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动物的主要类群
1.(23-24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下列关于鱼的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B.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
C.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D.图中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氧气增多了
【答案】D
【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
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鱼不停地用口吞水而水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意义是进行气体交
换,从而完成呼吸。
【详解】A.鱼类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所以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故A
正确。
B.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
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②处的水与①处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故B正确。
C.鱼用鳃呼吸,鱼鳃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水中的氧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换,故C正确。
D.当水由口进入流经鳃,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
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由此可知,图中②鳃盖后缘处的水与①鱼的口流入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增多
了,氧气减少,故D错误。
故选D。
2.(23-24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青蛙和鳄鱼都生活在水环境中,但鳄鱼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对应的生
理特征是()
第1页共36页.
A.体温恒定,分布范围更广
B.牙齿分化,摄取食物的能力提高
C.皮肤辅助呼吸,气体交换速率提升
D.陆地产卵,生殖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答案】D
【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2)爬行动物的主要
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
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详解】A.青蛙和鳄鱼的体温不恒定,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A错误。
B.青蛙没有牙齿,鳄鱼有牙齿,但是鳄鱼的牙齿为同型齿,不存在牙齿的分化,B错误。
C.青蛙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C错误。
D.青蛙将精子和卵细胞产生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鳄
鱼属于爬行动物,将卵产生在陆地上,生殖发育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有利于更好地适陆地环境生活,D
正确。
故选D。
3.(23-24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自然界有很多鸟,每一种鸟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如图为“中国最美的
小鸟”——蓝喉蜂虎,下面哪一组是蓝喉蜂虎所属的类群特有的特征?()
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
飞行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⑤⑥
【答案】C
【分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流线形的外廓,以减小飞行阻力;前肢进化成翼,被覆羽毛;骨骼轻而硬,
有气腔,部分骨骼愈合,增加牢固性;胸肌发达,背部肌肉退化;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尤其小脑发
达;有气囊,进行双重呼吸,有完善的双循环;没有牙齿,减轻体重;直肠短,不贮存粪便;消化能力强,
第2页共36页.
排泄物以固体状态排出;不具膀胱,不贮存尿液。
【详解】①体表有羽毛:这是鸟类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并非鸟类独有。例如,某些恐龙化石也显示它们体
表有羽毛,但这些恐龙并不属于鸟类。因此,虽然羽毛是鸟类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它不是鸟类独有的,①
符合题意。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这是鸟类特有的呼吸系统特征。鸟类具有肺和气囊,其中肺是主要的呼吸
器官,而气囊则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帮助鸟类在飞行时更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②符合题意。
③体温恒定:虽然鸟类是恒温动物,但这一特征并非鸟类独有。例如,哺乳动物也是恒温动物。因此,体
温恒定不能作为鸟类特有的特征,③不符合题意。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虽然鸟类确实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但这一特征也存在于其他动物类群中,如爬行
动物和某些鱼类。因此,它也不是鸟类独有的,④不符合题意。
⑤前肢覆羽成翼:这是鸟类特有的结构特征。鸟类的前肢已经演化成翅膀,覆盖着羽毛,使它们能够飞行。
这一特征是鸟类独有的,⑤符合题意。
⑥善于飞行:虽然大多数鸟类都善于飞行,但也有一些鸟类因为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而失去了飞行能力,
如企鹅、鸵鸟等。因此,善于飞行不能作为鸟类的一个普遍且独有的特征,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3-24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差异很大,下列
对有关动物呼吸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蝮蛇用肺呼吸,冬眠时用皮肤呼吸
B.鱼主要用鳃呼吸,鳞片表面的黏液辅助呼吸
C.蝗虫的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通过肺进行呼吸
D.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答案】D
【分析】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动物形成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不同的
动物呼吸器官也是不同的。
【详解】A.蝮蛇属于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冬眠时也用肺呼吸,故A错误。
B.鱼用鳃呼吸,鳞片表面的黏液能减小水的阻力,适于游泳,故B错误。
C.蝗虫属于昆虫,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气门与体内气管相通,气管不断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
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故C错误。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故D正确。
故选D。
第3页共36页.
5.(23-24八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水族馆里的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下列动物名称里都
有“鱼”字,而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①娃娃鱼②鲢鱼③墨鱼④鱿鱼⑤鲈鱼⑥章鱼⑦带鱼
A.①②⑥B.②⑤⑦C.③④⑤D.②⑥⑦
【答案】B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心脏一心房一心室,用鳃呼吸,用鳍游
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
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
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
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无内外骨骼;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
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详解】①娃娃鱼是两栖动物,不属于鱼类,故①错误。
②鲢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②正确。
③墨鱼是软体动物,不属于鱼类,故③错误。
④鱿鱼是软体动物,不属于鱼类,故④错误。
⑤鲈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⑤正确。
⑥章鱼是软体动物,不属于鱼类,故⑥错误。
⑦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故⑦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蚯蚓可以依靠环带区分前端和后端
B.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进行呼吸
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D.蛔虫的消化器官发达
【答案】D
【分析】(1)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
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2)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
钩虫、丝虫等。
第4页共36页.
【详解】A.蚯蚓身体的前端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它体节不同,较厚,这一结构叫做环带;
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要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A正确。
B.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雨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
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进行呼吸,B正确。
C.蛔虫的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对身体起保护作用,可以抵抗人体小肠内消化液的侵蚀作用,C正
确。
D.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故其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组
成,D错误。
故选D。
7.(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关于蟾蜍和金丝猴具有的共同特征的观点描述,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B.产卵繁殖
C.体表被毛D.体内有脊柱
【答案】D
【分析】蟾蜍属于两栖动物,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
【详解】A.蟾蜍属于两栖动物,体温不恒定,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故A错误。
B.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卵生,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胎生,故B错误。
C.蟾蜍属于两栖动物,体表无毛,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故C错误。
D.蟾蜍和金丝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故D正确。
故选D。
8.(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特征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生动物都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腔肠动物的食物从口吞入,残渣由肛门排出
C.线形动物生殖器官发达,都营寄生生活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使其运动更加灵活
【答案】D
【分析】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
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
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
触角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
【详解】A.不是所有水生动物都用鳃呼吸,如鲸鱼用肺呼吸,A错误。
第5页共36页.
B.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吞入,残渣由口排出,B错误。
C.线形动物大都营寄生生活,消化管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秀丽隐杆线虫自由生活,C错误。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均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D正确。
故选D。
9.(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都被毛,有利于保温
B.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C.体温多变,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对人类的生活都有利
【答案】B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等。但不是所有哺乳动
物体表都被毛,其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详解】A.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但不是所有哺乳动物体表都被毛,如鲸等水生哺乳动
物体表无毛,故A错误。
B.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
环境,故B正确。
C.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不是体温多变,故C错误。
D.哺乳动物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提供食物、皮毛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一些哺乳动物会传播疾病
等,并不是对人类的生活都有利,故D错误。
故选B。
10.(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关于大雁适于飞行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可减轻飞行时的阻力
B.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保护
C.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骨骼轻、薄、坚固,有利于减轻体重
【答案】B
【分析】大雁属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有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空气阻力;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骨
骼轻、薄、坚固利于减轻体重。而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保护与飞行特征无关。
【详解】A.大雁身体呈流线型,能够减少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的阻力,有利于飞行,故A正确。
B.大雁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保护,这是大雁的生殖特点,与大雁适于飞行的特征无关,故B
第6页共36页.
错误。
C.大雁胸肌发达,收缩有力,能够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故C正确。
D.大雁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减轻体重,便于飞行,故D正确。
故选B。
11.(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关于鱼和青蛙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青蛙后肢趾间有蹼,有利于划水
B.青蛙和鱼都使用鳃呼吸
C.鱼主要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游泳
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答案】B
【分析】鱼和青蛙都能在水中生活,各自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鱼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水的阻力。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呼吸,后肢趾间有蹼利于划水。
【详解】A.青蛙的后肢发达,趾间有蹼,在水中游泳时,蹼就像船桨一样,能够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从
而有利于划水,故A正确。
B.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
助呼吸;而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所以说青蛙和鱼都使用鳃呼吸是错误的,故B错误。
C.鱼在水中游泳主要是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依靠各种鳍的协调作用来控制游
泳的方向等,故C正确。
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形状可以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阻力,使鱼能够更加轻松地在水中游动,
故D正确。
故选B。
12.(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四种“鱼”中,终身只用鳃进行呼吸的是()
A.鳄鱼B.娃娃鱼C.鲫鱼D.甲鱼
【答案】C
【分析】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是不同的,与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如,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详解】鳄鱼和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鲫鱼属
于鱼类,终身只用鳃进行呼吸,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7页共36页.
A.蝉胸部生有三对足,善于跳跃
B.河蚌的贝壳,都是由外套膜分泌的
C.软体动物都依靠足运动
D.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门
【答案】D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有外套膜。
【详解】A.蝉属于昆虫,胸部生有三对足,两对翅,善于跳跃,A正确。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B正确。
C.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C正确。
D.蝗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昆虫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
而不是气门,D错误。
故选D。
14.(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以下有关珊瑚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表有刺细胞B.身体呈两侧对称
C.身体由三层细胞构成D.身体分节
【答案】A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
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故A正确。
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故B错误。
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珊瑚虫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中胶层无细胞,因此身体由两层
细胞构成,故C错误。
D.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不分节,故D错误。
故选A。
15.(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中,中间宿主是()
A.水蛭B.钉螺C.纹沼螺D.淡水鱼虾
【答案】B
【分析】由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
【详解】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幼虫(毛蚴)必须先感染钉螺,在钉螺体
第8页共36页.
内发育成尾蚴后游入水中,当尾蚴接触人畜时,便钻入皮肤,到人畜体内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受感
染的人畜又排出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钉螺的水域,从而造成新的传染性。由此可见:血吸虫的中间
寄主是钉螺,终寄主是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23-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脆肉鲩,原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又称长江脆肉鲩。是利用水
库的矿泉水,喂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育成的水产品。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下列
关脆肉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脆肉鲩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属于鱼类
B.脆肉鲩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
C.仔细观察会发现,脆肉鲩的口和鳃盖后缘在交替张合,这与它的呼吸有关
D.在较多藻类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脆肉鲩有浮头的现象,这与它的觅食有关
【答案】D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池塘中藻类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黎明时池塘水中氧气含量低。
【详解】A.脆肉鲩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具备鱼类的主要特征,属于鱼类,故A正确。
B.鱼类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脆肉鲩作为鱼类也不例外,故B正确。
C.鱼类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进行呼吸,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由鳃盖后缘流
出,脆肉鲩的口和鳃盖后缘在交替张合与它的呼吸有关,故C正确。
D.在较多藻类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脆肉鲩有浮头的现象,这是因为夜晚藻类等水生生物进行呼吸
作用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鱼浮头是为了呼吸氧气,而不是觅食,故D错误。
故选D。
17.(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是因为()
A.可以使动物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B.可以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C.可以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
D.以上答案都对
【答案】D
【分析】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
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
【详解】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具有产热和保温的
第9页共36页.
生理功能。这种体温的稳定性使得恒温动物在环境温度变化时,能够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因为它们不
需要通过行为(如晒太阳或寻找阴凉处)来调节体温。恒温动物由于体温稳定,其生理活动和代谢水平也
相对稳定,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包括极端的气候条件。相比之下,变温动物的体温
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生理活动和代谢水平也因此受到很大限制。由于恒温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强,它们能够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生存和繁衍。而变温动物由于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大,其分布范围往
往受到很大限制。综上所述,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的原因包括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和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D符合题意。
\故选D。
18.(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下列动物中,有口无肛门的动物是()
A.乌贼、蚯蚓B.水螅、涡虫
C.蜘蛛、河蚌D.蝗虫、蜗牛
【答案】B
【分析】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
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详解】A.乌贼是软体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都有口和肛门,A不符合题意。
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B符合题意。
C.蜘蛛是节肢动物,河蚌是软体动物,都有口和肛门,C不符合题意。
D.蝗虫是昆虫,蜗牛是软体动物,二者有口和肛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关于两栖类正确的是()
A.既能在陆地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
B.既能在陆地生活,又能在空中生活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后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
【答案】C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不仅是两栖动物,还有一些爬行动物,如鳄鱼,A
错误。
第10页共36页.
BD.两栖动物只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不能在空中生活,BD错误。
C.两栖动物是为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C
正确。
故选C。
20.(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我国的物种十分丰富,下列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而且是爬行
动物的是()
A.中华鲟B.扬子鳄C.娃娃鱼D.大熊猫
【答案】B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
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
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
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
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
类之一。
【详解】A.中华鲟是一种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鳍来游泳,因此它并不属于爬行动物。同时,
中华鲟确实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沼泽地带,靠捕
捉鱼、蛙和昆虫为食。扬子鳄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不恒定,卵生,这些特
征都符合爬行动物的定义。同时,扬子鳄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B符合题意。
C.娃娃鱼实际上是一种两栖动物,它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能在陆地上生活,
也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娃娃鱼并不属于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以竹子为主食,生活在中国的森林中。大熊猫的体型较大,有着黑白相间的毛
色和独特的黑眼圈。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然而,由于大
熊猫并不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23-24八年级上·湖南怀化·期中)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第11页共36页.
(1)①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还能起到,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2)②运动器官为在水中自如地运动。
(3)③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呼吸,具
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④的呼吸功能强大,具有与肺相通的,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大大提高了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5)⑤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能大大提高其后代的成活率;相比于狼,⑤缺少的牙齿是。
【答案】(1)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鳍
(3)鳃肺皮肤
(4)气囊双重呼吸
(5)胎生、哺乳犬齿
【分析】图中①蝗虫,属于节肢动物;②鱼类、③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④家鸽,鸟类;⑤家兔,属于
哺乳动物。
【详解】(1)①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
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2)②鱼类的运动器官为鳍,通过各种鳍的协调作用,鱼类可以在水中自如地运动。
(3)③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是一种专门用于水中呼吸的器官,能够
从水中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当青蛙发育为成体后,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此时,
它们用肺呼吸,肺能够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同时,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在湿润的环境中,皮
肤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补充肺呼吸的不足。
(4)④鸟类的呼吸功能强大,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在飞行过程中,当鸟类
吸气时,一部分空气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另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当鸟类呼气时,气囊中的空
气又进入肺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这种双重呼吸方式大大提高了体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5)⑤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这种生殖方式使后代在母体内发育,出生后得到母
体的哺乳和照顾,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相比于狼,家兔缺少犬齿。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狼是肉
第12页共36页.
食性动物,需要犬齿来捕食和进食;家兔是草食性动物,门齿和臼齿足以满足其咀嚼食物的需求。
22.(23-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
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
(2)动物E的体表有,可以防止。
(3)动物C用呼吸:它属于生物。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F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6)图B是蛔虫,它适于寄生的特点是。
【答案】(1)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2)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
(3)肺和皮肤变温
(4)胎生、哺乳
(5)鳃鳍
(6)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分析】图中:A属于鸟类,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
于节肢动物,F属于鱼类,解答即可。
【详解】(1)动物A属于鸟类,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有很多,比如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阻
力;体表被覆羽毛,羽毛轻且有保温和辅助飞行的作用。
(2)动物E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动物C是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属于变温动物。
(4)动物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这种方式为幼崽提供了
稳定的发育环境和充足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动物F是鱼类,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用鳃呼吸,鳃可以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游泳,鳍可以帮助
鱼类在水中保持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
第13页共36页.
(6)图B是蛔虫,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线形动物。它适于寄生的特点有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
被宿主的消化液消化;消化管结构简单,靠吸食宿主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
强,以增加后代数量。
23.(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如图是同学们认识的几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属于昆虫,其基本特征是: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
(2)B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覆盖,可以保护和减少水中的阻力。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本题填字母)。
(4)D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最发达的肌肉是,有助完成飞行。
(5)E的体表被毛,胎生和哺乳,其牙齿有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
【答案】(1)翅
(2)鳞片
(3)A
(4)胸肌
(5)门齿和臼齿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
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是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
物,D是鸟类,E兔子是哺乳动物。
【详解】(1)A蝗虫属于昆虫,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B是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3)A蝗虫体内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类、C青蛙、D鸟类、E兔子体内都有脊椎
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4)D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E兔子是哺乳动物
中食草性动物,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
24.(23-24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
第14页共36页.
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如图1所示四种动
物均在其中。
(1)野生虎纹蛙常生活于稻田、沟渠、池塘、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用呼吸,
营水陆两栖生活。
(2)豺四肢较短,生殖发育具有的特征。食物主要是鹿、麂、麝、山羊等动物,牙齿是它们摄食和杀
敌的武器,观察图2,判断哪幅图符合豺的牙齿特征并说出理由。
(3)猎隼飞翔技术高超,常常在空中捕食,观察它的肌肉,可发现它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是。如图3
鸟呼吸时,除肺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辅助呼吸,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4)棱皮龟体背具7行纵棱,腹部有5行纵棱,因而得名。棱皮龟体表覆盖龟甲,它的作用是。龟
的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属于动物(填“变温”或“恒温”)。
【答案】(1)肺和皮肤
(2)胎生哺乳B有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或有犬齿)
(3)胸肌发达3气囊双重呼吸
(4)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变温
【分析】(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但肺不发达,兼用皮肤呼吸。(2)牙齿分化图2中:①门齿,②臼齿,③门齿,④犬齿,⑤臼齿。(3)鸟
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图3中:1气管,2肺,3气囊。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野生虎纹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
肤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因此野生虎纹蛙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
第15页共36页.
(2)豺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大大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
率,增强了它们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
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
物作用。因此,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
机物利用率提高。所以,观察图A和图B,可判断B图符合豺的牙齿特征,因为豺是食肉动物,具有尖锐
锋利的犬齿。
(3)猎隼的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可完成
飞行动作。家鸽等鸟类的3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
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
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4)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
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成
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所以,棱皮龟属于爬行生物,体表覆盖龟甲,它的作用是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
发。棱皮龟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25.(23-24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图中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六种动物,请回答:
(1)近几年我们沂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今年秋天100多只白鹭在沂河两岸时而翩跹起舞,时而在水中嬉戏,
A白鹭所属的动物类群大多能飞,与其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上的特点是。(不少于两条)
(2)E靠呼吸,A与D与呼吸密切相关(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
(3)C的体表包着,适于陆地生活,其需要定期蜕皮的原因是。
(4)F与A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5)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填字母)
【答案】(1)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翼、体表覆羽
(2)湿润的体壁气囊和皮肤
(3)外骨骼外骨骼会限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4)胎生、哺乳
(5)BCEAF
第16页共36页.
【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有角质喙,没有牙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心脏为四室;
呼吸器官是肺,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2)哺乳动物的特征: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
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3)两栖动物的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血液为混合血,不完全的双循环。皮
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详解】(1)A白鹭属于鸟类,其呼吸器官是肺,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翼、
体表覆羽,适于其飞行,故与其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上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翼、体表覆羽等。
(2)E蚯蚓属于低等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用非进行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其幼体用鳃呼吸,A白鹭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故A与D与呼吸密切相关(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气囊和皮肤。
(3)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
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包着外骨骼。为了适于陆地生活,蝗虫需要定期脱皮的原
因是外骨骼会限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脱皮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4)F东北虎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A白鹭属于鸟类,其生殖发育方式为卵生,
故F与A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5)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体内有无脊柱;图中A白鹭属于鸟类、D青蛙属于两栖类、F
东北虎属于哺乳动物,ADF都属于有脊椎动物,BCE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是指那些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主要包括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故图中A白鹭和F东北虎都属于恒温动物。
1.(21-22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第17页共36页.
A.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B.F可以表示在陆地上生活
C.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D.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答案】C
【分析】P是青蛙和蝗虫的共同特征,Q是青蛙、蝗虫和家兔的共同特征,E是青蛙和家兔的共同特征,F
是家兔和蝗虫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
【详解】A.E是青蛙和家兔的共同特征。青蛙和家兔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故A正
确。
B.F是家兔和蝗虫的共同特征。家兔和蝗虫都是生活在陆地上,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都是真正
的陆生动物,故B正确。
C.P是青蛙和蝗虫的共同特征。青蛙是变态发育,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而蝗虫用
气管呼吸,故C错误。
D.Q是青蛙、蝗虫和家兔的共同特征。青蛙、蝗虫和家兔都属于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生活方式为异
养,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消费者,故D正确。
故选C。
2.(21-22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说法与鸟类适于飞行没有直接关系
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B.有坚硬的角质喙C.前肢特化成翼D.消化系统发达
【答案】B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身体呈
流线型;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
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等等。
【详解】A.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使鸟类能够更高效地飞行。因此,这
与鸟类飞行有直接关系,A不符合题意。
第18页共36页.
B.有坚硬的角质喙:角质喙是鸟类用于啄食的器官,与飞行没有直接关系。它主要用于鸟类觅食时抓取、
撕裂或咀嚼食物,而不是为了飞行。因此,这个选项与鸟类飞行没有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
C.前肢特化成翼:鸟类的前肢演化成了翅膀(翼),这是鸟类飞行的关键器官。翅膀提供了升力和前进的
动力,使鸟类能够在空中飞翔。因此,这与鸟类飞行有直接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消化系统发达:鸟类为了维持长时间的飞行,需要高效的能量供应。它们拥有发达的消化系统,能够迅
速消化食物并吸收营养,为飞行提供所需的能量。因此,这也与鸟类飞行有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1-22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据调
查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B.鲢鱼、鳙鱼、鲤鱼、鲫鱼
C.草鱼、鲤鱼、鲢鱼、鲫鱼D.青鱼、草鱼、鲢鱼、鲫鱼
【答案】A
【分析】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
高产的鱼种。
【详解】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主要以螺、蚌等软体动物为食;草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
边,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在水域的上层活动,以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鳙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
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这四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是著名的“四大家鱼”,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21-22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期中)对于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贼的壳(海螵蛸)可入药B.钉螺与蛔虫病的传播有关
C.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D.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答案】B
【分析】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如乌贼、河蚌。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①可供食用。多种软体动物食用价值高,如蚶、蛏、牡蛎、杂色哈、鲍、贻贝、江珧、
扇贝、乌贼、章鱼和柔鱼等,其中乌贼是我国主要海产捕捞对象之一。②可作鱼和家禽饵料或饲料。③
蚌可用于人工珍珠的培育,鲍的贝壳中医可入药。
(2)有害方面:有些软体动物是寄生虫的中间寄主。例如:淡水腹足类的椎实螺、钉螺、纹沼螺,是人体、
鱼及禽、畜寄生虫发育时期的中间寄主,能传播寄生虫病。
【详解】A.乌贼的壳,也被称为海螵蛸,在中医药中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可以用来止血、制酸、敛疮等,
第19页共36页.
A正确。
B.血吸虫主要通过钉螺来传播给人类,导致血吸虫病。可见,钉螺实际上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与蛔虫
病无关系。蛔虫病主要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B错误。
C.软体动物如贝类、乌贼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对人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C正确。
D.螺壳因其独特的形状和纹理,常被用作装饰品或工艺品。而珍珠则是由某些软体动物(如蚌类)在体内
形成的,因其光泽和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是很好的装饰品,D正确。
故选B。
5.(23-24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脆肉鲩,原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长江水库,又称长江脆肉鲩。是利用水
库的矿泉水,喂精饲料,运用活水密集养殖法养育成的水产品。因其肉质结实、清爽、脆口而得名。下列
关脆肉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脆肉鲩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属于鱼类
B.脆肉鲩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
C.仔细观察会发现,脆肉鲩的口和鳃盖后缘在交替张合,这与它的呼吸有关
D.在较多藻类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脆肉鲩有浮头的现象,这与它的觅食有关
【答案】D
【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池塘中藻类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黎明时池塘水中氧气含量低。
【详解】A.脆肉鲩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具备鱼类的主要特征,属于鱼类,故A正确。
B.鱼类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提供前行的动力,脆肉鲩作为鱼类也不例外,故B正确。
C.鱼类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进行呼吸,水由口流入,经过鳃丝时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由鳃盖后缘流
出,脆肉鲩的口和鳃盖后缘在交替张合与它的呼吸有关,故C正确。
D.在较多藻类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脆肉鲩有浮头的现象,这是因为夜晚藻类等水生生物进行呼吸
作用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鱼浮头是为了呼吸氧气,而不是觅食,故D错误。
故选D。
6.(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我国的物种十分丰富,下列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而且是爬行
动物的是()
A.中华鲟B.扬子鳄C.娃娃鱼D.大熊猫
【答案】B
【分析】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
第20页共36页.
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其中白鲟、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金丝猴、
大熊猫、白鳍豚、藏羚羊都是胎生哺乳,都属于哺乳动物。朱鹮、丹顶鹤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体内
有气囊,双重呼吸。扬子鳄、大鲵属于爬行动物。扬子鳄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
行动物;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
类之一。
【详解】A.中华鲟是一种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通过鳍来游泳,因此它并不属于爬行动物。同时,
中华鲟确实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沼泽地带,靠捕
捉鱼、蛙和昆虫为食。扬子鳄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不恒定,卵生,这些特
征都符合爬行动物的定义。同时,扬子鳄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B符合题意。
C.娃娃鱼实际上是一种两栖动物,它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能在陆地上生活,
也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因此,娃娃鱼并不属于爬行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以竹子为主食,生活在中国的森林中。大熊猫的体型较大,有着黑白相间的毛
色和独特的黑眼圈。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然而,由于大
熊猫并不属于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在陆地生活的下列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与防止水分丢失无关的是()
A.蛇体表有鳞
B.龟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蚯蚓的体表有粘液
【答案】D
【分析】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
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详解】A.蛇作为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的鳞片主要作用是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在陆地环境
中,水分是宝贵的资源,减少水分的蒸发对于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蛇体表的鳞片与防止水分丢失
第21页共36页.
是密切相关的,A不符合题意。
B.龟的体表覆盖着坚硬的甲壳,这同样是为了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在干燥或炎热的陆地环境
中,龟的甲壳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帮助龟减少水分的散失,B不符合题意。
C.昆虫的外骨骼不仅为它们提供了支撑和保护,还起到了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是昆虫适应陆
地生活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使得昆虫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C不符合题意。
D.蚯蚓作为环节动物,其体表分泌的粘液主要是为了保持体表的湿润和进行呼吸。这种粘液与防止体内水
分蒸发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蚯蚓的呼吸和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D符合题意。
故选D。
8.(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B.
C.D.\
【答案】B
【分析】恒温动物指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
温恒定。变温动物是指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详解】A.蝗虫是昆虫的一种,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无法自主
调节体温,A不符合题意。
B.鸟类是恒温动物,它们具有产热和保温的生理功能,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显
著影响,B符合题意。
C.青蛙是两栖动物,同样无法自主调节体温,其体温也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属于变温动
物,C不符合题意。
D.鱼类是变温动物,也称为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无法自主调节体温,D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9.(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关于动物体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适于进攻和防御
B.蛔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应寄生生活
第22页共36页.
C.蜥蜴皮肤覆盖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
D.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答案】B
【分析】动物的多样性决定了各种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千差万别。动物为适应自然的选择,产生了各种各样
的形态特征。
【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其体表外胚层的刺细胞能够放出刺丝,上面有毒液,能够防御敌害和捕食,
A不符合题意。
B.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避免被寄主的消化液侵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B符合题意。
C.蜥蜴皮肤干燥,覆盖着角质鳞片,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C不符合题意。
D.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构成,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部时,水中的氧气进入
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渗出毛细血管,排入水中,完成了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3-24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中)下列动物中,我国哪一类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A.软体动物B.节肢动物C.鱼类D.鸟类
【答案】B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详解】A.软体动物虽然它们在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从数量和种类上来看,并不是
最大的动物类群,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120
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B符合题意。
C.鱼类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样在数量和种类上不及节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鸟类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种类和数量同样无法与节肢动物相比,D不符
合题意。
故选B。
11.(23-24八年级上·四川宜宾·期中)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下
列关于哺乳动物说法错误的是()
A.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B.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C.体温能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D.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第23页共36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车辆抵押担保合同
-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原理
- 活页式教材-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循环冷却水施工方案
- 养老合同附加合同样本
- 幼儿园学期课程安排计划
- 养猪场钢构厂房合同样本
- 公司合资合同样本英文
- 出售燃气烤漆房合同标准文本
- 产权委托合同样本
- 2025-2030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作交接表表格模板
- 【电气专业】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 垃圾处理厂概预算
-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PPT幻灯片(PPT 14页)
- 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民法典版)
- 广东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共80页)
-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ppt课件(PPT 65页)
- 附件2:度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苗木指导价(市园林局部分)
- 《西游记》名著导读(完美版)(课堂PPT)
- 职业危害因素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