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发酵工程与细胞工程(2024年9月)一.选择题(共18小题)1.研究小组用作物秸秆、小型发酵瓶、纤维素分解菌和酵母菌生产燃料乙醇(葡萄糖的酒精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秸秆进行灭菌后直接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B.接种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液进行灭菌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松开瓶口目的是提供氧气 D.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需排除葡萄糖的影响2.花生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这些物质不是花生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同一片土地多年连续种植花生会导致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造成花生产量下降。某大学通过“采集根际土壤→选择培养→分离、纯化培养→菌种鉴定”筛选出可将苯甲酸降解为无毒小分子(CO2、H2O等)的根际菌,分离、纯化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属于次生代谢物 B.可从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寻找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 C.该实验需配制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D.若每次稀释10倍,图中的a为18,图中将土壤稀释了103倍3.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研究人员将厨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厨余垃圾浸出液,然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厨余垃圾浸出液接种在X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X培养基中①处菌落的周围没有透明圈,可能是自养型的杂菌 C.获得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应挑⑤处的菌落接种到Y培养基 D.微生物在Y培养基中与营养物质接触更充分,更容易形成菌落4.制备筛选支原体的培养基时,需要在基础培养基里添加动物血清、酵母浸液、青霉素等。多数4~5d长出“油煎蛋”状菌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血清可以提供营养和生长因子促进支原体的生长和增殖 B.可以在筛选支原体的培养基里添加青霉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C.实验时用无水乙醇对实验员的手消毒效果差且有安全隐患 D.临床上根据菌落特征确诊是否支原体感染是高效而准确的5.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接种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能生长的微生物都能合成脲酶 B.若每支试管稀释10倍,则图中a的数值应为2.7,5号试管共稀释了106倍 C.图中左上角培养基菌落连成一片,可能是稀释倍数不够造成的 D.若仅以4号试管接种培养基计数,5g该土壤中含分解尿素菌的估算数目是1.4×108个6.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发酵食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泡菜时将盐水浸没全部菜料的目的是杀死菜料表面的杂菌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在制作米酒过程中,加酒曲之前需将蒸熟的糯米冷却以避免高温杀死菌种 D.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不断搅拌有利于其通过无氧呼吸快速繁殖7.研究者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多株细菌,筛选出对草莓灰霉病病原体(G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菌株Z,Z菌株的发酵液对G菌的抑制效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从土壤中分离获得Z菌单菌落时可使用平板划线法 B.使用平板培养Z菌株后提取该菌株的发酵液 C.对照组应加入等量培养Z菌株的无菌培养基 D.实验组、对照组G菌接触发酵液前菌落直径应相同8.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经细菌分解后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与计数”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 B.振荡可使土样中的微生物均匀分布在无菌水中 C.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D.图中纯化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均具有分解尿素的能力9.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夹层培养法多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其具体操作是:先在培养皿底部倒一薄层已灭菌的基本培养基;待冷凝后,再添加一层内含菌液(经过X射线处理)的基本培养基;冷凝后再加一薄层的基本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对首次出现的菌落做好标记;然后再加一层完全培养基,经培养后会长出形态不一的菌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射线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导致大肠杆菌营养缺陷 B.夹层培养法不适用于对需氧型微生物进行筛选 C.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在皿盖上做标记 D.最后培养基上形态较小的菌落可能是营养缺陷型菌株10.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不同种培育出了更加优良的品种H,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用X射线处理会使染色体受影响而导致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用碘乙酰胺处理会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抑制生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②过程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得到原生质体B、D B.过程③采用PEG、灭活病毒诱导融合等方法得到的两两融合的细胞有3种 C.①过程用X射线处理A,碘乙酰胺处理C,可筛选到F,以便获得优良品种H D.培育优良品种H的过程运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11.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产生,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培育克隆猴的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前,用灭活的仙台病毒短暂处理的目的是利于细胞融合 B.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细胞质基因来自猴A和猴B C.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不利于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 D.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便于建立某些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12.骆驼蓬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能防风固沙。骆驼蓬合成的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科研人员利用骆驼蓬下胚轴进行育苗和生物碱提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胚轴切段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处理 B.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由无毒下胚轴经组织培养获得的骆驼蓬无毒幼苗可抵抗病毒的侵染 D.骆驼蓬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3.基因组印记(指基因根据亲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印记基因的存在可导致细胞中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的孤雌生殖。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孤雌小鼠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培养皿甲需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代谢产物 C.图中乙为囊胚,其中内细胞团的部分细胞将来发育为胎盘、胎膜 D.基因组印记导致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14.在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时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不考虑基因间的影响和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 B.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甲型流感 C.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D.若杂交瘤细胞丢失某染色体后不能分泌单克隆抗体,则该抗体的基因可能位于该染色体上15.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MⅡ期的卵母细胞 B.胚胎干细胞一般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C.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B,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因为其面临伦理问题,而治疗性克隆不会面临伦理问题16.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指利用射线照射某原生质体,破坏其细胞核;用蕊香红6G处理另一原生质体,使其细胞质失活,然后诱导两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者利用该技术获得了抗三嗪类除草剂(芸苔叶绿体基因控制)的萝卜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植物的组织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用射线照射芸苔原生质体,用蕊香红6G处理萝卜原生质体 C.可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必须经过筛选才可获得杂种细胞的原生质体17.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用iPS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蛋白脱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 B.用电刺激、Ca2+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C.iPS细胞可以发育成克隆鼠,具有全能性 D.图示流程运用了重组DNA、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18.为实现对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西藏濒危牛种,突破了高原牛种体细胞克隆技术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即可完成发育进程②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是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③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④对濒危牛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后培养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解答题(共2小题)19.如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给小鼠注射抗原后使其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准确地说是一种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杂交瘤细胞的主要特点是。(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一般会出现贴壁生长和现象;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要加入;培养时要向培养液中通入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混合气体,其中通入空气的原因是。(4)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而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20.米诺环素(分子式:C23H27N3O7)是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一般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和畜禽养殖。米诺环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不能完全被吸收,其进入环境后会在环境中残留,造成环境污染。某研究人员在自然水域中通过筛选和分离得到了一种米诺环素高效降解菌DM13,并对该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表是相关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基配方,回答下列问题。培养基种类配方BPM培养基蛋白胨5.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BPMA培养基蛋白胨5.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琼脂25.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无机盐培养基MgSO4•7H2O0.15g、FeSO4•7H2O0.01g、CaCl20.02g、KH2PO41g、Na2HPO41g、NH4NO31g、葡萄糖0.5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培养基的配制:按配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经灭菌后使用。(2)扩大培养:在BPM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对采集的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该物质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3)分离高效降解菌:用法接种经上述选择培养得到的微生物,该步骤选择的培养基为(填“BPM”“BPMA”或“无机盐”)培养基。(4)测定降解效果:为了测定菌株DM13在自然水体中降解米诺环素的效果,应该用配制四种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进行实验:①8h处理后,在米诺环素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μg/L的水体中,空白对照组测得的米诺环素溶液质量浓度为41.8μg/L,加入菌株DM13的实验组测得的质量浓度为24.3μg/L,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米诺环素降解菌DM13的降解率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②为了测定菌株DM13的实际降解效果,可选择表中的无机盐培养基替换自然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发酵工程与细胞工程(2024年9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研究小组用作物秸秆、小型发酵瓶、纤维素分解菌和酵母菌生产燃料乙醇(葡萄糖的酒精发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秸秆进行灭菌后直接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B.接种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液进行灭菌 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松开瓶口目的是提供氧气 D.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需排除葡萄糖的影响【考点】果酒、果醋的制作;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等工业上的应用.【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答案】D【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解答】解:A、酵母菌不能直接对秸秆进行分解,需要将秸秆分解成葡萄糖才可以利用,A错误;B、接种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液进行灭菌,B错误;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松开瓶口目的是排出二氧化碳,C错误;D、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时需排除葡萄糖(含有还原性)的影响,避免出现误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酵母菌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花生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这些物质不是花生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同一片土地多年连续种植花生会导致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造成花生产量下降。某大学通过“采集根际土壤→选择培养→分离、纯化培养→菌种鉴定”筛选出可将苯甲酸降解为无毒小分子(CO2、H2O等)的根际菌,分离、纯化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属于次生代谢物 B.可从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寻找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 C.该实验需配制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 D.若每次稀释10倍,图中的a为18,图中将土壤稀释了103倍【考点】选择培养基.【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D【分析】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具有容易观察和记录细胞的生长形态和行为;按照功能划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特殊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能选择性区分这种(类)微生物的培养基。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可使混合菌群中的某种(类)微生物变成优势种群,从而提高该种(类)微生物的筛选效率。2、植物代谢会产生一些一般认为不是植物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产物—次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是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酚类、萜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在植物抗病、抗虫等方面发挥作用,也是很多药物、香料和色素等的重要来源。【解答】解:A、因为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是其生存非必需的物质,所以属于次生代谢物,A正确;B、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大多分布在富含苯甲酸的环境中,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苯甲酸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降解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B正确;C、为确保能够分离得到苯甲酸分解微生物,常将土壤稀释液先进行选择培养,该培养基应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其他营养物质适宜,C正确;D、分离、纯化培养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先进行等浓度梯度稀释,如果每次稀释10倍,则取2mL菌液需要添加18mL无菌水,图中一共稀释了4次,因此总共稀释了104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研究人员将厨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厨余垃圾浸出液,然后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厨余垃圾浸出液接种在X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X培养基中①处菌落的周围没有透明圈,可能是自养型的杂菌 C.获得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应挑⑤处的菌落接种到Y培养基 D.微生物在Y培养基中与营养物质接触更充分,更容易形成菌落【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D【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X培养基上接种细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X培养基中①处菌落的周围没有透明圈,可能该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是自养型的杂菌,B正确;C、⑤处透明圈最大,说明降解淀粉的能力最强,故为获得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应挑⑤处的菌落接种到Y培养基,C正确;D、Y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不能形成菌落,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制备筛选支原体的培养基时,需要在基础培养基里添加动物血清、酵母浸液、青霉素等。多数4~5d长出“油煎蛋”状菌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血清可以提供营养和生长因子促进支原体的生长和增殖 B.可以在筛选支原体的培养基里添加青霉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C.实验时用无水乙醇对实验员的手消毒效果差且有安全隐患 D.临床上根据菌落特征确诊是否支原体感染是高效而准确的【考点】选择培养基.【专题】正推法;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D【分析】1、固体培养甚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2、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解答】解:A、支原体的生长和增殖需要培养基中提供营养和生长因子,动物血清可以满足,A正确;B、添加青霉素可以杀死其他杂菌,可以筛选出支原体,B正确;C、对实验员的手消毒需要用70%的酒精,不能用无水乙醇,C正确;D、临床上筛选支原体感染,需要制备筛选支原体的培养基,过程繁琐,且支原体菌落特征不明显,不好区分其他杂菌的菌落,运用核酸和抗原检测是高效且准确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选择培养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接种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能生长的微生物都能合成脲酶 B.若每支试管稀释10倍,则图中a的数值应为2.7,5号试管共稀释了106倍 C.图中左上角培养基菌落连成一片,可能是稀释倍数不够造成的 D.若仅以4号试管接种培养基计数,5g该土壤中含分解尿素菌的估算数目是1.4×108个【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B【分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时,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解答】解:A、本实验是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因此图中接种的培养基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都能合成脲酶,如固氮菌也能生存,A错误;B、若每支试管稀释10倍,即将0.3mL菌液与amL无菌水混合稀释10倍,需要a的数值为2.7,5g土壤溶于溶剂形成50mL溶液被稀释了10倍,故5号试管共稀释了106倍,B正确;C、图中左上角培养基菌落连成一片,可能是涂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D、若仅以4号试管接种培养基计数,5g该土壤中含分解尿素菌的估算数目是(275+285+280)÷3÷0.2×105×5=7×108个,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发酵食品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泡菜时将盐水浸没全部菜料的目的是杀死菜料表面的杂菌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在制作米酒过程中,加酒曲之前需将蒸熟的糯米冷却以避免高温杀死菌种 D.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不断搅拌有利于其通过无氧呼吸快速繁殖【考点】制作泡菜;果酒、果醋的制作.【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答案】C【分析】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参与果酒的制作。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解答】解:A、做泡菜时将盐水浸没全部菜料的目的主要是营造无氧条件,A错误;B、乳酸菌为厌氧菌,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不能通气培养,B错误;C、酿制米酒时,将糯米蒸熟后立即加入酒曲,容易杀死酵母菌种,因此加酒曲之前需将蒸熟的糯米冷却以避免高温杀死菌种,C正确;D、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酱油过程中,不断搅拌会使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有利于其通过有氧呼吸快速繁殖,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7.研究者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多株细菌,筛选出对草莓灰霉病病原体(G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菌株Z,Z菌株的发酵液对G菌的抑制效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从土壤中分离获得Z菌单菌落时可使用平板划线法 B.使用平板培养Z菌株后提取该菌株的发酵液 C.对照组应加入等量培养Z菌株的无菌培养基 D.实验组、对照组G菌接触发酵液前菌落直径应相同【考点】选择培养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B【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筛选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解答】解:A、从土壤中分离获得Z菌单菌落时可使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B、Z菌株的发酵液应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对照组应加入等量培养Z菌株的无菌培养基,C正确;D、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Z菌株的发酵液对G菌株的影响,所以实验组、对照组G菌接触发酵液前菌落直径应相同,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经细菌分解后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与计数”的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 B.振荡可使土样中的微生物均匀分布在无菌水中 C.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D.图中纯化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均具有分解尿素的能力【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D【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解答】解: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在脲酶的催化下能将尿素分解成NH3和二氧化碳,A正确;B、振荡可使土样中的微生物均匀分布在无菌水中,有利于后续的梯度稀释,B正确;C、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一般情况下该方法统计的活菌数目比实际值偏低,C正确;D、图中纯化培养得到的微生物未必都具有分解尿素的能力,因此还需要对得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射线照射后产生的大肠杆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夹层培养法多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其具体操作是:先在培养皿底部倒一薄层已灭菌的基本培养基;待冷凝后,再添加一层内含菌液(经过X射线处理)的基本培养基;冷凝后再加一薄层的基本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对首次出现的菌落做好标记;然后再加一层完全培养基,经培养后会长出形态不一的菌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射线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导致大肠杆菌营养缺陷 B.夹层培养法不适用于对需氧型微生物进行筛选 C.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在皿盖上做标记 D.最后培养基上形态较小的菌落可能是营养缺陷型菌株【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专题】模式图;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C【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解答】解:A、X射线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导致大肠杆菌营养缺陷,A正确;B、夹层培养法菌株生长在两层培养基之间,氧气较少,因此夹层培养法不适用于对需氧型微生物进行筛选,B正确;C、首次出现的菌落做标记时应标记在皿底上,C错误;D、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不能生长,只有后期加入完全培养基后才能生长,形态较小,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不同种培育出了更加优良的品种H,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用X射线处理会使染色体受影响而导致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用碘乙酰胺处理会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抑制生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②过程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得到原生质体B、D B.过程③采用PEG、灭活病毒诱导融合等方法得到的两两融合的细胞有3种 C.①过程用X射线处理A,碘乙酰胺处理C,可筛选到F,以便获得优良品种H D.培育优良品种H的过程运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应用.【专题】模式图;植物的组织培养.【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其中E为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F表示杂种细胞,G是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H表示杂种植株。【解答】解:A、图中②去除细胞壁过程,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得到原生质体B、D,A正确;B、过程③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采用PEG诱导融合,不能用灭活病毒,B错误;C、射线处理会使胞失去分裂能力,碘乙酰胺处理会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抑制生长,对“中华猕猴桃”用X射线处理,对“美味猕猴桃”用碘乙酰胺处理,它们自身融合的细胞无法生长,只有当两个不同种的原生质体融合才能生长,筛选到杂种细胞F以便最终能获得优良杂种植株H,C正确;D、培育优良品种H的过程为职务体细胞杂交过程,运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图示获取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产生,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培育克隆猴的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前,用灭活的仙台病毒短暂处理的目的是利于细胞融合 B.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细胞质基因来自猴A和猴B C.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不利于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 D.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便于建立某些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考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专题】模式图;克隆技术.【答案】C【分析】图示过程为体细胞克隆猴过程,该过程中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卵母细胞等的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去核卵母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融合)和胚胎移植等技术。【解答】解:A、灭活的仙台病毒具有促融的作用,因此,将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前,用灭活的仙台病毒短暂处理的目的是利于细胞融合,A正确;B、据图可知,体细胞克隆猴是由去核卵母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融合而成,故体细胞克隆猴的线粒体DNA来自提供卵母细胞的母猴和成纤维细胞,即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细胞质基因来自猴A和猴B,B正确;C、结合题图,重构胚在加入Kd4d的mRNA和TSA后,发育成克隆猴,而Kd4d的mRNA表达产物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可以使组蛋白去甲基化,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的作用,保持组蛋白乙酰化,即组蛋白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C错误;D、克隆特定疾病模型的动物,可为研究该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相应的药物提供帮助,因此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便于建立某些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移植技术,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概念、过程、类型及应用,能结合题图准确答题。12.骆驼蓬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能防风固沙。骆驼蓬合成的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科研人员利用骆驼蓬下胚轴进行育苗和生物碱提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胚轴切段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灭菌处理 B.过程①和过程②分别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由无毒下胚轴经组织培养获得的骆驼蓬无毒幼苗可抵抗病毒的侵染 D.骆驼蓬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专题】模式图;植物的组织培养.【答案】D【分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解答】解:A、下胚轴切段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非灭菌处理,A错误;B、过程①发生的是细胞的脱分化,过程②是愈伤组织的扩大培养,不是再分化过程,B错误;C、由无毒下胚轴经组织培养获得的骆驼蓬无毒幼苗只是不带病毒,并不是能抵抗病毒的侵染,C错误;D、骆驼蓬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13.基因组印记(指基因根据亲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印记基因的存在可导致细胞中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的孤雌生殖。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和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小鼠生殖细胞的“基因组印记”,使其“变性”,然后将一个极体注入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类似受精作用),最终创造出“孤雌生殖”的小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推测孤雌小鼠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培养皿甲需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代谢产物 C.图中乙为囊胚,其中内细胞团的部分细胞将来发育为胎盘、胎膜 D.基因组印记导致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考点】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与过程;胚胎的早期发育;表观遗传.【专题】模式图;胚胎工程.【答案】B【分析】题图分析,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解答】解:A、“孤雌小鼠”是由修饰后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结合后发育形成的,孤雌小鼠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A错误;B、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时,培养皿甲需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代谢产物,有利于卵母细胞的培养,B正确;C、图中乙为囊胚,其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为胎盘、胎膜,C错误;D、基因组印记导致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甲基化而不能表达,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在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时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不考虑基因间的影响和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 B.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甲型流感 C.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D.若杂交瘤细胞丢失某染色体后不能分泌单克隆抗体,则该抗体的基因可能位于该染色体上【考点】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专题】免疫调节;克隆技术.【答案】C【分析】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要给小鼠免疫,产生相应的B细胞,然后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选择培养基两次筛选,最后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解答】解:A、抗原能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A正确;B、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可以治疗甲型流感,B正确;C、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若丢失的染色体含有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基因,则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能力,C错误;D、与亲代杂交瘤细胞相比较,若减少某条染色体后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功能缺失,说明该抗体的基因位于这条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MⅡ期的卵母细胞 B.胚胎干细胞一般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 C.若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至个体B,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因为其面临伦理问题,而治疗性克隆不会面临伦理问题【考点】动物体细胞克隆.【专题】模式图;克隆技术.【答案】D【分析】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人胚胎干细胞,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生殖性克隆就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克隆,即用生殖技术制造完整的克隆人,目的是产生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与此相对的是研究性克隆或医学性克隆,指的是产生研究所用的克隆细胞,不产生可独立生存的个体。【解答】解:A、个体A提供的卵母细胞通常是指MⅡ期的卵母细胞,此时的细胞才具备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A正确;B、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低,具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一般来自囊胚中的内细胞团,B正确;C、在图示过程中,个体B提供的是细胞核,分化形成的组织器官的性状主要是由来自个体B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体外培养获得的组织器官移入个体B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正确;D、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均会面临伦理问题,我国对克隆人研究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对治疗性克隆进行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核移植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识记有关技术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将教材中的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进行迁移应用。16.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指利用射线照射某原生质体,破坏其细胞核;用蕊香红6G处理另一原生质体,使其细胞质失活,然后诱导两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者利用该技术获得了抗三嗪类除草剂(芸苔叶绿体基因控制)的萝卜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植物的组织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B.用射线照射芸苔原生质体,用蕊香红6G处理萝卜原生质体 C.可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必须经过筛选才可获得杂种细胞的原生质体【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应用.【答案】C【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得到原生质体,A正确;B、芸苔细胞质中含芸苔叶绿体基因,故应利用射线照射芸苔原生质体,破坏其细胞核,用蕊香红6G处理胡萝卜原生质体,使其细胞质失活,原生质体融合后就可得到抗三嗪类除草剂(芸苔叶绿体基因控制)的萝卜新品种,B正确;C、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植物细胞融合,C错误;D、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必须经过筛选才可获得符合要求的杂种细胞的原生质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我国科学家成功地用iPS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蛋白脱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 B.用电刺激、Ca2+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C.iPS细胞可以发育成克隆鼠,具有全能性 D.图示流程运用了重组DNA、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考点】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干细胞的培养及其应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专题】模式图;胚胎工程.【答案】B【分析】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解答】解:A、结合题图,重构胚在加入中Kdm4d的mRNA和TSA后,发育成克隆鼠,而Kdm4d的mRNA表达产物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可以使组蛋白去甲基化,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的作用,保持组蛋白乙酰化,即组蛋白乙酰化和去甲基化有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A错误;B、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如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质合成酶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B正确;C、iPS细胞不具有全能性,C错误;D、图示流程运用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并未运用重组DNA技术,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胚胎工程的基本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8.为实现对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出西藏濒危牛种,突破了高原牛种体细胞克隆技术难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即可完成发育进程②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是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③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④对濒危牛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后培养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胚胎分割技术.【专题】正推法;克隆技术.【答案】D【分析】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解答】解:①从西藏濒危牛身体某一部位上取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构成重构胚,用物理成化学方法(如电刺激、Ca2+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①错误;②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细胞的高,故体细胞核移植比胚胎细胞核移植难度大,②正确;③进行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因为受体不会对来自供体的胚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③错误;④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移植后,可获得多个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④正确。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移植技术以及胚胎分割移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概念、过程、类型及应用,识记胚胎分割的概念和意义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二.解答题(共2小题)19.如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给小鼠注射抗原后使其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准确地说是一种浆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杂交瘤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既能产生特定的抗体,也能无限增殖。(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一般会出现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要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浆;培养时要向培养液中通入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混合气体,其中通入空气的原因是氧气为细胞代谢必需物质。(4)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而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以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考点】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克隆技术.【答案】(1)浆(或效应B)体液(2)既能产生特定的抗体,也能无限增殖(3)接触抑制动物血清或血浆氧气为细胞代谢必需物质(或答保证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4)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以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或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解答】解:(1)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利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杂交瘤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既能产生特定的抗体(由特定的浆细胞产生),也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一般会出现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细胞生长到相互接触时,生长受抑制)现象;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要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浆,以保证能正常生长;培养时要向培养液中通入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混合气体,其中通入空气的原因是氧气为细胞代谢必需物质。(4)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在HAT培养基中培养,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原因是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融合的细胞都死亡;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细胞,要将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每孔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以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或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故答案为:(1)浆(或效应B)体液(2)既能产生特定的抗体,也能无限增殖(3)接触抑制动物血清或血浆氧气为细胞代谢必需物质(或答保证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4)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以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或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单一细胞培养以保证抗体的纯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20.米诺环素(分子式:C23H27N3O7)是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一般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和畜禽养殖。米诺环素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不能完全被吸收,其进入环境后会在环境中残留,造成环境污染。某研究人员在自然水域中通过筛选和分离得到了一种米诺环素高效降解菌DM13,并对该菌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表是相关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种类及培养基配方,回答下列问题。培养基种类配方BPM培养基蛋白胨5.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BPMA培养基蛋白胨5.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琼脂25.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无机盐培养基MgSO4•7H2O0.15g、FeSO4•7H2O0.01g、CaCl20.02g、KH2PO41g、Na2HPO41g、NH4NO31g、葡萄糖0.5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培养基的配制:按配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培养基,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2)扩大培养:在BPM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对采集的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该物质可以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氮源。(3)分离高效降解菌: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经上述选择培养得到的微生物,该步骤选择的培养基为BPMA(填“BPM”“BPMA”或“无机盐”)培养基。(4)测定降解效果:为了测定菌株DM13在自然水体中降解米诺环素的效果,应该用自然水体中的水配制四种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进行实验:①8h处理后,在米诺环素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μg/L的水体中,空白对照组测得的米诺环素溶液质量浓度为41.8μg/L,加入菌株DM13的实验组测得的质量浓度为24.3μg/L,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米诺环素降解菌DM13的降解率为41.9%(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②为了测定菌株DM13的实际降解效果,可选择表中的无机盐培养基替换自然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自然水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考点】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应用.【答案】(1)高压蒸汽(2)米诺环素溶液;碳源、氮源(3)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BPMA(4)自然水体中的水;41.9%;排除自然水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其中碳源和氮源常采用蛋白胨和牛肉膏,因为它们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解答】解:(1)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2)分析题意可知,该步骤的目的是筛选并扩大培养能降解米诺环素的降解菌,故应在BPM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米诺环素的分子式是C23H27N3O7由此可知其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3)分离高效降解菌时,接种方法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此时应选用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故该步骤选择的培养基为BPMA培养基。(4)分析题意,要测定菌株DM13在自然水体中降解米诺环素的效果,应该用自然水体中的水配制四种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①8h处理后,在米诺环素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ug/L的水体中,空白对照组测得的米诺环素溶液质量浓度为41.8ug/L,加入菌株DMI3的实验组测得的质量浓度为24.3μgL,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米诺环素降解菌DM13的降解率为[(100﹣24.3)﹣(100﹣41.8)]÷41.8×100%≈41.9%。②为了测定菌株DM13的实际降解效果,应选择表中的无机盐培养基替换自然水体,这样可排除自然水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故答案为:(1)高压蒸汽(2)米诺环素溶液;碳源、氮源(3)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BPMA(4)自然水体中的水;41.9%;排除自然水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1.表观遗传【知识点的认识】(1)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2)表观遗传发生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3)影响表观遗传的因素有:DNA的甲基化、染色体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等。【命题方向】同卵双胞胎虽然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但行为习惯等却有细微的差别,这种现象的出现和表观遗传有关,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遗传定律能够解释表观遗传现象B.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或乙能化等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基因部分骇基发生甲基化修饰引起的表型改变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D.表观遗传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都属于可遗传变异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解答:A、表观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故用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表观遗传现象,A错误;B、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或乙酰化等修饰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性状发生改变,B正确;C、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DNA甲基化修饰可能会遗传给子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DNA甲基化修饰不一定遗传给子代,C正确;D、表观遗传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变异,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解题思路点拨】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2.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知识点的认识】(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命题方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禁猎区等来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B.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可能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储藏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拒绝国际合作,独自打击跨国动物产品非法贸易D.在中小学开设环境课或在化学、生物、地理教学中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加强环保教育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彩的生命。生命是多彩的,要珍爱生命,据此进行回答即可。解答:结合教材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禁猎区等来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可能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储藏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可以在中小学开设环境课或在化学、生物、地理教学中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加强环保教育,故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错误,我们不可能独自打击跨国动物产品非法贸易,但符合题意。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多彩的生命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解题思路点拨】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制作泡菜【知识点的认识】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原理(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2、流程(1)泡菜的制作(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操作过程3、实验分析(1)乳酸菌的种类分析乳酸菌属原核生物,它是能通过发酵将糖类转化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常见的有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所以乳酸菌不是一个种群,而是一类生物.(2)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①发酵初期: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硝酸盐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②发酵中期: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动增强.此时期乳酸菌数量达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继续积累.由于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同时形成的亚硝酸盐又被分解,因而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如图所示).③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而硝酸盐还原菌完全被抑制.提醒放置时间长的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滋生的硝酸还原菌还原成亚硝酸盐.4.果酒、果醋的制作【知识点的认识】(1)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利用醋酸菌制作果醋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6H12O6+2O2CH3COOH(醋酸)+2H2O+2CO2+能量C2H5OH+O2CH3COOH(醋酸)+H2O+能量(提示: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命题方向】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源不足时乙醇可以作为果醋发酵的底物B.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都属于异养型微生物C.乙醇发酵后期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无菌水进行适当稀释再制作果醋D.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酵母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分析:1、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解答:A、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醋酸菌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故糖源不足时乙醇可以作为果醋发酵的底物,A正确;B、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都属于异养型微生物,需要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B正确;C、乙醇发酵后期就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可向培养液中加入无菌水进行适当稀释再制作果醋,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成醋酸,C正确;D、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原理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点拨】掌握果酒、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选择培养基【知识点的认识】培养基按照用途可分为类型和作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命题方向】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B.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菌C.用缺少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获得自养型微生物D.用含有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获得酵母菌和细菌分析: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原、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牛肉膏和蛋白胨来源于动物,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解答:A、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A正确;B、筛选尿素分解菌需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B正确;C、自养型微生物可以自身合成有机物,比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对于这类微生物的培养,培养基中可以不加有机碳源,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即可。故用缺少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分离获得自养型微生物,C正确;D、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对真核细胞不起作用,酵母菌可以在含有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分离出来,但细菌不可分离出来,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培养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题思路点拨】分清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特点,针对题干具体分析,不要混淆。6.微生物的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知识点的认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菌株的思路(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依据: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4.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命题方向】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氮气的细菌,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自生固氮菌时,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完成后培养皿应倒置B.该纯化培养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数量时通常会低于真实值C.步骤①获取土壤一般来自深层土壤,为防止其他杂菌污染可对获取土壤灭菌处理D.若④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58个,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约5.8×105个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其中碳源和氮源常采用蛋白胨和牛肉膏,因为它们来源于动物原料,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解答:A、培养自生固氮菌时,一般不需要添加氮源,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含有氮源,A错误;B、该纯化培养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长出来的是单个菌落,因此统计细菌数量时通常会低于真实值,B正确;C、步骤①获取土壤一般来自浅层土壤,对土壤灭菌处理时也杀死了固氮菌,C错误;D、10g土壤加到90mL无菌水后,稀释了10倍,在④中相当于稀释了104倍,若在④的平板上统计的菌落的平均数量为58个,则每克土壤中含有的固氮菌为58÷0.1×104=5.8×106个,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思路点拨】掌握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相关步骤,结合题干进行分析解答7.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等工业上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发酵工程的应用: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生产酶制剂等。在医药工业的应用:如生产抗生素、氨基酸、激素、免疫调节剂等。在农牧业上的应用:生产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饲料等。【命题方向】由于发酵工程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酱油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霉菌制作而成的B.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其中,酵母菌的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C.味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产生的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处理而获得的D.由于酶制剂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因此在使用时要考虑酶制剂的使用量、底物的种类以及适宜的温度和pH分析:大麦常用于酿酒,而制作酱油常用大豆。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菌。酶的催化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解答:A、酱油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如黑曲霉),将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然后经淋洗、调制而成的,A正确;B、啤酒发酵的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但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在低温、密闭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属于后发酵,B错误;C、谷氨酸棒状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产生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一系列处理而获得味精,C正确;D、由于酶制剂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因此在使用时要考虑酶制剂的使用量、底物的种类以及适宜的温度和pH,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发酵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解题思路点拨】掌握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等工业上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8.植物的组织培养【知识点的认识】(1)植物组织培养: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失去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愈伤组织)的过程。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的过程,称为再分化。(4)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用量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用量比值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命题方向】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数学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八-平面解析几何【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转让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协议3篇
- 2024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防水材料企业战略联盟与合作开发合同3篇
- 第一章日本茶道历史概述培训课件
- 人民币系列知识完美版教学提纲
- 三章烯烃教程文件
- 2024年阳高县人民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4年阜阳市鼓楼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钣金喷漆行业培训与认证合同
- 2024年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自习室管理及收费方案
- 2025年护理部护士理论培训计划
- 环保管家管家式管家式一站式服务合同
- 医疗废物污水培训
- 房地产营销策划 -佛山龙湾壹号学区房项目推广策略提案方案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产品共同研发合作协议范本5篇
- 2024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安徽省)
- 新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主题
-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