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24231第一章工业自动化概述 2126151.1工业自动化的定义与分类 2202981.2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2119161.3工业自动化的应用领域 313337第二章自动化系统基本组成 330522.1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350432.2控制器与执行器 4134502.3检测与传感器 414253第三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448013.1传感器的类型与原理 5214403.2检测技术的应用 5232953.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625529第四章执行器与驱动技术 6139734.1执行器的类型与特点 6239564.2驱动技术的应用 655854.3执行器与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7412第五章控制策略与算法 7276795.1经典控制理论 783485.2现代控制理论 8281685.3控制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812368第六章工业网络与通信技术 8266886.1工业网络的类型与结构 822446.1.1类型 9164316.1.2结构 9146556.2工业通信协议与标准 9290656.2.1以太网协议 966346.2.2现场总线协议 9148446.2.3工业无线通信协议 9100726.3工业网络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9273896.3.1数据采集与监控 9244666.3.2设备控制与调度 10233476.3.3信息集成与共享 10216016.3.4网络安全与保护 1031768第七章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 1012447.1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10321997.2自动化系统设计流程 10247197.3自动化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1131248第八章智能控制技术 12104208.1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 12105628.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12185168.3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230298第九章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 13169699.1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13136729.2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 1331929.3工业自动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45744第十章工业自动化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 141068810.1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142310.1.1人工诊断方法 14829910.1.2仪器诊断方法 14635410.2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15644110.2.1故障诊断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51496210.2.2故障诊断技术在工业设备中的应用 15482610.3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151108210.3.1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151477010.3.2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 15第一章工业自动化概述1.1工业自动化的定义与分类工业自动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调节、优化控制,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工业自动化根据其技术特点和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1)顺序控制:按照预定顺序或逻辑关系进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2)比例控制:通过调整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比例关系来实现控制的自动化技术。(3)积分控制:通过调整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积分关系来实现控制的自动化技术。(4)微分控制:通过调整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微分关系来实现控制的自动化技术。(5)模糊控制: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具有不确定性信息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6)神经网络控制:模拟人脑神经元结构和工作原理,实现对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的自动化技术。1.2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初至50年代:以机械式、电气式自动装置为主,主要用于简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2)50年代至70年代:以模拟电子技术为主,开始应用于复杂生产过程的自动化。(3)70年代至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实现生产过程的集中监控、分布式控制。(4)90年代至今:以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1.3工业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为部分应用领域:(1)制造业: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家电制造等。(2)能源行业: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等。(3)化工行业:化工生产、物料输送、安全监控等。(4)交通运输:地铁、轻轨、高速铁路、无人驾驶汽车等。(5)农业:智能温室、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等。(6)医疗行业:医疗设备、远程医疗、医疗信息管理等。(7)环保行业: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理等。(8)建筑行业: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绿色建筑等。第二章自动化系统基本组成2.1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输入部分、控制部分和输出部分。(1)输入部分:输入部分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和检测装置,它们负责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部分。(2)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控制器、计算机和执行器。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控制信号;计算机负责处理复杂的控制算法和数据运算;执行器则接收控制信号,驱动生产设备完成预定任务。(3)输出部分:输出部分主要包括执行器和被控对象。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驱动被控对象,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如开关、调节、定位等。2.2控制器与执行器控制器与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们共同完成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1)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控制信号。根据控制策略的不同,控制器可分为模拟控制器和数字控制器。模拟控制器主要采用模拟电路实现控制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数字控制器则采用计算机技术,具有控制精度高、功能强大的优势。(2)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的执行部件,负责接收控制信号,驱动被控对象完成预定任务。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执行器可分为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和液压执行器等。电动执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气动执行器适用于易燃易爆场合,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液压执行器具有输出力大、精度高的特点。2.3检测与传感器检测与传感器在自动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负责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输入信息。(1)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变送器和检测仪表。传感器负责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变送器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便于远距离传输和计算机处理;检测仪表用于显示和记录检测结果。(2)传感器:传感器是检测装置的核心部分,其种类繁多,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好的特点,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信号处理与传输:信号处理与传输主要包括信号放大、滤波、转换等环节。信号处理技术用于提高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便于后续的控制算法运算;信号传输技术则负责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第三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1传感器的类型与原理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中的关键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传感器的类型繁多,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电阻式传感器:通过敏感元件的电阻变化来感知被测量信息。常见的电阻式传感器有电位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2)电容式传感器:利用电容变化来感知被测量信息。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有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3)电感式传感器:通过电感变化来感知被测量信息。常见的电感式传感器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等。(4)霍尔式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来感知磁场变化,从而得到被测量信息。常见的霍尔式传感器有霍尔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等。(5)热电偶传感器:利用热电效应来感知温度变化。常见的热电偶传感器有K型、E型、T型等。(6)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感知被测量信息。常见的光纤传感器有光纤位移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等。3.2检测技术的应用检测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位置检测: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位置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线上的物料位置,保证物料在正确位置进行下一步操作。(2)速度检测:通过检测生产线的速度,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3)温度检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温度,防止设备过热损坏。(4)压力检测:压力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实时监测系统压力,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5)湿度检测:在环境监测领域,湿度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湿度,为生产过程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3.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微型化: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微型化趋势日益明显,有利于降低系统体积和成本。(2)智能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数据处理、自诊断等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网络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逐渐实现网络化,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检测数据传输至云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4)多功能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逐渐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一个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参数,提高检测效率。(5)绿色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注重环保,采用绿色材料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第四章执行器与驱动技术4.1执行器的类型与特点执行器作为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控制指令,并将其转化为机械动作或物理量输出。根据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和用途,可以将执行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利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减速器、丝杠等传动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直线或旋转运动。其主要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精度高、输出力矩大、结构简单、维护方便。(2)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气缸、气马达等装置将气体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主要特点是动作迅速、输出力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较低。(3)液压执行器:液压执行器利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缸、液压马达等装置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主要特点是输出力矩大、动作平稳、精度高、抗冲击能力强。(4)电磁执行器:电磁执行器利用电磁力驱动,如电磁阀、电磁铁等。其主要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控制方便。4.2驱动技术的应用驱动技术是执行器正常运行的基础,主要包括电动驱动、气动驱动、液压驱动和电磁驱动等。以下是各种驱动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电动驱动:电动驱动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它们在、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气动驱动:气动驱动在食品、药品、化工等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如气动阀门、气动执行器等。它们在物料搬运、生产线控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3)液压驱动:液压驱动在重载、高精度和高速度的场合具有显著优势,如注塑机、压铸机、液压电梯等。它们在工程、建筑、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4)电磁驱动:电磁驱动在电磁阀、电磁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如电磁阀在流体控制系统中,电磁铁在电磁制动器、电磁离合器等方面。4.3执行器与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执行器与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下:(1)高精度、高可靠性: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高精度、高可靠性要求,执行器与驱动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2)节能环保:在能源消耗方面,执行器与驱动技术将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绿色生产的需求。(3)智能化: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执行器与驱动技术将实现智能化,具有更强的自主控制能力和自适应能力。(4)模块化、集成化:为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成本,执行器与驱动技术将朝着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第五章控制策略与算法5.1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主要包括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经典控制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等方面的研究。经典控制理论中,线性系统理论是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傅里叶变换等数学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等,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线性系统理论还为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如PID控制器、状态反馈控制器等。5.2现代控制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逐渐成为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包括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等。现代控制理论在处理复杂系统、不确定性系统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例如,非线性系统理论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奇异摄动方法等,可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周期解、混沌等现象。最优控制理论则通过求解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庞特里亚金最小原理等,实现对系统的最优控制。5.3控制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控制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领域:(1)位置控制:在、数控机床等设备中,位置控制是核心环节。通过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2)速度控制:在电机、电动车等设备中,速度控制是关键因素。采用PI控制器、矢量控制等算法,可以实现稳定的速度控制。(3)压力控制:在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中,压力控制是重要环节。通过PID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可以实现精确的压力控制。(4)温度控制:在热处理、化工生产等过程中,温度控制。采用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可以实现稳定的温度控制。(5)流量控制:在石油、化工等领域,流量控制是关键环节。通过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可以实现精确的流量控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控制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智能优化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等在故障诊断、设备优化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第六章工业网络与通信技术6.1工业网络的类型与结构工业网络作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数据传输与信息交互的关键任务。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工业网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与结构:6.1.1类型(1)有线网络:有线网络主要包括以太网、串行通信网络和现场总线网络等。有线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2)无线网络:无线网络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等。无线网络具有安装方便、扩展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6.1.2结构(1)星型结构:星型结构以中心设备为核心,其他设备通过中心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这种结构具有布线简单、易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2)环型结构:环型结构将设备连接成环形,数据沿着环传递。这种结构具有传输距离远、扩展性强等优点。(3)总线型结构:总线型结构将所有设备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数据在总线输。这种结构具有布线简单、扩展性较好等优点。6.2工业通信协议与标准工业通信协议是工业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与标准:6.2.1以太网协议以太网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包括IEEE802.3、IEEE802.11等。以太网协议具有传输速率高、兼容性好、易于扩展等优点。6.2.2现场总线协议现场总线协议主要包括CAN、Profibus、Modbus等。现场总线协议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等优点。6.2.3工业无线通信协议工业无线通信协议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这些协议具有传输距离适中、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较好等特点。6.3工业网络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工业网络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6.3.1数据采集与监控工业网络可实现设备间的数据采集与监控,通过实时传输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数据等信息,为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6.3.2设备控制与调度工业网络可实现设备间的控制与调度,通过远程传输控制指令,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6.3.3信息集成与共享工业网络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率。6.3.4网络安全与保护工业网络在传输数据的同时需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过采用加密、认证等手段,保证工业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七章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7.1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是保证生产过程高效、稳定、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自动化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满足生产需求:系统设计应充分了解生产过程的具体需求,保证自动化系统具备完成预定任务的能力。(2)可靠性: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降低故障率。(3)安全性:系统设计应遵循相关安全标准,保证生产过程安全,避免发生。(4)经济性: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应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5)易维护性:系统设计应便于维护,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6)兼容性:自动化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7.2自动化系统设计流程自动化系统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了解生产过程的具体需求,明确系统设计目标。(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网络架构等。(3)系统仿真: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系统仿真,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4)硬件采购与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相关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5)软件开发与调试:编写自动化系统软件,并进行调试,保证软件与硬件设备的匹配。(6)系统集成与调试: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进行整体调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7)系统验收与交付:完成系统调试后,进行验收,保证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然后交付使用。7.3自动化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工厂生产线为例,介绍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具体过程。(1)需求分析:该工厂生产线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加工、组装、包装等环节。通过分析,确定以下设计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安全。(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以下设计方案:硬件选型:选用高功能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软件编程:采用模块化编程,便于后期维护;网络架构:采用工业以太网,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3)系统仿真: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保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4)硬件采购与安装: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相关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5)软件开发与调试:编写自动化系统软件,并进行调试,保证软件与硬件设备的匹配。(6)系统集成与调试: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进行整体调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7)系统验收与交付:完成系统调试后,进行验收,保证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然后交付使用。第八章智能控制技术8.1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实现对复杂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以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控制对象和控制策略的智能化处理,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智能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将人的智能引入到控制系统中,使其具备自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8.2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1)控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使具备自主学习、自适应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对复杂任务的精确执行。(2)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等,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率。(4)智能家居: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5)能源管理:智能控制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如智能电网、智能楼宇等,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8.3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控制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算法优化:不断改进智能控制算法,提高控制功能和稳定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2)多学科交叉融合:智能控制技术将与控制理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更完善的理论体系。(3)大数据与云计算: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控制对象进行深度分析,实现更精准的控制策略。(4)边缘计算: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边缘计算,降低系统延迟,提高实时性。(5)安全性:智能控制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应用,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九章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9.1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关系工业自动化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装置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而智能制造则是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模式。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技术基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2)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实现载体。通过工业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3)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相互促进。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而智能制造的需求也促使工业自动化技术不断进步。9.2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智能制造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以下列举几个关键技术:(1)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设备、装置和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为智能制造提供信息支持。(2)大数据技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智能制造提供决策依据。(3)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4)边缘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散到网络边缘,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实时性,为智能制造提供高效计算能力。(5)5G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的需求。9.3工业自动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工业自动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过程自动化:通过工业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装置和系统的自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智能监控与诊断:利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诊断,保障生产安全。(3)智能调度与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产任务的智能调度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4)远程控制与运维: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操作和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5)个性化定制与柔性生产: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制造系统等手段,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