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8/28/wKhkGWd6SDiAVjgNAAH9yQty8d0973.jpg)
![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8/28/wKhkGWd6SDiAVjgNAAH9yQty8d09732.jpg)
![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8/28/wKhkGWd6SDiAVjgNAAH9yQty8d09733.jpg)
![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8/28/wKhkGWd6SDiAVjgNAAH9yQty8d09734.jpg)
![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8/28/wKhkGWd6SDiAVjgNAAH9yQty8d09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核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B.DNA上的片段都是有遗传效应的基因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D.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在双螺旋结构的外侧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等于DNA的数目B.有丝分裂有利于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D.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3、“--UAGCUG--→--UACGUG—”这一转变过程表示()A.基因突变B.转录C.逆转录D.复制4、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异C.当某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该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降低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5、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基因型是()A.aabb×ABB.AaBb×AbC.Aabb×aBD.AABB×ab6、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自由基并积累的结果,自由基具有氧化性,会引起DNA损伤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自由基还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佛山特产黑桑葚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包括大量的花青素、维生素E等,所以黑桑葚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基可能引起细胞衰老,但一定不会引起细胞癌变B.衰老细胞中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线粒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速率减慢C.被自由基攻击的机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导致基因的转录都难以进行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C.基因数目多于染色体数目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中碱基对替换导致的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若发生片段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基因重组都是有利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II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10、下图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是1/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第Ⅱ代所有的个体都只有一种基因型B.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都患病C.Ⅱ4与Ⅱ5再生一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2D.Ⅲ6与人群中一患病女性结婚,所生儿子正常的概率是99/19911、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12、雌性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I形成的极体会存在于初级卵毋细胞中、实验发现、初级卵母细胞中的SUMO-1蛋白分子可以影响极体以胞吐形式从初级卵时细胞悱出。为进一步探究该蛋白质的作用时间、分别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0h)、中期(6h)、后期(9.5h)注射SUMO-1的抗体;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极体排出前后,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未发生改变B.SUMO-1的抗体能和SUMO-1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进而使其水解C.在减数分裂II的的特定时期,SUMO-1蛋白分子仍能促进极体排出D.SUMO-1蛋白对处于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基本不起作用13、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转运蛋白(UCP),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温度、ATP与ADP的比值会影响UCP的活性。激活的UCP可使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机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H+由膜间隙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基质C.UCP激活时,BAT细胞的线粒体不能产生ATPD.两种转运蛋白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1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子死亡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三倍体植株不育是因为体细胞中缺少同源染色体C.农药的选择会导致害虫抗药基因频率增大D.华南虎与东北虎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华南虎与东北虎是同一物种15、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若在减数分裂I前期的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在减数分裂I前期的晚期,SC解体消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尿嘧啶B.SC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无作用C.破坏SC可能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I时都没有SC形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DNA的复制场所:_____。17、分析下面列出的生物现象(1)—(8);把相应的序号填入左侧的括号中。
A.适应现象(____)
B.种内互助(____)
C.捕食关系(____)
D.种内斗争(____)
(1)雄企鹅聚集在一起孵卵(2)狮子捕杀斑马(3)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4)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发生的撕咬现象(5)山羊吃草(6)梅花鹿成群生活(7)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8)甲竹桃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18、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1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__,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_________随___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______中,随_____独立地遗传给后代。20、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___________的。21、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_____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22、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的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有_______________个tRNA结合位点;密码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多倍体育种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___杂交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低温处理______________
(5)研究人类基因组应测定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检查某孕妇早期胚胎是否有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
(6)单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结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23、1961年________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_______的科学家。同时证明了遗传密码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以非重叠的方式阅读,编码之间没有分割符。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4、已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宽叶与窄叶;红花与白花、花叶腋与花茎顶三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基因的位置关系未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时,分别分析叶型、花色及花的位置这三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选用宽叶红花花茎顶的纯合品种做母本,窄叶白花花叶腋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宽叶红花花叶腋。若F1自交实验结果是宽叶红花花叶腋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则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花色及花的位置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叶型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中的F1自交实验的结果中,窄叶白花花茎顶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欲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2)中的F1自交,收获并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都表现为宽叶红花花叶腋吗?___(填“是”或“不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25、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纯合的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试图按孟德尔的实验原理进行操作,以验证F2的分离比。
甲组实验中;亲本的杂交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受粉方式)。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1自交得到F2,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
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实验表明,玉米的非甜是_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甲组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用棋盘法表示甲组F1自交得到F2的实验过程(相关基因用T、t表示)。_____________
(3)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是由于在操作上存在失误,该失误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环节。乙组实验中亲本A上结出的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4)乙组实验中,亲本B的性状是____________(填“非甜”或“甜”)。
(5)如果把乙组实验中亲本B所结的全部玉米粒播种、栽培,并能正常结出玉米棒,这些玉米棒的玉米粒性状及比例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做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请回答:(1)如果生长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______?为什么______?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______?为什么______?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基因型为_____;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______本。27、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蛋白酶。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等量有关物质。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实验相关内容如下表:。注射的物质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相关判断(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第一组核酸提取物+___________1.如果有1.则RNA是遗传物质2.如果无2.则DNA是遗传物质2.如果无2.则DNA是遗传物质第二组核酸提取物+___________3.如果有3.则DNA是遗传物质4.如果无4.则RNA是遗传物质4.如果无4.则RNA是遗传物质
(1)完成表格中有关内容的填空。
(2)从化学组成分析,DNA和RNA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3)若禽流感病毒的遗物物质为RNA,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___中。该实验中禽流感病毒增殖的模板是____________,原料和能量来自____________。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有____________种。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1题,共6分)28、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育种原理是______。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即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DNA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由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
A;在细胞核中;基因存在于染色体的DNA上,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正确;
B;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但DNA上的片段不都是有遗传效应的基因,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C错误;
D;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B【分析】【分析】
【详解】
正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在细胞分裂时,由于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两个DNA,A错。
体细胞有丝分裂生成的子细胞含有一套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和DNA;保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稳定,B正确。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有的DNA片段不是基因,故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错。
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可能决定多种性状,一种性状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D错。
【名师点睛】
没弄清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3、A【分析】【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详解】
“UAGCUG→UACGUG”这一转变过程表示第三位第四位的GC转变为CG;即RNA的相关位点发生了改变,其原因可能是模板链(DNA)发生改变,故可能是基因突变。
故选A。4、A【分析】【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详解】
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A正确;
B;基因重组会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错误;
C;当某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该种群基因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C错误;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D错误。
故选A。5、A【分析】根据题意分析,F2中雄峰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由于雄峰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来的,F1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所以可以推测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F2中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为卵细胞基因型有AB、Ab、aB、ab,精子的基因型是ab,所以可以推测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b.通过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b,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同样可以推测出亲本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B,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蜜蜂的生殖方式,明确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6、C【分析】【分析】
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于1955年提出的;核心内容有三条:
(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
(2)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其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
(3)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
【详解】
A;自由基会引起DNA损伤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A错误;
B;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不能进入线粒体,B错误;
C;被自由基攻击的机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正确;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DNA难以解旋,造成细胞核基因难以复制和表达,但细胞质的基因可能正常转录,D错误。
故选C。7、B【分析】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A项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项错误;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数目多于染色体数目,C项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项正确。8、A【分析】【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分为三种类型:自由组合型、交叉互换型、基因工程型。
【详解】
A;DNA中碱基对替换导致的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
B;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若发生片段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C错误;
D;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多害少利性;基因重组不一定都有利,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C:D【分析】【分析】
分析甲病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
【详解】
A.由II-3患病而I-1和I-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Y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根据电泳结果;II-3只有1350一个条带,而I-1和I-2除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II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II识别,B错误;
C.I-6为隐性纯合子,故1.0×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
D.II-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II-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故选CD。
【点睛】
解答家系图的问题时,先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一女病。其父子有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一男病,其母女有正非伴性。”进行判断,有些家系图含有的个体较少,可能无法判断具体的遗传方式,则利用假设法,如本题的乙家系。解答本题还要结合DNA的电泳图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10、A:D【分析】【分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已知该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由于Ⅱ4女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因此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此可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XbXb,Ⅰ2的基因型为XBY,Ⅱ3基因型为XbY,Ⅱ4基因型为XBXb,Ⅱ5基因型为XbY,Ⅲ6基因型为XbY,Ⅲ7基因型为XbXb,Ⅲ8基因型为XBY。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据此可确定Ⅱ3的基因型为XbY,Ⅱ4的基因型为XBXb,Ⅱ5基因型为XbY;A正确;
B、Ⅲ8的基因型为XBY,与正常女性XbXb结婚,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为XBXb是患者,男孩的基因型是XbY表现正常;B错误;
C、Ⅱ4XBXb与Ⅱ5XbY再生一患病女儿XbXb的概率是1/4;C错误;
D、已知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是1/100,则可知XB的基因频率为1/100,Xb的基因频率为99/100,则女性中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1/100)2,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099/100,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2,人群中患病女性的基因型及概率为XBXB为1/199、XBXb为198/199,Ⅲ6(XbY)与人群中一患病女性结婚,所生儿子正常的概率1/2198/199=99/199;D正确。
故选AD。11、B:C:D【分析】【分析】
氨基酸;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1)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
(2)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3)基因;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详解】
A;根据题意;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翻译形成的氨基酸都仍然是精氨酸,故植酸酶氨基酸序列不变,A错误;
B;密码子仅存在于mRNA上;由于密码子CGG改变为AGA,故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B正确;
C;DNA分子中A-T之间形成2个氢键;G-C之间形成3个氢键,氢键的数量越多,则DNA分子结构越稳定,密码子CGG改变为AGA,则DNA中GCC变为TCT,即DNA中所含的氢键数量减少,故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C正确;
D;翻译时;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密码子CGG改变为AGA,则配对的反密码子由GCC变为UCU,D正确。
故选BCD。12、B:C【分析】【分析】
分析柱形图:向初级卵母细胞的前期注射SUMO-1的抗体;极体的排出率明显下降;向初级卵母细胞的中期注射SUMO-1的抗体,极体的排出率略有下降;而向初级卵母细胞的后期注射SUMO-1的抗体,极体的排出率几乎不变。
【详解】
A;减数分裂I形成的极体会存在于初级卵毋细胞中;初级卵毋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极体排出前后,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数量比不会发生改变,仍为1:2,A正确;
B;SUMO-1的抗体能和SUMO-1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功能,但不能使其水解,错误;
C;SUMO-1蛋白分子可以影响极体以胞吐形式从初级卵母细胞排出;而减数分裂II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无法判断SUMO-1蛋白分子仍能促进极体排出,C错误;
D;向初级卵母细胞的后期注射SUMO-1的抗体;极体的排出率几乎不变,说明SUMO-1蛋白对处于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基本不起作用,D正确。
故选BC。13、B: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H+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有两种方式,方式一:利用ATP合成酶,伴随ATP的合成,进入线粒体基质中;方式二:在激活的UCP的作用下H+进入线粒体基质;并伴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UCP的存在使线粒体内膜合成的ATP减少,释放热能增多。
【详解】
A;此机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对环境适应的结果;A正确;
B、由图可知H+可以从膜间隙运动到线粒体基质同时促进ATP的合成,说明膜间隙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H+由膜间隙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线粒体基质;B错误;
C;由题干可知;激活的UCP可使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但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基质产生ATP,C错误;
D;两种转运蛋白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不同;D正确。
故选BC。14、C:D【分析】【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配子死亡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错误;
B;三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其不育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误;
C;农药的选择会导致害虫抗药基因频率增大;C正确;
D;华南虎与东北虎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华南虎与东北虎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华南虎与东北虎是同一物种,D正确。
故选CD。15、A:B【分析】【分析】
1;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
2;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详解】
A;由题意“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可知;SC结构的本质是RNA,RNA彻底水解产物有4种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故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尿嘧啶,A正确;
B;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后期随着着丝粒的分裂而分离;而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与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有关,故SC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无作用,B正确;
C;由题意可知;SC不能形成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故破坏SC不可能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Ⅱ时都没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故没有SC形成;而减数分裂I时,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有SC形成,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6、略
【解析】细胞核17、略
【分析】【详解】
(1)雄企鹅聚集在一起孵卵属于种内互助;
(2)狮子捕杀斑马属于捕食关系;
(3)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属于其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4)两只狗为一块骨头而发生的撕咬现象属于种内斗争;
(5)山羊吃草属于捕食关系;
(6)梅花鹿成群生活属于种内互助;
(7)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属于种内斗争;
(8)甲竹桃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是对环境的适应,属于适应现象。
因此属于适应现象的有(3)(8),属于种内互助的有(1)(6),属于捕食关系的有(2)(5),属于种内斗争的有(4)(7)。【解析】(3)(8)(1)(6)(2)(5)(4)(7)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然选择基因频率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等位基因独立性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配子配子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本有遗传效应许多22、略
【分析】【分析】
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mRNA上的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3种属于终止密码子,61种密码子能编码氨基酸,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1;杂交育种:方法是杂交→自交→选优;原理是基因重组;2、诱变育种:方法是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原理是基因突变;3、单倍体育种: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4、多倍体育种:方法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产前诊断中医生常采用的检测手段有: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染色体变异:本质为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详解】
(1)真核细胞在进行分裂之前;要进行DNA分子复制,DNA分子复制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在翻译时;核糖体与mRNA结合,mRNA不动,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行翻译,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有2个tRNA结合位点;在64种密码子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共有20种,这表明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说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3)由以上分析可知;多倍体育种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杂交育种的优点是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操作简便。
(4)用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级,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低温处理洋葱(或大葱;蒜)的根尖,可使某些细胞染色体数目改变。
(5)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研究人类基因组应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即24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产前诊断是优生学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针对孕妇进行的一种检查手段,主要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在对获取的胎儿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过程中,若检查某孕妇早期胚胎是否有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最好选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别。
(6)单倍体是由单个生殖细胞发育而来;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结构改变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点睛】
本题考查了DNA复制、转录、翻译、单倍体、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染色体变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等多个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简并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操作简便洋葱(或大葱、蒜)的根尖24羊水检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23、略
【分析】略【解析】克里克遗传密码中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四、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4、略
【分析】【分析】
如果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三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时;分别分析叶型;花色及花的位置这三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如果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用宽叶红花花茎顶的纯合品种做母本,窄叶白花花叶腋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F1表现为宽叶红花花叶腋(说明F1表现的性状皆为显性性状),若F1自交,自交后代每对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皆为3/4,三对基因自由组合,F2中宽叶红花花叶腋植株所占比例3/4×3/4×3/4=27/64。
(3)若控制花色及花的位置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叶型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中的F1的红花和花茎顶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白花和花叶腋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F1自交;窄叶白花花茎顶所占的比例为0。
(4)欲探究这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2)中的F1自交,因为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会出现性状分离,不都表现为宽叶红花花叶腋。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7/64每对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为3/4,只有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才会出现宽叶红花花叶腋所占比例为27/640不是因为F1中三对等位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25、略
【分析】【分析】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实验中,非甜玉米和甜玉米杂交,F1全为非甜玉米;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甜是隐性性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
(1)甲组实验中,F1全为非甜玉米,F1非甜玉米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玉米的非甜是显性性状.甲组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棋盘法表示甲组F1自交得到F2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3)乙组实验中,在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说明没有完全进行杂交,存在自交.这很可能是由于在杂交后没有进行套袋处理造成的,即由于在操作上存在失误,该失误最可能出现在套袋环节.
(4)从实验结果分析;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A的基因型是TT,表现为非甜;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比例为9:1,亲本B的基因型为tt,表现为甜.
(5)由题意可知;Tt占9/10,tt占1/10,产生t配子的概率为11/20,故后代中出现tt的概率为121/400,产生T_的概率为1-121/400=279/400,因此这些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甜玉米:甜玉米=279:121.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尖峰鲤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泡地板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光纤配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化工产品环保标准检测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设备加工与客户定制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劳务分包合同(建筑安全风险防控)
- 2025年度国际货运代理服务框架合同书
- 2025年度智能建筑混凝土工程劳务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新型钢筋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建筑木制品采购合同范本
- 前程无忧测评题库及答案
- 《轨道交通工程盾构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3 盾构选型
- 造价咨询进度控制措施全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养护方案
- 医疗器械法规培训
-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范文百度网盘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一年级数学个位数加减法口算练习题大全(连加法-连减法-连加减法直接打印版)
- 2024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辅警招聘2024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试卷(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