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_第1页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_第2页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_第3页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_第4页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040.91

CCSQ10/29

团体标准

T/CSTM01293—2023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

Principlesfortheevaluationofgreenandlowcarbontechnology

Preparationtechnologyofredbrickmicro-powdermortar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

T/CSTM01293-2023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材行业领域中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评价(以下简称“评价”)的原则、评价流程、

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现有以及新开发的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181预拌砂浆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JGJ/T7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DG/TJ08-2013钢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11/T1418低碳产品评价技术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5181、GB/T1596、DG/TJ08-2013、DB11/T1418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砖微粉redbrickmicro-powder

红砖经过破碎筛分后得到的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的粉料。

3.2

红砖微粉砂浆redbrickmicro-powdermortar

利用红砖微粉制备的砂浆。

3.3

预拌砂浆ready-mixed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来源:GB/T25181-2019,3.1]

3.4

1

T/CSTM01293—2023

对比胶砂contrastmortar

对比水泥与规定级配的标准砂按质量比1∶3混合。

[来源:GB/T1596-2017,3.4]

3.5

试验胶砂testingmortar

试验样品与规定级配的标准砂按质量比1∶3混合。

[来源:GB/T1596-2017,3.5]

3.6

需水量比waterrequirementratio

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达到130~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来源:DG/TJ08-2013-2007,2.0.6]

3.7

强度活性指数strengthactivityindex

试验胶砂与对比胶砂在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596-2017,3.6]

3.8

核算边界Systemboundary

本标准指确定的产品制造阶段或使用阶段碳排放量计算的边界。

[来源:DB11/T1418-2017,3.7]

3.9

万元产值碳排放量CO2emissionofperoutputvalue

表征企业万元产值的碳排放量,是用于衡量同等产品碳排放价值的指标。在统计报告期内装置及公

辅设施碳排放总量与产出产品总产值的比值。

4原则

4.1指标选取原则

4.1.1“生命周期理念”原则

应依据生命周期理念,选取能够表征该类技术主要特性并能量化和可检测验证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

体系。

4.1.2代表性原则

2

T/CSTM01293-2023

应在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并开展行业和技术使用者调查分析,选取行业关注度

高、转型升级急需、能源资源环境影响潜势大的指标,确保所选指标具有代表性。

4.2基准值和权重确定原则

应根据技术和行业特点,以评价筛选红砖微粉砂浆绿色低碳技术为目的,经过一定规模的测试,并

在广泛征询行业专家、主管部门、生产企业等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级、分层次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体现红砖微粉砂浆绿色低碳技术的优势。

5评价流程

红砖微粉砂浆绿色低碳技术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图1技术评价流程图

3

T/CSTM01293—2023

5.1评价申请

申请红砖微粉砂浆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应提供技术说明文件和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a)技术提供方基本情况;

b)技术基本情况,包括技术名称、成熟度、适应范围,应用效果等;

c)技术原理,包括关键技术方法、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等;

d)相关检测数据报告、相关技术鉴定、技术认定、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获奖证书等;

e)国内外先进技术、类比案例相关数据和材料;

f)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材料。

5.2申请受理

申请材料内容及技术要素完整的,形式审查通过,按照分类进入专业初评阶段。

5.3成立评价工作组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工作组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开展评审,专家组成员不少于5人。

5.4确定技术项目边界

根据被评价单位收集评价工作相关资料,应包括与参评技术项目有关的和受技术项目影响的设备、

实施系统或组织等,确定参评技术项目边界。

5.5制定评价方案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内容应该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对象、适用范围、评价方法、组织评价实施人员、

机构和进度要求、评价结论要求等。

5.6数据分析

5.6.1获取活动数据

活动数据的获得要求如下:

a)已实施项目,应选择或建立准则和程序,对与项目有关的和受项目影响的温室气体源进行定期

监测或估算。对于无定期监测的温室气体源,应说明其理由;

b)尚未实施项目,应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相关材料获取与项目有关的和受项目影响的

温室气体源数据,并说明来源。

5.6.2获取排放因子

应选择或规定计算时需要的排放因子并做出来源说明。它们应:

a)来源明确,有公信力;

b)具有适用性;

c)具有时效性。

5.6.3排放量计算

应根据项目类型、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源的特点,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参考规范性引用文件、

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及指南等技术性文件),分别对项目和基准线情景下的每个温室气体源中的每一种温

室气体在评价周期内和边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计)进行计算,汇总得到被评价技术排放

量。

4

T/CSTM01293-2023

6评价要求

6.1基本要求

评价技术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a)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的要求;

b)政府规划、产业政策中的要求;

c)相关标准规范中的要求;

d)节能或环保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

e)国内外先进案例的低碳能力指标;

f)相关研究报告、科技文献等科学使用的技术资料中提出的指标;

g)技术使用方等相关方的要求。

6.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可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并确定相应的基准值和权重。一级指标可包括技术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具体绿色低碳技术评价技术规范或评价要求的内容框架见表1。

6.3评价指标选取

6.3.1技术性指标

技术性指标包括红砖微粉细度、需水量比、强度活性指数、红砖微粉利用率、红砖微粉砂浆品质系

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等。

a)红砖微粉细度

指负压筛析实验中红砖微粉试样的45μm方孔筛余量,试验方法参照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

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计算公式为:

R

a………

Fa100%(1)

Wt

式中:

Fa——红砖微粉试样的筛余百分数,以百分数计算(%);

Ra——红砖微粉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Wt——红砖微粉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b)需水量比

指含一定量红砖微粉的试验胶砂与不含红砖微粉的对比胶砂在达到规定流动度范围时的加水量之

比,试验方法参照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计算公式为:

m

t………

Xw100%(2)

mc

式中:

Xw——红砖微粉的需水量比,以百分数计算(%);

5

T/CSTM01293—2023

mt——含红砖微粉的试验胶砂加水量,单位为克(g);

mc——不含红砖微粉的对比胶砂加水量,单位为克(g)。

c)强度活性指数

指含一定量红砖微粉的试验胶砂与不含红砖微粉的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之比,试验方法参照

GB/T1596-201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计算公式为:

R

t………

Hw100%(3)

Rc

式中:

Hw——红砖微粉的强度活性指数,以百分数计算(%);

Rt——含红砖微粉的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c——不含红砖微粉的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d)红砖微粉利用率

指红砖微粉砂浆中红砖微粉质量与水泥质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Z

L100%………(4)

C

式中:

L——红砖微粉利用率,无量纲;

Z——一立方米红砖微粉砂浆中红砖微粉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C——一立方米红砖微粉砂浆中水泥质量,单位为千克(kg)。

e)红砖微粉砂浆品质系数

指红砖微粉砂浆抗压强度实测值与设计值的比值,试验方法参照JGJ/T7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计算公式为:

A

Bs1100%………(5)

As2

式中:

B——红砖微粉砂浆品质系数,无量纲;

As1——红砖微粉砂浆抗压强度实测值,单位为兆帕(MPa);

As2——红砖微粉砂浆抗压强度设计值,单位为兆帕(MPa)。

f)单位产品碳排放量降低幅度

指红砖微粉砂浆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相对于基准值的降低幅度。计算公式为:

6

T/CSTM01293-2023

EE

1,b1………

E100%(6)

E1,b

式中:

E——红砖微粉砂浆单位产品碳排放量相对于基准值的降低幅度,以百分数计算(%);

3

E1,b——红砖微粉砂浆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基准值,取220kgCO2/m,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立方米

3

(kgCO2/m);

E1——红砖微粉砂浆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参考T/CSTM01296—2023《再生混凝土碳足迹

3

核算规范》,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每立方米(kgCO2/m)。

g)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降低幅度

指红砖微粉砂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相对于基准值的降低幅度。计算公式为:

E

C0………(7)

CO2TQ

CCO,bCCO

22100%………………(8)

CC

CO2,b

式中:

C每生产一立方米红砖微粉砂浆所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强度之比,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

CO2——

3

每立方米每兆帕(kgCO2/(m·MPa));

E0——统计期内生产红砖微粉砂浆的总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参考T/CSTM01296—2023《再生混凝

土碳足迹核算规范》,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kgCO2),;

T——统计期内红砖微粉砂浆的产量,单位为立方米(m3);

Q——统计期内红砖微粉砂浆的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

C——红砖微粉砂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相对于基准值的降低幅度,以百分数计算(%);

C红砖微粉砂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基准值,取3·,单位为千克二氧化

CO2,b——20kgCO2/(mMPa)

3

碳每立方米每兆帕(kgCO2/(m·MPa))。

6.3.2经济性指标

经济性指标包括万元产值碳排放量、投资回收期指标等。

a)万元产值碳排放量

万元产值碳排放量是对产品技术碳排放量与经济性的相对考量指标。其值越小代表每万元产值碳排

放越小。计算公式为:

E

W0………(9)

CO2(TY)/10000

7

T/CSTM01293—2023

式中:

W——统计界区内万元产值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万元¥;

CO2(tCO2/10000)

E0——统计期内生产红砖微粉砂浆的总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参考T/CSTM01296—2023《再生混凝

土碳足迹核算规范》,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T——统计期内红砖微粉砂浆的产量,单位为立方米(m3);

Y——统计期内红砖微粉砂浆的平均价格,单位为元每立方米(¥/m3)。

b)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t

(RC)i0………(10)

i1

式中:

t——投资回收期,单位为年(a);

R——项目资金流入,单位为元(¥);

C——项目资金流出,单位为元(¥);

(RC)i——第i年的净资金流量,单位为元(¥)。

6.3.3社会性指标

社会性指标包括知识产权指标、创新性指标、获奖指标等。

a)技术知识产权情况

技术相关专利根据专利类型、专利数量及相关性进行评价,建议评分标准见表1。

b)技术创新情况

根据相关机构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或专家评价结果进行评估,技术创新情况分为国际或国内首创、

关键技术创新、一般创新三种,建议评分标准见表1。

c)技术获奖情况

根据奖项数量及等级进行评估,技术获奖情况分为国家级奖、省部级奖、地市级奖三种,建议评分

标准见表1。

6.4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核查两种方式,应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人数不少于5

人。

8

T/CSTM01293-2023

文件审核是指审查各项评价指标证明文件,所有证明都应为盖章的纸质文件,提交的证明文件应充

分说明指标内容,指标内容有数值计算要求的,应提交相应计算说明。

现场核查是指专家对已实施项目进行实地核查,根据技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行

确认。

专家委员会根据材料和相关数据,计算或审核相关指标,各指标的评价方式见表1。基于最终评分

计算方法,得出专家组最终评价得分,并形成评价结论。

表1红砖微粉砂浆制备技术绿色低碳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评分标准及参考分值

(%)

≤12%12%~30%>30%

红砖微粉细度%10

80-10060-80<60

≤120%120%~130%>130%

需水量比%10

80-10060-80<60

≥70%70%~60%<60%

强度活性指数%10

80-10060-80<60

技术性指>25%15%~25%≤15%

红砖微粉利用率%10

标80-10060-80<60

>1.21.1~1.2≤1.1

红砖微粉砂浆品质系数10

80-10060-80<60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ΔC≥20%20%>ΔC≥0ΔC<0

%10

降低幅度80-10060-80<60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ΔE≥20%20%>ΔE≥0ΔE<0

%10

降低幅度80-10060-80<60

≤2.02.0~3.0>3.0

万元产值碳排放量tCO2/万元10

经济性指80-10060-80<60

≤5年5年~10年>10年

投资回收期年5

80-10060-80<60

≥55>数量≥1数量<1

知识产权5

80-10060-80<60

首创关键技术创新一般创新

社会性指创新情况5

80-10060-80<60

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

获奖情况580-10060-80<60

注:知识产权只包括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9

T/CSTM01293—2023

7评价得分与评级

采用符合性评价与指标加权综合评分的方式,具体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要求:

符合性评价技术的加权综合评分,计算方法为通过对每项评价指标的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出评价

结果。计算公式为:

m

PiSjWj…………(11)

j1

式中:

Pi——第i位专家的评价分数,无量纲;

Sj——第j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值,无量纲;

Wj——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以百分数计(%);

m——评价技术指标数量,单位为个。

待评价技术的最终总得分为所有专家评分结果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1n

…………(12)

PPi

ni1

式中:

Pi——第i位专家的评价分数,无量纲;

P——申报技术最终得分,无量纲;

n——评审专家数,单位为名。

按照表2确定低碳技术评价等级。

表2绿色低碳技术评价等级

分值绿色低碳技术评价等级

分值≥90A+

80≤分值<90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