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行业个人信贷业务操作指南TOC\o"1-2"\h\u7472第一章:信贷业务概述 3142231.1个人信贷业务定义 410071.2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历程 448031.2.1起步阶段 4304921.2.2发展阶段 444811.2.3成熟阶段 4159251.3个人信贷业务的重要性 435491.3.1促进消费升级 43261.3.2支持实体经济 453371.3.3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445811.3.4满足个人金融服务需求 4122621.3.5促进金融市场创新 58489第二章:信贷政策与法规 529382.1信贷政策概述 5292902.2信贷法律法规 5274952.3政策与法规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影响 522713第三章:信贷产品设计 689163.1信贷产品分类 6321253.2信贷产品设计原则 6135723.3信贷产品创新 68345第四章:信贷审批流程 7116004.1信贷审批程序 7181694.1.1客户申请 7286734.1.2资料审核 7129414.1.3信用评估 748464.1.4审批决策 758674.1.5通知客户 710294.2信贷审批标准 8225784.2.1信用记录 8136124.2.2还款能力 8199454.2.3担保情况 8304.2.4贷款用途 845894.2.5贷款期限与金额 8189874.3信贷审批风险控制 8255104.3.1审核制度 8284224.3.2风险评估 8107854.3.3信贷审批权限 8294534.3.4审批流程监控 8132514.3.5不良信贷风险防范 816549第五章:信贷调查与审查 822135.1信贷调查方法 845135.1.1信息收集 833035.1.2实地调查 9278625.1.3数据分析 9231575.2信贷审查内容 985145.2.1申请人基本条件审查 9138415.2.2信用历史审查 9131665.2.3财务状况审查 9249995.2.4经营状况审查 958845.3信贷风险防范 9241095.3.1完善信贷政策 975475.3.2强化信贷调查与审查 94175.3.3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933135.3.4加强信贷风险培训与宣传 1010726第六章:信贷合同管理 1091616.1信贷合同签订 10234346.1.1签订原则 10156116.1.2签订程序 10214366.1.3签订注意事项 1078516.2信贷合同履行 1038386.2.1贷款发放 1037316.2.2贷款回收 1146946.2.3贷后管理 11253356.3信贷合同变更与解除 11294466.3.1变更与解除原则 11153466.3.2变更与解除程序 11146176.3.3变更与解除注意事项 1112371第七章:信贷风险控制 11233677.1信贷风险类型 11211097.1.1信用风险 11216797.1.2市场风险 12157377.1.3操作风险 1246787.1.4法律风险 12224157.2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12105157.2.1严格审查借款人信用 12192277.2.2优化信贷结构 12289857.2.3加强担保管理 12108607.2.4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12193557.2.5提高员工素质 12213497.3信贷风险监测与处置 12176527.3.1建立风险监测体系 12134867.3.2风险预警与报告 13150407.3.3风险处置策略 13383第八章:信贷催收与不良贷款管理 13226118.1信贷催收策略 13288818.1.1催收目标与原则 13137848.1.2催收方式与流程 13191848.1.3催收人员管理 13286838.2不良贷款认定与处理 14247758.2.1不良贷款认定 1417608.2.2不良贷款处理 1487938.3不良贷款风险控制 146538.3.1信贷风险评估 14302828.3.2信贷风险监测 1465228.3.3信贷风险防范 1416995第九章:个人信贷业务创新与发展 14100299.1互联网信贷业务 15218739.1.1定义及特点 158189.1.2业务模式 1594629.1.3发展现状及挑战 151319.2个人信贷业务智能化 1596019.2.1定义及作用 15248379.2.2技术应用 15314049.2.3发展前景 1597459.3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趋势 16256069.3.1信贷产品多样化 16118129.3.2信贷服务个性化 16139579.3.3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提升 16207759.3.4信贷业务合规性加强 16281959.3.5信贷市场国际化 1630709第十章:个人信贷业务合规与监管 1647610.1信贷业务合规要求 162074010.1.1法律法规合规 161335110.1.2内部制度合规 16495510.1.3业务流程合规 161141710.2信贷业务监管政策 16262210.2.1监管部门政策 171929610.2.2政策性要求 171413510.2.3地方性政策 172807310.3信贷业务合规与监管风险防范 17138010.3.1法律风险防范 172104410.3.2操作风险防范 17823910.3.3市场风险防范 17196310.3.4信用风险防范 172070510.3.5反洗钱风险防范 17第一章:信贷业务概述1.1个人信贷业务定义个人信贷业务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个人客户提供的各类贷款服务,包括消费贷款、房贷、车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个人信贷业务的本质是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符合条件的个人,以满足其消费、投资或其他资金需求。1.2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历程1.2.1起步阶段我国个人信贷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针对住房消费需求。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个人信贷业务逐渐发展壮大。1.2.2发展阶段90年代,我国个人信贷业务开始向多元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各类个人贷款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1.2.3成熟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个人信贷业务进入成熟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个人信贷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1.3个人信贷业务的重要性个人信贷业务在金融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促进消费升级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有助于刺激消费,提高消费者购买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3.2支持实体经济个人信贷业务将金融资源引入实体经济,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1.3.3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有助于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风险。1.3.4满足个人金融服务需求个人信贷业务为个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在消费、投资等方面的资金需求。1.3.5促进金融市场创新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推动金融市场创新,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渠道。第二章:信贷政策与法规2.1信贷政策概述信贷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调整信贷规模、结构、利率等手段,对金融机构信贷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的政策。信贷政策旨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信贷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总量调控:通过调整信贷规模,实现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平衡。(2)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信贷投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3)信贷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影响信贷成本,引导资金流向。(4)信贷风险防范: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保证信贷安全。2.2信贷法律法规信贷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规范信贷市场秩序,保障信贷业务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信贷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业务基本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等。(2)信贷监管法规: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信贷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3)信贷合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信贷合同条例》等。(4)信贷风险防范法规:如《贷款损失准备金管理办法》、《信贷风险管理办法》等。2.3政策与法规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影响信贷政策与法规对个人信贷业务具有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政策调整对个人信贷需求的影响:信贷政策调整会影响个人信贷的可获得性、成本和期限,从而影响个人信贷需求。(2)信贷法律法规对个人信贷合同的保护:信贷法律法规为个人信贷合同提供法律保障,保证双方合法权益。(3)信贷风险防范法规对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信贷风险防范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个人信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降低信贷风险。(4)信贷政策与法规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影响:信贷政策与法规推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个人信用观念的培养,提高个人信用水平。信贷政策与法规在保障个人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及个人应充分了解和遵循信贷政策与法规,合规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第三章:信贷产品设计3.1信贷产品分类信贷产品是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为满足客户融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金融产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信贷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贷款用途分类:消费贷款、经营贷款、房地产贷款等。(2)按贷款期限分类:短期贷款、中期贷款、长期贷款等。(3)按贷款性质分类: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等。(4)按还款方式分类:等额本息、等额本金、先息后本等。(5)按利率类型分类:固定利率贷款、浮动利率贷款等。3.2信贷产品设计原则信贷产品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信贷产品设计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行业规范,保证产品合规。(2)市场适应性原则:信贷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3)风险可控原则:信贷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保证风险可控,降低不良贷款率。(4)盈利性原则:信贷产品设计应考虑盈利性,保证产品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5)便捷性原则:信贷产品设计应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方便客户使用。3.3信贷产品创新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信贷产品创新成为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信贷产品创新的思路:(1)产品功能创新:结合客户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贷款产品、循环贷款等。(2)服务模式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信贷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3)风险控制创新:采用先进的信用评估模型、风险监测系统等,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4)营销策略创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拓宽信贷产品营销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5)跨界合作创新:与其他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跨界信贷产品,满足特定领域客户的融资需求。第四章:信贷审批流程4.1信贷审批程序4.1.1客户申请客户向金融机构提交个人信贷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身份证、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财产证明等。4.1.2资料审核金融机构信贷部门对客户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包括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等方面。审核过程中,信贷部门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客户信息进行核实。4.1.3信用评估信贷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资料以及信用报告,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信用历史、还款能力、担保情况等。4.1.4审批决策信贷部门根据信用评估结果,结合客户申请的信贷产品类型、金额、期限等因素,作出信贷审批决策。4.1.5通知客户信贷部门将审批结果通知客户,如审批通过,则进入信贷发放流程;如审批未通过,则需告知客户原因。4.2信贷审批标准4.2.1信用记录客户信用记录良好,无逾期还款、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行为。4.2.2还款能力客户具备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款能力充足。4.2.3担保情况客户提供担保的,担保物价值应高于信贷金额,担保人具备还款能力。4.2.4贷款用途贷款用途合理,符合信贷政策要求。4.2.5贷款期限与金额贷款期限与金额应在客户还款能力范围内,符合信贷产品规定。4.3信贷审批风险控制4.3.1审核制度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核制度,保证信贷审批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4.3.2风险评估信贷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应对客户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4.3.3信贷审批权限金融机构应明确信贷审批权限,审批人员应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批。4.3.4审批流程监控信贷部门应建立审批流程监控机制,保证审批过程合规、高效。4.3.5不良信贷风险防范金融机构应加强不良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化解。第五章:信贷调查与审查5.1信贷调查方法5.1.1信息收集信贷调查的首要环节是信息收集,调查人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提供的申请材料、公开信息查询、第三方数据接口等方式,全面收集客户的个人信息、信用历史、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5.1.2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信贷调查的重要环节,调查人员需要到客户居住地、工作单位、经营场所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客户的生活环境、工作状态、经营状况等。5.1.3数据分析调查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5.2信贷审查内容5.2.1申请人基本条件审查审查人员需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包括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等,以保证申请人具备还款能力。5.2.2信用历史审查审查人员需对申请人的信用历史进行审查,包括逾期还款记录、贷款用途、还款来源等,以评估申请人的信用状况。5.2.3财务状况审查审查人员需对申请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包括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状况、财务报表等,以评估申请人的还款能力。5.2.4经营状况审查对于经营性贷款,审查人员需对申请人的经营状况进行审查,包括行业地位、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以评估申请人的还款能力。5.3信贷风险防范5.3.1完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应制定完善的信贷政策,明确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贷审查标准、信贷风险控制措施等,以保证信贷业务合规、稳健发展。5.3.2强化信贷调查与审查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调查与审查环节的管理,保证调查真实、全面,审查严格、公正,降低信贷风险。5.3.3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金融机构应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对信贷业务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觉潜在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防范。5.3.4加强信贷风险培训与宣传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风险培训与宣传,提高员工对信贷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操作风险。第六章:信贷合同管理6.1信贷合同签订6.1.1签订原则信贷合同签订应遵循合法、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保证合同内容真实、合法、有效。6.1.2签订程序(1)信贷员与借款人进行充分沟通,明确贷款用途、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关键要素。(2)信贷员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进行审核。(3)审核通过后,信贷员与借款人协商确定合同条款,并制作合同文本。(4)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文本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5)合同签订后,信贷员将合同副本交予借款人,并存档备查。6.1.3签订注意事项(1)信贷员应保证合同内容完整、准确,避免遗漏重要条款。(2)合同签订过程中,信贷员应向借款人充分解释合同条款,保证借款人了解合同内容。(3)信贷员应核实借款人身份,防止冒名签订合同。6.2信贷合同履行6.2.1贷款发放贷款发放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用途发放贷款。(2)保证贷款资金安全,防范信贷风险。(3)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6.2.2贷款回收贷款回收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和期限回收贷款。(2)对逾期贷款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贷款安全。(3)对贷款回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高信贷管理水平。6.2.3贷后管理信贷员应定期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保证贷款安全。6.3信贷合同变更与解除6.3.1变更与解除原则信贷合同变更与解除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合规,符合合同约定。(2)保障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3)及时、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6.3.2变更与解除程序(1)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变更或解除协议。(2)信贷员根据变更或解除协议,制作相关文件。(3)双方当事人对文件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4)变更或解除协议生效后,信贷员将相关文件存档备查。6.3.3变更与解除注意事项(1)信贷员应保证变更或解除协议合法、合规,避免产生纠纷。(2)变更或解除协议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避免产生歧义。(3)信贷员应密切关注变更或解除协议的执行情况,保证合同履行顺利进行。第七章:信贷风险控制7.1信贷风险类型7.1.1信用风险信贷业务中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导致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信用风险、企业信用风险和担保信用风险。7.1.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汇率、股价等市场因素波动,导致信贷资产价值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损失的风险。7.1.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善、操作失误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信贷业务出现损失的风险。7.1.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法规变化、合同纠纷等原因,导致信贷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或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风险。7.2信贷风险防范措施7.2.1严格审查借款人信用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审查,保证借款人有足够的还款能力。7.2.2优化信贷结构金融机构应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降低单一客户的信贷集中度,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7.2.3加强担保管理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担保人的审查,保证担保人的担保能力,防止因担保无效导致信贷风险。7.2.4完善风险控制制度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信贷业务的监管,保证信贷风险在可控范围内。7.2.5提高员工素质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水平,降低操作风险。7.3信贷风险监测与处置7.3.1建立风险监测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监测体系,对信贷资产进行实时监控,保证风险及时发觉。7.3.2风险预警与报告金融机构应制定风险预警标准,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7.3.3风险处置策略针对已发生的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处置策略:(1)协商解决:与借款人协商,调整还款计划,降低还款压力。(2)诉讼追讨:对恶意拖欠贷款的借款人,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3)资产重组:对有还款能力但暂时陷入困境的借款人,进行资产重组,帮助其恢复正常经营。(4)风险转移:通过保险、担保等手段,将风险转移至第三方。(5)风险出售:将不良信贷资产出售给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理机构,降低信贷风险。第八章:信贷催收与不良贷款管理8.1信贷催收策略8.1.1催收目标与原则信贷催收的目的是保证贷款按时回收,降低不良贷款率。催收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合规:催收行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借款人合法权益。(2)客户至上:关注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3)风险可控: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催收效果与风险可控。8.1.2催收方式与流程(1)电话催收:通过电话与借款人沟通,提醒其按时还款。(2)信函催收:向借款人发送催款信函,提醒其还款。(3)现场催收:对逾期还款的借款人进行现场走访,了解其还款意愿和能力。(4)法律诉讼:对恶意拖欠贷款的借款人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8.1.3催收人员管理(1)培训与考核:对催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保证其熟悉催收流程与技巧;定期进行考核,提升催收效率。(2)岗位职责:明确催收人员岗位职责,保证催收工作的顺利进行。8.2不良贷款认定与处理8.2.1不良贷款认定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还款的贷款。以下情况可认定为不良贷款:(1)逾期90天以上未还款的贷款。(2)借款人因丧失还款能力而无法还款的贷款。(3)借款人死亡、破产或被宣告失踪的贷款。8.2.2不良贷款处理(1)贷款逾期处理: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督促借款人尽快还款。(2)贷款转让:将不良贷款转让给第三方,降低损失。(3)贷款重组:对借款人进行财务重组,延长还款期限,降低还款压力。(4)贷款核销:对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进行核销,计入损失。8.3不良贷款风险控制8.3.1信贷风险评估(1)贷前调查: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贷前调查,了解其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信息。(2)信贷审批:根据贷前调查结果,合理确定贷款金额、期限、利率等要素。8.3.2信贷风险监测(1)定期监测:对贷款进行定期监测,关注借款人的还款情况。(2)异常预警:发觉借款人还款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8.3.3信贷风险防范(1)完善信贷制度: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保证信贷业务合规运作。(2)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其业务水平。(3)加强风险监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风险监测效率。(4)落实责任追究:对信贷风险责任进行明确,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第九章:个人信贷业务创新与发展9.1互联网信贷业务9.1.1定义及特点互联网信贷业务是指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个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的业务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便捷性、高效性、低成本、大数据支撑等。9.1.2业务模式互联网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1)线上申请与审批:客户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交贷款申请,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审批。(2)线上放款:金融机构在审批通过后,直接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客户指定的账户。(3)线上还款:客户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还款操作,方便快捷。9.1.3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互联网信贷业务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年提高。但是行业竞争激烈,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成为主要挑战。9.2个人信贷业务智能化9.2.1定义及作用个人信贷业务智能化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其主要作用包括:提高审批速度、降低信贷风险、提升客户体验等。9.2.2技术应用个人信贷业务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应用:(1)人工智能审批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信贷审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2)智能客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客户提供实时、个性化的服务。(3)风险控制模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风险控制模型,提高信贷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9.2.3发展前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信贷业务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9.3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趋势9.3.1信贷产品多样化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金融机构将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实现信贷业务的多样化。9.3.2信贷服务个性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贷服务,提升客户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内设计空间组织》课件
- 《电源系统的建模》课件
- 《病理心理学》课件
-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二编考前突破突破一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课件
-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人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职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职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职工管理篇十篇
- 【西平李氏】忠武郡王李晟后裔分布及部分家谱
- 水库回水计算(实用)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全套课件
- 伊索寓言-狗和影子课件
- 卸船机用行星减速机的设计-毕业设计
-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教案【含教学反思】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学工作总结
- 光储电站储能系统调试方案
- (完整)小学语文考试专用作文方格纸
- 管理供应商 供应商绩效评估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