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有关水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受热时水分子运动加快。

B.水变成蒸气时水分子间隔变大。

C.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改变。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下做法是验室中应禁止的是)

用嘴尝药品味道;在实验室追逐闹;的药倒在地上;拿试管加热;在验室边做实边吃东西.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3、2015年6月烟台通过南水北调引入黄河水;缓解了我市的水危机.小红同学拟定了黄河水净化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以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水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不产生沉淀或气体的是()A.碳酸钾和硫酸B.硝酸钾和硫酸钠C.氢氧化钙和盐酸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5、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B.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发生变化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D.“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的残渣rm{隆陋隆陋}碳,由此说明()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D.两者的用途相同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澄清石灰水变浑,酒精挥发C.空气液化,白磷自燃D.水凝固成冰,铁粉与铜粉混合8、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呼吸作用B.蜡烛燃烧C.塑料老化D.钢铁生锈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再次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有关偏二甲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组成元素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D.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10、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B.实验完毕,要及时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清理水槽C.不说明用量,固体用1-2gE.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E.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11、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克(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1.2克B.原50克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2%C.室温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24克D.室温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16克12、某同学在电脑上绘制的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rm{(}rm{)}A.B.C.D.1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下列操作或装置____的是A.制取氧气B.制取氧气C.产物加水搅拌D.过滤得二氧化锰14、己知rm{FeO}rm{Fe_{2}O_{3}}rm{Fe_{3}O_{4}}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rm{21}rm{8}则混合物中rm{FeO}rm{Fe_{2}O_{3}}rm{Fe_{3}O_{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rm{(}rm{)}A.rm{9}rm{20}rm{5}B.rm{19}rm{40}rm{33}C.rm{9}rm{20}rm{11}D.rm{5}rm{6}rm{3}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rm{(}rm{)}A.木炭燃烧生成灰色固体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16、科学家最近制造出了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的新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该新原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ll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l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是碳12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碳12质量之比为277:12

17、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注入100g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向两盘中投入锌和铁使酸完全反应,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投入锌和铁的质量可能为()

A.Zn:2g;Fe:2g

B.Zn:5.6g;Fe:5.6g

C.Zn:6.5g;Fe:6.5g

D.Zn:10g;Fe:10g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E____.

(2)用字母填空:①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____.

②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

③加热液体时,需要用____.

④盛放较多量的液体试剂或反应容器____.

⑤收集气体时,需要用____.19、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c______d______

(2)写出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20、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看到的现象是____,因为是木炭具有____性。21、现有rm{垄脵}液氧rm{垄脷}液态空气rm{垄脹}冰水混合物rm{垄脺}二氧化锰rm{垄脻}石灰水rm{垄脼}氯酸钾rm{垄脽5%}的过氧化氢溶液rm{垄脿}矿泉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rm{(}填序号rm{)}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rm{(}填序号rm{)}______.22、根据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4条.

(1)____(2)____

(3)____(4)____23、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在盐酸溶液中,溶质以____和____形成存在;在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溶质以____形成存在;而温度计中的银白色金属则是由____构成.

(2)用下列四种元素:O、H、Ca、Cl按要求各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酸____,碱____,盐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rm{.}请回答:rm{(1)A}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rm{(2)B}中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中出现水珠,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rm{(}填元素符号rm{)}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rm{(}填元素符号rm{)}rm{(3)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rm{(}或空气rm{)}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2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rm{CO_{2}}并验证rm{CO_{2}}和rm{CO}的性质的实验,请看图后回答问题。rm{(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rm{垄脵}____rm{垄脷}____。rm{(2)A}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方程式为。rm{(3)B}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方程式为。rm{(4)C}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方程式为。rm{(5)D}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6)E}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方程式为。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6分)26、判断以下反应能否进行;写出能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氢氧化钠和盐酸。

(2)铁与硫酸铜溶液。

(3)银与盐酸。

(4)Na2CO3+HCl.

27、王伟同学做完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想试着做对固体加热实验;他取了一只试管,加入蔗糖固体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但过了一会儿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8、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两个原子;填写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错误的原因.

rm{(1)Fe+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Fe_{3}O_{4}}违背了______;

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H_{2}隆眉+O_{2}隆眉}违背了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6分)29、农用选取种子的溶液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16%}的氯化钠溶液rm{.}若现在我们要配制rm{50g16%}的氯化钠溶液;采取下列实验操作:

rm{(1)}计算配制rm{50g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rm{.}将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rm{.}需要氯化钠______rm{g}水______rm{mL}.

rm{(2)}用量筒量取水读数时应______rm{..}

rm{(3)}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干燥的烧杯,再加入量取好的水,用______搅拌直至固体全部溶解.3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rm{(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rm{(}填标号rm{)}

A.蔗糖和水rm{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rm{C.}铁和氯化铜溶液。

rm{(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rm{1}所示。

rm{垄脵}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rm{t_{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__。

rm{垄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垄脹}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rm{g}

rm{(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rm{2}所示:

rm{垄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垄脷}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正确.

B;水变成蒸气时水分子间隔变大;正确.

C;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正确.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微观粒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和温度有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D【分析】解:实的药品是有腐蚀;性;用时要做到“三不”,不能手接触药品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故用嘴药品味道错误.

验室内要保持安静;在实验室追打闹错的.

用剩药品放在定容器中;不可将用剩品地,则将用的药倒在地上错误的.

管加热时;要试管夹夹持试管,可用手管加,故手拿试管加热是错误.

都应禁止.

故选:

据实验室药的取用的“三不”则余药的处理则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品取用的则、剩余药品的处原则、常见化验基操作的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的关.【解析】【答案】D3、D【分析】解:A;由于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步骤Ⅰ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以加速悬浮颗粒的沉降,正确;

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步,正确;

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正确;

D;净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据此解答.

掌握水的净化以及各物质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答案】D4、C【分析】解:A;碳酸钾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和硫酸钠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产生沉淀和气体,故符合题意;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了沉淀,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然后根据反应产物是否有沉淀和气体产生来判定.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答案】C5、B【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例如氢分子的质量小于碳原子的质量,故A正确;

B.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

D.“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D正确。

故选B。

【解析】rm{B}6、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各选项内容来解答即可。【解答】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的残渣rm{隆陋隆陋}碳,这说明葡萄糖和面粉中都含有碳元素,也就是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但是葡萄糖和面粉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葡萄糖分子与面粉中的淀粉分子在结构上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葡萄糖有甜味;面粉中的淀粉没有甜味,遇到碘会变蓝色,既然葡萄糖和面粉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相同,也就决定了两种物质的用途不完全相同。故选A。【解析】rm{A}7、C【分析】【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空气液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磷自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水凝固成冰,铁粉与铜粉混合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rm{C}8、B【分析】解:A;动植物的呼吸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A错。

B;蜡烛的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B正确。

C;塑料老化;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

D;钢铁生锈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

故选:B。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剧烈氧化也叫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解析】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CD【分析】

A、由化学式为C2H8N2可知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8+14×2=60;故B说法正确;

C;元素质量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4:1属于原子个数比,故C说法错误;

D;分子和原子属于微观概念;物质、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偏二甲肼属于物质所以应该用元素解释,说到偏二甲肼分子才能用原子来解释.

故选CD.

【解析】【答案】(1)根据化学式来判断;(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3)根据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考虑;(4)根据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区别来考虑.

10、BE【分析】解: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不可带出实验室,应放入制定的容器,故A错误;

B;实验完毕;要及时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清理水槽,故B正确;

C;不说明用量;固体取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C错误;

D;对所有的药品;不可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一闻气味,不可品尝一下药品的味道,故D错误;

E;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故E正确.

故选BE.

根据实验室中注意事项;药品的取用规则、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等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原则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解析】【答案】BE11、AC【分析】解:A、开始蒸发的10g水要达到饱和,共需要溶质为:=x=2.4g,2.4g-1.2g=1.2g.因此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1.2克.故选项正确;

B、原50克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4%;故选项错误;

C、据:=得;s=24g,故选项正确;

D;溶解度为24g;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当甲将溶液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克,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甲、乙取得是同一种溶液,当乙将溶液蒸发掉1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时也得晶体1.2克,再蒸发5克水时,得到晶体1.2克,由此可以推出:开始蒸发的10g水要达到饱和,共需要2.4g溶质,因此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1.2克.根据溶解度公式:=解得溶解度为:s=24g.

本考点考查了有关固体溶解度的计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即考查了理解能力,又考查了计算能力,综合性比较强,一定要理解记忆,综合把握.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答案】AC12、AC【分析】【分析】根据混合物的定义及微观构成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因此表示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或者不同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该图所示不同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该图所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不正确;

C.该图所示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C正确;

D.该图所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不正确。

故选AC。【解析】rm{AC}13、BD【分析】【分析】根据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分析;根据该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分析;根据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氧气排放到空气中分析;根据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A正确;B.收集氧气必须采用集气瓶收集,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者排水法收集,而该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故B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氧气排放到空气中,所以将产物加水溶解,然后过滤得到二氧化锰,故C正确;D.过滤操作“一贴二低三靠”可知,该操作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并且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玻璃棒内壁,故D错误。故选BD。【解析】rm{BD}14、A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的计算,明确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在解题过程中注意rm{Fe_{3}O_{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恰好为rm{21}rm{8}是关键信息。【解答】因rm{Fe_{3}O_{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rm{21}rm{8}则任意量都可满足混合物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rm{21}rm{8}rm{FeO}和rm{Fe_{2}O_{3}}可写成rm{Fe_{2}O_{3}?FeO=Fe_{3}O_{4}}形式即它们的分子个数的比应保持在rm{1}rm{1}即质量比为rm{20}rm{9}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rm{21}rm{8}所以rm{FeO}和rm{Fe_{2}O_{3}}的质量比为rm{9}rm{20}时,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也恰好为rm{21}rm{8}故选AC。

【解析】rm{AC}15、BD【分析】解:rm{A}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rm{BD}.

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解析】rm{BD}16、BD【分析】

A;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277-112=165;故A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112;结合A选项,故B正确;

C、D选项可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进行分析,即:227=可判断C错误;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

17、CD【分析】

根据题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元素的质量:100g×7.3%=7.3g

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5673265732

7.3g7.3g

根据方程式;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时需Fe的质量为:5.6g,Zn的质量为:6.5g;因此A;B不符合题意;

当加入Zn:6.5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6.5g-0.2g=6.3g

Fe:6.5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6.5g-5.6g)+(5.6g-0.2g)=6.3g,天平平衡;

当加入Zn:10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10g-6.5g+(6.5g-0.2g)=9.8g;

Fe:10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10g-5.6g)+(5.6g-0.2g)=9.8g,天平平衡;

故选CD.

【解析】【答案】根据题意;盐酸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

(1)指定仪器分别是量筒和酒精灯;

(2)根据仪器的用途:①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量筒;

②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试管;

③加热液体时;需要用酒精灯;

④盛放较多量的液体试剂或反应容器烧杯;

⑤收集气体时;需要用集气瓶;

故答案为:(1)量筒;集气瓶;

(2)①A;②D;③E;④B;⑤C.

【解析】【答案】根据对常用仪器的认识和用途分析解答: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

烧杯可盛放较多量的液体试剂或反应容器;

集气瓶可用来收集或储存气体;

试管可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酒精灯是常用来加热物质的仪器.

19、略

【分析】解:(1)c是铁架台;d是水槽;

(2)试管口不该向上;伸到试管的导管过长而不利于氧气的排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处塞一团棉花.

故答案为:(1)铁架台;水槽;

(2)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③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解答.

应熟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明确仪器的使用及注意问题,在具体的实验中要注意规范和原理来确保实验的成功.【解析】铁架台;水槽;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导气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20、红棕色逐渐消失吸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木炭的吸附性,木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解答】木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时,木炭把二氧化氮气体吸附,从而使得红棕色逐渐消失。故答案为:红棕色逐渐消失;吸附。【解析】红棕色逐渐消失吸附21、略

【分析】解:rm{垄脵}液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rm{垄脷}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态氮;液态氧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rm{垄脹}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rm{垄脺}二氧化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rm{垄脻}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rm{垄脼}氯酸钾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rm{垄脽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rm{垄脿}矿泉水中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rm{垄脷垄脻垄脽垄脿}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脼}.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解析】rm{垄脷垄脻垄脽垄脿}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脼}22、略

【分析】

由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则可知道:反应物为CH4+2O2、生成物为CO2+2H2O及反应条件为点燃;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则需要通过计算CH4、O2、CO2和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求出各物质的质量比.故答案为:

(1)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反应条件是点燃.

(3)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4)质量比4:32:11:9.

【解析】【答案】此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的,看到此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则可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3、略

【分析】

(1)酸碱盐放入水中形成溶液时一般要发生电离过程;所以在盐酸溶液中的氯化氢会以氢离子与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但在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溶质葡萄糖不会发生电离,所以葡萄糖则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温度计中的银白色金属是汞,金属一般由原子构成;

(2)依据酸电离时会生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一般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盐则一般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所以O、H、Ca、Cl四元素可组成:酸为:HCl;碱为:Ca(OH)2;盐为:CaCl2;

故答案为:(1)Cl-;H+;分子;原子;

(2)HCl;Ca(OH)2;CaCl2;

【解析】【答案】(1)依据物质的构成以及物质的电离等知识分析解答;

(2)依据酸碱盐的特征结合所提供的元素情况分析解答;

四、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4、rm{(1)}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rm{(2)H}rm{C}

rm{(3)}提供热量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实验中的注意点,根据气体燃烧产物推测气体的元素组成,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的理解。【解答】rm{(1)A}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填: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rm{(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rm{B}中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中出现水珠,说明有水生成,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填:rm{H}rm{C}rm{(3)C}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是白磷达到着火点;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rm{(}或空气rm{)}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填:提供热量;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解析】rm{(1)}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瓶底炸裂rm{(2)H}rm{C}rm{(3)}提供热量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5、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应用;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和原理,熟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常用的化学方程式;学会分析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答】rm{(1)}熟记常用仪器:rm{垄脵}是长颈漏斗,rm{垄脷}是铁架台;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铁架台;

rm{(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可见rm{A}中现象为: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固体逐渐减少;故答案为: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rm{CaCO_{3}+2HCl=CaCl_{2}+CO_{2}隆眉+H_{2}O}

rm{(3)}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可见rm{B}中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减少,反应方程式为rm{CO_{2}+C}rm{2CO}故答案为:黑色固体逐渐减少;rm{CO_{2}+C}rm{2CO}

rm{(4)}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黑色固体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故可见rm{C}中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反应方程式为rm{CO+CuO}rm{Cu+CO_{2}}故答案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rm{2CuO+CO}rm{2Cu+CO_{2}}

rm{(5)}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见rm{D}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rm{Ca(OH)_{2}+CO_{2}篓TCaCO_{3}隆媒+H_{2}O}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m{Ca(OH)_{2}+CO_{2}=CaCO_{3}隆媒+H_{2}O}

rm{(6)}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可见rm{E}中现象为: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反应方程式rm{2CO+O_{2}}rm{2CO_{2}}故答案为: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rm{2CO+O_{2}}rm{2CO_{2}}【解析】rm{(1)}长颈漏斗铁架台。

rm{(2)}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rm{CaCO_{3}+2HCl=CaCl_{2}+CO_{2}隆眉+H_{2}O}

rm{(3)}黑色固体逐渐减少rm{CO_{2}+C}rm{2CO}rm{(4)}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rm{2CuO+CO}rm{2Cu+CO_{2}}rm{(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m{Ca(OH)_{2}+CO_{2}=CaCO_{3}隆媒+H_{2}O}

rm{(6)}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rm{2CO+O_{2}}rm{2CO_{2}}五、计算题(共3题,共6分)26、略

【分析】

(1)酸与碱的反应能够生成水,故都能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中和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为复分解反应;

(2)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3)银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发生反应;

(4)盐与酸反应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就能发生.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能够发生,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1)能,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

(2)能,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3)不能。

(4)能,Na2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解析】【答案】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有熟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和特点,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7、略

【分析】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破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①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②没有预热等.

【解析】【答案】根据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试管破裂的原因.

28、略

【分析】解:化学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所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rm{(1)}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rm{(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而不是氢气和氧气,故违背了客观事实.

故答案为:rm{(1)}质量守恒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