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第2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罗马法的概念与形成条件1.概念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罗马帝国(前27-395年)直至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526-565年在位)编纂法典为止的全部法律和法理的总称。2.形成条件政治条件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须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罗马对外扩张中的有力推行社会条件平民、自由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经济条件罗马eq\o(□,\s\up1(01))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旺盛思想条件古罗马人崇尚“自然法则”思想文化因素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等法律成果技术因素罗马法的立法形式敏捷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二发展历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为所欲为地说明法律,爱护自己,损害了eq\o(□,\s\up1(01))平民利益。(2)标记: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eq\o(□,\s\up1(02))十二铜表法》。(3)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爱护了平民利益;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犹如态报仇法。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eq\o(□,\s\up1(03))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2)变更:法律的适用范围从仅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eq\o(□,\s\up1(04))自由民。(3)公民法特点:注意形式、程序繁琐、缺乏敏捷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4)万民法特点:简洁敏捷且好用有效,注意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1)零散:皇帝重视立法,驾驭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说明。(2)体系: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eq\o(□,\s\up1(05))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形成。三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1.罗马法的基本原则(1)同等原则: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同等,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见同等原则。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原则”。(2)法人制度: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3)“不告不理”审判原则:罗马名言“没有告知人就没有法官”。(4)物权法定制度: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全部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行侵扰”。(5)继承制度:实行遗嘱至上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敬重当事人的意愿。2.罗马法的立法精神:自然法(1)概念:自然法不是详细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eq\o(□,\s\up1(01))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所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是社会得以维系的人类正值行为的原则(如eq\o(□,\s\up1(02))人人生而同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等)。它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及国家权力应是自然法的体现和实现自然法的保障。自然法无论与习惯法和成文法,还是与公民法和万民法,都不是并列概念,它不是罗马法发展的一个详细阶段。(2)意义:这种自然同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标记着eq\o(□,\s\up1(03))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最光辉之处,奠定了罗马法的永恒价值。四历史影响1.维系统治(1)为国家权力供应了法律依据,稳定了eq\o(□,\s\up1(01))社会秩序,爱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有利于缓解eq\o(□,\s\up1(02))社会冲突,稳固帝国的统治。(3)爱护eq\o(□,\s\up1(03))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2.影响后世(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eq\o(□,\s\up1(04))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2)成为近代eq\o(□,\s\up1(05))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图解历史]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易错易误]《十二铜表法》(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利于爱护平民利益是从限制贵族特权这个角度来说的,并非真正爱护平民的利益。(2)《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记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标记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形成。[问题探究1]有人说《十二铜表法》为了维护平民利益,废除了习惯法,你觉得对吗?提示:不对。《十二铜表法》并没有废除习惯法,而是习惯法的汇编,也不是为了减弱贵族特权,它是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起点,它极力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问题探究2]有人说公民法与万民法是相互对立的,你觉得对吗?提示:不对。狭义上的罗马法指的是公民法,它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广义上的罗马法指的是万民法,它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罗马公民法与万民法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与公民法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维系了罗马的社会稳定,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辨析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分与联系[概念辨析]罗马法中的“公法”与“私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法律一般被分为公法与私法两种类型。公法指的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的法律规定,而私法指的是关于一般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而万民法则侧重于私法建设。在私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行侵扰是最基本的法律原则。[灵巧识记]古代罗马法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1鲜活的法律,永久的生命——罗马法的发展与演化一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十二铜表法》二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假如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和善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足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三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共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分为“公法”和“私法”。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教你读史]史料一主要阐述了罗马法中关于债务的内容。史料二主要反映了西塞罗的法治思想。解读史料二关键是抓住史料的中心词句“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印证了公民是法律的制定者,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史料三主要表达了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是一次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史料运用](1)依据史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对债权人权利的规定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法律思想?有何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史料二,谈谈作者在《论责任》中对法律的相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史料三及所学学问,分析作者为什么说罗马法“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法律思想:私有财产不行侵扰。意义:有法可依,贵族随意说明法律受到限制,确定程度上爱护了平民的利益。(2)重视法律,确定法律的作用,认为法是天下人的行为规范;认为公民是法律的制定者;认为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认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3)罗马法的划分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冲突;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罗马法体现的法治观念“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含的罗马法精神。罗马法精神主要包括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三者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体意识。”由于受自然法思想的影响,罗马法的法律精神博大精深,具有永恒价值。犹如等原则、物权法原则、遗嘱至上原则等。到了近代社会,在资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中,这些原则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罗马法中还蕴含了和谐因素以及强调当事人和解的重要性。从文明继承方面看,希腊人敬重法律的理性思想对罗马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罗马人仿照、借鉴、移植、吸纳希腊文化精神,并在对外扩张中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沟通整合。从文明延缓方面看,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在法学思想上,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同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主题2多样的文明——东西方的法律一两张判决书。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二第六表:凡主见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罚金。——《十二铜表法》三“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唐律疏议》[教你读史]史料一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判决结果。判决一:因甲之子死亡而判决乙之子抵罪,符合“同态报仇”原则。判决二:乙之子无罪,印证了罗马法“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体现了“理性色调”。史料二反映了罗马法的基本内涵。第六表分号前一句体现“谁主见谁举证”的原则,分号后体现“违约罚款”原则,二者可归纳为法律公允的原则。史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法律的特点。省略号前“妇有七去”的标准反映了封建伦理在唐律中的地位;省略号后死罪“皆须取决宸衷”则体现了皇帝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权力。[史料运用](1)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史料一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史料二、三,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不同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报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2)《十二铜表法》注意爱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意法律公允;唐律注意伦理(或“以礼入法”),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罗马法的特征(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是世界文明的珍贵遗产。(2)从形成上看:罗马法由最初伸缩性很强的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随着罗马的扩张,又由公民法演化成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须要而演化的特点。(3)从内容上看: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行侵扰,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领域。(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影响后世,是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为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也影响到亚洲、北美和非洲。其蕴涵的精神和原则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5)从实质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行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24全国卷Ⅲ,40(1)2024全国卷Ⅰ,322024全国卷Ⅱ,322024全国卷Ⅱ,322024全国卷Ⅰ,321.(2024·全国卷Ⅱ)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绽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同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学问考查罗马法的作用实力考查获得和理解信息素养考查历史说明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平民为了追求同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同等的地位,故选C项。贵族特权受限制,而非废除,解除A项;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记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B项;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还包括一些非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解除D项。2.(2024·全国卷Ⅰ)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犹如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逝,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变更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学问考查罗马法的影响实力考查调动和运用学问理解信息素养考查历史说明、家国情怀答案A解析歌德认为,罗马法虽“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却“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与史实不符,解除;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C项错误;罗马法并不能不断变更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D项错误。3.(2024·全国卷Ⅰ)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允,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解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学问考查罗马法实力考查获得和解读信息的实力素养考查历史说明答案C解析法官审案时可能会被表象迷惑而导致误判,因此,“双眼蒙布”是警示法官审案不应受表象迷惑,应洞察事实真相,故选C项。法官审案应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道德良知,解除A项;法官审案时注意证据,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时证据的一个来源,不能作为全部证据,故B项错误;法官审案应重证据,而不应盲目遵从民众意愿,故D项错误。考向分析:罗马法重在考查其内容和特点——爱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同等、司法原则、法律程序、法律精神和理念等。命题者常以详细的案例或多种史料切入考查,使高考真正服务于实力和素养。预料1通过《十二铜表法》内容,考查人类的文明进步(2024·福建三明高二期末)《十二铜表法》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共享公有土地的同等权利。这表明()A.《十二铜表法》注意爱护平民利益B.爱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C.平民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得到了扩大D.罗马法在军事扩张中不断得到完善答案C解析从材料“《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钻石保值增值协议书
- 餐饮加盟平台协议书
- 镇江双月协商协议书
- 门市转让手写协议书
- 高速施工安全协议书
- 非法集资合股协议书
- 鱼池防漏保修协议书
- 车位委托代售协议书
- 苗木临时收购协议书
- 菌种大棚承包协议书
- 【邮轮旅游短视频营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12000字(论文)】
-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课件 5.1《旋转》
-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完整版)
- 麦肯锡:战略方法论三层面法和财务模型
-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 顾客意见簿表
- 第七章-555定时器课件
- 妇产科学-盆腔器官脱垂课件
- 村史范本、模板
- 消防设备设施应急操作培训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