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原卷版)_第1页
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原卷版)_第2页
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原卷版)_第3页
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原卷版)_第4页
1.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第1层基础必备练

一、选择题

1.小文同学看见有一只蚊子飞过来,她抓住了蚊子想观察蚊子足的结构特点,她最应该选用的方法是()

A.用肉眼直接观察B.用放大镜观察

C.用低倍显微镜观察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2.如图中实验器材,它们都可以用于()

A.解剖B.加热C.盛放液体

3.下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滴瓶可用来盛放大量实验试剂

B.②试管夹可用于夹取载玻片、盖玻片等

C.③胶头滴管必须和滴瓶配套使用

D.熄灭④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

4.下列对于使用探究器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页共9页.

A.加热时要远离加热装置B.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C.不要用手触摸刀口,刀口不要向着他人D.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清理

5.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其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结构是()

A.①B.②C.③D.④

6.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下列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解决对应问题的是()

A.观察目标偏小——换用倍数更大的物镜

B.视野光线较暗——转动遮光器用大光圈

C.物像偏右下方——将玻片朝左上方移动

D.物像不够清晰——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7.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物镜

B.②是目镜

C.若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则需调节④

D.若视野太暗,可以调节③使视野变得明亮

8.小维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若想视野中的细胞放大倍数最大,则选用下图中的镜

头组合是()

第2页共9页.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A.若要使左上方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可往右下方移动玻片

B.使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C.视野太暗,可使用大光圈和平面镜调亮视野

D.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可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0.小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将视野由甲调整为乙的状态(如图),她要转动

的结构是图丙中的()

A.①B.③C.⑤D.⑥

11.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玻片标本上

12.小华用显微镜观察以下细胞时,小华选用的目镜和物镜如下图所示,他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A.2.5倍B.40倍C.26倍D.160倍

第3页共9页.

第2层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中属于观察器具的是()

A.体温计、量筒B.酒精灯、石棉网

C.放大镜、显微镜D.镊子、刀片、烧杯

2.下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实验用品使用目的

A吸水纸擦显微镜镜头

B载玻片放置样品

C放大镜观察根尖纵切片

D解剖针撕取蚕豆叶下表皮

A.AB.BC.CD.D

3.下图为数码显微镜示意图,下列关于数码显微镜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数码显微镜也叫视频显微镜

B.观察到的显微图像可以在屏幕显示

C.观察时需要调整准焦螺旋

D.使用时需要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4.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不正确的是()

A.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和大光圈

第4页共9页.

B.物像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C.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5.下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20倍

B.对光时,应将40×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C.下降镜筒时,应从侧面看着物镜

D.如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结构①

6.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

B.乙图中,选用物镜②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

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

D.由丙图转为丁图时,需将乙图中②换成③

7.小芳用显微镜观察某种细胞时,想将视野甲中的物像变成视野乙中的物像,她进行的操作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向下移动了玻片③向上移动玻片④转动转换器⑤换大光圈、凹面镜⑥转动细

第5页共9页.

准焦螺旋

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④⑥

8.下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

B.②镜筒下降时,用低倍镜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1~2厘米处停止

C.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显微镜的规范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

二、综合题

9.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走进了生物的微观世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一)。调节支架高

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二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水滴

第6页共9页.

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填结构名称),上下大幅度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操作图乙所示光学显

微镜的(填结构名称)。

(2)图二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也是显微镜中最主要部件的结构是(填字母)。

(3)如果你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4)图三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为,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未移动,那

么,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在。

(5)观察时,要使视野由图三中的丙变为乙,应将装片向移动;要使视野从乙变为甲,应转换为

(选填“高”或“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甲变为丁,应调节图二中显微镜的部件是(填字母);此时,

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依然不够清晰,应调节(填字母)。

10.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及相关操作,据图回答问题:(“[]”中填序号,“_____”上填文字)

(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填“目镜”或“物镜”),以免压破玻片。

(2)载玻片上的字母是“q”,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3)图甲中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⑤的结构名称是。

(4)用图乙的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

镜和物镜的组合是和。(填序号)

(5)图丙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要使所观察到的细胞A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操作方法是:将玻片标

本往移动。

第3层拓展培优练

一、综合题

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

体中的微细结构,据图回答问题。(“【】”填序号)

第7页共9页.

(1)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⑦】。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使用目镜(16×)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到的细胞被放大了倍。

(3)把载有“69”字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_____

A.69B.96C.66D.99

(4)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

(5)下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6)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及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若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B.若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后,视野中的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C.若要将视野右上角的气泡移出视野,则玻片应向左下角移动

D.若要看到更大更清晰的细胞,则应选用短物镜和长目镜的组合,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二、资料分析题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他们

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8页共9页.

1931年,卢斯卡和诺尔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