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不是原核生物B.肺炎支原体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C.肺炎支原体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D.肺炎支原体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答案】D〖祥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DNA和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为DNA。【详析】A、肺炎支原体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A错误;B、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DNA和RNA都含有,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肺炎支原体是细胞结构生物,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C错误;D、肺炎支原体是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肺炎支原体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故选D。2.黑芝麻富含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钙、铁、硒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过“九蒸九晒”加工而成的黑芝麻丸更容易消化吸收且香甜可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芝麻油在室温时呈液态,因为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B.黑芝麻细胞中的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多聚体C.黑芝麻细胞中的钙、铁、硒均属微量元素,都是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D.“九蒸九晒”过程中黑芝麻细胞失去了大量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答案】C〖祥解〗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如日常炒菜用的食用油(花生油、豆油和菜籽油等);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详析】A、黑芝麻油属于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A正确;B、黑芝麻细胞中的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多聚体,是一种生物大分子,B正确;C、钙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D、水的存在形式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九蒸九晒”过程中黑芝麻细胞失去了大量的自由水和结合水,D正确。故选C。3.膜脂是生物膜上的脂类统称,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其分子排列呈连续或双层,具伸缩性,其性质决定生物膜的一般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B.磷脂具有疏水的头和亲水的尾,决定了其分子排列呈连续或双层C.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的分子结构相似,元素组成不完全相同【答案】A〖祥解〗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详析】A、糖脂参与构成细胞膜外面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关,A正确;B、磷脂的头部含有离子,具有亲水性,尾部是脂肪酸长链,具有疏水的特性,这种性质导致其排列呈连续或双层,B错误;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D、磷脂中含有C、H、O、N、P元素,糖脂是由糖类和磷脂结合形成的,其元素组成与磷脂相同,而胆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的功能各不相同,则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似,D错误。故选A。4.血管紧张素是由肝脏分泌的前体物质一血管紧张素原(一种蛋白质)水解形成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升高血压的功能。在临床应用上,人工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可作为药物改善低血压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紧张素原能与双缩脲试剂生紫色反应,血管紧张素则不能B.血管紧张素原水解生成血管紧张素的过程有肽键的断裂和水的生成C.血管紧张素具有升血压功能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血管紧张素来改善低血压症【答案】C〖祥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血管紧张素原是一种血清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血管紧张素原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在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时,伴随着肽键的断裂。【详析】A、血管紧张素原是一种蛋白质,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B、血管紧张素原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需要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完成,有肽键的断裂和水的消耗,B错误;C、结构决定功能,血管紧张素是由肝脏分泌的前体物质一血管紧张素原(一种血清球蛋白)水解形成的,具有升血压功能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C正确;D、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口服会使其被水解,导致丧失活性,不能口服,D错误。故选C。5.Simons在流动镶嵌棋型基础上提出了脂筏模型,脂筏是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在这个区域聚集着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的膜蛋白,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筏最初可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最终转移到细胞质膜上B.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分子在细胞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C.B侧代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因为B侧有糖类分子D.脂筏在物质跨膜运输、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A〖祥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析】A、脂筏是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据此可知,脂筏属于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A错误;B、据图可知,胆固醇在脂筏区域分布较多,在其他区域分布较少,据此推测,脂质分子在细胞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B正确;C、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B侧代表细胞膜的外表面,这一侧具有识别功能的重要物质--糖类分子,C正确;D、据图可知,脂筏内聚集着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的膜蛋白,还具有糖蛋白,据此推测,脂筏在物质跨膜运输、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6.研究表明,参与组成线粒体的蛋白质有上千种之多,但由线粒体基因编码且在线粒体内合成的蛋白质只有20种左右。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运送至线粒体内部时均依赖由氨基酸组成的导肽,引导这些蛋白质分配到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行使其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具备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B.线粒体蛋白质的加工大多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完成C.核基因编码进入线粒体的蛋白质的定向运输取决于不同的导肽D.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均低于内膜【答案】B〖祥解〗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详析】A、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具备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合成系统,A正确;B、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蛋白质的加工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不是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完成的,B错误;C、不同的导肽引导核基因编码进入线粒体的蛋白质的定向运输,C正确;D、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有相关的呼吸酶,外膜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均低于内膜,D正确。故选B。7.核孔复合物(NPC)结构是细胞核的重要结构,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他们通过电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控制着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核膜上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C.附着NPC的核膜为双层膜结构,且与内质网膜相联系D.蛋白质和DNA等大分子可以通过NPC进出细胞核【答案】D〖祥解〗细胞核包括: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析】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控制中心,A正确;B、核膜上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代谢越强,NPC的数量越多,B正确;C、附着有NPC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且与粗面内质网膜直接相连,便于物质的运输,C正确;D、NPC具有选择透过性,如DNA不能通过NPC,D错误。故选D。8.消化道内的葡萄糖和钠离子通过钠一葡萄糖共转运载体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已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消化道内,而钠离子则相反;钠一葡萄糖共转运载体在顺浓度梯度转运钠离子的同时转运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不消耗能量,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向胞外排出钠离子的同时吸收葡萄糖C.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磷酸基团的转移D.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与钠离子结合后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答案】D〖祥解〗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详析】A、据题意可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消化道内,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逆浓度运输,借助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势能供能,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在顺浓度梯度转运钠离子的同时转运葡萄糖”,同时小肠上皮细胞内钠离子浓度低于消化道,所以可以推测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吸收钠离子的同时逆浓度梯度将葡萄糖运入细胞内,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中,不消耗ATP,不会发生磷酸基团的转移,C错误;D、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与钠离子结合后,通道打开,使葡萄糖通过,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没有遵循对照原则B.脂肪鉴定实验中酒褙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C.可根据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色素D.淀粉、蔗糖、淀粉酶为材料验证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检测【答案】C【详析】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使用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遵循了自身前后对照原则,A错误;B、脂肪鉴定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B错误;C、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利用纸层析法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C正确;D、用淀粉酶、蔗糖、淀粉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结果可用斐林试剂检测,蔗糖不论是否发生水解都不能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C。10.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某温度下pH为b时,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pH为c时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B.图2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当温度降低时,d点右移或左移C.图2中若增加H2O2溶液的浓度,则e点上移,d点右移D.若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由b变为a时,e点下移【答案】C〖祥解〗分析曲线图:图1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pH=b时,该酶的活性最强;pH=c时,H2O2酶变性失活。图2表示在某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e点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点,d点表示到达平衡点所需的时间,能代表化学反应的速率。【详析】A、图1中pH为c时,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肽键没有改变,A错误;B、图2中在某温度下,该温度不一定是最适温度,当温度降低时,酶活性下降、上升或者不变,d点右移、左移或者不动,B错误;C、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C正确;D、若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由b变为a时,酶活性下降,e点不变,d点右移,D错误。故选C。11.如图为酒精发酵过程和乳酸发酵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和发酵过程中NADH转化为NAD+的场所相同B.两种发酵途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酶的种类不同C.两种发酵途径第一阶段反应产物相同且均释放少量能量D.酵母菌细胞中既存在丙酮酸脱羧酶,又存在乙醇脱氢酶【答案】A〖祥解〗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析】A、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转化为NAD+的场所在线粒体的内膜,发酵过程中NADH转化为NAD+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两者场所并不相同,A错误;B、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发酵的方向由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决定,两种发酵途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酶的种类不同,B正确;C、据图可知,两种发酵途径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NADH,反应产物相同且均释放少量能量,C正确;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在酵母的酒精发酵过程中,在丙酮酸脱羧酶催化下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被还原为乙醇,D正确。故选A。12.甘蔗、玉米等植物的叶片具有特殊的结构,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基粒,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不含基粒。维管束鞘细胞周围的叶肉细胞可以将CO2传递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甘蔗、玉米等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B.PEP羧化酶对环境中较低浓度的CO2具有富集作用C.PEP羧化酶基因仅存在于部分叶肉细胞中,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D.甘蔗、玉米等植物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答案】C〖祥解〗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光能的过程。具体过程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中,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将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析】A、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基粒,甘蔗、玉米等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A正确;B、PEP羧化酶可将较低浓度的CO2,与三碳化合物结合成四碳化合物,并从叶肉细胞运输至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出来,因此对低浓度CO2具有富集作用,B正确;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基因相同,PEP羧化酶基因也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中,只不过没有表达,C错误;D、甘蔗、玉米等植物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气孔关闭的条件下仍能有效利用低浓度的CO2,既减少了蒸腾作用,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所以它们对高温干旱环境有更好的适应,D正确。故选C。13.如图是某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16条染色单体C.观察该细胞前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排列与星射线的牵引有关【答案】B〖祥解〗据图可知,该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详析】A、该细胞没有细胞壁,含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此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A正确;B、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但由于着丝粒分裂,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C、在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加入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将染色体染色,通过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确定细胞所处的时期,C正确;D、该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由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的着丝粒使染色体运动,因此染色体的排列与星射线的牵引有关,D正确。故选B。14.小肠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而小肠上皮细胞与营养吸收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潘氏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出现功能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小肠干细胞分化产生小肠上皮细胞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小肠干细胞分化产生的潘氏细胞能抵抗外来病原体,使细胞趋向专门化D.小肠干细胞和潘氏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答案】D〖祥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详析】A、潘氏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是由小肠干细胞分化而来,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者的核酸有一定差异,A正确;B、全能性的判断标准是发育为完整个体或者产生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小肠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形成潘氏细胞,并不是完整个体,也没有分化为生物体的各种细胞,故不能体现全能性,B正确;C、由通过信息可知,潘氏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质,抵抗外来病原体,有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使细胞趋向专门化,能提高生物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D、潘氏细胞是分化后的细胞,在体内将保持分化状态直至衰老死亡,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D。15.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普遍的生命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内黑色素积累导致皮肤出现老年斑B.端粒能通过影响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导致细胞衰老C.人体内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D.通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凋亡速率比白细胞快得多【答案】C【详析】A、衰老的细胞由于色素积累导致“老年斑”的出现,而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A错误;B、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自由基作用于端粒,会导致端粒变短,细胞衰老,B错误;C、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参与细胞自噬的重要细胞器是溶酶体,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C正确;D、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16.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以来,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已出现了众多变异毒株,科学家用24个希腊字母为变异毒株命名,Omieron(奥密克戎)排在第15位,与以往毒株相比,它的感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B.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达到消毒的目的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产物D.奥密克戎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增殖【答案】ABC〖祥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彻底水解后会得到6种产物:4种含氮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详析】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多聚体,是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A正确;B、酒精会破坏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引起蛋白质外壳的变性,从而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所以外出返家后可用酒精喷洒衣物,可达到消毒的目的,B正确;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可得到4种含氮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总计6种水解产物,C正确;D、奥密克戎毒株是变异后的新病毒,而病毒必须依靠宿主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不能在空气中增殖,D错误。故选ABC。17.内质网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正确折叠的蛋白质才会经發泡运往高尔基体。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当超过内质网质控能力的限度时,会造成内质网的损伤,从而引起UPR(未折叠蛋白质应答反应),UP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缓解内质网的负担和损伤,恢复内质网的蛋白质稳态。推测下列属于UPR的是()A.降低内质网膜的流动性,减少囊泡的形成B.增加折叠酶的数量,促进内质网中的蛋白质正确折叠C.激活内质网中相关的蛋白降解系统,水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D.减少蛋白质的合成,防止内质网中蛋白质的进一步积累【答案】BCD〖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析】A、降低内质网膜的流动性,减少囊泡的形成,蛋白质在内质网积累,不属于UPR,A错误;B、增加折叠酶的数量,促进蛋白质完成折叠会使未完成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减少,不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缓解内质网的负担和损伤,属于UPR,B正确;C、激活相关的蛋白质降解系统,水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缓解内质网的负担和损伤,属于UPR,C正确;D、通过影响细胞中相关核酸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也随之减少,减轻、缓解了内质网的负担,属于UPR,D正确。故选BCD。18.临床上进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要阻断肝脏血流,而在此之前需要提高肝脏细胞内糖原的含量来维持肝脏细胞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高肝脏细胞内糖原的含量有利于肝脏细胞能量的供应,从而维持细胞的活性B.肝脏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阻断肝脏血流后,肝脏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有可能多于有氧呼吸D.阻断肝脏血流后,肝脏细胞消耗O2的量将会减少,产生的能量也会减少【答案】C【详析】A、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为细胞呼吸提供原料,增加肝细胞内的糖原含量有利于增加肝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维持细胞活性,A正确;B、肝脏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C、肝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产生CO2,C错误;D、氧气随血液运输,阻断肝脏血流后,肝细胞消耗O2的量将会减少,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产生的能量也会减少,D正确。故选C。19.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幼苗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番茄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水稻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B.由图1可知,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SO32-的载体平均数量比番茄少C.由图2可知,番茄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1中番茄培养液中的Mg2+浓度低于SO32-浓度,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答案】CD〖祥解〗由图1可知,水稻吸收的SiO32-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O32-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详析】A、根据图1可知,实验后培养液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对该种离子的吸收量少,反之,则吸收量大,水稻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收Ca2+的量较少,A错误;B、根据图1可知,水稻对SiO32-吸收量大,导致实验后其离子浓度小于初始浓度,而番茄对SiO32-吸收量小,导致实验后其离子浓度高于初始浓度,不同细胞吸收同一离子的速率与细胞膜上运输该离子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所以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SiO32-的载体平均数量可能比番茄多,B错误;C、由图2可知,番茄根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受氧气浓度的影响,有氧呼吸可以产生大量ATP,推测番茄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图1中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SiO32-浓度,说明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体现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正确。故选CD。20.有丝分裂过程中M蛋白可提供一个“等待”信号调控后期的开始,当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且纺锤丝与染色体正确结合后,M蛋白消失启动后期进行。药物A处理可导致M蛋白提前消失,药物B处理可导致M蛋白延迟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B.药物A可能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C.药物B可能会导致细胞周期明显变短D.中心粒的活动可能会对M蛋白产生影响【答案】ABD〖祥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完成分裂时为止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是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准备时期,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时期。【详析】A、分析题意可知,M蛋白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的进程,故M蛋白是保证细胞正常分裂的重要物质,A正确;B、M蛋白提供一个“等待”信号延缓后期的起始,直到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该蛋白会消失,药物A处理可导致M蛋白提前消失,则染色体分离不同步,可能导致细胞发生非整倍体变异,B正确;C、药物B处理可导致M蛋白延迟消失,则会导致细胞周期变长,C错误;D、中心粒可参与构成中心体,中心体与着丝粒的行为有关,故中心粒的活动可能会对M蛋白产生影响,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21.肥胖是众多慢性疾病的诱因,过多摄入糖类和脂肪容易导致肥胖。通过节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等方式能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积累,人体在运动时会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逐步水解并将水解产物释放到血液中,被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能调控摄食和能量代谢的相关过程,进而减轻体重。回答下列问题。(1)与糖类相比,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耗氧量多,从分子的元素组成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糖类和脂肪的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脂肪一般只在_________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2)脂肪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水解,不能催化糖类水解,说明酶具有_________性。脂肪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基本组成单位的区别在于_________的不同。(3)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________来识别瘦素进行摄食和能量代谢的调控,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瘦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答案】(1)①.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的含量高,氧的含量低②.糖代谢发生障碍(2)①.脂肪酸和甘油②.专一③.氨基酸④.R基(3)①.受体②.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③.18386〖祥解〗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小问1详析】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小问2详析】脂肪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因此脂肪水解的产物是脂肪酸和甘油。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水解,不能催化糖类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特点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小问3详析】由题干信息“瘦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因此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糖蛋白(受体)来识别瘦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瘦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7×128-18×(167-1)-2×1(形成二硫键脱去氢的相对分子量)=18386。22.真核细胞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随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的细胞,可看到细胞质中有一个三维网架结构,该结构主要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构成,可以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提供通道和为细胞器运动提供机械支撑。回答下列问题。(1)在细胞质基质中肽链先盘曲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亚基,然后许多亚基再拼接成该三维网架结构,该结构称为_________;该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__。(2)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向高尔基体的运输,通常由该网架结构提供运输轨道。囊泡产生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该结构特点在分子水平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__。(3)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叶绿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和分布也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l蛋白是拟南芥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正常定位所必需的。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分布如图。①据图1分析,叶绿体定位及其意义是:在弱光下___________;在强光下___________。②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比野生型拟南芥在弱光下暗反应生成C5的速率___________(填“低”或“高”)。③在Chupl蛋白缺失型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定位异常。已知叶绿体是通过Chup1蛋白锚定在微丝上,可推测Cup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_(填“外膜”或“内膜”)表面。【答案】(1)①.细胞骨架②.氢键和二硫键(2)①.具有流动性②.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3)①.叶绿体汇集到细胞向光侧,最大限度吸收光能②.叶绿体移动侧对光源,避免强光的伤害③.低④.外膜〖祥解〗细胞内的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其分布和位置也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由图1结果可知,弱光条件下,叶绿体会汇集到细胞顶面,使其能最大限度的吸收光能,保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强光条件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两侧,以避免强光的伤害。【小问1详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在细胞质基质中肽链先盘曲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亚基,然后许多亚基再拼接成该三维网架结构,该结构称为细胞骨架,该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有氢键和二硫键。【小问2详析】囊泡产生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生物膜的流动性从分子水平上表现为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小问3详析】①据图分析,叶绿体定位的意义是在弱光下,汇集到细胞向光侧,最大限度吸收光能;在强光下,叶绿体移动侧对光源,避免被强光灼伤,通过上述过程,可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②据图可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在弱光下叶绿体位于细胞底部,吸收光能较少,光反应较弱,产生的ATP和NADPH较少,C3还原形成C5(即生成C5的速率)较少。③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微丝是细胞骨架的组成结构,位于叶绿体外,叶绿体是通过Chup1蛋白锚定在微丝上,可推测Cup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外膜表面。23.为探究不同光质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彬响。在大田条件下,以玉米ZD958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光质处理,分别为红色膜(R)、蓝色膜(B)和绿色膜(G),以白色膜作为对照(CK),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处理净光合速率(µmol•m-2•s-1)胞间CO2浓度(µmol•m-2)气孔导度(µmol•m-2•s-1)CK30.3159.7271.0B22170.2199.6R18.9185.5184.3G16.1217.5171.2(1)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上,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的主要用途有:将水分解为_________和H+,H+可进一步生成_________;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_________中的活跃化学能。(2)据表可知,绿色膜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影响玉米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主要包括_________(答出两点)。(3)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气孔导度显著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却显著上升,这说明不同光质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_________(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由_________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答案】(1)①.类囊体薄膜②.氧③.NADPH④.NADPH和ATP(2)①.光合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对绿光吸收最少②.CO2浓度和温度(3)①.非气孔限制②.C5〖祥解〗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是合成有机物并储存光能的过程。具体过程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中,色素吸收、传递光能,并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将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小问1详析】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所以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II(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II(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NADPH和ATP中的活跃化学能。【小问2详析】光合色素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对绿光吸收最少,绿色膜处理组的蓝紫光和红光减少,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CO2浓度和温度也是影响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小问3详析】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气孔导度显著下降,但胞间CO2却显著上升,这说明不同光质处理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是由于气孔导度引起的,而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其过程为:CO2与C5结合形成C3,C3还原形成糖类和C5,故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由C5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24.蛋白激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能使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并结合到蛋白质分子中某些特定氨基酸上,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在分子水平的激酶活性检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ADP一Glo发光法,通过检测激酶反应中生成ADP的量来反映激酶活性,该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激酶反应后加入ADP一Glo试剂,终止激酶反应并耗尽剩余ATP;第二步,检测试剂将ADP还原成ATP,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与荧光素反应发出荧光,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蛋白激酶作用下,ATP分子的__________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磷酸化后活性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2)进行检测时,先要耗尽激酶反应剩余的ATP,目的是__________。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物质X是__________,生物膜系统中存在该物质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3)ADP—Glo发光法可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反映激酶活性,原理是__________。(4)有人提出:一定浓度的Hg2+会导致蛋白激酶失活。请设计实验对该观点进行验证,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答案】(1)①.末端②.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2)①.保证检测的ATP完全是由激酶反应生成的②.ADP合成的ATP合成酶③.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3)激酶反应中生成ADP的量可反映激酶活性,检测试剂可将这些ADP转化为ATP,ATP与荧光素反应最终发出荧光,所以荧光信号强度与激酶活性呈正相关(4)将一定量的蛋白激酶均分为两组,一组用一定浓度的Hg2+处理,另一组不处理。激酶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蛋白激酶的活性〖祥解〗磷酸化是指蛋白质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其氨基酸的羟基被磷酸基团取代,变成有活性有功能的蛋白质。【小问1详析】ATP结构式是:A-P~P~P,远离A的那个特殊化学键很容易水解,在蛋白激酶作用下,ATP分子中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到蛋白质上。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蛋白质磷酸化后活性改变。【小问2详析】通过检测ATP含量来检测蛋白激酶的活性,进行检测时,需耗尽激酶反应剩余的ATP,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98-2024表面活性剂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2024年金融担保协议3篇
- 2024年租赁合同范本:毛坯房租赁与绿化配套3篇
- 2025版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合作承包协议3篇
- 高空作业安全施工协议
- 环保工程监理合同样本
- 生物质能源项目内部招投标指南
- 文化产业监理廉洁自律声明
- 跳水运动员合租跳水馆租赁协议
- 免租金医院租赁合同
- 新入职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课件
- 汽车吊篮使用专项施工方案
- 静脉导管维护
- 普通逻辑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河海大学
- 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烟草异物智能剔除系统技术参数.
- 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
- 大学基础写作--表达方式课件
- 300td高强瓦楞原纸废纸制浆工段工艺设计
- 螺杆式风冷冷水(热泵)机组电路图
- MSD(湿敏器件防护)控制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