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_第1页
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_第2页
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_第3页
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_第4页
第二章 食品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和编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二章食品标准的制定和编写FoodStandardsandLaws2021/6/271第二章食品标准的制定和编写本章内容3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程序1我国食品标准化工作发展与现状2标准的分类、标准的内容4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2021/6/27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熟悉标准的分类理解标准制定的原则和程序掌握食品企业标准制定的程序和企业标准的编写方法,能够编写视频企业相关标准2021/6/273导论回顾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与标准化2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3食品安全标准本节内容返回2021/6/274

标准与标准化(P1)标准(standard)的概念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2021/6/275

标准与标准化标准的定义包含6个方面的要义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对象:“重复性的事物”内容:“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制定规则:“各方协商一致”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适用范围:“一定的范围内共同实施”2021/6/276

标准与标准化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P2)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引自《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通用词汇》GB/T20000.1-20022021/6/277

标准与标准化从标准化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含义:1)标准化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2)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例如:品质控制、可用性、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产品防护、经济效益、贸易等等。3)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2021/6/278

标准与标准化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标准是一个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一项活动标准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最佳秩序2021/6/279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标准化的对象和基本特性标准化的对象有哪些?标准化定义中“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是指什么?标准化的对象一般可以分为具体对象和总体对象两大类。总体对象是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具体对象,如:取样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等总体对象,如:产品质量控制标准2021/6/2710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标准化的基本特性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约束性政策性每个人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十字架,当沟壑出现时,他们也只能利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去跨越沟壑,继续前进。2021/6/2711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标准化方法原理1.桑德斯标准化理论1972年,ISO出版了桑德斯(T.R.BSanders)著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他在书中提出了7条原理即简单化、协议、实施、选择与确定、修订、技术规定(包括试验方法和取样方法)、强制性的适用领域(安全、人的健康和消费者的利益)。他认为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日益增长的复杂性,这是对标准化作用的深刻概括,对后来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6/2712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2.松浦四郎的标准化理论1972年,松浦四郎出版《工业标准化原理》,提出19项原理。他创造性地将熵的概念引进了标准化,并把标准化概括为负熵,使社会生活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一种活动。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知识和事物增加的趋势同宇宙中熵的增加的自然趋势极为相似。人类为了得到效率更好的生活,免除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增长,不得不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多样化(这是人类天然的控制本能)。2021/6/2713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3.标准化的6种形式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2021/6/2714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①简化指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即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并使整体功能最佳。②统一化指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纳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绝对统一(单位、名称、代号)相对统一(公差范围、产品分级)2021/6/2715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③系列化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通盘规划的标准化形式。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④通用化是指同一类型不同规格或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装备中,用途相同而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经过统一以后,可以彼此互换的标准化形式。通用化以互换性(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为前提。2021/6/2716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形式⑤组合化(积木化)是按照统一化、系列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特点:单元体拆装后可以组合新的结构,可多次重复利用。⑥模块化是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解决复杂系统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变的一种标准化形式。2021/6/2717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徐冠华(原科技部部长)2021/6/2718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生产产品卖的分分钱,生产技术卖的毛毛钱,生产专利卖的块块钱,生产技术标准卖的串串钱。”

——某企业家2021/6/2719

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作用1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作用2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作用3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作用4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

作用5是国家对企业产品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

作用6可以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作用72021/6/2720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食品标准(FoodStandard)的概念结合食品的特点,引申标准的概念可将“食品标准”定义为:一定范围内(如国家、区域、食品行业或企业、某一产品类别等)为达到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等要求,以及为保障人体健康,对食品及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因素所作的管理性规定或技术性规定。这种规定须经权威部门认可或相关方协调认可。2021/6/2721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食品标准的含义1)食品标准制定有明确的目标2)食品标准制定基于食品科技的成果3)食品标准制定有特定对象4)食品标准需要得到国家或相关组织认可2021/6/2722

食品标准与食品标准化食品标准化(FoodStandardization)的定义食品标准化是指为在食品领域特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基础性问题或者是实际的或潜在的食品技术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食品标准化的特征:1)食品标准化同标准化一样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2)制定食品标准是食品标准化活动的基础3)实施食品标准是实现食品生产管理和监管的关键2021/6/2723第一节概述1我国食品标准化发展概况2我国的标准化管理本节内容返回3标准的分类2021/6/27241.1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进程中央技术管理局标准规划处(1949)→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标准局(1957)→国家标准局(1978)→国家技术监督局(1988)→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更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1)2021/6/27251.2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我国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授权,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行业协会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2021/6/27261.2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市、县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主管,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各自的职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我国实行的是四级标准体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2021/6/27271.2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我国食品标准发展历程初级阶段20世纪60-

7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调整阶段20世纪90年代巩固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2021/6/27281.2我国食品标准发展概况我国标准化制定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①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特别是中小企业②标准体系不够完善③标准水平偏低④标准复审查和修订不及时,时效性差⑤标准制定不配套,缺乏协调性⑥标准的制定尚未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2021/6/27291.3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规定参与者的不同层次及其相应的使用范围划分国际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区域标准

国家标准

2021/6/27301.3标准分类国际标准由ISO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发布的的标准。这类标准由ISO或国际标准组织的技术委员会起草,发布后在世界范围内适用,作为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技术交流的基本准则和统一要求。2021/6/27311.3标准分类区域标准由区域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区域组织是指仅向世界某个地理、政治或经济特点范围内的各国家标准化机构开放的标准化组织。区域标准是该区域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2021/6/27321.3标准分类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2021/6/27331.3标准分类行业标准是指我国某个行业(如农业、卫生、轻工行业)领域作为统一技术要求所指定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021/6/27341.3标准分类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021/6/27351.3标准分类企业标准是企业针对自身产品,按照企业内部需要协调和统一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等要求而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021/6/27361.3标准分类2、按标准实施的约束力划分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强制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

2021/6/2737课堂讨论在什么条件下,推荐性标准可以转化为强制性标准,具有强制性标准的作用?①法律法规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②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强制性标准适用的范围内必须执行③企业使用的推荐性标准,在企业范围内必须执行④企业标准在本企业范围内,具有约束性,必须强制执行⑤经济合同中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⑥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推荐性标准,则产品必须符合⑦获得认证并标示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认证标准2021/6/2738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前提: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使用者参考国家便准狠指导性技术文件发布后三年内必须复审。2021/6/27391.3标准分类3、按标准内容分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管理标准

产品标准工艺标准试验方法标准技术基础标准……管理目标规定管理项目规定管理程序规定管理方法规定……岗位工作目标岗位工作程序岗位工作方法岗位职责权限……2021/6/27401.3标准分类4、按标准信息载体分标准文件标准样品以文字形式表达以文件形式颁布以实物形式表达分内部和有证两种2021/6/27411.3标准分类5、我国食品标准的分类我国食品标准按效力也有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按层次也存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根据食品标准的内容可以分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

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

食品产品标准

食品卫生管理生产规范

食品检验标准

2021/6/2742第二节食品标准制定的程序1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制、修定原则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程序本节内容返回3食品企业标准的制定2021/6/27432.1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制、修定原则2.1.1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食品标准定义(广义):泛指涉及食品领域各个方面的所有标准。包括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食品标准定义(狭义):仅指食品产品标准。2021/6/2744食品标准内容,除了核心内容(食品安全卫生要求和营养质量要求)外,还应包括:选用满足相应质量要求的原辅料;需使用公认的判断、评定和检测方法;食品标志和标签应有明确的规定;食品贮藏和运输环境也应有明确的规定;对规范性引用文件应有明确规定。2.1食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制、修定原则2021/6/27452.1.2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1.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注意标准间的协调性2021/6/27462.1.2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3.坚持统一性标准结构的统一性文体的统一性:类似的条文应由类似措辞来表达,相同条文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术语的统一性:尽量避免使用同义词。4.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和生产实际充分考虑食品的安全性、适用性(营养性)、嗜好性和方面性。安全性—方便性—色、香、味、形—营养性2021/6/27472.1.2食品标准制、修订原则5.遵循技术上先进性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既要注重吸纳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也要充分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提高技术标准水平必须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统一。6.坚持以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科学性是标准的基本特性。标准只有以一定的科学技术理论及科学试验为依据,并经生产实践的验证制定出来,才会具有可操作性。7.适时复审: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标准具有时效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复审结果分为:确认有效、修订和废止三种。2021/6/27482.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程序2.2.1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与备案阶段复审阶段2021/6/27492.2.1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食品标准的制定程序1.预备阶段2.立项阶段3.起草阶段4.征求意见阶段5.审查阶段9.废止阶段8.复审阶段6.批准阶段7.出版阶段2021/6/27502.2.1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一)预备阶段—提出阶段拟制定的标准名称和范围,标准草案或大纲;制定该标准的依据、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内容;国内外相应标准及有关科学技术成就的简要说明,工作步骤及计划进度、工作分工;制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经费预算等。2021/6/2751(二)立项阶段—标准立项目的:保证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避免标准的交叉和重复制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年度计划下发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项目建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议进行审查、协调、确定项目任务书国家标准的立项2021/6/2752(二)立项阶段—标准立项企业提出制修订标准立项申请书企业法人或企业法人授权的负责人审批批准后向各有关部门下达标准制修订计划企业标准的立项2021/6/2753(三)起草阶段修订计划下达后,标准的归口部门或标准项目提出部门组织标准制修订工作小组,也称标准起草组。人员组成:熟悉食品生产、检验、安全,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好文字表达能力。起草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调查研究,编制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和有关附件。2021/6/2754(三)起草阶段1.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标准及法规,包括同一或同类标准化对象的各种技术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包括有关科技文献、出版物、专利、科研成果等,获得技术情报,掌握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准确地确定标准的技术水平。生产实践资料,生产的技术水平等。试验数据,列入标准的技术要求,必须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标准的技术内容或技术指标,进行反复的试验验证。2021/6/2755(三)起草阶段2.起草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⑴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工作概况。⑵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⑶主要起草(工作)过程⑷制定标准的原则和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实验方法的依据。⑸有争议条款的说明。2021/6/2756(三)起草阶段2.起草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⑹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⑺标准性质的建议: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或条文强制标准。⑻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标准的关系。⑼其他应说明的事项。⑽参考标准、文献、资料目录。2021/6/2757(四)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征求意见稿需经专业技术委员会或提出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方可对外征求意见。发往征求意见的单位应是与本标准有密切关系的生产、使用、科研、监督检验单位及有关大专院校。食品产品标准还应征求经销单位和顾客的意见。起草组对意见整理分析,填写《意见汇总处理表》,据此修改征求意见稿,提交标准归口部门或提出部门审查同意,形成标准送审稿。2021/6/2758(五)审查阶段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审查由各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审查;审查内容:一是标准草案是否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强制性标准相抵触;二是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审查形式:会议审查和函审。2021/6/2759(五)审查阶段会议审查相关要求:强制性标准必须会议审查;参加审查会的代表应包括行政机关、生产、使用、经销、科研、检验以及大专院校等各有关方面的专家或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使用方面的代表人数不少于1/4。需要表决的内容,须有出席会议代表人数的3/4同意。标准起草人不能参加表决。2021/6/2760(六)批准与备案阶段不同的标准报送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批准阶段的周期一般不超过四个月;涉及国际贸易的强制性食品标准,应根据我国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的承诺,向WTO各成员国通报,自通报之日起60天之后,无反对意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发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后,还应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需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2021/6/2761(七)复审阶段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企业标准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更替,即使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复审结果分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2021/6/2762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闭环实施批准发布审查征求意见起草废止预研计划立项复审2021/6/2763第三节食品标准的结构本节内容1按标准内容的划分2按层次划分2021/6/27643.1按标准内容划分3.1.1按部分划分3.1.1.1将标准化对象分为若干个特定方面3.1.1.2将标准化对象分为通用和特殊两个方面2021/6/27653.1.2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一)按要素的性质分:“规范性要素”和“资料性要素”(二)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分:“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和“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三)依据要素在标准中的必备状态或可选状态划分为:“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2021/6/27663.1.2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一)按要素的性质分规范性要素: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意义:也就是说,当声明某一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某项标准时,并不需要符合标准中所有的内容,而只要符合标准中所有规范性要素的条款,就可认定是符合该项标准的产品。要遵守某一标准,就要遵守该标准中的所有规范性要素中所规定的内容。资料性要素:标识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的附加信息的要素。

意义:也就是说,当声明某一产品符合某项标准时,无需遵守的要素。这些要素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标准的使用者遵照执行,而只是提供搞一些附加信息或资料。2021/6/2767

(二)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分规范性一般要素: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的要素。位于正文中靠前的几个要素,即: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等。规范性技术要素:是标准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通常有“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等。

2021/6/2768

(二)依据要素在标准中所处的位置分资料性概述要素:“是标识标准,介绍标准的内容、背景、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引言等。资料性补充要素:“提供附加信息,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要素”。即标准的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等要素。2021/6/27692021/6/2770㈢依据要素在标准中的必备状态或可选状态划分必备要素在标准中必须存在的要素。包括:封面、前言、名称、范围。可选要素在标准中不是必须存在的要素,其存在与否视标准具体条款的需要而定。标准中除了封面、前言、名称、范围四个要素外,其余都是可选要素。2021/6/2771

必备要素和可选要素封面名称前言必备要素范围除上述四个要素外的其他所有要素可选要素标准的要素2021/6/27723.2标准的结构层次

部分章条段表图附录的排列顺序2021/6/2773标准的层次划分和设置采用部分、章、条、段和附录的形式。不是所有的标准都必须按表中给出的层次去编写,而是根据标准的具体构成、篇幅多少、内容繁简等情况由起草人确定。但无论什么样的标准,标准中至少要有章、条、段三个层次,它们是标准的必备层次。3.2标准的结构层次2021/6/2774表

:层次及名称层次名英文对应词编号示例GB/T16739.1-2004名称或内容汽车维修开业条件部分

……

条……

段……附录part

……

clause

Subclause……

subclause

subclause

paragraph

annex第1部分

……

5

5.1……

5.2

5.2.1

无编号

……

汽车整车维修企业

……

组织管理条件

经营管理……

质量管理

应具有与汽车

……

附录A2021/6/27752021/6/27761.部分

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批准发布的系列标准之一,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它们共同构成一项标准。如:GB/T10047.1-10047.3是由一系列的《照相机》标准构成。部分的编号位于标准顺序号之后,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部分的编号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隔开。如:

GB/T10047.1-2005《照相机第1部分:民用小型照相机》GB/T10047.2-2005《照相机第2部分:一次性照相机》GB/T10047.3-2005《照相机第3部分:一步成像照相机》2021/6/2777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GB/T5009.2—2003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4—200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5009.7—2003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T5009.8—2003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5009.9—2003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T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部分2021/6/2778GB/T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3—2003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5009.14—2003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6—2003食品中锡的测定

GB/T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5009.19—2003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1.部分2021/6/2779GB/T5009.194—2003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

GB/T5009.195—2003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

GB/T5009.196—2003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

GB/T5009.197—2003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

GB/T5009.198—2003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

GB/T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GB/T5009.200—2003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01—2003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02—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

GB/T5009.203—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

1.部分2021/6/27802.章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分中划分出的第一个层次,是标准结构的主体和基本框架。在每一项标准中章的编号应从范围一章开始,也就是第一章应该是“范围”,用阿拉伯数字“1”编号。下面的每一章以此类推,第二章如果是“规范性引用文件”,用“2”

编号,这种编号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因为附录的编号另有规定。每一章都要标题,标题在编号之后空一个汉字的位置,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2021/6/27812021/6/27822021/6/27832021/6/27843.条条是对章的细分。章以下所有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条的设置是多层次的,也就是说每一章里面可以有一条或多条,每一条里面也可有一条或多条,条的里面还可以有条,条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个第一层次的条最好给出一个标题,标题位于编号之后空一个汉字,并与其后的条文分行。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第二层的条是否设置标题应根据编写内容的具体情况处理。2021/6/27853.条条的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的形式:5.1.1同一层次的条包括同一章下面的条在至少有两条的情况下才可设立条,如果只有一条内容则不需要给条编号。但应注意在章的下面应尽避免出现悬置段,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章中有两条以上的内容,每一条内容应给一个条的编号,这样为以后引用其中某一条内容带来方便。2021/6/27862021/6/27874.段段是对章或条的细分,段没有编号,这是段与条的最明显的区别。尽量避免“悬置段”,悬置段是指标准中直接置于章的标题下面的段。标准中有一些引导语,她们往往不会被引用,所以可以置于悬置状态;对于标准中的段,如果会被其他标准所引用,则应考虑改为条。2021/6/2788“悬置段”2021/6/27892021/6/27905.列项列项是段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一般没有编号,是编写标准时常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列项对于标准中某些内容的表述十分方便。列项是段中的一个子层次,作用是突出并列的各项,强调各项的先后顺序。列项的引导语不能省略,引导语与内容不应重复。2021/6/27915.列项列项可用两种形式引出:

——使用一个句子;

——使用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该句子由列项中的各项来完成。不论哪种形式引出列项,都在引出句末尾加冒号;列项的条文中,一般在最后一个列项的末尾使用句号,其他列项的末尾使用分号;列项中每一项前应加破折号或圆点;2021/6/27925.列项如果列项需要识别或者将被引用,先用小写拉丁字母序号如:a)、b)等;在字母形式的列项中,如果需要对某个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分项,再用阿拉伯数字序号如:1)、2)等。2021/6/2793列项2021/6/27946.附录附录是标准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需使用附录的情况:为了合理安排标准的整体结构,突出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为了方便标准使用者对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采用国际标准时,为了给出与国际标准的详细差异。2021/6/27956.附录附录分为两类: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附录的前三行分别为:第一行:附录的编号,由“附录”和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如“附录A”、“附录B”、“附录C”

第二行:附录的性质,(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第三行:附录的标题2021/6/27962021/6/2797第四节食品标准核心内容(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一、术语和定义二、符号和缩略语三、要求四、抽样五、试验方法六、检验规则七、标志、标签与包装八、运输与贮存九、规范性附录十、图与表2021/6/2798一、术语和定义编写术语和定义的原则当不对术语进行定义,其含义易引起误解或产生歧义时,才有必要对术语进行定义。对于通用词典中的通用技术术语,只有用于特定含义时,才应对它下定义。应避免给商品名、俗称、品牌名下定义。在标准中应在其范围限定的领域内给术语下定义。在对某术语进行定义前,应查明其他标准中是否已给出定义,避免重复或对同一概念给出不同的解释。当有必要重复定义时,应在定义之下列出该定义所出自的标准。可选要素2021/6/279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GB/T27341-2009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19538-2004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引导语2021/6/27100二、符号和缩略语符合和缩略语可合为一章,也可分章进行描述。一般列在“术语和定义”一章后面,也可以和“术语和定义”一章合并为一章。引导语:“下列符合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中给出的符合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每条“符号”一般不编号,在“符号”之后,空一个字符或者用“:”、破折号“——”相连,写出其相应含义。每条“缩略语”一般不编号,在“缩略语”之后,空一个字符写出“缩略语”对应的完整的词语。可选要素2021/6/27101三、要求1.选择要求要素的原则⑴目的性原则:编制标准的目的决定了产品的特性。⑵性能特性原则:尽可能根据产品的性能特性参数来规定要求。性能特性是指产品的使用功能,是哪些在使用时才显示出来的特征。⑶可证实性原则(可检验性原则):只应列入能被证实或可检验的技术要求。⑷要求量化原则:标准中的要求,应使用明确的数值来表示。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要素中的核心内容2021/6/27102三、要求2.食品产品标准要求食品产品标准的要求通常通过性能特性和描述性特性共同表达:性能特性:营养成分指标、功能成分指标、安全成分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易量化”描述性特性:食品的外观、组织形态、色泽、风味等。“不易量化”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要素中的核心内容2021/6/27103三、要求2.食品产品标准要求⑴原材料要求:必须制定原材料,且规定其使用性能不低于有关标准,若没有标准可以在规范性附录中对原材料的性能特性做出具体规定。⑵感官要求:应对食品的外形、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形态等做出明确的规定。⑶理化要求:对食品的物理量化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功能成分指标、安全成分指标等做出明确规定。⑷微生物要求:应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做出明确的限量规定。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要素中的核心内容2021/6/27104四、抽样是食品产品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应包含的一章内容。在标准抽样要素中应考虑的内容:⑴需要时应规定抽样条件;⑵需要时应规定抽样方法;⑶易变质的产品应规定贮存样品的容器及保管条件;⑷需要时应规定抽取样品的数量。可选要素2021/6/27105五、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要素的标准类型:作为一项标准的独立一章;作为一项标准的规范性附录或推荐性附录;作为一项标准的独立部分;作为一项单独的标准;在试验方法内容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并入要求要素一章之中。可选要素2021/6/27106五、试验方法试验方法的基本内容:方法原理概要;试剂材料的要求;试验仪器设备及其具体要求;试验装置;试验及其制备方法;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等。可选要素GB5009.12—2010食品中铅的测定2021/6/27107六、检验规则主要内容:检验分类检验项目组批规则判定原则和复验方法

检验规则也称合格评定程序,是对产品试样和正式生产中的成品进行各种试验的规则。2021/6/27108六、检验规则1.检验分类:⑴出厂检验(交货检验):⑵形式检验(例行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产生生产中定期、定量的周期性考核;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形式检验的要求时。2021/6/27109六、检验规则2.组批规则是依据产品的特点和供需双方的约定确定的。需要规定的内容:组批条件、批量、组批方法;一般规定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同一规格或品种的产品为一批,或同一时段、同一原料、同一生产线、同一规格或品种的产品为一批。批量可根据抽样方案决定。2021/6/27110六、检验规则3.判定规则是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条件。每一类检验均应规定判定规则。复验规则:是根据产品特点对第一次检验不合格的项目再次提出检验,并规定复验规则,根据复验结果再进行综合判定。2021/6/27111七、标志、标签与包装1.产品标志产品标志,是指产品的“标识”,是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作的各种标识的统称,包括图形、文字和符号。可选要素2021/6/27112七、标志、标签与包装⑵产品标志的主要内容:产品名称和商标产品规格、净含量执行的产品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配料表、产品主要成分及含量质量等级适用人群及食用方法商品条码产品产地、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号码生产许可证标记和编号其他需要标志的事项,如质量体系认证合格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等。可选要素2021/6/27113七、标志、标签与包装2.标签和包装如使用标签,应规定标签的特性与形式及如何拴系或粘帖。产品包装应实用、方便、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其基本内容包括几个方面:包装技术和方法:说明产品采用何种包装包装材料和要求:说明采用何种性能的包装材料对内装物的要求:说明规定内装物的包装量和摆放方式。可选要素2021/6/27114八、运输与贮存1.运输⑴运输方式:应指明何种运输方式⑵运输条件:主要规定运输时的要求,如车厢的温度、遮盖、密封等,以及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影响的其他因素。⑶运输过程注意事项:主要是对装、卸、运方面的特殊要求等。2.贮存对食品等产品的贮存方面做出的规定,如贮存场所、贮存条件、贮存方式、贮存期限等。2021/6/27115九、规范性附录1.规范性附录定义:是标准正文的附加条款,附录的内容是构成标准整体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标准中的作用和标准正文相同,不能因为是附录就不遵守。在规范性附录中对标准中的条款可进一步细化和补充。意义:为了突出标准的主要内容,使标准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层次更清楚。可选要素2021/6/27116九、规范性附录3.附录的用途:⑴规范性附录:为了合理安排标准的整体结构,突出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⑵资料性附录为了方便标准使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