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2.1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含解析_第1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2.1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含解析_第2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2.1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含解析_第3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2.1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含解析_第4页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2.1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步骤一通史复习第四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通史概览一目了然[阶段特征]鸦片斗争至甲午中日斗争爆发前1840~1894年,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自然经济起先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社会生活变迁,中国在屈辱中渐渐向近代化迈进。[整体感知]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斗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反映出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精神。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起先解体。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更。3.思想上: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起先以新的眼光谛视世界,“向西方学习”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渐渐发展为“中体西用”思想,并出现了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考点整合一一突破[主干学问重构——理线索]整合一列强侵华和农夫阶级的抗争一、鸦片斗争(1840~1842年)1.缘由(1)根本缘由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干脆缘由是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南京条约》。3.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冲突和革命任务变更。(3)中国自然经济起先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起先向西方学习。二、其次次鸦片斗争(1856~1860年)1.缘由:英法意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过程(1)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斗争。(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3.结果: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10月签订《北京条约》。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起先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2)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阔农夫的愿望和要求,但其肯定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2.后期(1)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2)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夫的要求和愿望。(3)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四、甲午中日斗争(1894~1895年)1.1894年7月,日本军队悍然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甲午中日斗争。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2.甲午中日斗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列强经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关注新教材、新观点·太平天国运动(1)失败的必定性:由于农夫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行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定的。(2)历史影响: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更。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心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整合二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一、自然经济起先解体1.鸦片斗争后,列强通过不同等条约,攫取经济特权。其次次鸦片斗争增开11个通商口岸,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化内地,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2.在外国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起先解体,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二、洋务运动1.缘由:19世纪六十年头,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内容(1)19世纪60年头,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19世纪70年头,打出“求富”的旗号,采纳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3.评价(1)洋务运动未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3)肯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头缘由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起先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表现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闻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影响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起先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整合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著作影响地主阶级反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探究、学习西方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强、求富”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建了良好的舆论环境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王韬、郑观应实行君主立宪,推行“商战”对当时学问分子把思想留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启蒙作用·关注新教材、新观点·1.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缘由及该书的价值(1)缘由:鸦片斗争的刺激;林则徐的托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对传统地理观念的反思;探究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2)历史价值: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详细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2.徐继畬“开眼看世界”的表现(1)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入世界范围内。(2)广泛搜集资料、大量汲取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3.开眼看世界(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徐继畬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3)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见。[答题要素荟萃——抓主旨]主旨一通天血路——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1.鸦片斗争后中国社会的变更(1)社会性质的变更:鸦片斗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斗争后,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冲突的变更:①鸦片斗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地主阶级和农夫阶级的冲突。②鸦片斗争后,起先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冲突。(3)革命任务的变更:①鸦片斗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②中国从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4)新思潮的萌发:①鸦片斗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在鸦片斗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学问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起先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究新知,关切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2.甲午中日斗争是近代中国的重要转折点(1)列强侵华方式:列强经济侵略起先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起先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学习内容: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西方制度。(5)革命力气:中华民族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主旨二欧风美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斗争后中国经济的变更视角变更生产模式鸦片斗争后,自然经济起先解体,耕与织分别、纺与织分别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更,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生产力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运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近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国内外市场鸦片斗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虽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建了条件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起先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验了从抑制、放宽限制,再到激励的演化2.近代中国出现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类别性质出现时间分布地点外资企业外国资本19世纪四五十年头通商口岸洋务企业洋务资本19世纪六十年头沿海、沿江地区民族企业民族资本19世纪六七十年头沿海地区主旨三碰撞交融——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诠释中国的近代化1.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经济领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化艰难起步。(2)政治领域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心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关。它的设立,肯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3)思想领域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科技等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传入中国,被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是维护统治或救国的武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思想纷纷登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剧烈反对,新旧观念的冲突体现了剧烈的时代印记。(4)文化领域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思想观念新旧碰撞,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5)社会领域“买办”、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社会的主要冲突由农夫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冲突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冲突;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渐渐传入中国。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1)思想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近代化运动从思想主见转变为实践活动,由军事技术领域发展到经济领域,并为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奠定了基础。(2)经济上: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创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供应了物质条件及管理阅历。(3)外交上:使中国外交起先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政府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4)军事上:创建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化上:设立新式学堂,培育翻译、科技、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化近代化的起先。命题探究一步到位[明确已考视角——找规律]考向一面对近代列强侵华,晚清政府的应对措施1.命题点:以联系和发展观点看待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2024·全国卷Ⅰ,28]甲午中日斗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扬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很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扬左右了斗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关键点拨:依据题干信息,针对日本在国际上丑化中国、美化日本的舆论战,清政府却无所作为,使得西方舆论倒向日方,表明清政府当时相识不到外交宣扬、抢占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本题旨在以史为鉴,提示我们要重视国际宣扬。解析:题干反映出日本政府懂得运用舆论和公关手段让很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而清政府对此却无所作为,说明当时清政府不熟识近代外交事务,C项正确。答案:C2.命题点:近代外交观念对晚清外交的影响[2024·全国卷Ⅱ]19世纪70年头,针对日本阻挡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一直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依据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帮助。A项可解除。从材料可知,琉球国仍向清政府纳贡,这说明传统朝贡体系仍旧存在。B项错误。材料只是地方官员向皇帝提出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决策,C项与题干无关,可解除。材料中“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依据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中国受到了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答案:D第2题时政热点近年来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上的外交博弈考向二鸦片斗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3.命题点:以计量史学考查洋务运动[2024·全国卷Ⅰ]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加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念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关键点拨:据题干信息可知,原来的土煤“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样就减轻了税收对开平煤矿的压力。解析:开平煤矿生产煤出口税的削减,减轻了煤矿的压力,增加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念,A项正确;题干仅仅说明政府降低税率,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B项错误;此举对抵制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有肯定作用,但并没有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限制,C项可解除;降低税率在肯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但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着很多弊端,不行能实现煤矿业稳健发展,D项错误。答案:A4.命题点:洋务运动的进程[2024·全国卷Ⅲ,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激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变更D.洋务派打算创办民用企业解析:依据材料“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华商独立公司”等可知,为了应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的扩展,洋务派打算创办民用企业,D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A项,且商战是早期维新派的主见,解除;B项是甲午中日斗争后清政府实行的措施,解除;材料中洋务派实施的是求富以自强的方针,没有发生“变更”,C项解除。答案:D5.命题点: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2024·全国卷Ⅰ,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相互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爱好、关注点动身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表《格致汇编》“相互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化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解析:1876年正处于洋务运动开展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这一时期近代企业在中国兴办,近代科技在中国有较大的需求。《格致汇编》开设的“相互问答”栏目反映了西方科技在中国受到较大关注,这说明西学传播适应了当时兴办实业的须要,故C项正确。依据表格内容可知,有关科技学问的问题占大多数,这说明西方科技在中国得到传播,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国对科技的需求,但不能体现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潮,故D项错误。答案:C[研析待考视角——明趋向]视角一近代列强侵华对“天朝上国”观念的撞击1.命题点:鸦片斗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2024·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有史学家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斗争对中国好像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索,屈辱又督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斗争()A.使中国蒙受屈辱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C.激发了救亡意识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解析:“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督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体现鸦片斗争激发救亡意识,故选C项;“好像只是”则否定了旨在强调蒙受屈辱,解除A项;意在强调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历史转折点,解除B项;甲午斗争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解除D项。答案:C2.命题点:晚清时期的“变局”的体现[2024·清华高校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实力诊断性测试]清同治八年,奕上奏指出:从前各国条约,“最难措手者,惟‘中国如有施恩利益,各国一体均沾’等语”。光绪年间,曾纪泽进一步指出,“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这表明清朝部分官员()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要求废除不同等条约C.仇洋和排外思想深厚D.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解析:材料中借用西洋公法说明近代不同等条约的不合理性,说明清朝部分官员采纳条约体系中的国际公认做法指责列强所签订的不同等条约,特殊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对中国的巨大损害,故选D项;材料中“中国如有施恩利益”说明晚清依旧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存在,解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废除不同等条约,主要内容是对“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指责,解除B项;“仇洋和排外思想深厚”是义和团坚持的做法,解除C项。答案:D3.命题点:列强侵略加剧带来的影响[2024·清华高校学生标准学术实力诊断性测试]甲午中日斗争后,中国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追究斗争的失败责任和议和的辱国者,惩办李鸿章;另有部分国人省察中国自身:“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冥冥长夜,胥十八行省四百兆人而成为不仁之疾。”这说明()A.要求变革成为当时的普遍主见B.国民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高涨C.社会上不同思想主见斗争激烈D.国人的反思已呈现理性化倾向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在甲午中日斗争之后,有一部分中国人“省察中国自身:二百年来,官守成法,士耽俗学,习熟见,以为当然,塞聪蔽明。冥冥长夜,胥十八行省四百兆人而成为不仁之疾”反映出此时的反思呈现了理性化的倾向,故选D项;题干中的两种声音都是对甲午中日斗争的反思,没有提及“变革”的主见,并且甲午中日斗争之后,只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见“变革”,地主阶级反抗派与洋务派都不主见“变革”,解除A项;甲午中日斗争之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起先觉醒,而非“高涨”,解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了甲午中日斗争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两种声音来反思该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两种思想斗争异样激烈,解除C项。答案:D视角二从历史细微环节切入考查鸦片斗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动4.命题点:鸦片斗争后,洋布充斥市场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2024·云南保山二模]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斗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特地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材料说明()A.农产品商品化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自然经济起先解体D.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转型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经济的解体而非农产品商品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呈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且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错误;由材料“鸦片斗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特地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可知,鸦片斗争后,西方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由材料“特地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可知是家庭手工业的解体而非转型,故D项错误。答案:C5.命题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4·启东市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测试]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右侧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A.洋务派为军事工业招股筹款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企业具有肯定资本主义性质D.洋务派起先采纳官督商办方式解析:材料中作为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招集股银”体现了带有近代股份公司的特点,故选C项;该企业为民用企业,解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解除B项;民用企业是采纳官督商办方式,但是材料中只是体现民间资本入股,解除D项。答案:C6.命题点:鸦片斗争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2024·安徽合肥一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气,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变更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文中的“它”是指()A.宗教信仰B.启蒙思想C.西方商品D.民主制度解析:题干中“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气,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变更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再结合《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与鸦片斗争所学可知,它应当是西方列强生产的商品,故选C项;题干中“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可知不是宗教信仰,解除A项;题干中“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可知不是启蒙思想,解除B项;民主制度也是一种思想制度,且民主制度没有成为近代中国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解除D项。答案:C视角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7.命题点:鸦片斗争后新思想的萌发[2024·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斗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斗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一块界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指()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B.英国通商要求得到满意C.中国传统农业向近现代农业转变D.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起先解析:“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指鸦片斗争后中国人主动迈向近代的最初动作,一般指新思想的萌发,故选A项;“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强调中国人主动的进步,“通商”是被动的,解除B项;“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并不是经济形态的转变,而是思想的解放,解除C项;“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指反帝反封建,是从辛亥革命起先的,解除D项。答案:A8.命题点: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主见[2024·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梁启超主见用“趣味”培育国民的审美鉴赏力和感受力,提升“新民”精神内涵需求的同时并将有“趣味”的生活看法作为信仰。梁启超的主见()A.是根治国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B.全面嫁接了西方社会的人生观C.旨在提升国人审美视角和实力D.体现了救亡和启蒙的双重特征解析:提升“新民”精神内涵有利于促进思想启蒙,从而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须要,故选D项;“根治”说法欠妥,解除A项;“全面嫁接”说法欠妥,解除B项;提升国人审美视角及实力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所在,解除C项。答案:D

——————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eq\x(25分大题导练)——————[真题导练][2024·全国卷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依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