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4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美国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对此,有学者指出:“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主要基于A.英国传统金融霸权的丧失B.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确立C.美国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建2、533年,汇编而成的《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在序言中阐明罗马法律的定义:“善良”即道德,“公平”即正义,合而为法律本质的自然法观念。这反映出罗马法A.建立在前人立法基础之上B.始终恪守公平的道德理念C.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成分D.实现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3、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参考标准.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面视其亲疏关系量刑大异。这说明唐律A.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总结了前代法律的实践经验C.深受儒家宗法伦理影响D.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可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A.汉朝B.北魏C.唐朝D.五代十国5、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于国有害,并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这一措施A.打击了旧贵族阶层特权B.强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C.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行D.加强了国内的思想统一6、开元三年,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地方长官就地自聘僚属的制度,一律由中央吏部任免。县长官三年一换,下属官员四年一换,且不得连任。地方改为郡、县两级制,撤郡500多个,裁减了大批官员。这些举措旨在()A.消弭士族的政治影响力B.改革地方选官制度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减轻国家财政压力7、史载“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周人灭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理论。这一变化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础B.拓展了周代的统治疆域C.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D.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成熟8、下图为1907年《时事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有关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漫画《舆论》。画中左上角的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治”、“立宪”,落款为依样。画中老人口呼“立宪”,胸藏“专制”。该漫画意在说明()

A.宪政改革充满曲折B.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C.宪政改革兼容并蓄D.预备立宪具有欺骗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10、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1、(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2、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5、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A.正确B.错误16、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7、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在广西设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A.正确B.错误19、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A.正确B.错误20、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21、地理环境并非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B.错误22、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7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不管是与之前的清朝,还是与之后的当代中国相比,民国的总体政治控制力偏弱,再加之周边地缘环境复杂,其间还面临日本入侵,因此,其国家治理本身出现阶段性和破碎化的特征,即便是所谓的“黄金十年”,也无法掩盖国家治理无法有效实施的困境,进而也无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国家实力。国家治理本身的疲弱,反映到边疆区域的具体治理层面,往往就更多地带有权宜性和地方性色彩,即便是确立了相关的边疆政策,也由于内部地方实力派的制约,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整体性铺开。可以说,民国时期内部统合能力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其政策执行的强度、广度与力度,进而弱化了其边疆治理层面的效能。——摘编自袁剑《断裂政治下的边疆治理——民国时期边疆政策实践的语境与维度》材料二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对边疆进行了相对应的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的边疆治理政策。按此可以将我国边疆治理政策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时期等三个边疆治理阶段,这三个阶段主要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形成了我国边疆治理的特殊政策,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这些特殊的边疆治理政策为我国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稳步推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经验、指明了方向。——摘编自白江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边疆治理政策概述》(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时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边疆治理与民国时期的不同,并简析新中国边疆治理的意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8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国内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开展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中外关系史研究工作重新启动,并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丰富多彩的局面。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外交,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无疑是重要的。大致来看,国内开展的中国外交研究工作有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是事件描述,二是现象归纳,三是外交政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间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的理论色彩和思辨性不够,外交档案和文献的开放严重不足,研究状况的不平衡及研究的重复等等。——摘编自马荣久《“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研究综述》

据新中国外交史的相关史实,对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努力方向进行探讨。(说明:研究方法探讨的角度可一种或多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并非是确立世界霸权,B排除;D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下设机构,排除。故选C。2、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善良’即道德,‘公平’即正义,合而为法律本质的自然法观念”,可知,罗马法强调将道德、正义融入自然法理念,实现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D项正确;材料并未指出罗马法与前人立法的关系,排除A项;“始终恪守公平的道德理念”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成分”,排除C项。故选D项。3、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材料表明,唐律依据儒家宗法伦理量刑定罪,故C项正确;“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体现的是宗族血缘关系而非社会等级关系,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并无体现;亲属关系由近及远推行“犯罪连坐”,不能体现公正原则,D项错误。4、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是公元618-907年,因此结合材料“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年)”可知C正确,ABD排除。故选C。5、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促进了国内的思想统一,故D正确;焚烧诗书与打击旧贵族阶层特权无关,故A排除;焚烧诗书并不等于强化法律意识,故B排除;焚烧诗书并不是保证改革顺利推行的主要条件,故C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鞅变法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规定地方官的任期以及裁撤郡,其目的是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掌控,C项正确;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的政治影响力,“消弭”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裁减大批官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7、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殷人通过“求神问卜”的方式为政权提供神学支撑,但周人主张天命不在神,在于统治者的德,进而将政权的合法性从神转向德,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思想基础是基于父系血缘关系的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材料所强调的“德”,排除A项;分封制拓展了周代统治的疆域,排除B项;从尊神到敬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觉醒,而不是成熟,排除D项。8、D【分析】【详解】

漫画中“葫芦里分别装的是“专制”、“立宪”,落款为依样”“立宪”,胸藏“专制”等信息显然说明晚清预备立宪并不是想真正的实行立宪政治,实质上还是专制制度,体现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D项正确;漫画现象是揭示预备立宪的实质,不能体现宪政改革的曲折,排除A项;预备立宪使清政府陷入孤立境地属于实行预备立宪的影响,排除B项;兼容并蓄一般指两种物体之间的吸收和借鉴,但是宪政和专制是两种对立的政体,不可能兼容并蓄,排除C项。故选D项。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10、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1、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2、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5、B【分析】【详解】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并非秦朝开创,故该说法错误。16、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7、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18、A【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据此,中央政府设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故正确。19、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规定输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故题干表述正确。20、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21、A【分析】【详解】

自然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以该说法正确。22、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7分)23、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民国的总体政治控制力偏弱;再加之周边地缘环境复杂,其间还面临日本入侵,因此,其国家治理本身出现阶段性和破碎化的特征”可知中央控制力较弱;根据“往往就更多地带有权宜性和地方性色彩”可知带有权宜性;地方性色彩;根据“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整体性铺开。弱化了其边疆治理层面的效能”可知难以在全国执行;效能不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和政局动荡;中央对地方政治控制力偏弱;国家治理政策的不连续性;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日本人侵影响等因素有关。

(2)不同:根据“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得出国家重视;根据“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对边疆进行了相对应的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的边疆治理政策”得出治理政策有系统;有计划;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取得巨大成效。

意义:根据“这些特殊的边疆治理政策为我国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稳步推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经验、指明了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对边疆的治理巩固了新生政权;维护了边疆安全;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解析】(1)特点:中央控制力较弱;带有权宜性;地方性色彩;难以在全国执行;效能不强。

原因:政局动荡;中央对地方政治控制力偏弱;国家治理政策的不连续性;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日本人侵影响。

(2)不同:国家重视;治理政策有系统;有计划;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取得巨大成效。

意义:巩固了新生政权;维护了边疆安全;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经验;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环境。五、论述题(共2题,共1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