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T 126-2024 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_第1页
DB5115T 126-2024 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_第2页
DB5115T 126-2024 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_第3页
DB5115T 126-2024 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_第4页
DB5115T 126-2024 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315115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plantingofearlyspringcucumbers2024-01-23发布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115/T126—2024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地环境 15播种育苗 1 2 38采收与生产档案 4附录A(资料性)黄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5附录B(资料性)黄瓜生产档案记录表 6DB5115/T12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市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中心、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宜宾市植保植检站、南溪区农业农村局、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四川泸旺种业有限公司、南溪区尚万家蔬菜种植专合社、南溪区南溪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茜、黄娟、何翠、文刚、金鑫、严刚、颜敏、王元元、潘丽、朱政桦、先青春、李刚、陈警帅、曾艳。本文件为首次发布。1DB5115/T126—2024早春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早春黄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与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早春黄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GB/T33129新鲜水果、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通用操作规程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4203塑料育苗穴盘NY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51/T1856瓜类蔬菜双断根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51/T2728黄瓜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早春黄瓜earlyspringcucumbers3月上中旬的早春时节采收上市的黄瓜。4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农业生产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5播种育苗2DB5115/T126—20245.1品种选择宜选择无苦味、抗病性强、抗逆性强、丰产、优质、刺少的早熟黄瓜品种,如:川绿11号、川绿16号、好蔬双喜等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中的规定。5.2种子处理5.2.1宜使用包衣种子。5.2.2未包衣种子应选用以下方式之一进行消毒:a)温汤浸种。在55℃温水中搅拌浸种15min~20min后,在常温中继续浸泡6h~8h,捞出晾干后催芽。b)药剂浸种。选用50%的代森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20min,捞出洗净后用常温干净水浸种5h~7h,晾干后催芽。5.3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在28℃~30℃的环境中保湿催芽,80%以上露白后即可播种。5.4苗床准备5.4.1苗床宜设置在大棚内,每间隔10cm宽度铺设电加温线,覆盖细土3cm后放置穴盘。5.4.2宜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播种前一天将装好商品育苗基质的穴盘浇透底水,地膜覆盖保湿待用。5.4.3育苗穴盘选用应符合NY/T4203规定,蔬菜育苗基质应符合NY/T2118规定。5.5播种5.5.1宜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每667㎡栽培面积用种量100g。5.5.2种子应播种在穴盘正中,种子平放,芽尖向下,每穴1粒,播后覆土1cm~1.5cm。5.5.3应在穴盘上加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再插好小拱棚并覆膜,最后通电加温。5.5.4穴盘育苗方式应按照DB51/T2728执行,嫁接育苗应符合DB51/T1856的规定。5.6苗期管理5.6.1早春育苗注意增温保温,出苗前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出苗率达70%后揭开地膜;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0℃~15℃。适当控制浇水、加强通风,注意通风时间防止幼苗冷害。5.6.2苗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3次~4次。定植前7d逐渐移开小拱棚,通风炼苗,提高抗逆性。5.6.3幼苗2叶~3叶1心时即可定植。注意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70%出苗后用甲霜噁霉灵或井冈霉素防治,苗期灰霉病用异菌脲或腐霉利防治。6定植6.1整地施肥6.1.1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按NY/T496,每667㎡施用农家腐熟有机肥2000kg~2500kg或商品腐熟有机肥1000kg~1500kg后,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25kg~40kg。6.1.2肥料均匀撒施后应旋耕耙平。3DB5115/T126—20246.1.3应按深沟高厢栽培,1.2m~1.4m带沟开厢,厢宽0.8m~1m、沟宽0.4m,畦高20cm;畦面应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6.2定植时间及密度6.2.1宜在次年1月中上旬,早春大棚内地温达到15℃以上定植。常规栽培每667㎡定植1600~1800株,双行定植,一穴单株,行距60cm~80cm,株距40cm~45cm。6.2.2移栽定植后应及时浇灌定根水。7田间管理7.1温湿度管理7.1.1早春栽培应以保温为主,定植后需加盖小拱棚,有利于缓苗。缓苗后,白天大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3℃~25℃,夜间13℃~15℃,适时通风排湿。7.1.2黄瓜幼苗长至5叶~6叶时,应揭开小拱棚膜,最后拆除小拱棚。7.1.3结瓜期,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5℃~30℃,夜间宜控制在13℃~17℃。7.1.4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5%~85%。当植株6片~8片叶时搭架吊蔓,之后每2d~3d引蔓一次。7.3植株调整7.3.1应去掉黄瓜主蔓第6节以下的雌花,及时抹除侧芽,以主蔓结瓜为主。7.3.2当黄瓜开始采收后,应及时摘除植株病叶及下部枯黄老叶,并摘除卷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7.3.3根据架高,及时落蔓,调整好瓜蔓长度。7.4肥水管理7.4.1采用随水施肥方式进行追肥,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以亩产量4000kg~5000kg测算,第一批黄瓜采收后,每667㎡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15kg,以后每采收2批~3批瓜视苗情每667㎡施三元复合肥10kg~15kg。7.4.2叶面及时喷施硼肥、钙镁肥和磷酸二氢钾。7.4.3宜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7.5保花保果采用熊蜂授粉、人工辅助授粉或喷(涂)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保花保果。7.6病虫害防治7.6.1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耐)病虫品种,选择水旱轮作,嫁接育苗,培育壮苗,及时摘除病果、病叶、畸形果,清洁田园等措施进行农业防治,避免与瓜类作物重茬种植。7.6.2物理防治选用防虫网防虫,悬挂黄板和蓝板,安置性诱捕器等措施进行物理防治。4DB5115/T126—20247.6.3生物防治选用天敌防治害虫,如人工释放捕食螨,使用Bt、天然除虫菊素、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7.6.4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主要病虫害与部分推荐农药见附录A。8采收与生产档案8.1采收标准8.1.1早春黄瓜开花后7d~10d,达到采收标准即可采收,采收时应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8.1.2产品质量安全应符合GB2762和GB2763的规定。8.1.3采收后,要及时分级、包装、预冷,包装技术按照GB/T33129执行。8.2生产档案管理应对生产管理、采收各环节的主要措施进记载。黄瓜生产档案记录表格参照附录B。5DB5115/T126—2024(资料性)黄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黄瓜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黄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2%春雷霉素水剂(400~750)倍液注:应优先选用适宜早春黄瓜病虫害防治的高6DB5115/T126—2024(资料性)黄瓜生产档案记录表田间农事操作记录见表B.1。表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