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茶文化-茶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第1课:茶文化-茶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第1课:茶文化-茶的起源与发展_第3页
第1课:茶文化-茶的起源与发展_第4页
第1课:茶文化-茶的起源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的起源与发展2025年1月4日2025年1月4日2021/6/271茶文化基本概念

一茶文化的定义

三茶文化的性质

四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五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茶文化的体系2021/6/272一、茶文化的定义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的客观表现,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常它要借助物质形式来表示,或以物质为载体。广义上的文化:指所有人类的活动,都可以叫作文化。文化就是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文化。传统文化:祖宗成功人生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总结.2021/6/273(一)、茶文化的定义茶文化: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以茶为题材,表达诚敬谦和、孝廉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茶文化:

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老祖宗人生成功经验的总结,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总结。学习茶文化就是要向我们老祖宗要智慧,吸取人生幸福美满、事业成功的经验,落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2021/6/274(二)茶文化体系的四个层面1物态文化2制度文化3行为文化4心态文化2021/6/275(二)茶文化体系的四个层面1.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2021/6/2762.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

从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开始,对茶叶征收赋税:“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旧唐书·食货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开始实行榷茶制,即实行茶叶专卖制(《旧唐书.文宗本纪》),宋代蔡京立茶引制。自宋至清,为了控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茶叶供应,设茶马司,实行茶马贸易。(二)茶文化体系的四个层次2021/6/277(二)茶文化体系的四个层面3.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2021/6/278(二)茶文化体系的四个层面4.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2021/6/279(三)茶文化的性质

1社会性2群众性3民族性4区域性2021/6/2710(三)茶文化的性质

1社会性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陶冶。饮茶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角落和生活的各方面。在中国历史上,自唐朝至今,无论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还是粗茶淡饭的普通家庭都离不开茶。贵族与士大夫烹泉煮茗、吟诗作画,高唱“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民百姓,粗茶淡饭,不可或缺。是生活的必要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021/6/2711(三)茶文化的性质

2群众性

茶文化是一种范围广泛的文化,它雅俗共赏,各得其所。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茶的最初发现,传说是“神农尝百草’’始知茶有解毒功能和治病作用。在殷周时,茶已成为贡品;秦汉时,茶的种植、贸易、饮用已逐渐扩展开来;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以茶为“精神”的文化现象;盛唐茶已成了“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之物。由于唐代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才使人们有条件以茶为本体,去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和营造美的生活。随着茶物质文化的发展,使茶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向着广度延伸和深度发展。逐渐形成了固有的道德和民风民情,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爱茶文人的加工,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以说,茶文化是一物牵动众心,这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021/6/2712(三)茶文化的性质

3民族性

据记载,茶文化始于古巴蜀族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以汉族茶文化为主体,并由此传播扩展。但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茶文化。中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茶俗,蒙古族、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佤族的盐茶,用茶作食;土家族打油茶、纳西族的“龙虎斗”,强身健体,以茶养生;白族的三道茶,借茶喻世;傣族的竹筒香茶、回族的罐罐茶追求的是精神享受和饮茶情趣;藏族的酥油茶、布朗族的酸茶、鄂温克族的奶茶,以茶为饮。尽管各国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客来敬茶是一样的。

2021/6/2713(三)茶文化的性质

4区域性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以烹茶方法而论,有煮茶、点茶和泡茶之分;以饮茶方法而论,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别。中部地区喜欢饮绿茶,北方人崇尚花茶,福建、广东、台湾人欣赏乌龙茶,西南一带推崇普洱茶,边疆民族爱喝再加工的砖茶。就世界范围而言,东方人多为清饮茶;欧美及大洋洲喜欢加有奶、糖的红茶;西非和北非爱喝的是加有薄荷或柠檬的绿茶

2021/6/2714(四)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现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方面。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演艺、以茶为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等。2021/6/2715(五)茶文化所包括的内容1.茶史学(茶的起源、茶文化的形成、发展)2.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3.茶民俗学(古今中外饮茶习俗)4.茶美学(茶的分类、命名、茶具、茶馆、茶艺)5.茶文化交流学(茶的传播与交流)6.茶文化功能学(对茶业经济、社会的影响)2021/6/2716茶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茶的发现与最初利用第二节茶的起源-源于中国第三节饮茶业的开始第四节兴盛的唐代茶文化第五节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第六节茶的早期传播2021/6/2717第一节茶的发现与利用一茶的发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水晶肚的神仙神农—古代先民的典型化身2021/6/2718茶的发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民为邦本,食乃民天。神农求衣食,种五谷,致民利,为农工始创。生民之力,在于安康。神农尝百草,调药石以疗民殇。传医药,聚汤剂乃立本草,正药理以养性命,罹己身而民无恙。宣药疗疾,堪为医王。生活常识:中药不宜与茶同饮2021/6/2719一、茶的发现神农尝百草的启示

神农—三皇之一的炎帝中国文化做人的理念:君、亲、师君:领导,领是率领,率领的人走在前面,以身作则;导的意思是带着他走一条正路,使跟在后面的人不会走上歧途。亲:父母,以父母爱子女的心,爱护大众。师:老师,是师表、是表率,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做大众的榜样、做大众的模范,处处引导大众、教导大众。2021/6/2720

茶的发现,与其它药用植物一样,经过了不断尝试后,人们终于了解了它有解毒、利尿、提神等功能。然后慢慢用以药用、食用、饮用。以神农时代算起,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距今大约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二、茶的利用2021/6/27211茶的药用时期《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

“荼名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思意”《茶经.一之源》“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的《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固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详细阐述了茶的药理功效。二、茶的利用2021/6/27221茶的药用时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阐述了茶的药理功效。“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籍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中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唐朝茶圣-陆羽《茶经.一之源》“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不发脾气,养德行,烦恼轻,身体健,智慧长。2021/6/27232茶的养生功能—茶能延年益寿(食用、饮用)

唐代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名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

宋人钱易《南部新书》:“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说:“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名饮茶所曰茶竂。二茶的利用

2021/6/27242茶的养生功能—茶能延年益寿(食用、饮用)日本“茶祖”荣西禅师(1142——1215):南宋乾道四年(1168)来到中国,在浙江天台山、育王山学习佛教。研读经书之余,关注茶事,回国后,荣西种植茶树,倡行茶道,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二茶的利用《吃茶养生记》:“茶者养生之一仙药也,延寿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均贵重之,我朝日本曾酷爱矣,古今奇特之仙药也。”2021/6/2725

现代科学证明茶的主要作用

茶可治糖尿病、细菌性痢疾、肠胃炎、黄疸型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眼病、某些皮肤炎、辐射伤害,并具有预防龋齿、降血脂、减肥健美、防暑降温等。唐朝茶圣-陆羽《茶经.一之源》精行俭德之人,……与醍醐、甘露抗衡也”。2021/6/2726第二章茶的起源与发展二茶树的起源-原产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古今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和分布茶树原产地的考证2021/6/27271古今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和分布《桐君录》:“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

1823年,英军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萨地亚(Sadiya)山中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茶树原产地之争:中国说、印度说、无名高地说、二元说。二茶树的起源-原产中国2021/6/27282茶树原产地的考证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2)从地质变迁来看(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二茶树的起源-原产中国2021/6/27292茶树原产地的考证(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

茶树: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起源于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分布在古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古大陆的南缘,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是热带植物的温床。我国的山茶属植物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一带。鉴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表明我国西南地区是其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原产地。

2021/6/27302茶树原产地的考证(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有川滇河谷和云贵高原,由于河谷的下切和高原的上升,使西南地区形成了起伏的群山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形变化多端,形成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这样,原来生活在这里的茶树,逐渐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度气候之中。从而使最初的茶树原种逐渐向两级延伸、分化,导致了茶树的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型的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同时,云南、四川南部和贵州一带受冰河期灾害较轻,因而一些野生大茶树得以保存。并且有大、中、小叶种茶树和乔木、半乔木和灌木型茶树。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的起源中心。西南三省是茶树变异和资源最多的地方,当属茶树起源中心。

2021/6/27312茶树原产地的考证(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这也证明了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原始型茶树----高大的乔木2021/6/2732野外考察在中国西南地区不断发现野生大茶树

19世纪末,英国威尔逊(A.Wilson)的《中国西部游记》记载:“在四川中北部的山坡间,曾见茶丛普遍高达十英尺或十英尺以上,极似野生茶”

1939年,贵州务川县高达6.6-7.5m野生大茶树

1957年,贵州赤水县高达12m的野生大茶树

1976年,贵州道真县高达13m的大茶树。

1951年,云南勐海县南糯山高约3m野生大茶树

1958年,云南勐海县南糯山两人合抱,高约5.5m,株幅10m,树龄有800年以上,当地群众称这为“茶树王”,并建立了纪念亭。2021/6/2733野外考察在中国西南地区不断发现野生大茶树

1956年,西双版纳孔明山,高达19m野生大茶树

1961年,勐海县巴达公社的大黑山密林中,海拔约1500m处,发现一棵高32.12m的大茶树,树围2.9m,高地1.5处有五个分枝。此树树龄约17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茶树。同时,我国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地,都先后发现了高度在10m以上的野生大茶树。

2021/6/2734原始乔木型大茶树第二章茶的起源与发展半乔木型茶树灌木型茶树2021/6/2735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科学家

茶树的起源和自然分布状况地质的变迁以及由此引起的种内变异茶字的演化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茶的发音与各国茶的发音之间的关系日本科学家(志村乔和桥木实教授):

中国各地茶和印度茶种的染色体数目都是相同的(2n=30),他认为:茶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由缅甸到阿萨姆,向乔木化、大叶形发展;往北推移,则向灌木化、小叶形发展。滇西南——茶的摇篮;中国——茶的故乡。2021/6/2736

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在现存的文献中,茶的学名,最早见之于1753年瑞典杰出植物学家林奈的《植物种志》中。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sinensisL”。

"sinensis",即是拉丁文"中国"之意。2021/6/2737韩国认为孔子是他们的祖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该如何应对?依教奉行,行仁爱、忠恕之道。2021/6/2738

第三节饮茶业的开始1巴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先秦纳贡(2)汉魏立业(3)西晋称冠2晋南北朝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2021/6/27391巴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先秦纳贡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武王既克殷,爵之以子……茶皆纳贡之”。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第三节饮茶业的开始2021/6/27401巴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2)汉魏立业西汉末年,王褒的《僮约》:“脍鱼包鳖,烹荼用具”和“武都买荼,杨氏担荷”。前一句,反映了西汉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