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文言文阅读(2024年7月)一.试题(共20小题)1.阅读回答问题。古代文学家笔下的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让人流连忘返,生发出无限情思。但在纪实文本里对山水的描写则细致准确,山势缓急,道路走向,山石泉水都很清晰,例如明代孟霦在《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记述:贺兰山,回斜四百余里。高冈耸萃,为镇之壁。其蹊径可驰入者,五余处。而赤木口尤易。入岁久,关敝,敌得轻进。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其南低峰仄径,通敌人者不可胜。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刘公乃奏请重修,发金四万。己亥,巡抚杨公守礼至,则循麓抵口,令人遍剖崖谷,得壤土数处。且山多石,可作砌,省斧铲。又去口三十里,有四泉。作水车百辆,运之,令都指挥吕仲良董①其役,比他关为最固。谋及百年,成于一旦,视修葺之慎,其无望于来者乎。注:①董:监管;督查。(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敌得轻进②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③作水车百辆④比他关为最固(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②且山多石,可作砌,省斧铲。(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4)《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山水的作用和《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山水的作用有何不同?2.阅读回答问题。李将军列传①(节选)[西汉]司马迁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②,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③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④分其麾下⑤,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⑥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注释】①选自《史记》。②镞(zú):箭头。③竟:终于。④辄(zhé):就;总是。⑤麾(huī)下:部下。⑥二千石(dàn):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1)下列选项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A.李广在右北平射老虎时,被老虎伤到。B.李广驻守过各郡,听说有老虎,常常亲自去射杀。C.李广射死了草丛里像石头的老虎。D.李广射死了曾经咬伤他的那只老虎。(2)作者司马迁是如何描写李广为官清廉的?请从文中摘录原句来回答。(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为虎而射之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B.因复更射之何陋之有(《陋室铭》)C.得赏赐辄分其麾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尝射于家圃(《卖油翁》)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人)B.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C.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D.执策而临之(面对)(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子之不知鱼之乐B.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不独子其子其真无马邪D.选贤与能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提到的大同社会一直是许多进步人士追寻的目标,今天我们所期盼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B.乙文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不满。C.两段文字都体现了古人的哲思。甲文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追求;乙文借千里马,就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D.甲文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乙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两段文字都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数:技法、技巧。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虽有佳肴②不知其旨也③然后能自强也④孔子学琴于师襄子(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②师襄子辟席再拜。(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A.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B.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C.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D.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B.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本文出自《礼记》,《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融入曲子的过程。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容易学的曲子。(5)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内容具体分析。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火烧令坚②持就火炀之③则字平如砥④瞬息可就(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唐人尚未盛为之/何陋之有B.以草火烧/以钱覆其口C.若止印三二本/关山度若飞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自以为大有所益(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B.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C.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D.不用/则以纸帖之每的/为一帖/木格贮之(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5)文章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突出“活”的主要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四点可得满分)6.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选自《庄子•逍遥游》)【乙】庄子钓于濮(pú)水①,楚王使大夫②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③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④笥⑤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⑥尾涂⑦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选自《庄子•秋水》)【注释】背景: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闻讯后,认为庄子到了自己的国境内,机会难得,于是想请庄子出仕为官。①濮水:水名。②大夫:古职官名。③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④巾:用锦缎包裹。⑤笥(sì):用竹匣装。⑥曳:拖,拽。⑦涂:泥。(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二处)。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2)解释下列加点字。①怒而飞②志怪者也③庄子持竿不顾④吾闻楚有神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4)下面的故事来自古籍,它的作者可能是庄子吗?结合你对【甲】文风格的了解,说说你的理由。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轩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任公子得此大鱼,浙江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都饱食此鱼。(5)庄子为什么不愿接受楚王的礼遇?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7.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ㅤㅤ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安:怎么B.子固非鱼也固:本来C.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安全D.请循其本循:追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具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之不知鱼之乐D.我知之濠上也(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中,庄子与惠子两位辩论高手,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游玩,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发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B.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鲦鱼很快乐,其实也就是他自己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C.选文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交代故事背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D.选文中,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两人话锋强硬咄咄逼人,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轻松与闲适。8.阅读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董遇“三余”读书两汉鱼豢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治理经书C.性质讷而好学好:喜欢,爱好D.苦渴无日苦渴:苦于(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结友而别性质讷而好学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为人谋而不忠乎C.蒙辞以军中多务当以“三余”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余”之意(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两文都讲到学习的方法。甲文谈及要广泛学习。乙文认为要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B.两文都通过人物对话表现文章主题。甲文孙权劝说吕蒙就学,然后直接写出吕蒙学有所成。乙文通过董遇与从学者的对话,揭示“三余”读书法。C.两文都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其特点。甲文中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乙文中董遇不肯教从学者,却对别人说“一定要先把书读一百遍”,表明董遇是木讷却爱好学习的人。D.两文都通过故事给人启示。甲文重在揭示读书学习大有裨益的道理,启发人们不要因为事务繁忙而疏于学习。乙文主要揭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和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学习的道理。9.阅读文言文,完成活动任务。【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同“休”,休息。(1)用/给【甲】文中句子画出一处停顿。其鸣乍大乍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民桥其上②青鲜环周③水尤清冽④卷石底以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其长可十许步。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4)小语和小文在“探究柳宗元虽失意仍诗意的人生”活动中,做了下面的笔记,请帮助他们补充完整。【甲】文用“①”来描写水声,写出水声②的特点;【乙】文描写水声的语句是“③”,写出水声④的特点。这两篇文章都选自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创作的一组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都渲染了⑤的环境氛围,抒发了内心⑥的情感。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乙)桃花源诗(节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①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②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注释】①黄绮:汉初商山避秦时战乱四个老人;②菽稷(jì):豆类与谷类;③暧(ài):遮蔽。(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黄绮之商山C.贤者避其世策之不以其道D.鹏之徙于南冥也于何劳智慧!(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遂于外人间隔”与(乙)文“来径遂芜废”中“遂”的意思相同。B.“阡陌交通”与“荒路暧交通”中“交通”都与汉语中“交通运输”中的意思一样。C.由“怡然自得”中“怡然”的意思,推测“并怡然自乐”与“怡然有余乐”中“怡然”的意思“快乐的样子”。D.“靡”有浪费、消失、无(没有)等意思,结合语言环境推测“秋熟靡王税”中“靡”意思是“没有”。(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第一段描写了桃花源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从(乙)文中的“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也看出源中人的生活自由快乐。B.(甲)文桃花源中的人听到渔人“具言所闻”后,之所以“皆叹惋”,是因为他们避乱时间太长,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改朝换代的变化。C.从(甲)文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和(乙)文的“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坚守着过去的传统,连衣服都还是旧样式。D.(甲)文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乙)文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了桃花源人们生活的和平、安宁,因此(甲)文显得更真实。(4)翻译下列句子。①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乙文)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1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选自沈括《活板》)乙若遇天景噎霾①,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鱼以辨所向。鱼法,用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中,火烧之,候通赤,以铁钤②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③,蘸水盆中,没尾数分,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当南向午也。(选自《武经总要》,有删改)【注释】①噎霾:阴霾。②铁钤:菱角状的尖锐铁器。③子位:正北方。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查阅字典法:①覆盖,遮盖;②触犯,冒犯;③顶着,冒着;④轻率,冒失;⑤假充,假冒;⑥贪求,贪污。A冒:又不能辨方向关联教材法: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B辨: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成语联想法:置之不理C置:(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3)活板到底“活”在哪里?请简要概括。(4)甲、乙两文的发明创造分别将什么技术或规律应用于其中?科技的进步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请简要分析。12.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冥:同“溟”,海B.志怪者也志:记载C.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D.执策而临之临:面对(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多处使用判断句和比喻句,文笔奇幻夸张。B.乙文开篇把“伯乐”和“千里马”对举,论述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C.甲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D.乙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愤愤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3)两篇文章都以动物为主要形象,任选其一,分析形象特点。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梦溪笔谈•活板》(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①火烧令坚②持就火炀之③瞬息可就④则字平如砥(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B.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C.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D.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3)翻译下面句子。①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4)本文介绍活字印刷术,注意突出“活”的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说说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举出两例即可)示例:“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体现了字印“活”。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甲]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选自《木兰诗》)[乙]梁氏①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③如雨,猬集④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注]①梁氏:指梁红玉,宋代著名抗金女英雄。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②铁浮图:指身披重甲的兵士。③矢:箭。④猬集:像刺猬刺那样聚在一起,比喻众多。(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万里赴戎机②腰腹为敌刃割裂(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甲文对木兰从军生涯写得十分简略,乙文详尽地描述了梁红玉与敌人血战,直至牺牲的过程。试简析这样写的原因。(4)甲文中木兰和乙文中梁红玉这两个巾帼英雄有何相同的品质?1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①,减诸服御狗马,损②郎吏员,发仓庾③以振贫民。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綈④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选自《史记》,有删改)注释:①弛山泽: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弛,解除。②损:减少。③庾(yū):露天的谷仓。④锑(tì):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关联教材止增笑耳。(蒲松龄《狼》)A增:常恐羞之使用词典选择义项①害怕,恐惧;②恐吓,威吓;③恐怕,担心。B恐:(2)用“/”给下面句子划出三处停顿。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天下旱,蝗”,孝文帝是如何“加惠”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5)选文中的孝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16.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活水源记(明)刘基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②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③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④居之。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⑤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甚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⑥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鲼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鹦鸻,黑色而赤背,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⑦,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注释:①槠(zhū):常绿乔木。②华阳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③欧冶子:春秋时期的铸剑工匠。④奎(kuí)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⑤潴(zhū):汇聚。⑥秘书卿:元代秘书监长官,正三品。⑦脊(jǐ)令:鸟名,即鹤钨。(1)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B.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C.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D.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伏行沙土中乃不知有汉B.浴饮毕,鸣而去吾与汝毕力平险C.属岁旱时属予作文以记之D.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游记质朴清新,富有生趣,题为《活水源记》,最大特点就是“活”。不仅山活水活,连草木虫鱼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B.作者开篇从灵峰山入笔,写了山顶金鸡峰上的景色、灵峰寺周围的形势及曾在此居住活动过的名人高士,可见这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C.文章第二段从活水源源头写起,然后写水的特点及名字由来,再写它由小变大和冬夏不枯的生命力,最后写栖息繁衍在这里的各种生物。D.文末作者用“君子之德”来赞美活水源“泽又能及物”,再以为“活水源”起名的人物收束全文,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也更富思想意趣。(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17.文言文阅读。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匡弼得失①。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②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①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节选自《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有删改)【注释】①匡弼得失:辅佐匡正皇帝的得失。②秘剑:皇室用的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1)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B.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C.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D.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后世法每字为一印(《活板》)B.伦乃造意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C.谓之为纸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缣贵而简重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3)在沈括的《活板》中,我们知道了“活板”技术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困境,体现了“活”的优势;在选文中,我们则看到了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得到了突破,弥补了“①”(用原文回答)的不足。“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均具有②(至少一点)的优点,为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①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②,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选自《清史稿•郑燮传》)【注释】①室:家。②岁荒:荒年、灾年。(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值岁荒②或阻之(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3)理解文章,给下面句子中的空缺处填上两个恰当的词语。从文中“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值岁荒开仓赈济”“上有谴,我任之”等内容,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位、的好官员。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阅十余岁②竟不可得(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山门圮于河(3)翻译下列语句。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众服为确论。(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徐星标墓志铭(清)袁枚①徐君星标,生有才略,性独好弈。父为故国手也,四方弈者争来相角。星标著童裳,哑然旁立细视,竟日不去。②居无何,棋客来,适徐父外出,因调曰:“若能代尔翁与我弈乎?”星标应。客怜其幼,意让子若干。星标请曰:“客远来,愿让客先。”客笑而从之,阅数子,觉有异势不能休,攒眉苦思,才下一子,星标随手支就,即往阶下嬉戏。客惧损名,旋遁去。当是时,星标年十有一。③其布局常出意外之奇,观者惊喜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忆六朝往事,遂有以弈得,太守者。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而竟默然抱技以终。夫天下事,有遇有不遇,宜皆如弈耶!惜矣!星标有子达源,善诗画,偏不能棋,星标亦不教也。④铭曰:天之宝藏,其生不偶。吁嗟徐君世罕有,天年终时六十九,我为之铭。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选自《袁枚诗文选译》,有删改)(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争来相角角:较量B.随手支就就:完成C.旋遁去旋:不久D.我为之铭铭:墓志铭(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星标著童裳,哑然旁立细视,竟日不去。②因调曰:“若能代尔翁与我弈乎?”(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徐星标的哪些情感?请依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文言文阅读(2024年7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20小题)1.阅读回答问题。古代文学家笔下的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让人流连忘返,生发出无限情思。但在纪实文本里对山水的描写则细致准确,山势缓急,道路走向,山石泉水都很清晰,例如明代孟霦在《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记述:贺兰山,回斜四百余里。高冈耸萃,为镇之壁。其蹊径可驰入者,五余处。而赤木口尤易。入岁久,关敝,敌得轻进。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其南低峰仄径,通敌人者不可胜。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刘公乃奏请重修,发金四万。己亥,巡抚杨公守礼至,则循麓抵口,令人遍剖崖谷,得壤土数处。且山多石,可作砌,省斧铲。又去口三十里,有四泉。作水车百辆,运之,令都指挥吕仲良董①其役,比他关为最固。谋及百年,成于一旦,视修葺之慎,其无望于来者乎。注:①董:监管;督查。(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敌得轻进能够,得以。②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倾倒,倒下。③作水车百辆制造,制作。④比他关为最固坚固,牢固。(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②且山多石,可作砌,省斧铲。(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4)《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山水的作用和《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山水的作用有何不同?【考点】文言翻译;内容理解;文言实词;文言断句.【答案】(1)①能够,得以。②倾倒,倒下。③制造,制作。④坚固,牢固。(2)①因为那里(赤木口关)多砾石,少泉水,所以很难修建工事。②而且山里面有很多石头,可以作为砌墙的材料,省去了用斧铲加工。(3)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4)《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描写优美,山水景色怡人,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山水用来记实,作者关注的是山水的军事价值,关注其是否坚固,是否容易建筑工事,山水是国土,需要守护。【分析】参考译文:贺兰山,略带弧度连绵四百余里,山高峻而苍翠,就如同宁夏镇西面的一面墙壁。不过山间的山谷可以走马的约有五余处,其中以赤木口(现在的三关口)尤为容易出入,由于时间长了这里的关口变得凋敝,使得虏寇轻松进入宁夏平原。第二年,就把这里沿线的关隘和城墙都依次修复,可是,只有赤木口关不能稳固住,这都是因为这周边的山势平缓,并且又多不易联结,出口最宽处,可以百匹马齐头并进。南边的山低路又窄,可以通连两边,难以立要塞防守。在山麓上有古城墙,可是却摇摇欲坠,一碰就倒,并且这个地方都是砂砾地,缺水,想修筑城墙太难了。刘天和上奏朝廷得四万两白银用以修筑关隘,嘉靖十八年,都御史杨守礼就任宁夏巡抚,他巡边考察一番,从山麓到关口,命令人把周边的山崖和山谷都勘探一番,找到土壤多的地方有好几处。赤木口周边的山都大石头,可以直接用作修筑关隘的石料,省去打料的功夫。在离赤木口二十里的金塔墩有四个泉眼,可以制作上百辆水车来运输水到关隘,用以修筑城墙关隘,由都指挥吕仲良负责这个工作。这个赤木口关隘比宁夏镇的其它关都要牢固和重要,可谓是百年工程,保百年安全无忧,现在落成,(我)仔细参观修葺的慎重性,可能没有哪里的关隘能有它更详细们可以作为以后关隘的样板工程。【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①句意:使得虏寇轻松进入宁夏平原。得:能够,得以。②句意:在山麓上有古城墙,可是却摇摇欲坠,一碰就倒。倾:倾倒,倒下。③句意:可以制作上百辆水车来运输水到关隘。做:制造,制作。④句意:这个赤木口关隘比宁夏镇的其它关都要牢固和重要。固:坚固,牢固。(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重点词:以,因为;其,那里;故,所以;为,修建;工,工事。句意:因为那里(赤木口关)多砾石,少泉水,所以很难修建工事。②重点词:且,而且;可,可以;作,作为;斧,用斧。句意:而且山里面有很多石头,可以作为砌墙的材料,省去了用斧铲加工。(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句意:第二年,就把这里沿线的关隘和城墙都依次修复,可是,只有赤木口关不能稳固住,这都是因为这周边的山势平缓,并且又多不易联结,出口最宽处,可以百匹马齐头并进。故停顿为: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4)本题考查阅读比较。《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描写优美,阅读的时候要动用想象和联想,里面的山水景色怡人,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人流连忘返,获得美的享受。结合“贺兰山,回斜四百余里。高冈耸萃,为镇之壁”“又去口三十里,有四泉。作水车百辆,运之,令都指挥吕仲良董①其役,比他关为最固”分析,《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山水用来记实,作者关注的是山水的实用(军事)价值,关注其是否坚固,是否容易建筑工事,山水是国土,需要守护。答案:(1)①能够,得以。②倾倒,倒下。③制造,制作。④坚固,牢固。(2)①因为那里(赤木口关)多砾石,少泉水,所以很难修建工事。②而且山里面有很多石头,可以作为砌墙的材料,省去了用斧铲加工。(3)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4)《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描写优美,山水景色怡人,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山水用来记实,作者关注的是山水的军事价值,关注其是否坚固,是否容易建筑工事,山水是国土,需要守护。【点评】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2.阅读回答问题。李将军列传①(节选)[西汉]司马迁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②,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③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④分其麾下⑤,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⑥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注释】①选自《史记》。②镞(zú):箭头。③竟:终于。④辄(zhé):就;总是。⑤麾(huī)下:部下。⑥二千石(dàn):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1)下列选项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CA.李广在右北平射老虎时,被老虎伤到。B.李广驻守过各郡,听说有老虎,常常亲自去射杀。C.李广射死了草丛里像石头的老虎。D.李广射死了曾经咬伤他的那只老虎。(2)作者司马迁是如何描写李广为官清廉的?请从文中摘录原句来回答。(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以为虎而射之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B.因复更射之何陋之有(《陋室铭》)C.得赏赐辄分其麾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尝射于家圃(《卖油翁》)【考点】内容理解;一词多义.【答案】(1)C(2)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②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3)B【分析】参考译文: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接着重新再射它,始终不能再射进石头了。李广驻守过各郡,听说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杀。到驻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也终于射死了老虎。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BD.与文意相符;C.与文意不相符,根据“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可知,李广误将石头看成老虎,向其射箭,结果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并非“射死了草丛里像石头的老虎”。故选:C。(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直接写李广为官清廉,将赏赐分给部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通过写李广死后没有多余的财物,不谈家产方面的事,表现其李广为官清廉。(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相同,动词,认为、以为/动词,认为、以为;B.不同,代词,它/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C.相同,代词,他的/代词,他的;D.相同,副词,曾经/副词,曾经。故选:B。答案:(1)C(2)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②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3)B【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3.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人)B.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C.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D.执策而临之(面对)(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马之千里者子之不知鱼之乐B.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不独子其子其真无马邪D.选贤与能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甲文中提到的大同社会一直是许多进步人士追寻的目标,今天我们所期盼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B.乙文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不满。C.两段文字都体现了古人的哲思。甲文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追求;乙文借千里马,就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D.甲文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乙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两段文字都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考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翻译;内容理解.【答案】(1)A(2)B(3)D(4)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分析】参考译文:【甲】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乙】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如果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之间,就不能凭借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有误,句意为: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亲:以⋯⋯为亲。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不同,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相同,连词,表转折,却。C.不同,代词,他的/加强诘问语气。D.不同,同“举”,推举/和,跟。故选:B。(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甲】文没有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故选:D。(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货,财物;恶,厌恶。句意为: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答案:(1)A(2)B(3)D(4)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数:技法、技巧。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虽有佳肴虽然。②不知其旨也味美。③然后能自强也勉励。④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②师襄子辟席再拜。(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AA.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B.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C.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D.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B.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本文出自《礼记》,《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融入曲子的过程。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容易学的曲子。(5)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内容具体分析。【考点】内容理解;写法技巧;读书学习;文言实词;文言断句;文言翻译.【答案】(1)①虽然。②味美。③勉励。④向。(2)①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反省自己。②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连着行了两次礼。(3)A(4)D(5)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分析】参考译文:(甲)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但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他人以后才能知道哪里有困惑。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乙)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境、志趣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乐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有时安适愉快地抬头仰望,似有远大的志向,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恭敬地说:“老师说这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虽:虽然。②句意: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③句意:这样才能自我勉励。强:勉励。④句意: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于:向。(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①重点词语:自反,自我反省。句意: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反省自己。②重点词语:辟席,离开座位;拜,行礼。句意: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连着行了两次礼。(3)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故断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故选:A。(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ABC.正确;D.有误,孔子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故选:D。(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语句“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丘未得其志也”“丘未得其为人”可以看出孔子学习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答案:(1)①虽然。②味美。③勉励。④向。(2)①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够反省自己。②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连着行了两次礼。(3)A(4)D(5)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火烧令坚用火②持就火炀之靠近③则字平如砥磨刀石④瞬息可就完成(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唐人尚未盛为之/何陋之有B.以草火烧/以钱覆其口C.若止印三二本/关山度若飞D.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自以为大有所益(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B.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C.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D.不用/则以纸帖之每的/为一帖/木格贮之(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5)文章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突出“活”的主要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四点可得满分)【考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答案】(1)①用火②靠近③磨刀石④完成。(2)B(3)A(4)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5)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存放是活的: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做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拆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分析】【参考译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现在还珍藏着。【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①句意:用火烧使它坚硬。火:用火。②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就:靠近。③句意: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④句意: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2)本题一词多义。A.不同,之: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相同,以:用/用;C.不同,若,如果/像;D.不同,为:被/认为。故选:B。(3)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为: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故断为: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讫,完毕;火,用火烤。句意: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可知,字是活的,取用灵活;根据“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可知,排版是活的,随时排用;根据“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可知,印刷是活的,统筹用板,提高效率;根据“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可知,字印数目是活的;根据“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可知,存放是活的;根据“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字模制作是活的,随时增补;根据“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拆版是活的,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据此概括作答。答案:(1)①用火②靠近③磨刀石④完成。(2)B(3)A(4)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5)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存放是活的: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做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拆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6.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选自《庄子•逍遥游》)【乙】庄子钓于濮(pú)水①,楚王使大夫②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③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④笥⑤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⑥尾涂⑦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选自《庄子•秋水》)【注释】背景: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闻讯后,认为庄子到了自己的国境内,机会难得,于是想请庄子出仕为官。①濮水:水名。②大夫:古职官名。③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④巾:用锦缎包裹。⑤笥(sì):用竹匣装。⑥曳:拖,拽。⑦涂:泥。(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二处)。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2)解释下列加点字。①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志怪者也记载③庄子持竿不顾回头看④吾闻楚有神龟听说(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②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4)下面的故事来自古籍,它的作者可能是庄子吗?结合你对【甲】文风格的了解,说说你的理由。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轩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任公子得此大鱼,浙江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都饱食此鱼。(5)庄子为什么不愿接受楚王的礼遇?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解。【考点】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寓言神话;文言实词.【答案】(1)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2)①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记载;③回头看;④听说(3)①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②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那里(表达心意)。(4)它的作者应该是庄子,因为甲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借助鲲鹏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极具艺术感染力。而上面这个故事,同样运用夸张手法,以“犗(牛)饵”之举喻志向远大,气魄宏伟。两个片段文风一致。(5)从【甲】文可见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不受拘束,对外物有着清醒而独到的认识;从【乙】文可见庄子虽穷困潦倒,但视富贵如粪土,拥有超然的处世态度,所以庄子不愿接受楚王的礼遇。【分析】参考译文:【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乙】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古籍:任公子钓鱼,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他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等了一年钓到一条大鱼,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任公子钓到这条鱼,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解答】(1)本题考查断句:句意: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可断为: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2)本题考查词语翻译。①句意: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句意: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③句意: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顾:回头看。④句意: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闻:听说。(3)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野马,指游动的雾气;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相,互相;吹,吹拂。句意: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②重点词有:使,派遣;大夫二人,两位大臣;往先,先行前往。句意: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前往那里(表达心意)。(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上面这个故事中“以五十头牛为钓饵”,同样运用夸张手法,比喻志向远大,气魄宏伟。两个片段文风一致。所以它的作者应该是庄子。(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从【甲】文“马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金属材料购销合同
- 2024年鸡只代养与租赁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路灯照明设施生产、销售、安装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跨区域人才流动协议
- 2024年道路照明项目投资合作协议2篇
- 课题申报书: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半径延伸与跨界出圈的路径和机制
- 2024年股权转让合同详规范本
- 2025版食堂厨具采购及安装项目合同履行与维护合同3篇
- 2024年物业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科技研发贷款担保委托合同3篇
-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课件
- 远程银行行业背景分析
-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重点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胆石症教案完
- 护士个人优点和缺点(六篇)
- DIN-EN-ISO-2409-CN国际标准文档
- 教师管理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公务员面试辅导(共75张PPT)
- 2021年新高考语文Ⅰ卷真题现代文阅读《石门阵》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