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盘水市2027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至九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两幅图的变化表明春秋战国时期A.地理疆域不断扩大B.政治变法不断推行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铁犁牛耕不断普及2.有学者认为:周朝的建立,才是华夏民族形成迈出的最关键步伐。下列叙述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B立適(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C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D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春秋·谷梁传》3.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一简背后有“河平(成帝年号)□年四月四日,诸文学弟子出谷五千余斛”一语。学者认为“本简之墓主人深通礼经,应为西汉末年武威郡之文学官”。据此可知,西汉后期A.人才选拔促进民族交往B.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C.厚葬之风契合主流思想D.中央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4.隋唐时期大书法家共15位,其中南方占11位,并集中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两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B.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C.书法开始成为专门的艺术D.江南地区得到了持续开发5.“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6.北宋初期,政府严格禁止兵书的印制流传。神宗时期诏命国子监校订《孙子兵法》等七种古代兵书并编为《武经七书》,印制发放给军队学习。这种变化说明北宋A.边疆形势的严峻B.印刷技术的进步C.文化教育的发展D.治国思想的转变7.有学者统计,“北宋都城汴京*大货行'或“小货行'多达一百六十多行,入行商户高达六千四百余家”“如遇买卖,动以万数”。这可说明,当时汴京A.普遍使用交子交易B.长途贩运贸易繁荣C.商品经济发展活跃D.城乡联系日益密切8.元朝,各行省重大事务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作出决定,但地方也可对处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自行裁量,并不需要全部上报中央。由此可知,行省制A.不利于地方政治稳定B.避免政府决策失误的出现C.容易造成国家的分裂D.兼顾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9.据《明史》记载:“永乐、洪熙二朝,每召内阁造膝密议,人不得与闻······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人也······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据此可知A.中枢决策机制完善B.内阁权力得到扩大C.六部丧失了决策权D.皇权受到严重削弱10.隆庆年间,张居正积极促成“隆庆和议”,与蒙古右翼俺答部开设互市市场,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但对蒙古左翼土蛮等部,张居正坚决打击,加强蓟辽防务。张居正的治边方略A.体现因地制宜思想B.顺应双方贸易需求C.加强了对蒙古统治D.体现开明开放政策11.明朝后期,一些心学家突破传统伦理道德束缚,倡导思想解放;清朝乾嘉学派钻研经书文本,校勘考证,提倡实证研究。明清儒学的这些变化A.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B.不利于中华文化发展C.发展了君主专制思想D.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12.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在苏州太仓州“闽商大至,州赖以饶”。清初福建棉商一度不至,苏州棉区农民生活无着;康熙五年闽中棉商又挟重资到太仓,“举州叹为祥瑞”。这反映,当时A.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B.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C.存在细致的社会分工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的地位13.在《天津条约》谈判的过程中,“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款遭到了清朝统治者乃至地方大员的激烈反对,甚至愿意用割地来交换。这表明清政府A.具有强烈民族观念B.维护传统朝贡外交C.坚守闭关锁国政策D.国家主权观念淡薄14.1896年,英法达成协议,云南、四川的一切权利由两国共享;1898年,英德达成协议,规定天津到山东南部的铁路由德国修建,山东南部到镇江对岸的铁路由英国修建。这表明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清廷丧失对地方的管控权15.民国初年,袁世凯的侍从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很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这可以用来说明A.政治革命的激进性B.思想革命的迫切性C.社会革命的广泛性D.经济改革的必要性16.1925年在中共的领导下,广州、上海等地妇女协会创办了40余种刊物,宣传国共两党的妇女运动决议,报道妇女团体的活动和鼓励妇女投身革命。这类妇女刊物的创办主要得益于A.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B.工业近代化完成C.国民教育事业的普及D.男女平等的实现17.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材料描述了A.列强干涉中国内政B.北洋政府不作为C.土地革命热火朝天D.红军不怕远征难18.据历史学家刘大年研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89万余人死于太平洋战争,多达198.4万人死于中国战场。这表明中国战场A.始终坚持着积极进攻的作战策略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是日军对外侵略扩张的唯一战场D.得到盟军援助的大量先进武器装备19.下面是漫画家米谷于1948年创作的漫画,并配有文字“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该漫画可用来研究A.国民党反动政权崩溃的原因B.内战对经济秩序的直接破坏C.国民党币制改革推行的目的D.官僚资本持续扩张的恶果20.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后勤部成立,使以前独立自给、自筹自供的后方勤务系统逐渐归于统一领导。这一调整A.顺应了游击战的作战需要B.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C.为战略进攻阶段作了准备D.推动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军21.1951-1953年,党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翻译和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宣传普及工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实现基本扫除文盲的战略目标D.强化广大民众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22.1954年,我国全民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从6月16日开始,到9月11日结束,历时接近3个月。宪法草案公布以后,民众欢呼雀跃。臧克家作诗赞曰“强忍住欢喜的眼泪,我朗诵这中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比黄金铸的字更宝贵,人人把它铭刻在心上”。这表明当时A.形成完善的法制体系B.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C.实现了依法治国方略D.社会主义原则的确立23.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印、中缅双方总理正式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这一变化反映出新中国A.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B.外交打开了新局面C.外交已开始超越意识形态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24.下图所示为20世纪50年代末期某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作品。该作品折射出当时人民A.实现共同富裕的喜悦B.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情C.进行农业改造的艰辛D.参加土地改革的热情25.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A.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B.实现了经济结构变革C.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顺治皇帝多次指出,“历代帝王,大率专治汉人”,“朕兼治满、汉,必使各得其所,家给人足”。雍正皇帝也强调,“天下一家,万物一源,如何又有中华、夷狄之分?”-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边疆民族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分别说明“抚之”“讨之”策略在唐朝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统治者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7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近代中国如何反抗帝国主义不断扩张,维系国家统一与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就是如何吸收、借鉴各种现代性因素,将其内化为中国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国家建设,寻找富强之道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外形势下,形塑新的政治实践主体,破除各种政治、社会与文化压迫,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与解放的历史;更是在古今中西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思考中国文化存续与更生的历史。-摘编自王锐《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叙事问题的思考》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对材料观点的理解。(选取的观点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局部的。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结论精炼)六盘水市2027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CDBACDBADBDB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BADDBCB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26.(1)表现:大败东突厥后,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其地;征服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唐蕃和亲。(6分)(2)主张: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合为天下一家”。(1分)意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边疆开发;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6分)27.示例阐述: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同阶级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