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眉山天府新区府河学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光才能看见物体 B.光速很快C.阳光可以穿透不锈钢板 D.光是有利又有害的2.早操排队的时候,如果最后一个同学只能看见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而看不见前面其他同学的后脑勺,就说明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

)。A.光的反射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原理C.光的折射原理 D.光速很快原理3.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径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D.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4.下面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杯弓蛇影 D.海市靥楼5.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像三级阶梯,西边低东边高B.地球上的海洋占比29%,陆地占比71%C.山地和丘陵是差不多的,可以算作同类D.四周是高山、中间低洼的地形是盆地6.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

)。A.洪水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7.被风带走的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

)。A.戈壁 B.三角洲 C.丘陵 D.沙漠8.“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比对金银的需求更大B.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C.绿水青山是比金银财宝更加宝贵的自然资源D.开采金山银山太困难了9.下列有关色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光实际上是由很多彩色光组成的B.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白光C.白光就只有一种色光D.不同色光进入三棱镜后的折射程度不一样。10.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可能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发出来。B.岩浆主要储存在地壳里面。C.火山喷发往往带来很多灾难,没有一点好处。D.休眠火山是非常安全的,我们可以随意去开采它。二、判断题11.在戈壁、沙漠的附近地区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风沙,阻止土地荒漠化。()12.不管有没有植物,雨水都会对地形造成同样的侵蚀。()13.地壳在不断地运动,会使岩层发生变形。()14.我国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形。()15.磨砂玻璃可以减少由于反射光造成的光污染()16.雨后彩虹是因为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滴反射产生的。()17.凿壁偷光、一叶障目的故事都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18.熄灭的蜡烛、天空的星星、萤火虫都是光源。()19.红领巾反射的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见红领巾是红色的。()20.风蚀蘑菇是一种独特的美食菜肴。()三、填空题21.阳光从树叶的缝隙落下来,在地上形成很多小光斑是由于形成的。22.海市蜃楼是由于的原理。23.制作潜望镜时我们所用的镜子是镜。24.光的速度是每秒。25.平原的特点。26.“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模拟实验中,土豆泥模拟,番茄酱模拟,酒精灯模拟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27.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四、综合题28.青青在家里发现桌上的镜子将阳光反射到了天花板上,于是在本子上画了光的路线图,可惜只完成了一半。(1)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平面镜(2)我们发现了反射规律:入射光与反射光都是沿传播的;反射角与入射角五、连线题29.请将地貌现象与它的成因用直线连起来。敦煌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长白山天池

风蚀作用长江三角洲

沉积作用六、实验题30.科学小组准备了两个相同的塑料盆,把同样多的土壤分别铺在每个塑料盆里,都铺上石子、沙土,然后只在B组的盆上覆盖一层小草,再用喷水壶洒水。A组

B组(1)这个实验既运用了又运用了的实验方法。(2)实验时,要保证矿泉水瓶制造“降雨”的和都要相同。(3)组山顶的土壤更容易被“雨水”冲走。(4)实验后,琪琪观察到原本平整的土地被“雨水”冲出了一条条“小河”,一些泥土被“河水”带着往前冲,然后堆积起来,堆积泥沙最多的部分属于“河流”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转弯处(5)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七、综合题31.成语“坐井观天”指的是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小,其实这个成语中蕴含了光学的原理,请完成下题。(1)图1中,青蛙之所以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是由于光是沿传播的,其他光线都被井挡住了。(2)图2中,假如井中有水,此时光线传播到水中会改变方向,发生现象,比起图1的青蛙来说,图2青蛙所看到的视野范围会变(填“大”或“小”)。(3)乐乐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提出可以利用潜望镜让青蛙在不跳出水井的情况下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请在图3中画出潜望镜的简图,并用箭头表示光的路线。让青蛙看到井外的风景。(4)小青蛙看见一只蚊子在井中飞舞,就一口吞了蚊子,青蛙是怎样看见蚊子的?(

)A.蚊子身上发出光,射入到青蛙眼睛里B.光从井外照射到蚊子身上,然后反射到青蛙眼睛里C.青蛙眼睛里发出光,照到蚊子身上再反射到青蛙眼睛里D.光从井外照射到青蛙身上,再反射到蚊子身上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CDBDCCA1.C【详解】A.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如果没有光,我们就无法看到物体,所以“有光才能看见物体”这一说法是正确的。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在真空中的速度,这个速度相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光速很快”这一说法是正确的。C.不锈钢板是一种金属材料,对光有反射和吸收作用,阳光一般情况下不能穿透不锈钢板,所以“阳光可以穿透不锈钢板”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D.光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很多,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我们可以利用光进行照明等;同时光也有有害的方面,例如过强的紫外线会伤害皮肤和眼睛等,所以“光是有利又有害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2.B【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早操排队的情境中,后面的同学要看到前面同学的后脑勺,是因为从前面同学后脑勺反射出来的光沿直线传播到后面同学的眼睛里。当最后一个同学只能看见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而看不见前面其他同学的后脑勺时,说明每个同学的后脑勺位置正好挡住了前面同学的身体部分,光线不能绕过前面同学的头部传播到最后一位同学的眼睛里,这符合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故选:B。3.A【详解】光的传播路径是否会变化,取决于光是否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入射的角度以及是否存在反射体等因素。该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但是如果光是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即入射角为0度,那么光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B、C、D三个选项中光都是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即入射角大于0度,所以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故选A。4.C【详解】A.立竿见影中影子的形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C.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D【详解】A.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脉,东部是海拔较低的平原和丘陵,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B.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选项B说法错误。C.山地和丘陵是不同的地形类型。山地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剧烈,坡度险峻;丘陵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所以不能算作同类,选项C说法错误。D.盆地是四周高(一般是高山)、中间低(地势低洼)的地形,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6.B【详解】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巨大压力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动,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故选B。7.D【详解】A.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它主要是由于洪水等作用将山区的岩石碎屑等搬运到山麓地带堆积形成的,而不是风积作用形成的,所以不符合题意。B.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口或入湖口处,由于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等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其形成主要是和河流的沉积作用有关,不是风的沉积作用,所以该选项错误。C.丘陵一般是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流水侵蚀等多种地质作用综合形成的,高度在200-500米左右,坡度较缓,不是由风积沙子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沙漠中有大量的沙子,其中风积地貌是沙漠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当风把沙子吹起并搬运一定距离后,随着风力减弱,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可以形成沙漠中的沙丘等风积地貌,并且沙漠的面积也会逐渐扩大。所以风带走的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会形成沙漠。故选:D。8.C【详解】“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强调的是,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因为健康的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绿水青山是比金银财宝更加宝贵的自然资源。故选C。9.C【详解】A.太阳光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彩色光组成的,这可以通过三棱镜对太阳光进行色散实验来证明。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会分解出各种颜色的光,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B.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混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白光。例如在舞台灯光等应用场景中,通过合理组合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混合出近似白光的效果,所以选项B说法正确。C.白光不是只有一种色光,它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前面所说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混合后可以形成白光,所以选项C说法不正确。D.不同色光进入三棱镜后的折射程度不一样。其中,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所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C。10.A【详解】A.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可能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发出来,该选项说法是正确的;B.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三个圈层:最外面的圈层是地壳,地壳下面是地幔。在地下80–400千米深处(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熔融状态的固体圈层,叫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所以该选项说法是错误的;C.火山喷发并非全然有害,它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孕育了许多宝贵的资源。比如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可以形成地热田,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火山喷发带来了钻石、硫磺等珍贵矿物资源等,所以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D.休眠火山是指那些在过去曾经有过喷发活动,但现在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的火山。尽管它们目前没有活跃的喷发迹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将来不会再次喷发。开采休眠火山可能会诱发火山活动,增加安全隐患,所以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由以上分析可知,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C、D三个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11.√【详解】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而且植树造林还有保持水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湿度等作用。所以该题的说法是正确的。12.×【详解】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当雨水降落时,这些被根系固定的土壤不容易被雨水冲走。植物的枝叶可以减弱雨水的冲击力。植被覆盖在地面上,雨水首先会打在植物的枝叶上,从而减少雨水对地面土壤的冲刷作用。没有植物时雨水对地形的侵蚀情况在没有植物的裸露地面,如沙漠或者一些被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的土地上,雨水直接冲击地面。由于没有植物枝叶的缓冲,雨水的冲击力全部作用在地面上,很容易造成土壤颗粒的飞溅和移动。所以有植物和没有植物时,雨水对地形的侵蚀程度是不同的,故题干说法错误。13.√【详解】地球的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无论是陆地还是在海洋底部,都分布着坚硬的岩石层,它们构成了地球的地壳。根据搜集到的大量证据,科学家发现地壳在不断运动着,会使岩层发生变形,不过,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地壳的运动非常缓慢。14.√【详解】世界陆地表面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15.✓【详解】磨砂玻璃通过其特殊的表面处理,能够减少光线反射,同时保持一定的透光性,这样既可以减少光污染,又可以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所以该题的说法是正确的。16.√【详解】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所以该题的说法正确的。17.√【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凿壁偷光、一叶障目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故题干说法正确。18.×【详解】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熄灭的蜡烛不能发光,它不符合光源的定义。天空中的星星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故题干说法错误。19.√【详解】因为红领巾只反射红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显红色,红领巾反射的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见红领巾是红色的。所以该题的说法是正确的。20.×【详解】风蚀蘑菇是一种风蚀地貌,并不是美食菜肴。它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由于近地面的风沙流中含沙量较大,风沙对孤立的岩石下部侵蚀作用较强,而岩石上部受侵蚀相对较弱,久而久之,就使得岩石下部被侵蚀得越来越细,上部相对较宽大,呈现出类似蘑菇的形状,所以得名风蚀蘑菇。故题干说法错误。21.光沿直线传播【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发出的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当这些平行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时,由于缝隙相对于太阳的光线来说很小,每一个缝隙就相当于一个小孔。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这些小孔会在地面上成倒立的实像。因为太阳是圆形的,所以所成的像也是圆形的光斑。在地上形成很多小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2.光的折射【详解】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冷热不均,造成空气密度不均,光在密度不均的介质中传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23.平面【详解】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制作潜望镜时,需要两面平行,且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必须与水平面夹角45度,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题目中制作潜望镜时用到的镜子是平面镜。24.3×108米【详解】光速是指光或电磁波在真空或者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25.海拔较低,宽广,平坦【详解】地表形态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形态,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陆地上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比较小的地区,是平原地形。26.火山岩浆【详解】模拟实验中,土豆泥代表火山,番茄酱代表岩浆,酒精灯加热则代表地壳深处高温的状态。通过加热,密封在“火山”内部的“岩浆”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27.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28.(1)(2)直线相等【解析】【小题1】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小题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无论是入射光还是反射光,它们都是在空气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因此都是沿直线传播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29.【详解】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后,在火山口处积水形成;长江三角洲是经过长期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形成。30.(1)对比实验模拟实验(2)强度时间(3)A(4)C(5)雨水对土壤具有侵蚀作用,植被覆盖有利于水土保持。【分析】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和植物。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