg/m3x10N/kgx(100x10-6m3+1x10-3m3)=11N;甲静止容器底时容器对甲的支持力为N=G甲-F浮甲=l1N-1N=10N,故B错误;C、甲的密度为ρ==1.1x103kg/m3,故C错误;D、F1与F2的差值F1-F2=G甲+G乙-G乙=G甲=11N,故D选项正确。13、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cm2,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物体的质量是2.8kg②物体的体积是1x10-3m3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5N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260Pa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1)设物体重为G,当物体浸没水中时,F示=G-F浮,将物体缓慢提出,当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时,排开水的体积减半,浮力减半,可得F示´=G-F浮,联立方程组可求G和物体浸没时受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F浮=ρ水V排g求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2)从乙到丙,由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求出烧杯内水液面下降的高度,再利用压强公式求压强减小值。【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详解】设物体重为G,当物体浸没水中时F示=G-F浮=18N.....①将物体缓慢提出,当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时,排开水的体积减半,浮力减半,此时F示´=G-F浮=23N......②;②-①得-F浮=23N-18n=5N,当物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0N,故③错误;由F浮=ρ水V排g;所以金属体的体积V=V排==1x10-3m3,故②正确;②x2-①得G=28N物体的质量m==2.8kg,故①正确;从乙到丙,物体少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的一半V排==0.5x10-3m3容器内水位降低高度Δh==0.025m;减小的压强Δp=ρ水gΔh=1.0x103kg/m3x10N/kgx0.025m=250Pa,故④错误。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BCD错误。14、如图所示,在物体A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B、C,且C的一部分没入水中。已知GB=20N,GC=5ON,C的横截面积为30cm2,长度足够,水够深。若物体A移动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图中未画出),当物体A不移动时,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是0.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位最高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水位最高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是22.5NC、水位最低时,物体C在水下部分的高度是1.25mD、水位最低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7.5N【答案】D【解析】(1)当水位升高到最高位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最大,则物体C对物体A的拉力最小,物体A恰要向左移动,物体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2)当水位升高到最高位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最大,则物体C对物体A的拉力最小,物体A恰要向左移动,此时分析物体A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列出等式,求出摩擦力大小;当水位在最低位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最小,则物体C对物体A的拉力最大,物体恰要向右移动,此时分析物体A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列出等式,求出摩擦力大小;当水位最高和最低时,物体A处于恰好要运动的情况,物体A对水平面的拉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物体A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相同,根据摩擦力相同求出最高位上受到的浮力。(3)知道最高位的浮力,又知道最高位和最低位的浮力差,,求出最低位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最低位时的排开水的体积,又知道物体的横截面积求出物体在水面下的深度。(4)水位最低和水位最高,物体A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根据f=GB-Gc+F大浮求出摩擦力大小。【分析】水位最高时,物体A会向左运动,水位最低时,物体会向右运动,物体向左和向右的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当水位升高到最高位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最大,则物体C对物体A的拉力最小,物体A恰要向左移动,所以物体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是0.5m,物体A的横截面积S=30cm2=0.003m2;所以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时,物体C受到的最大浮力和最小浮力差为ΔF浮=ρ水gΔV排=1.0x103m3x10N/kgx0.5mx0.003m2=15N;由A可知,当水位升高到最高位时,物体A还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A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物体A还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GB=f+Gc-F大浮则有f=GB-Gc+F大浮......①当水位处于最低位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最小,则物体C对物体A的拉力最大,物体A恰要向右移动,则物体A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此时物体A还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在水平位置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左的摩擦力作用,还有向右的拉力,则有f+GB=GC-F小浮,可得f=Gc-F小浮-GB......②当水位最高和最低时,物体A处于恰好要运动的情况,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物体A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由①②可得GB-Gc+F大浮=Gc-F小浮-GB......③在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时,物体C受到的最大浮力和最小浮力差为,则有F小浮=F大浮-ΔF浮=F大浮-15N;把④代入③有GB-Gc+F大浮=Gc-(F大浮-15N)-GB20N-50N+F大浮=50N-F大浮+15N-20N;解得F大浮=37.5N,故B错误;C、则最小浮力F小浮=F大浮-ΔF浮=F大浮-15N=37.5N-15N=22.5N;则水位最低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2.25x10-3m3=2250cm3则物体在水下的深度h==75cm=0.75m,故C错误;D、水位最低和水位最高,物体A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则有f=GB-Gc+F大浮=20N-50N+37.5N=7.5N,故D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物块,其密度为ρ甲=0.8x103kg/m3,ρ乙=0.4x103kg/m3,甲、乙均由弹簧竖直向下拉住浸没在水中静止,则(▲)A、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2:1B、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1:1C、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6D、甲、乙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3【答案】C【解析】由m=pV求出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用F浮=ρgV排求出甲、乙两物体的浮力之比;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拉力,再求出甲、乙两物体所受的拉力之比。【分析】本题考查了公式:m=ρV、F浮=ρgV排,考查了力的平衡条件,由一定的难度;解题过程中应用了比值法,要注意体会比值法的应用。【详解】AB、已知m甲=m乙,则G甲=G乙ρ甲=0.8x103kg/m3,ρ乙=0.4x103kg/m3由m=ρV得=1;则V乙=2V甲,浮力F浮=ρ水gV排,则即F乙浮=2F甲浮,甲、乙所受浮力之比为1:2,故选项AB错误;CD、因为;即F甲浮=G甲,同理,即F乙浮=G乙=G甲,甲受重力G甲、浮力F甲浮、弹簧的拉力F甲拉处于平衡状态G甲+F甲拉=F甲浮,F甲拉=F甲浮-G甲=G甲-G甲=G甲。乙受重力、浮力、拉力处于平衡状态G乙+F乙拉=F乙浮F乙拉=F乙浮-G乙=G乙-G乙=G乙=G甲则故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6、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①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是1g/cm3。试求:(1)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1.0g链霉素可配制▲毫升试验针药液。【答案】(1)25%;(2)0.05%;(3)2000【解析】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利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会改变的知识解决,分步求出各部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分析】该题是对溶液稀释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同时结合溶质的计算公式解决即可。【详解】解:因为溶液的密度是1g/cm3,所以可直接看成毫升数即是物质的克数,然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计算即可。(1)溶质的质量=1.0g;溶液的质量=4.0mLx1g/cm3=4.0cm3x1g/cm3=4.0g;所以,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25%;(2)溶液b的质量分数=x100%=2.5%;溶液c的质量分数=x100%=0.25%;溶液d的质量分数=x100%=0.05%;(3)设1.0g链霉素可配制x毫升(由于密度看成1g/mL,所以也就是xg)试验针药液,则x100%=0.05%,解得,x=2000mL。故答案为:(1)25%;(2)0.05%;(3)2000。17、如图甲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而氢氧化钠在此过程中不会变成其他物质。(1)由图甲可知▲(选填“a”或“b”)管中的气体是氢气。(2)写出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3)在图乙方框中将电解水反应的微观过程补充完整。(4)在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a;(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b管中;(3);(4)变大【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的体积少,产生氢气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氧气有助燃性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分析。(4)根据电解水时,水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质量不变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详解】(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由图甲可知a管中的气体较多,是氢气。(2)b管中气体是氧气,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b管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图乙方框中补充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4)在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水的质量减少,所以氢氧化钠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答案为:(1)a;(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b管中;(3);(4)变大18、近几年,诺如病毒日趋严重,并出现了许多变种,尤其是教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学生比较容易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教室空气消毒。学校采用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小科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80%密度1.2克/厘米3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克。(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我校欲配置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千克这样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升水。【答案】(1)1200;960;(2)15.5%;(3)7.5;22.5【解析】(1)由题意,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为1.2克/厘米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据此结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分析。(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详解】(1)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为1.2克/厘米3,1000毫升(1000厘米3)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1.2克/厘米3x1000厘米3=1200g;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的质量为1200gx80%=960g。(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x100%≈15.5%。(3)设需要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30kgx20%=xx80%x=7.5kg需要水的质量为30kg-7.5kg=22.5kg体积为:=22.5L。故答案为:(1)1200;960;(2)15.5%;(3)7.5;22.5。19、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10℃20℃30℃40℃50℃60℃70℃80℃氯化钠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37.337.838.4硝酸钾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20℃时,将100克氯化钠加入2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3)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一定量20℃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然后将混合物升温到80℃,再充分搅拌,恒温过滤,得到滤渣34.74g。则这一定量水的质量是▲g,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答案】(1)9:25;(2)蒸发溶剂结晶法;(3)50g;70%【解析】(1)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计算;(2)根据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分离提纯氯化钠的方法;(3)根据20℃、60℃溶解度分析出升高温度时100g的水中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关系,计算出一定量水的质量;根据一定量的水计算出硝酸钾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的含义和溶解度的计算,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找出在升高温度时100g的水中能多溶解的质量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关键。【详解】(1)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100克氯化钠加入200克水中,能溶解72.0g的氯化钠,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72g:200g=9:25;(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结晶法;(3)①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为31.6g,60℃是110g,那么在100g的水中由20℃升高到60℃时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31.6g=78.4g;将硝酸钾加入一定量20℃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60.8g=39.2g。设一定质量水的质量为x,则:;解得:x=50g。②由硝酸钾在80℃的溶解度是169g可知,100g的水中由60℃升高到80℃,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69g-110g=59g;50g的水中由60℃升高到80℃多溶解的硝酸的质量是:59g÷2=29.5g。混合物在50g的水中由60℃升高到80℃多溶解的硝酸的质量是:60.8g-34.74g=26.06g,29.5g>26.06g,这说明了升高到80℃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即杂质的质量是34.74g。由6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可知,在50g的水中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55g,那么硝酸钾的总质量为:55g+26.06g=81.06g;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100%=70%。故答案为:(1)9:25;(2)蒸发溶剂结晶法;(3)50g;70%。20、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中放着一个密度小于水的均匀圆柱体M,且圆柱体M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如图乙所示(细线未画出)。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圆柱形容器内水面高度为h,如图丙所示。测得水面高度h与所加水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所加水量在3kg以内的过程中无水溢出。(图乙、图丙中圆柱体和容器大小,以及细绳的长度不具有暗示意义)求:(1)由甲图可知圆柱体M刚好漂浮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8cm,请回答圆柱体M的高度H=▲cm。(2)圆柱体M的密度:▲。(3)圆柱体M的的重力:▲。【答案】(1)10;(2)800kg/m3;(3)12N【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甲可知,木块刚好漂浮时水面的高度8cm,细线被拉直时到M完全淹没时的水面高度变化Δh=14cm-12cm=2cm,那么圆柱体M的高度为H=h+Δh=8cm+2cm=10cm;(2)当圆柱体飘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而F浮=ρ液gV排G=mg=ρVg故有ρ水gSh高=ρ物gSh,代入数据1000kg/m3xgSx0.08m=ρ物gSx0.1m解得ρ物=800kg/m3;(3)由图得,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从8cm到12cm时,水的体积增加量ΔV==0.001m3;在这个过程中,圆柱体一直处于漂浮状态,即S容==0.025m2,由图得,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从0cm到8cm时,水的体积增加量ΔV´==0.0008m3;在圆柱体漂浮前,加入水的底面积∆S´==0.01m2因为S容-S圆=∆S´那么S圆=S容-ΔS´=0.025m2-0.01m2=0.015m2圆柱体M的重力G=m物g=ρ物gS圆H=800kg/m3x10Nkgx0.015m2x0.08m=12N。故答案为:(1)10;(2)800kg/m3;(3)12N。21、圆柱体容器内直径20cm、高300cm,竖直放置于水平桌面,装满菜籽油和水(菜籽油与水不相溶),液体静止时液面与容器口相平,菜籽油质量是水质量的2倍,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N。将一个边长为1cm、密度为0.95x103kg/m3的小立方体轻轻放入容器内液体中,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放入小立方体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之差是▲。(π取3.14,ρ油=0.9x103kg/m3,ρ水=1.0x103kg/m3)【答案】87.7;0.0159【解析】根据容器中两种液体的高度之和等于容器的高,利用密度公式建立两种液体的质量关系,可求各自的质量;利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总重力可求压力大小;小立方体的密度介于菜籽油和水的密度之间,则小立方体悬浮于菜籽油中,利用小立方体的受力情况可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再由p=可求压强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掌握压强公式、密度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一定的难度。【详解】因为菜籽油质量是水质量的2倍,所以m油=2m水,ρ油V油=2ρ水V水ρ油Sh油=2ρ水Sh水。0.9x103kg/m3x(0.3m-h水)=2x1x103kg/m3xh水h水=m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ρ水Sh水=ρ水π2h水1x103kg/m3x3.14x2xm≈2.923kg。菜籽油质量m油=2m水=2x2.923kg=5.846kg液体的总质量m总=m油+m水=5.846kg+2.923kg≈8.77kg。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总=m总g=8.77kgx10N/kg=87.7N小立方体轻轻放入容器内液体中,由于立方体的密度大于菜籽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液体中会悬浮,同时排开等体积的菜籽油,所以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量为ΔF=G-G排=mg-m排g=ρVg-ρ油Vg=0.95x103kg/m3x(1x10-2m)3x10N/kg-0.9x103kg/m3x(1x10-2m)3x10N/kg=5x10-4N。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放入小立方体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之差Δp=≈0.0159pa。三、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22、小衢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当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深度无关。(2)由a、b、c或a、b、d三个图可以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结束后小衢整理器材时,想到圆柱体可能会吸水,请判断圆柱体如果会吸水是否对(1)中得出的结论有影响?并说明理由:▲。【答案】(1)c、d;(2)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见解析【解析】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掌握程度,并且考查学生能否灵活应用控制变量法。【详解】(1)要探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故c、d两图符合题意。(2)由a、b、c或a、b、d三个图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c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由称重法可知浮力最大,可以得到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1)中结论是当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深度无关;圆柱体吸水质量会增加,可以看作更重的物体进行该实验,即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发生变化,但c、d实验结果始终相等,对结论没有影响。23、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可以模拟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从水下的500米下潜到1000米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向外拉动甲图注射器的活塞,那么模拟潜水艇的试管将▲(选填“上浮”“下沉”或“位置不变”)。(2)乙图表示水循环模拟图,B表示水循环中的▲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来自▲。(3)向丙图烧杯中加入▲(选填“氢氧化钠”“食盐”或“硝酸铵”),能使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4)丁图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号试管产生的气体。【答案】(1)不变;下沉;(2)水汽输送;太阳辐射;(3)氢氧化钠;(4)2【解析】(1)由F浮=ρ水V排g判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的变化;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当吸进一部分水时潜水艇的运动状态。(2)根据天然水循环的途径、动力来分析。(3)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来分析。(4)根据电解水的现象与气体的性质来分析。【分析】本题是一个理科综合题,解题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潜水艇从水下的500米下潜到1000米过程中,由F浮=ρ水V排g可知,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当向外拉动甲图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内的气压减小,吸进一部分水,潜水艇自重G增大,当F浮<G时,潜水艇下沉。(2)乙图表示水循环模拟图,B表示水循环中的水气输送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3)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能使石蜡融化;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4)水在通电时,,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小于氢气的体积,所以试管2中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1)不变;下沉;(2)水汽输送;太阳辐射;(3)氢氧化钠;(4)2四、简答题(共5小题,第24题4分、第25题5分,第26、27题8分,第28题6分,共31分)24、科技小组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里,如图所示。已知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总重为0.6N。当使瓶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再利用适当的方法完成刻度。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放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1)装置中小石块的作用是▲。(2分)(2)饮料瓶中放上200克物体后,200克刻度线与零刻度线的距离是多少?(2分)【答案】(1)如果没有石块,浮力秤容易歪斜,难以竖直漂浮在水中,所以石块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2)4cm【解析】(1)如果没有石块,饮料瓶容易歪斜;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判断小石块和饮料瓶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重力的大小关系;(2)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特点得出浮力的大小,然后根据V排=得出V排的大小;再利用h=,计算。【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能找出h与m的关系式是本题的关键;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属于难题。【详解】(1)如果没有石块,浮力秤容易歪斜,难以竖直漂浮在水中,所以石块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2)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所以F浮=G物=200x10-3kgx10N/kg=2N,可得V排==2x10-4m3=200cm3,距离h==4cm。25、排气阀是供暖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它能及时排出管内热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使水正常流动,从而保证供暖效果。排气阀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水中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积聚于封闭的排气阀内,使阀内气压变大,浮筒随水面一起下降,此时阀内气体排出使气压变小,从而浮筒上升,堵杆重新堵住排气孔。(1)水管内的水流速度至少达到0.25米/秒才能携带气泡流动。若水管总长为60米,要使水流能携带气泡流动,则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要多少时间?(2分)(2)排气阀中的浮筒和堵杆总质量为0.02千克,计算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水的密度取1.0x103千克/米3)(3分)【答案】(1)240s;(2)2x10-5m3【解析】(1)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υ=可求出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所需时间;(2)由图可知,排气阀排气时浮筒处于漂浮状态,据此求出此时浮筒所受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重力公式、物体沉浮条件及阿斯米德原理的应用,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需要的时间t==240s。(2)该浮筒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F浮=G物=mg=0.02kgx10N/kg=0.2N,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V排==2x10-5m3。答:(1)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要240s;(2)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为2x10-5m3。26、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若每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体积为6.3x104m3,总质量为6x107kg(海水密度取1.0x103kg/m3)。请回答:INCLUDEPICTURE\d"/dksih/QBM/2022/3/25/2943953228865536/2949402038812672/STEM/f49ceed6-5bd6-4e6a-8c30-8d1044eaf0af.png"INET(1)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节密封沉管,受到海水对它的浮力为多大?(3分)(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浮力将▲(填字母编号)。(2分)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3)要使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则需至少注入多少kg的海水?(3分)【答案】(1)6x108N;(2)B;(3)3x106kg【解析】(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浮=G=mg求出其大小;(2)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3)沉管刚好浸没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受到的浮力,沉管恰好悬浮时,沉管内注入海水的质量最小,根据F浮=G总=G管+G水求出注入海水的重力,根据G=mg求出注入海水的质量。【分析】本题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企业经营周转贷款抵押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农业项目合同书4篇
- 2025年度个人抵押车借款数据安全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合同8篇
- 2025年度喷砂机销售与产业升级合作合同4篇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深度学习双向调节学习困惑:聚焦多模态诊断与调节支架设计的研究
- 2025年度家庭影院定制装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爬架租赁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建筑工程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终止条款3篇
- 2025年度新型断桥门窗安装与节能改造合同4篇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大全1000题带答案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