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C80DB5120Codeforcontrolandmanagementoffirehazard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1DB5120/T16—2023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65火源和动火作业 75.1一般规定 75.2动火作业 75.3其他措施 8 86.1一般规定 86.2配电线路敷设 96.3电缆竖井 96.4可燃材料仓储场所 97燃气和燃油 97.1一般规定 7.2设施和装置 7.3液化石油气瓶(组) 7.4燃具和管道 7.5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 7.6其他措施 8其他可燃物 8.1一般规定 8.2电动自行车 8.3构件与材料 8.4农村常见可燃物 9应急处置 附录A(资料性)火场疏散逃生 16附录B(规范性)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举例 2DB5120/T16—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发布。本文件起草单位: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炎峰、谢鑫、李存雨、罗文杰、魏楠林、陈治宇、蒋海、汪杨、肖绮思、樊林森。本文件为首次发布。3DB5120/T16—202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等需求不断增大,各类火灾危险源风险隐患愈加突出,管控不善容易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有必要结合近年来各地火灾事故教训和资阳实际情况制定一部专门的技术标准。本文件主要内容为常见火灾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以预防型措施为主、减轻型措施为辅,兼顾专业性和通识性,为消防监督管理部门、行业领域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等开展消防工作和社会单位(场所)自主消防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于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治理、推动向事前预防转型和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DB5120/T16—2023火灾危险源控制管理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常见火灾危险源的控制方法、设置要求、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资阳市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和生产经营性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以及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住宅建筑的火灾预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907(所有部分)消防词汇GB/T38315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T40248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9农村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5009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JGJ100车库建筑设计规范XF703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XF1131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XF/T1463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XF/T3019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3术语和定义GB/T5907、GB/T38315、GB/T40248、GB50016、GB50039、GB50222、GB50352、GB50720、GB51348、JGJ100、XF703、XF/T1463、XF/T3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火灾危险源firehazard可能导致火灾发生和扩大的引火源和可燃物。3.2引火源ignitionsource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3.35DB5120/T16—2023可燃物combustible可以燃烧的物品。3.4火灾隐患firepotential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3.5公共娱乐场所publicentertainmentoccupancy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和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6公众聚集场所publicassemblyoccupancy公共娱乐场所和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等。3.7人员密集场所assemblyoccupancy公众聚集场所和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3.8大型商业综合体large-scalecommercialcomplex总建筑面积(不包括住宅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小于50000㎡,以商业为主要功能并集购物、旅馆、餐饮、娱乐、展览、交通枢纽等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体的单体建筑和通过地下连片车库、地下连片商业空间、下沉式广场、连廊等方式连接的多栋商业建筑组合体。3.9劳动密集型企业labour-intensiveenterprises员工总数超过1000人,或者同一时段工作人数超过200人,或者同一防火分区容纳超过30人的服装、鞋帽、玩具、木制品、家具、塑料、食品、纺织、印染、印刷等生产、加工、仓储场所。3.10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theplacecombinedwithhabitation,production,storageandbusiness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3.11商业服务网点commercialfacilities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²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3.12“九小”场所ninetypesofsmallfacilities建筑面积小于300m²的小学校或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酒吧、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3.1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explosiveandfirehazardousplace6DB5120/T16—2023能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蒸气、粉尘等介质环境以及在高温、受热、摩擦、撞击、自燃等情况下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场所,主要包括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燃气供应站和生产、存储、经营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厂房、仓库。3.14动火作业hotwork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3.15微型消防站microfirestation依托单位的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掌握消防专业技能,以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而建立的消防组织单元。3.16安全出口safetyexit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3.17燃烧性能burningbehavior在规定条件下,材料或物质的对火反应特性和耐火性能。材料按GB50222规定燃烧性能划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4总则4.1为了加强火灾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发生和扩大,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4.2火灾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应符合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电气、燃气、燃油和易燃易爆品的生产、储存、经营、充装等场所涉及专门消防技术措施的,应符合相关专业要求。4.3应坚持严管严控火灾危险源,重点防范引火源和可燃物同时失控。4.4火灾危险源控制管理应作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全社会辨识风险、消除隐患和应急处置能力。4.5应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火灾危险源风险研判和管控制度,制作火灾危险源一览表,实行火灾危险源标识化和清单化管理。4.6开展防火检查巡查时应重点消除火灾危险源隐患,对于不能立即改正的,应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及时消除,并加强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必要时应停用相关部位或设备。4.7应定期检查电缆井、吊顶等高风险和隐蔽部位,及时清理厨房、阳台和楼道等建筑重点部位的可燃物,非营业时间和离家期间应及时关闭火源、气源和非必要电源。4.8应按规定维护保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器材,确保完整好用。4.9应采购、使用合法合格的电气、燃气等具有火灾风险的产品或用具。供电供气单位、用电用气用户应按规定定期检测维护电气、燃气相关的设备、管线和用具,生产经营场所开展电气、燃气检修时应视情况停止生产经营活动。4.10应保障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等室内安全区域的安全性和畅通性,严禁在上述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堆放易燃易爆品和可燃物,严禁堵塞、占用和封闭。7DB5120/T16—20234.11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经营、存放或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或储藏间等。民用建筑内除可设置为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附属库房外,不应设置生产场所或其他库房,不应与工业建筑组合建造。4.12不得擅自改变既有建筑防火条件和性质功能违规生产、储存甲、乙、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4.13严禁在厂房、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不得在合用场所、商业服务网点和“九小”场所等违规搭建夹层或隔间供人员住宿。4.14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15储存可燃物资的仓库(房间、部位),必须执行XF1131和其他消防技术标准管理规定。5火源和动火作业5.1一般规定5.1.1禁止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部位)吸烟(包括使用蚊香等无焰燃烧物)、使用明火或动火作业,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部位)。5.1.2不得在以下场所(部位)使用明火或动火作业:a)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等室内安全区域;b)人员密集场所营业或开放、使用期间,室内展览厅、婚庆等场所筹备时;c)劳动密集型企业、合用场所生产加工期间,丙类仓储场所或库房;d)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内。5.1.3不得在施工现场和生产、储存棉麻、纺织等易燃物品的场所吸烟,人员密集场所等应严格管控吸烟行为,不得卧床吸烟和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5.1.4在使用蜡烛、蚊香、香烛、艾灸等物品时,不得直接放置在可燃物上方,与沙发、床单、蚊帐等可燃物应至少保持0.5m距离,并有人照看、人离火灭。5.1.5人员密集场所和室内婚庆、演出、营销等活动中严禁使用明火进行表演或燃放烟花(含冷光烟花)。5.1.6人员密集场所开放、营业期间和结束后,应加强检查巡查,清除遗留火种,不得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5.1.7高层民用建筑使用难燃外墙外保温材料或者采用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禁止在其外墙动火。5.1.8严禁违规在森林、林地进行野外动火,不得随意焚烧桔秆、垃圾。5.2动火作业5.2.1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2.2确有需要在建筑(场所)内动火作业的,应当遵守安全规定、落实安全措施,严禁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5.2.3危险化学品企业动火作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用火作业、施工现场固定动火区作业等应遵守相关专业要求,执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措施。5.2.4动火作业前,应符合下列规定:a)编制动火作业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作业时间、区域、技术要求、岗位职责和处置措施等内容,办理动火内部审批手续;b)责任人员应严格审查作业人员作业资格,说明作业内容、主要危险因素、应急处置程序等内容;c)对动火区域进行消防安全环境检查,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8DB5120/T16—2023d)裸露的可燃材料上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应清理动火区域周边和竖向空间下方的可燃物,确实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明火作业点与气焊用气瓶的距离不应小于10m;e)动火区域和其他使用、营业区域之间应采用防火幕布、金属板、石棉板等不燃构件进行防火隔离,张贴警示提示标志,高层民用建筑应在建筑主入口和作业现场显著位置公告;f)除建筑(场所)原配置的灭火器外,每个动火点应至少设置2具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不得擅自停用火灾自动报警等消防设施。5.2.5动火作业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a)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落实防范措施;b)监护人员应现场监护,责任人员、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巡查,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定状态;c)应时刻关注异常烟火,一旦出现失控燃烧应立即停止作业,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灭火,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火势情况采取发出警示、疏散逃生、报警救援等措施。5.2.6动火作业后,应符合下列规定:a)不得将电焊、气焊用具闲置于动火区域内;b)对动火区域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焊渣等遗留火种,作业完成30min后监护人员方可离开;c)经责任人员、管理人员到场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使用、营业。5.3其他措施5.3.1人员密集场所的厨房灶具、油烟罩、烟道和高层建筑的公共排油烟管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15.3.2利用明火进行加热、油炸等烹饪操作时,应有人照看。5.3.3宗教活动确需用火的,应符合以下规定:a)燃灯、点烛、烧香、焚纸等应设在室外空旷、独立的固定位置,并应有专人看护,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无人看护时或大风天气禁止用火;b)用火器具、固定灯座、灯罩和烛台等应使用不燃材料,放置香、灯、烛的案几、供桌等,其面板应使用不燃材料或包覆不燃材料;c)明火与帐幔、幡幢、伞盖等可燃物应至少保持3m安全距离,宜使用低温电灯替代明火。6.1一般规定6.1.1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存在漏电、老化、绝缘不良、接头松动、电线相互缠绕等可能引起打火、短路、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理或更换。6.1.2严禁使用铁丝、铜丝等代替保险丝,且不得随意增加保险丝的截面积。6.1.3隔离器、熔断器、连接片和闸刀开关,严禁作为功能性开关电器。6.1.4更换或新增电气设备,应根据实际负荷重新校核、布置电气线路并设置保护措施。6.1.5不得私自搭接电气线路或“飞线”充电。6.1.6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部位)应按规定使用防爆电气设备。6.1.7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电热器具及大功率电器严禁被可燃物覆盖,与可燃物应至少保持0.5m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6.1.8建筑内部的配电箱、控制面板、接线盒、开关、插座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当顶棚和墙面内部设有电器、电线时,其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9DB5120/T16—20236.1.9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额定功率不小于60W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物体上或采取其他防火措施。6.1.10照明灯具及电气设备、线路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或构件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与窗帘、帷幕、幕布、软包等装饰装修材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灯饰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6.1.11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电气线路禁止架空敷设,禁止使用白炽灯、高压汞灯等高温照明灯具。6.2配电线路敷设6.2.1电气线路敷设应避开炉灶、烟囱等高温部位及其他可能受高温作业影响的部位,不应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6.2.2室内明敷的电气线路,在有可燃物的吊顶或难燃性、可燃性墙体内敷设的电气线路,应具有相应的防火性能或防火保护措施。6.2.3明敷设用的塑料导管、槽盒、接线盒、分线盒应采用不燃、难燃制品。6.2.4电气线路和各类管道穿过防火墙、防火隔墙、竖井井壁、建筑变形缝处和楼板处的孔隙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防火分隔部位的耐火性能要求。6.2.5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商店建筑内的营业场所内导线明敷设时,应穿金属管、可绕金属电线导管或金属线槽敷设。6.2.6护套绝缘电线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部分应穿导管保护。6.2.7建筑物顶棚内、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或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应采用直敷布线。6.2.8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直接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穿金属导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通风管道外壁敷设。6.3电缆竖井6.3.1应在每层楼板处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防火分隔组件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楼板的耐火性能。6.3.2井壁上设置集中电表箱、配电箱或控制箱等箱体时,其进线与出线均应穿可弯曲金属导管或钢管保护。6.3.3强电和弱电线路,宜分别设置竖井。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强电和弱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弱电线路应敷设于金属槽盒之内。6.3.4严禁擅自在电缆竖井内搭接电气线路。6.4可燃材料仓储场所6.4.1敷设的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或难燃硬塑料管保护。6.4.2宜使用低温照明灯具,并应对灯具的发热部件采取隔热等防火措施,不应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W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6.4.3不应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灯具下方不应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的水平间距离不应小于0.5m。6.4.4用电设备、移动插座等应与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应堆放物品。6.4.5应当单独安装电气开关箱,配电箱及开关应设置在仓库外。7燃气和燃油DB5120/T16—20237.1一般规定7.1.1严禁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要求生产、储存、经营、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燃气、燃油,严禁擅自安装、改拆燃气、燃油设备和用具。7.1.2建筑同一空间内不应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燃气、燃油。7.1.3高层民用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使用燃气时,应采用管道供气。7.1.4地下、半地下场所内不应使用或储存闪点低于60℃的液体、液化石油气及其他相对密度不小于0.75的可燃气体,不应敷设输送上述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7.1.5商店营业厅内敞开式的食品加工区,应采用电加热器具,严禁使用可燃气体、液体燃料。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不应使用液化石油气及甲、乙类液体燃料,设置在地下且建筑面积大于150㎡或座位数大于75座的餐饮场所不准许使用燃气。7.1.6文物建筑内禁止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燃料油、甲醇燃料等易燃可燃气体、液体。7.1.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除厨房外,不应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罐和甲、乙、丙类可燃液体。7.1.8电梯井、电缆井内不应敷设或穿过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管道。7.1.9下列建筑(场所或部位)内不得设置瓶装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a)高层建筑;b)公共娱乐场所;c)公共用餐区域;d)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商店建筑内的厨房。7.1.10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避免受到日光直射或火源、热源的直接辐射作用;b)钢瓶与灶具的间距不得小于0.5m;c)不得敲打、倒置或碰撞钢瓶;d)不得倾倒残液或私自灌气、倒气;e)不得采用明火试漏;f)不得拆开修理角阀和调压阀;g)不得用火、蒸汽、热水和其他热源对钢瓶加热。7.2设施和装置7.2.1除住宅建筑的燃气用气部位外,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7.2.2商业燃具或用气设备应设置熄火保护装置、燃气泄漏报警和切断等安全装置。7.2.3燃气相对密度小于0.75的用户燃气管道当敷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通风不良场所时,应设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7.2.4人员密集场所内燃油、燃气设备的供油、供气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管道上均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切断装置。7.2.5存放和使用燃气、燃油的房间或部位应便于通风和防爆泄压,应采取措施防止可燃气体、蒸气在室内积聚。存放和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等散发较空气重的场所或部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可燃气体、蒸气在地沟内积聚,并防止火灾通过地沟与相邻场所的连通处蔓延。7.2.6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食品工业加工场所内有明火作业或高温食用油的食品加工部位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DB5120/T16—20237.3液化石油气瓶(组)7.3.1瓶装液化石油气应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分开存放,不得在存放液化石油气的房间内堆放可燃物。7.3.2液化石油气容器不得超量罐装。7.3.3商业和公共建筑用户使用的气瓶组严禁与燃具布置在同一房间内。7.3.4充装量不小于50kg的或存放气瓶总重量超过100kg的液化石油气容器应设置在所服务建筑外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符合液化石油气瓶组用房的有关要求。7.3.5瓶装液化石油气瓶组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独立建造,不应与居住建筑、人员密集的场所及其他高层民用建筑贴邻;b)贴邻其他民用建筑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门、窗应向室外开启;c)当与所服务建筑贴邻布置时,液化石油气瓶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m³,并应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d)总出气管道上应设置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e)房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7.4燃具和管道7.4.1用户燃气管道与燃具的连接应牢固、严密。用户管道或液化石油气钢瓶调压器与燃具采用软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燃具连接软管,敷设和使用时不应穿越墙体、门窗、顶棚和地面,长度不应大于2.0m且不应有接头。7.4.2与燃具贴邻的墙体、地面、台面等应为不燃材料,燃具与可燃或难燃的墙壁、地板、家具之间应至少保持0.5m安全距离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7.4.3人员密集场所内燃油、燃气设备的供油、供气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7.4.4商业燃具或用气设备不得设置在下列部位:a)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和变、配电室等设备房间;b)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强烈腐蚀性介质等场所。7.4.5燃气管道及附件不得设置在下列部位:a)卧室、客房等人员居住和休息的房间;b)建筑内的避难场所、电梯井和电梯前室、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c)空调机房、通风机房、计算机房和变、配电室等设备房间;d)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等场所;e)电线(缆)、供暖和污水等沟槽及烟道、进风道和垃圾道等地方。7.4.6燃气表、用户调压器不得设置在下列部位:a)易可燃墙体等材料上;b)有电源、电器开关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管道井内。7.4.7确需在住宅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内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敞开楼梯间,并应采取防止燃气泄漏的防护措施,其他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7.5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7.5.1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的燃料箱,应符合下列要求:a)燃料箱宜室外布置,严禁附设在重要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人员密集场所公共活动区域;b)室外布置的燃料箱与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6m,其正上方和周边3m范围内不应有疏散楼梯间和门窗洞口;DB5120/T16—2023c)燃料箱确需设置在室内时,应设专门的储存间。储存间宜靠外墙设置,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开向室内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室内应通风良好且不应存放其他可燃物;d)应采用带有通气管的金属材质闭式燃料箱,总容量不应大于1000L,存量不应超过90%,并采取防渗漏措施。7.5.2餐饮用醇基液体燃料的燃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a)燃料管道应设置事故切断阀,进出口管道应设截止阀,出口管道应设置回火阀;b)管道材质宜选用无缝钢管,严禁使用镀锌钢管和无防腐蚀、防溶胀能力的管道材料;c)燃料管道应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不得采用卡箍、丝扣等连接方式;d)燃料管道不得穿越吊顶,严禁破坏防火分区,确需穿过隔墙时应敷设在套管内。7.6其他措施7.6.1使用液蜡油等闪点大于60℃的燃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燃料箱宜室外布置,不得贴邻或附设在建筑内的公共活动区域;b)燃料箱确需设置在室内时,总容量不应大于1500L,并采取防渗漏措施;c)燃料箱应采用不燃、难燃材质,与明火和可燃物应至少保持3m安全距离。7.6.2汽油、煤油、柴油、酒精等可燃液体不应存放在居室内,且应远离火源、热源。7.6.3使用可燃液体燃料的炉灶、取暖炉等设备应在熄火降温后充装燃料。7.6.4室内使用易挥发产生可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应采取防静电、防撞击措施,并保持良好通风。7.6.5严禁使用易碎或易产生静电的非金属容器盛装汽油、煤油、酒精等甲、乙类液体。8其他可燃物8.1一般规定8.1.1不得在下列部位堆放、布置可燃物:a)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避难层(间)等室内安全区域;b)疏散走道、疏散通道等室内疏散区域;c)电缆井、管道井等竖向空间;d)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外墙处;e)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设备间;f)有顶商业步行街、中庭;g)吊顶内。8.1.2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8.1.3施工改造装修等需要的可燃原材料应规范放置,产生的废弃可燃杂物应及时清理。8.1.4户外电致发光广告牌不应直接设置在有可燃、难燃材料的墙体上;高层民用建筑的户外广告牌、外装饰不得采用易可燃材料,建筑高度超过50m的高层民用建筑外墙上设置的装饰、广告牌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并易于破拆。8.1.5在室内设置的传送带式物品传送装置和可升降式物品储存装置,均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并不应悬空或在吊顶部位形成可燃物储存空间。DB5120/T16—20238.1.6附属周转库房、中间仓库、医用物品库房和内设实验室库房等涉及可燃物的仓储场所,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落实物品进出、存放、使用等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隔离引火源。8.1.7室内生活垃圾桶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应与引火源和其他可燃物至少保持0.5m距离。8.2电动自行车8.2.1电动自行车不得进入民用建筑电梯轿厢,严禁在本规范8.1.1规定的部位和下列场所内停放或为其充电:a)人员密集场所;b)火灾爆炸危险场所;c)除专门用于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其他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d)合用场所。8.2.2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工业企业等应根据自用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情况,宜在建筑外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部位)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有关要求,且不应小于30m;b)与其他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6m,确需贴邻布置的,不应贴邻丙类厂房、仓库和人员密集场所,且其正上方和周边3m范围内不应有疏散楼梯间和门窗洞口;c)应采用安全插座和安装过载保护等装置,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d)每个停放点每停放10辆电动自行车应至少设置2具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e)停车棚构件(材料)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8.2.3附设在建筑内的自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房间),除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和本规范8.2.1、8.2.2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设置在汽车库或非机动车库内,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00h的防火隔墙进行防火分隔,开向建筑内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b)单个停放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00㎡,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间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22m,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时房间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c)应配备与房间、建筑相适应的消防设施器材,按标准不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设置独立式感烟探测器;d)停放车辆之间应保持0.6m的间距,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1m。8.2.4确需在首层架空区域、门厅外部等部位零星临时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其正上方和周边3m范围内不应有疏散楼梯间、门窗洞口和其他可燃物。8.2.5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可拆卸电池充电场所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确需附设在其他建筑内的,应符合下列规定:a)不应设置在本规范8.2.1规定的场所或部位;b)应与所在建筑其他部位进行防火分隔,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0h,且不应开设门窗洞c)宜设置在建筑首层,并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单个电池充电场所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d)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应配备与场所、建筑相适应的消防设施器材,按标准不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设置独立式感烟探测器。8.3构件与材料8.3.1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饰装修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使用A级、B1级材料,婚庆、演出、营销等活动确需在地面、墙体、吊顶处少量布置B2级临时装饰点缀物的,其用量和布置方式不得导致建筑构件和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降低,并应及时清理。DB5120/T16—20238.3.2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当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应8.3.3禁止使用易可燃材料作为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人员密集场所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8.3.4下列场所或部位内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或制品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a)人员密集场所;b)使用明火、燃油、燃气等有火灾危险的场所;c)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d)避难走道、避难层、避难间;e)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8.3.5下列部位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级:a)避难走道、避难层、避难间;b)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c)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8.3.6消防控制室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顶棚和墙面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级。下列设备用房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级:a)消防水泵房、机械加压送风机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等消防设备间;b)配电室、油浸变压器室、发电机房、储油间;c)通风和空气调节机房;d)锅炉房。8.3.7除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外,下列生产场所和仓库的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为A级:a)有明火或高温作业的生产场所;b)甲、乙类厂房、仓库;c)丙类高架仓库、高层仓库、地下或半地下仓库。8.3.8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顶棚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b)其他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B1级;c)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墙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8.4农村常见可燃物8.4.1柴草、木料、秸秆、饲料等堆垛应堆放于户外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较大堆垛宜设置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建筑、变配电站、道路、架空电力线路、林区保持防火间距,且不应设置在电气线路下方。8.4.2住宅院落内堆放柴草、木料、秸秆、饲料等可燃物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不应堆放于电气设备及线路、燃气产品及管线和可燃建筑构件处;b)宜堆放于独立设置的柴草间内,柴草间与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6m,当确需贴邻住宅时,相邻隔墙应为不设门窗洞口的不燃烧实体墙,且屋顶为不燃烧体构件;c)户内确需少量存放的,不应存放于卧室、吊顶和闷顶内;d)露天堆放的,不应堆放于户门、窗口、粪池附近,不应沿住宅墙根连续堆放。8.4.3燃煤、燃柴炉灶周围1m范围内不应堆放柴草等可燃物,炉灶正上方1.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DB5120/T16—20239应急处置9.1单位(场所)应加强火灾危险源辨识,了解火灾危险源的位置、性质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明确危险源区域的操作人员和防护手段,提出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的主要措施。9.2单位(场所)应加强消防应急救援准备,按规定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等志愿消防队伍,加强人员、装备建设和防灭火技能培训,提升防范化解火灾危险源风险和应对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9.3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应积极学习防火灭火知识,掌握灭火器、灭火毯、消防软管卷盘、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9.4生产生活中对异常烟气、火光、气味应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应迅速正确采取应对措施,杜绝麻痹侥幸心理。9.5严禁在建筑外墙设置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不得遮挡通风口、排烟口,公共场所不得采用金属栅栏等固定物完全封闭外窗,家庭住户的防盗栏上应开设应急逃生口,并适当配置消防应急设施,一旦发现火灾应及时、正确处置和疏散逃生。9.6单位(场所)发生火灾,应注意以下事项:a)发现初起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逃生和开展灭火,灭火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和撤退准备;b)拨打火警电话,着重讲清着火场所的详细地址、有无人员被困、火势大小、大概什么物质起火c)设有自动消防设施和消防控制室的,及时按规定启动相关设施设备;d)灭火时可采取“先控制、后消灭”原则,防止火势扩大;e)在无法直接观察判断建筑密闭空间内火灾的具体情况时,不盲目推门、破窗灭火;f)灭火过程中和火灾扑灭后,要防止建构筑物、装修物、家具、电器等垮塌、掉落,防止滑倒、触电。9.7发现燃气泄漏或初起火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不得在泄漏区域开关电器设备、取插电气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工商学院《音乐图像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女子学院《综艺主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草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写作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影视摄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学校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工作制度
- 浙江财经大学《基础医学概论Ⅱ3(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法务谈判与技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缺陷管理与风险评估实施细则
- 2023秋季初三物理 电路故障分析专题(有解析)
- 同济大学信纸
- 冲压模具设计-模具设计课件
-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职中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中国的世界遗产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辽宁科技大学
- 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修改版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
- GB/T 37518-2019代理报关服务规范
- GB/T 156-2017标准电压
- PPT沟通的艺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