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1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2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3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4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卷·能力提升练)(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A.桂陵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A.广州B.洛阳C.成都D.台湾属于“观点”的是(A.舜年老时让位于禹)B.陈胜、吴广起义C.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曹丕在洛阳称帝是()①秦汉时期A.①②③④②夏商西周时期B.②③①④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④春秋战国时期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A.266年,洛阳,司马炎C.263年,长安,司马懿B.317年,建康,司马睿D.280年,洛阳,曹操)A.古代我国西部和北部民族B.野人C.吐蕃人D.高丽人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1A.三国、隋、元B.三国、五代、元D.东汉、隋、北宋C.东汉、五代、北宋权,使宗室诸王有法镇自己经济力量和聚集军事力量的根据地。这种现象最终导致了()A.大泽乡起义B.楚汉之争C.黄巾起义D.八王之乱整理设计的思维导图,从该导图我们能读到的核心信息是()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以前更加兴盛起来。这反映了()A.各民族交往推动汉族经济文化兴盛C.汉族经济文化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发展B.汉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D.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更先进)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B.大运河贯通南北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2A.国家分裂B.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走向统一)A.北方的自然条件恶劣C.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B.北方统治者不重视经济发展D.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图文物对于研究南朝时期的哪一行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A.制瓷业B.采矿业C.造船业D.纺织业)A.秦始皇嬴政B.汉光武帝刘秀C.晋武帝司马炎D.孝文帝拓跋宏误的是()A.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B.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中直接得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3A.政权分立B.民族交融C.文化滞后D.江南开发和大小官员都穿着汉族服饰。这反映出()A.鲜卑族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B.北魏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D.民族隔阂与偏见完全消除C.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成果声鹤唳”源于下列哪次著名战役(A.巨鹿之战B.淝水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甲骨文字形举例造字方法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假借字正征借为字例日明河A.象形B.会意C.形声D.假借)A.钟繇B.王羲之C.颜真卿D.欧阳询4山)A.钟繇B.贾思勰C.顾恺之D.祖冲之体。下列哪一项不是他的贡献()A.著有《水经注》一书C.制定历法《大明历》B.制造指南车、千里船等D.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主题:___________秦汉:造纸术、张仲景、华佗魏晋:祖冲之、贾思勰宋元:活字印刷术、指南针明清:总结性科技著作A.中国古代的农耕生活C.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B.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D.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450分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翦伯赞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交相进行……5——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翦伯赞为什么如此称赞“他”?(3分)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3分)(4)分)分)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选自《中外历史纲要》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毛泽东(1)根据材料一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哪种社会制度?(2分)6(2)材料二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思想出自战国时期哪一学派主张?(2分)(3)分)(4)了全国?(2分)(5)分)分)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材料一中“华夏族”的“始祖”是谁?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4分)材料二:春秋无义战。——孟子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有助于破坏特别有害的和反动的制度。——列宁(2)(4分)7渗透,取长补短。——《中国通史》(3)与交融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有何重要影响?(4分)分)关系平等和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