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所示是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遗址石质生产工具出土情况统计。据此可推知,当时石镞11件、碾磨器1件、刮削器7件、敲砸器8件、石环1件、石球3件、石磨棒9件、石磨盘1件、石刀2件、骨梗石刃刀2件。图1A.工具制造水平取得了突破B.农业与手工业初步分离C.磨制石器取代了打制石器D.生产方式呈现出多样性2.秦始皇下令修筑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中央宽三丈(约7米),是皇帝专用御道,驰道两旁民众可以行走。据此可知,秦朝的驰道A.主要是为了促进各地商业发展B.主要分布在秦朝的边境地区C.其设计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原则D.采用了民间集资的修建方式3.汉文帝在位期间曾打算修建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遂作罢;“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汉文帝此举A.旨在集中资源对抗匈奴威胁B.意在减轻农民赋税负担C.践行了提倡节俭的治国理念D.彰显了无为而治的思想4.唐代扬州城内店铺栉比,商旅辐辏,波斯与大食商人长期驻足,经营珍宝药材。夜市如诗中所绘“夜市千灯照碧云”,灯火长明,三更方歇,五更又起,彻夜不辍。这反映出唐代A.重商主义政策得到贯彻B.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扬州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海外贸易成为经济支柱5.贞观六年(632年),朝廷设立的各类高等学校有学生三千多人。此后,百济、新罗、日本诸国纷纷派遣青年学子入唐求学。长安“六学”(国子监领导的中央官学)的学生最多时超过八千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材料可用于说明,唐代A.儒家文化圈国际影响力提升B.科举考试覆盖整个东亚地区C.朝贡活动与制度创新相伴随D.教育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6.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十六国、北朝时期)壁画中的“天女”形象,线条勾勒“绵”“缓”“韧”“细”“圆”“转”,强调精神性,翩然而飞,满壁风动,以飘带、流云、天花、人物动势巧妙地彰显画面动感。由此可见,这些壁画A.带有“以形写神”的风格B.反映了佛教的广泛传播C.寄托了作者的教化追求D.折射出丝绸之路的繁荣7.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初年,削州镇之权,“令文臣知州事”,其后,派二品以上的官员充任一州的长官。宋太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完善地方官员选拔制度B.防范地方割据局面重现C.提升地方行政管理水平D.推动地方文化教育发展8.《续资治通鉴》记载,北宋四川地区的交子起初是由当地大商户私自印发的,交子可以依其面值兑换金属货币。后来发生挤兑潮,大商户因拒绝兑换,多次被告上公堂。最终,朝廷接受当地转运使的建议,设立了官方纸币发行机构“交子务”。这说明,官方纸币的发行A.排挤了传统金属货币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C.引发了民间商业混乱D.拓展了政府经济职能9.金熙宗即位后,废除了女真旧制中的勃极烈制度,改用辽、宋汉官制,在中央设立尚书省、元帅府、御史台,在地方沿袭宋朝的路、府、州、县四级制。这一改制A.推动了金朝封建化进程B.反映了对中原正统的认同C.缓和了民族紧张的局势D.体现了金朝政治的二元性10.元朝时,虽然被收编的汉军及新附军的统属权由中央委付于地方政府,但中央政府通过授受牌符、禁止擅调军队的行为,限制地方政府惩办将领的权力,使地方政府无法独立行使军权,中央政府则拥有直接布置调换戍兵和整点军队的权力。这些制度设计A.体现了中央集权特征B.减轻了地方政府负担C.促进了蒙汉民族交融D.埋下了武将专权隐患11.顺治十三年(1656年),《辽东授官例》引入内地,“有殷室人户能开(垦)至二千亩以上者,照辽阳招民事例量为录用”;康熙十三年(1674年)又规定“凡贡监生员、民人垦地三十顷以上至百顷以上者······授予知县、县丞、守备、把总等官”。据此可推知,清代初年A.官员人数剧增B.政府进行垦荒C.人地矛盾尖锐D.辽东开始开发12.图2所示为1723年雍正皇帝颁赐七世达赖喇嘛的金印,印文为汉、藏、满、蒙古4种文字,刻有“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字样。这可用于印证A.清朝实施平等民族政策B.藏传佛教在清朝成为国教C.清廷对西藏行使管辖权D.西藏地区文化政策的开放13.《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这些作品A.真实再现明清时期白银的货币化B.可以佐证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C.反映了明清时期市民文化的繁荣D.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奢靡风气的盛行14.有学者指出:“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也。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这一自强运动失败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B.封建制度的腐朽C.清朝经济基础的薄弱D.领导阶级的软弱15.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纷纷投资中国的铁路、矿山。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中国已修成的铁路总长为9292公里,其中40%被控制在列强手中。另据统计,至清末,西方列强已经控制了中国煤矿开采量的90%以上。这A.是列强经济侵略深入的体现B.表明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巨变C.有利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D.暂时缓和了清政府与列强矛盾16.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为“驱逐鞑虏”“异种乱华”。1912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并提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五族共和”。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A.革命形势的发展B.《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C.社会性质的改变D.民族矛盾的基本消除17.五四运动爆发后,广州学生群体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后来当地工人广泛加入,呈现“学生在前、群众在后”的特点。与此同时,山东的抵制日货运动猛烈而持久,一些旅居山东的英美人士尤其是美国人也积极配合并参与反日运动。这说明五四运动A.促进了思想解放B.具有划时代意义C.取得了初步胜利D.影响广泛且深刻18.据统计,1927年8月至11月的短短三个月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就有22次,其中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代表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方向指的是A.恢复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大力推动工人罢工运动C.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19.1931年12月,中央苏区发布《关于修筑道路桥梁的第一号命令》,提出用竞赛的办法促进苏区交通建设。据统计,截至1932年11月,兴国修整道路48段,共计520里,桥梁98座;宁都修好桥梁80余座;永丰修好桥梁43座,道路尚在修建之中。这一时期的交通建设A.响应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B.奠定了反“围剿”胜利的基石C.体现了苏区政府的动员能力D.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制20.1940年下半年,华北敌后的国民党军卫立煌部、阎锡山部、庞炳勋部等纷纷出击(与八路军相比,其规模、时间及战绩均难以相提并论),对华北南部之日军的北援起到了阻击和牵制作用。国民党卫立煌部等出击A.说明敌后战场是主战场B.配合了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C.为武汉保卫战积聚力量D.说明了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21.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指出“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这反映了A.人民解放军在战略上采取了主动B.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C.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D.人民解放军军事理论的成熟22.1956年,当时一位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发言:“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这段讲话的历史背景是,我国A.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共识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立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转变23.1984年,供销合作社在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以“全民”变“集体”,“官办”改“民办”为核心的改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多种经营方式以及设立农村商业网点。供销合作社的这些举措A.利于培育市场经济意识B.发展了计划经济新的模式C.解决了产销之间的矛盾D.满足了社会大众消费需求24.截至2021年,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一些传感器空间站等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都是立足于目前中国发展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这些能力实现最优、最好的性能,既符合我国国情,也和世界先进水平比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科技发展A.走的是中国特色发展之路B.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C.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D.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相当快25.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连战表示:我们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坚定推动两岸互助合作,让台湾各界越来越多投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反映了A.台湾当局认同中共统一方针B.两岸合作消除“台独”势力的干扰C.两岸敌对关系已被彻底终结D.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全部正确给4分,少选给2分,多选和错选均不给分。26.墨子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由此可见,墨子的思想体现了A.兼爱非攻的理念B.对社会秩序重建的渴望C.民贵君轻的主张D.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维护27.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等。同时,在文化方面尊崇儒术,兴办学校。孝文帝的这些举措A.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C.加强了北魏的政治统治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28.司礼监在明代政治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掌印太监有“内相”之称。司礼监权力核心在“批红”制度,即代皇帝批阅公文。司礼监在明代中晚期权力日增,甚至凌驾于内阁之上。这一现象的出现A.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B.极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C.反映了中枢权力的异化D.意味着太监掌控了朝政29.林则徐编撰的《四洲志》对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尤其是美国民主制度作了详细介绍,认为美国“虽不立国王,仅设总领,而国政操之舆论,所言必施行,有害必上闻。事简政速,令行禁止,与贤辟所治无异。此又变封建郡县官家之局,而自成世界者”。由此可知,林则徐A.认识到西方制度的进步性B.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意识C.积极传播西方的民主观念D.主张推行西方的民主政治30.万隆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五国发起,没有美苏等大国参加,由民族主义国家独立举办的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A.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B.消除了亚非国家间政治分歧C.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团结D.推动了中国外交重心的转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据点。外国商品如潮水般流入,传统的手工纺织业遭受重创,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但通商口岸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与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近代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与技术。-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二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沿海城市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经济特区。随后,我国还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沿海城市促使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使得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拓展,吸引外资数量接连攀升。中国制造业产品畅销全球各地,并且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实现技术水准与生产管理能力的跃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现代化进程加快。-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现代中国“开放”的异同点。(12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儒学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崭露头角,历经数朝变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过自我革新以及融合其他思想理念,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脉络,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政治格局。-摘编自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高一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D2.C3.C4.C5.D6.A7.B8.D9.A10.A11.C12.C13.B14.B15.A16.A17.A18.C19.C20.B21.A22.C23.A24.A25.D26.AB27.ABCD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