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生态工程与保护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27281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2111571.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内涵 2259031.2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 24151.3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 321255第二章生态规划与设计 390522.1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3313982.2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466812.3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流程 44409第三章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569453.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特点 583223.1.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 551853.1.2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 596753.2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手段 53963.3森林生态系统重建的案例分析 631006第四章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 6322814.1水土保持工程的基本原理 6183114.2水源涵养林的营造与管理 7204314.3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的关键技术 751第五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7282875.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 7214105.2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技术 8186495.3生物多样性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87492第六章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 9240656.1生态防护林的功能与类型 949286.1.1功能 9145406.1.2类型 9136256.2生态防护林的设计与布局 94986.2.1设计原则 9312916.2.2布局方法 9186106.3生态防护林的管理与维护 10325866.3.1管理措施 10239976.3.2维护措施 1017184第七章城市林业生态工程 10149567.1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1084787.1.1概念 10323787.1.2特点 1031957.2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1184267.2.1设计原则 11220687.2.2设计内容 1153117.2.3实施步骤 11233817.3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与评价 11267867.3.1管理措施 1198597.3.2评价方法 1224761第八章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价 1299788.1监测与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12174668.2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体系构建 12287658.3林业生态工程评价与反馈 139339第九章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 13209929.1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体系 13208729.1.1政策体系概述 13188419.1.2政策体系构成 1342459.2林业生态工程法律法规 14134449.2.1法律法规概述 1427499.2.2法律法规构成 14317299.3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14242979.3.1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470959.3.2监督与评估 1422493第十章林业生态工程发展趋势与展望 15836110.1林业生态工程的技术创新 15402610.2林业生态工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52524210.3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15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述1.1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内涵林业生态工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生态学、环境学、林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工程技术。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遵循生态规律,尊重自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2)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手段,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3)注重工程实施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双赢。(4)强调工程的长效性,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1.2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摸索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林业生态工程主要以单项治理为主,注重改善局部生态环境。(2)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开始向区域性、综合性治理转变,注重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3)深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工程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1.3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生态环境:林业生态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水资源安全。(2)维护生物多样性:林业生态工程有利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生态工程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促进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提高国家生态安全:林业生态工程有助于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国家生态安全,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作出贡献。第二章生态规划与设计2.1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生态规划作为一种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整体性原则:生态规划应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规划成果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威胁。(3)地域性原则:生态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制定符合地域实际的生态规划方案。(4)参与性原则:生态规划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鼓励公众参与,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5)动态性原则:生态规划应关注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规划方案,以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2.2生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以下是生态设计的几个核心理念与方法:(1)生态优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2)低碳环保:采用低碳、环保的设计方法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循环利用: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生态补偿:在设计中考虑生态补偿措施,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景观融合:将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2.3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流程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2)目标制定: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明确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3)方案设计:根据目标制定,运用生态设计理念与方法,编制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4)方案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包括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5)方案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6)方案实施:将优化后的设计方案付诸实践,进行具体实施。(7)监测与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对生态规划与设计效果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第三章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3.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与特点3.1.1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地质构造运动、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可能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例如,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霜冻等,可能导致森林植被受损,生态系统功能降低。(2)人类活动:过度砍伐、开垦、采矿、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这些活动不仅直接破坏森林植被,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3)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火灾不仅破坏森林植被,还可能导致土壤贫瘠、水源减少,加剧生态系统退化。3.1.2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1)生态系统功能降低: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导致其生态功能降低,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汇等。(2)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3)生态环境恶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4)社会经济损失: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农业减产、水资源减少等。3.2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手段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植被恢复: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森林植被。(2)土壤改良:对退化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3)水源保护:加强水源保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4)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5)生态修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修复退化生态系统。3.3森林生态系统重建的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重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某地区地处我国南方,地形复杂,气候湿润。由于过度砍伐、开垦等人类活动,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损失严重。重建措施:(1)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根据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修复规划。(2)实施植被恢复工程: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森林植被。(3)加强土壤改良:对退化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4)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5)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水源保护,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修复退化生态系统。通过以上措施,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重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损失得到缓解。第四章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4.1水土保持工程的基本原理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旨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程。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2)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发挥植物与工程的综合作用,提高水土保持效果。(3)维护和恢复地表植被,增加地表糙率,减缓径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风险。(4)合理配置水土保持设施,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体系,保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2水源涵养林的营造与管理水源涵养林是指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地周边营造的以防洪、抗旱、改善水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其营造与管理要点如下:(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树种,保证水源涵养林的生长与水源涵养功能的发挥。(2)合理规划林分结构,采用混交林、多层次林等方式,提高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3)加强水源涵养林抚育管理,保持林分健康稳定,提高水源涵养能力。(4)建立健全水源涵养林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防止人为破坏。4.3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的关键技术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技术: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等条件,合理选择和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提高水土保持效果。(2)植被恢复技术:采用种子、苗木、插穗等多种方式,快速恢复和重建植被,提高水土保持能力。(3)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施用有机肥、化肥、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4)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5)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工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5.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物种、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种内基因型的差异;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生活资源。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减缓水土流失等。生物多样性还具有美学、文化和科研价值。5.2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就地保护是指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物种迁出原产地,进行人工繁育和养护,以避免物种灭绝。生态系统恢复是指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其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包括生物监测、生物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评估等。生物监测是对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生物资源调查是对生物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和监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生物多样性评估是对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评估,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依据。5.3生物多样性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生物多样性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合理开发生物资源,如中药材、食用菌、野生动物等,提高生物资源利用效率。(2)生物技术利用:运用生物技术,如生物制药、生物育种等,提高生物资源的附加值。(3)生态旅游与观赏: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4)生物多样性教育与宣传: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生物多样性利用的方法包括:(1)生态位分离:合理配置生物资源,使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各得其所,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2)物种多样性保护:保护关键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通过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4)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为生物多样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第六章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6.1生态防护林的功能与类型6.1.1功能生态防护林体系是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如下:(1)调节气候:通过林冠层的遮荫和蒸腾作用,降低气温,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2)保持水土:林冠和地被物能截留降水,减缓径流,降低水土流失。(3)净化空气:生态防护林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4)防护农田:减少风蚀、水蚀等自然灾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5)提供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6.1.2类型生态防护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水源涵养林:主要功能是保持水源,减轻洪水灾害,提高水质。(2)水土保持林: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3)防风固沙林:主要功能是降低风速,固定沙土,减轻沙尘暴危害。(4)农田防护林:主要功能是保护农田,减轻自然灾害。(5)城市绿化林: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6.2生态防护林的设计与布局6.2.1设计原则生态防护林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和配置模式。(2)多功能兼顾:充分发挥生态防护林的综合效益,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长远规划:充分考虑生态防护林的长期效应,保证可持续发展。6.2.2布局方法生态防护林的布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带状布局:将生态防护林沿河流、道路、农田等线性要素布局,形成防护带。(、布局方法)。(2)块状布局:将生态防护林划分为若干块状区域,均匀分布在整个防护范围内。(3)网格布局:将生态防护林划分为网格状,以提高防护效果。6.3生态防护林的管理与维护6.3.1管理措施生态防护林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政策法规制定: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生态防护林的管理责任和要求。(2)技术指导: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3)资金保障:合理配置资金,保证生态防护林的投入。(4)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生态防护林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6.3.2维护措施生态防护林的维护措施主要包括:(1)植被恢复:及时补植、更新受损的植被,保持生态防护林的完整性。(2)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减少损失。(3)抚育管理:定期修剪、施肥、浇水,提高生态防护林的生长状况。(4)保护设施:设置防护网、围栏等设施,防止人为破坏。第七章城市林业生态工程7.1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特点7.1.1概念城市林业生态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运用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7.1.2特点(1)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具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如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降低噪音等。(2)城市林业生态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如生态学、林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3)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强调城市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4)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7.2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7.2.1设计原则(1)遵循生态原则,充分考虑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2)注重城市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3)结合城市景观和人文需求,创造优美的城市森林景观。(4)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7.2.2设计内容(1)城市森林布局规划:根据城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森林布局。(2)城市森林类型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森林类型,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城市森林结构设计:设计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4)城市森林景观设计:注重城市森林景观的营造,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7.2.3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调查,明确工程目标、任务和规模。(2)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原则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3)施工组织:合理配置施工力量,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4)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5)工程验收:对施工成果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7.3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与评价7.3.1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2)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工程质量。(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建立健全工程后期维护管理制度,保证工程长期稳定运行。7.3.2评价方法(1)生态效益评价:评价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2)社会效益评价:评价城市林业生态工程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3)经济效益评价:评价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4)综合评价:综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整体效益。通过对城市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与评价,为我国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八章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价8.1监测与评价的方法与指标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监测与评价是关键环节,旨在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工程效果进行实时跟踪与评估。监测与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面调查、遥感监测、模型预测等。以下对各类方法及相应指标进行阐述。地面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林业生态工程相关数据。主要指标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生物量、土壤类型、土壤水分等。遥感监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林业生态工程区域进行大范围、高精度的监测。主要指标包括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地表温度等。模型预测法:基于历史数据和生态模型,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主要指标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8.2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体系构建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体系的构建,旨在实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实时监测、预警与评价。以下从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平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植被、土壤、水文、气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监测方法:采用地面调查、遥感监测、模型预测等多种方法,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监测体系。监测平台:构建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收集、处理、分析与共享。8.3林业生态工程评价与反馈林业生态工程评价是对工程效果的综合评估,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以下对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反馈机制进行阐述。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工程实施效果等方面。反馈机制:建立林业生态工程评价反馈机制,对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开展评价工作,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2)建立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3)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4)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上述监测与评价方法,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第九章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9.1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体系9.1.1政策体系概述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体系是指导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依据。该体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9.1.2政策体系构成(1)国家层面政策:主要包括国家发展规划、林业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2)部门规章:涉及林业、环保、土地、水利等部门的规章,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具有指导意义。(3)地方政策:各级地方根据国家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实施政策。(4)技术规范与标准: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9.2林业生态工程法律法规9.2.1法律法规概述林业生态工程法律法规是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林业生态工程的法律地位、责任主体、法律责任等内容,为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9.2.2法律法规构成(1)宪法:明确了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2)林业法:规定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法律责任、管理权限等内容。(3)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4)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森林防火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9.3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9.3.1政策与法规的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明确责任主体,保证政策与法规的有效执行。(2)完善政策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林业生态工程政策,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政策体系。(3)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需求。(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9.3.2监督与评估(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政策与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保证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培训和发展咨询服务合同
-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与辅助治疗手册
- 智能家居产品批发合同
- 三农产品电商三农村电商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方案
- 食品加工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 农业智能化生产技术转化合同
- 法人股东转让股权协议
- 专业软件操作使用说明指南
- 市场营销合作协议
- 食堂物资采购合同范本(2025年)
- 电动三轮车监理细则
- 《铝及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切缝翘曲法》
- 知识创新与学术规范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企业贷款书面申请书
- 人教五年级英语上册2011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17》教案及教学反思
- 交换机安装调试记录表实用文档
- 理性思维作文素材800字(通用范文5篇)
- 应急物资清单明细表
-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