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3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错误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市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C.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D.湿地生态复原工程——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C[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的措施是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复原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等,典型实例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问题和对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问题的唯一途径B.湿地生态复原工程会加剧人多地少的冲突,对人类发展不利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仅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D.只要各种生态工程技术发展成熟,我们完全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C[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解决人多地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非唯一途径。湿地生态复原工程是复原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耕地会短暂性略有削减,但是其生态效益是巨大的。虽然各种生态工程技术渐渐发展,并最终会成熟起来,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3.下列关于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是人类折服、主宰自然的典型实例B.我国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的典型实例是“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包括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的复原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D.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和防沙治沙生态工程都属于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A[我国的大区域生态系统复原工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实例,但人类并没有折服和主宰自然。]4.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实行了不同的措施D.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等原理,但没有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5.下列关于湿地生态复原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纳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削减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复原,只留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爱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复原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复原其生态功能C[湿地生态复原工程就是采纳工程手段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爱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限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复原。在湿地的四周,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削减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复原其生态功能。]6.甘肃某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复原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实行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复原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D[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题干中供应的信息:①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②尽快复原原状的最佳措施是回填土壤为栽种植物供应生存条件。然后再由选项并结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作答。]7.小流域治理已经从起先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长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限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是建立稳定、长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圈2号”试验给人的启示的是()A.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B.加深对自然规律的相识,按自然规律办事C.人类早晚会建立第2个“生物圈”,无须担忧地球恶化D.大自然给人类供应的支持与服务可谓无价之宝C[“生物圈2号”工程使我们相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迄今为止,人类仍旧没有实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界给人类供应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窦店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B.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对湿地的复原,只要留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爱护区就可以了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当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A[北京郊区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符合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错误;对湿地的复原,不仅要留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爱护区,还要留意限制污染源、废水处理等问题,C错误;生态工程应当以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D错误。]10.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自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1)湿地由于其特别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进行传递。(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养分化,缘由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整实力下降。造成富养分化水体中鱼类大量死亡的缘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5)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变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湿地生态复原工程就是采纳________和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______________污染限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复原。[解析](1)湿地可以调整水流量和限制洪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2)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合成有机物,再以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网)传递。(3)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反抗力稳定性越高,复原力稳定性越低。稻田的物种多样性低,所以它的反抗力稳定性比湖泊的低。(4)自动净化实力是湖泊复原到以前正常状态的实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破坏。水体富养分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鱼类大量死亡。(5)(6)见答案。[答案](1)调整水流量和限制洪水(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答案合理即可)(2)光合作用食物链(网)(3)反抗力(4)自动净化实力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5)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6)工程生物点源和非点源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实力提升练]11.浙江慈溪采纳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在富养分化污水中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汲取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亮度B.浮床上的植物不能汲取水中的NOeq\o\al(-,3)、POeq\o\al(3-,4)等离子,不能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C.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D.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上升,削减了微生物种类和数量C[植物不能汲取水中的悬浮物,选项A错误;水体富养分化指的是水中富含N、P等养分物质,栽培的植物可以汲取利用水中的无机盐,从而降低水体富养分化的程度,选项B错误;浮床可以遮挡光照,使得水体中的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抑制其繁殖从而避开水华的发生,选项C正确;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降低,选项D错误。]12.如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放开式污水处理池塘(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物理沉降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分解作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改变依次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C[流入的污水经沉淀后被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被藻类等生产者利用,A项正确;整个过程中既有物理沉降又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项正确;这个过程中细菌起分解作用,而藻类属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不能称为分解作用,C项错误;随着距水面深度的增加,含氧量不断下降,不同水层的微生物呼吸作用类型可能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和厌氧型,D项正确。]1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该工程运用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项)。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______________,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究竟都来自________。燃烧沼气为鸡舍照明,通过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____________信息的传递。(2)图二为某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复原工程流程图,在复原过程中,①②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3)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生物多样性特别高,珊瑚虫和藻类组成了高效的植物—动物养分循环,因此珊瑚礁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该生态系统体现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学问,重点考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1)图一所示生态工程运用的主要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均为自养型生物,图一中只有谷物和蓝、绿藻为自养型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燃烧沼气为鸡舍照明,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2)图二为某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复原工程流程图,在复原过程中,①②分别指平整压实土地和人工制造表土措施,该生态工程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3)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生物多样性特别高,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原理;珊瑚虫和藻类组成了高效的植物—动物养分循环,因此珊瑚礁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谷物和蓝、绿藻太阳光能物理(2)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3)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14.下面是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这一生态工程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蓝、绿藻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3)下图是某科研工作者为该村设计的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①此方案中a、b过程需每一位居民的参加,参加的行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d、e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d、e途径比c途径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蓝、绿藻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属于生产者。(3)过程a、b是对垃圾的分类处理;过程d、e是利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处理有机废弃物,此过程既充分利用了废弃有机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又削减了因燃烧带来的污染。[答案](1)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自养需氧型生产者(3)①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②分解者③除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地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并且削减了因燃烧带来的污染15.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留意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该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快速,其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