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19审核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版23课全)_第1页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19审核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版23课全)_第2页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19审核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版23课全)_第3页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19审核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版23课全)_第4页
新教材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019审核2020出版新教材含教学计划版23课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出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目录

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

1.1《巧妙的设计》

1.2《不一样的饮水瓶》

1.3《我的保温饭盒》

1.4《多功能物品》

1.5《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盒》

1.6《巧改废弃物》

1.7《大自然的启而

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

2.8《游乐场里的能量》

2.9《能量的转换》

2.10《转动的风车》

2.11《是什么转换成电能的》

2.12《神奇的电磁铁》

第三单元《动物与环境》

3.13《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3.14《生物生存的环境》

3.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3.16《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3.17《食物网中的生物》

3.18《专题研究:生态瓶的秘密》

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

4.19《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4.20《保护水资源》

4.21《守护蓝天》

4.22《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4.23《网上学习:我的绿色生活》

2019审核通过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0人。他们经过小

学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

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

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

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

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大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小小设计师》《能

量及其转换》《动物与环境》《我们的家园》四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

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

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

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

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

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

中。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

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

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

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

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

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明白设计是生活经验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知道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

3,认识水、空气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水、蓝天和空气质量,明白

可持续性发展的含义。

(三)能力培养

L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

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

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

从能量的转换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探究

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

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

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

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O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

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

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

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

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

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1第一单元1.巧妙的设计1

1第一单元2,不一样的饮水瓶1

2第一单元3.我的保温饭盒1

2第一单元4.多功能物品1

3第一单元5,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1

3第一单元6.巧改废弃物1

4第一单元7,大自然的启示1

4第二单元8.游乐场里的能量1

5第二单元9.能量的转换1

5第二单元10.转动的风车1

6第二单元11.是什么转换成电能的1

6第二单元12.神奇的电磁铁1

7第三单元13.丹顶鹤生活在哪里1

7第三单元14.生物生存的环境1

8第三单元15.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

8第三单元16.生物间的食物关系1

9第三单元17.食物网中的生物1

9第三单元18.专题研究:生态瓶的1

秘密

10第四单元19.地球上的自然资源1

10第四单元20.保护水资源1

11第四单元21.守护蓝天1

11第四单元22.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1

12第四单元23.网上学习:我的绿色1

生活

13第一单元综合复习2

14第二单元综合复习2

15第三单元综合复习2

16第四单元综合复习2

17综合复习2

18期末测试2

第1课《巧妙的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1课。

本单元共7课,均以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为学习设计的素材,引导学

生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通过一系列关于设计的自主探究活动,学

习关于设计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并养成通

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设计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

响。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旨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日常用品的设

计,发现设计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对隐含在日常用品背后的设计产生

探究兴趣。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精巧的构思”、活动2”设计与生活”

等3个教学环节。本课以主题人物用回形针整理文件资料的日常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回形针的巧妙设计。活动1“精巧的构思”主要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回形针和铁夹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通过自制回

形针的体验活动,体会回形针的巧妙设计。活动2”设计与生活”则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身边各种日常用品的发明过程,了解许

多日常用品的设计都经过了人们多年的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和完善才

得以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回形针是一种常见的文具,人们用它来固定纸张。

2.回形针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方便的特点

3.一个好的设计,一般要经过构思、制作、改进等环节。

4.许多日常用品都是通过巧妙的设计而发明的。

科学探究目标:

1.与铁夹相比较,观察回形针具有哪些优点。

2.动手制作回形针,体会回形针的巧妙设计和不断改进、完善的

过程。

3.分析更多日常生活用品的用途,观察其结构,体会其巧妙的设

计。

4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发明家的设计和发明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知道很多看似简单的日常用品,都经过了人们的精心设计、不断

改进和完善才得以推广。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巧妙的设计可以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和制作等活动,体验回形针的设计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

知道许多看似简单的日常用品,都经过了人们的精心设计、不断

改进和完善才得以推广。

课前准备:

PPT课件、回形针、铁夹、《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图片

教师里,波波和妍妍正在整理试卷,妍妍拿着回形针熟练地别着

一沓试卷。波波拿着回形针仔细端详。

提问:用一段铁线做成的回形针,怎么就能起到夹子的作用呢?

学生分组探究回形针的巧妙设计,了解回形针的设计和发明过程。

二、活动1:精巧的构思

(1)观察与比较活动

1.用回形针固定纸张,观察它是怎样夹紧纸张的。

回形针的铁丝具有较好的弹性,内外环差不多在同一个平面,当

它们中间夹有纸张时,内外环就会产生向内的弹力而夹紧纸张。

2.比较长尾夹和回形针,说说它们都各有什么优点。

回形针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小巧灵活、使用方便。

长尾夹的优点:结构简单,能夹较厚的纸张。

(2)动手制作一个回形针

工具与材料:平口钳子和铁丝

制作过程:

1.用平口钳拉平一根回形针,要拉得很平,近乎直线。

2.将拉直后的回形针放入上一步制作的两根钻柄中间。

3.小心地将回形针绕着两根钻柄中较长的那根绕一圈。回形针会

被较短的那根卡住,不会松脱。

4.继续绕圈,直到长钻柄上绕满四圈。

5,将绕好圈的回形针从夹具上小心取下,检查一下圆圈是否绕得

匀称紧致。

⑤埃丝为

H)中

①从这里开始

圜中

⑥帙丝取白

5)帙些方E膨(W)

注意事项:

L内外两个环应在同一个平面;

2.内环头应稍稍上翘;

3.铁丝弯处要有弧度,不要有棱角;

4.两个铁丝头要圆滑。

小结:小小的回形针虽然结构简单,却是经过了许多设计师多年

的不断改进才日趋完善,最终才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文具。

三、活动2:设计与生活

好的产品离不开巧妙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一般要经过哪些环

节?(构思一一制作一一改进一一使用)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周围常见的日用品,分别有什么用途,它们

是怎样设计的?

日常用品用途设计原理

衣架

圆珠笔

指甲钳

拉链

百叶窗

查阅资料,了解它们的发明过程。

衣架:衣架是由一个名叫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发明的。当时

他是美国密执安州的一家金属丝及小手工制品公司制作灯罩的铁匠,

一天他生气地发现工厂衣帽间的挂衣钩已被全部占用,他气冲冲的拿

出一段铅丝,弯成大衣肩部的形状并在上面加了钩子。这个发明被他

老板据为己有并取得专利,这便是衣架的起源。

圆珠笔:圆珠笔诞生于1944年,匈牙利的一位编辑拉季斯洛•比

罗发现,印刷油墨干得很快而且不会弄脏稿纸,于是他决定制造一种

使用同样油墨的笔。可是这种粘稠的墨水无法从一般的笔尖流出来。

在身为化学家的兄弟乔治的帮助下,他们设计出一种利用毛细作用把

油墨送至圆珠的笔。1954年,派克钢笔公司推出了高级的Jotter圆珠

笔,这种笔容量大而且能在油墨用完后补充油墨。

指甲钳:指甲剪又称指甲刀、指甲钳,是美国人20世纪30年代

发明的。是一种个人护理用品,主要用于修剪指甲及脚甲。多数的指

甲剪都是以金属,同时利用杠杆原理操作,使用者只需施力按压钳的

末端,便可轻易透过锋利的前端剪断指甲。

拉链:1893年,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

动氏没紧装置”,并获得了专利,这是拉链最初的雏形。这项装置的

出现,曾对在高统靴上使用的扣钮扣钩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发明并没

有很快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这种早期的锁紧装置质量不过关,容易

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松开,使人难堪。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

进了这种粗糙的锁紧装置,使其变成了一种可靠的商品。他采用的办

法是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这种拉链的工作原理是:每一

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

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拉链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

拉开。

百叶窗:百叶窗并没有记录显示是某一个人发明的,是广大劳动

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发明出来的,是集体的智慧。百

叶窗是窗子的一种式样,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直板窗,

从战国至汉代各朝代都有运用。直条的被称为直根窗,还有横条的,

叫卧根窗。卧杈窗即百叶窗的一种原始式样,也可以说它是百叶窗原

来的状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发明,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趣

的设计,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2课《不一样的饮水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2课。

本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饮水瓶为探究素材,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

不同人群的饮水瓶,发现不同人群对物品的需求不一样,通过体验活

动知道设计过程需考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而做相应的构思。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我们的饮水瓶”、活动2“满足了什

么需求”实践“选一个合适的饮水瓶”等4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以

学生之间使用了不同饮水瓶的日常现象,引发学生对“为什么不同的

人会选用不同的饮水瓶”的问题产生兴趣和思专。活动1引导学生观

察和比较自己和同学的饮水瓶有哪些不同发现每个人因对饮水的需

求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水瓶。活动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和亲身体

验的方法,了解不同人群的饮水需求以及他们所使用的饮水瓶的设计

构思,体会到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做出相应的

设计构思。“实践”环节以为家人挑选合适的饮水瓶的任务。激发学

生将本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

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饮水瓶的种类很多,可以从材料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

2.人们会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的饮水瓶;

3.不同款式的饮水瓶都是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

4.设计师通常会通过观,调查。甚至亲身体验等方法了使用者对

产品的需求;

5.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比较同学间不同的饮水短,分析选择饮水瓶时需要专虑的

因素;

2.亲身体验运动饮水的需求。体会运动水瓶设计的构思;

3.过调查不同人群使用的饮水报,知道设计师会根据人们的需求

设计产品;

4.通过课外小实践活动。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

的物品。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探究欲进行细致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验到需求与设计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调查和亲身体验的方法,探究运动饮水瓶的设计构思。

教学难点:

设计师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采用了哪些相应的设计构思。

课前准备:

PPT课件、运动饮水瓶、普通饮水瓶、《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图片

运动场上,刚做完运动的妍妍、彬彬和琪琪拿起了饮水瓶喝起水

来,你注意到了吗,为什么大家选用的饮水瓶都不一样?

教师提示:个人的喜好不同或一些实际需求不同,所以选择不同

的饮水瓶。

二、活动1:我们的饮水瓶

饮水瓶种类很多,从材料上分,有塑料水平、不锈钢水瓶等;从

功能上分,有保温水瓶,运动水瓶等。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饮水瓶,观察自己和小组同学的饮水瓶有哪

些不同,说说在选用饮水瓶时人们常会考虑什么因素。

同学的不同

饮水瓶材料外形结构功能

组内交流,你在选择饮水瓶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预设:

A同学:喜欢运动,需要多喝水,需要容量大的饮水瓶。同时要

方便携带,有手绳。

B同学:喜欢到户外游玩,需要方便携带、有手绳的饮水瓶。同

时,我喜欢卡通的造型。

C同学: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喝水少。需要轻便、安全的饮水瓶。

我喜欢粉红色。因此,选择了容量较小,不容易倾倒、方便携带的小

水瓶。

D同学:喜欢运动,注重健康、卫生。需要容量大、能保温、瓶

盖连瓶身的饮水瓶。

教师小结:选购饮水瓶时,我们所考虑的因素都源于我们自身的

需求,不同的人需求不同,选购的饮水瓶也就不同。

三、活动2:满足了什么需求

人们会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的饮水瓶。如冬天时会选择保温

瓶,外出时选择便携型水瓶。不同款式的饮水瓶都是根据人们的实际

需求而设计的。

怎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饮水瓶?

1.仔细观察下列两款饮水瓶,说说它们的设计源于人们的哪些务

求?

2.找一找设计师为实现这些需求所做的细节上的设计,并在图中

标示出来。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通常会通过观察、调查,甚至亲身体验等

方法了解使用者对产品的需求。

任务:尝试用一只手打开饮水瓶,体验运动时饮水遇到的问题和

需求:观察运动水瓶,说说哪些设计细节满足了人们运动时饮水的需

求。

学生体验运动时饮水的需求,并观察运动饮水瓶的特点,体会设

计师所做的设计。

学生交流汇报体验活动后的发现,并分析运动水瓶上哪些设计能

满足人们运动时的饮水需求。

教师小结:通过体验活动,设计师可以很好地了解使用者对产品

的实际需求,并以此做出相应的设计构思,设计出满足需求的产品。

四、实践:选择合适的饮水瓶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想家人的不同需求,为每个家人选择

一款合适的饮水瓶。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的设计都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的,课后请

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其它根据需求完成的设计,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第3课《我的保温饭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3课。

本课主要日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和体验活动,体会到设计

要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热去哪里了”,活

动2“不同材料的导热本领”,活动“材料保温效果好”、实践“做个

保温饭盒”等5个教学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放在饭盒里的炒饭变冷

了”,发学生对热传递现象的探究热情。活动1引导学生在观察热的

传递现象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热传递的特点,从而知道热通常从

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

材料的导热本领,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材料导热本领好,哪些材料的

导热本领较差。活动3则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不同材料的保

温效果。知道哪种材料的保温效果更好。通过前面三个活动的学习,

学生已经对热的传递特点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实践环节引导学生

根据热传递的知识解决本课导入环节的情境问题:对一个不能保温的

饭盒进行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重

点是以炒饭变冷的日常现象,引发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建构热传递的相

关科学概念,并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设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热会在物体与环境、物体与物体之间,问一物体的不问部分之

间进行传递;

2.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

3.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4.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保温性能也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手去感受热的传递;

2.通过实验,验证热的传递特点与方向;

3.设计实验观穿身边溶见材料的不同导热性能;

4.运用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方法探讨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

5.运用科学原理改进不保温的饭盒

科学态度目标:

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设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设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探究热传递的规律,以及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本领。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本领。

课前准备:

PPT课件、玻璃饭盒、热水、烧杯、软泡沫板、铜棒、水温计、

黄油、棉布、棉花、钢丝球、报纸、铝盖、《科学活动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图片

波波、琪琪和妍妍在野餐,但是他们发现装载饭盒里的炒饭凉了。

杯子里的热水、饭盒里的热饭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凉,这是什么原

因?

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教师引导:大家认为是因为饭盒不保温,热传递了出去,炒饭就

变冷。有办法让这个不保温的饭盒变得保温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改造饭盒的初步想法和依据。

提出本节课任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热的传递特点以及影响

热传递效果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根据热传递的科学原理改造饭盒,使

它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二、活动1:热去哪里了

实验:热去哪里了

将热水导入饭盒中,用手感受饭盒里的热是怎样传递的。

实验步骤:

L用手轻触饭盒外壁,能感受到热吗?

2.再将手放在饭盒上方和四周,也能感受到热吗?

教师提醒:

L注意热水,小心烫伤;

2.用手所感受到热水的热是怎样传递出去的。

小结:热会在物体与环境、物体与物体之间、同一物体不同部分

之间进行传递。

思考:热的传递过程有什么特点?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热水,盖上泡沫塑料盖。在铜棒上每隔一定距

离用黄油粘上一颗绿豆,再将铜棒插入烧杯中。根据实验现象,并尝

试解释。

实验现象:

L铜棒上的绿豆从靠近热水的一端往另一端逐个掉落;

2.最靠近热水的绿豆最先掉落,最远离热水的绿豆最后掉落。

如何解释这种实验现象?

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

热水比铜棒温度高,热就从水中传到铜棒上,在水中的铜棒一端

温度较高,热就沿着铜棒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逐渐传递。

因此,越靠近热水的地方越先得到热量,黄油就越快融化,绿豆

就先掉落。

引申思考:热传到铜棒上,还会向哪儿传?

热—衡林一黄油—।缰百।

三、活动2:不同材料的导热本领

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例如用木材制作成的

筷子、用铁锻造成的铁锅、用塑料制造成的杯子、用棉花纺织成的衣

服等。不同的材料,其导热的性能一样吗?

尝试设计实验,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实验设计参考:

=$4实验方案

埃讨:琪琪

力才料:水槽,铝就席番,〃、77,检水,诺油,厚现相同且六〃、一

致的木目、银二、塑料片、棺布等.

步以:①偌不同的材科放在海益上;②相眠渺切忌衫状、六小一

致的川、块,分别放在木片、铁吉、堡料片、棉石上:③存水槽中加入

热水,偌樨色硅硅放入水槽;④理崇名种材料上黄油的交他梯刀.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结果,

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教师提醒:1.按实验方案操作;2.小心惹谁,避免烫伤;3.实验

时要控制好变量。

实验记录表

材料融化速度实验发现

木片

贴片

棉布

塑料片

四、活动3:哪种材料保温效果好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保温性能是否也不同?生活中哪种材

料的保温效果更好?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通过实验去验证。

实验步骤:往三个锥形瓶中倒入等量热水,盖紧带温度计的橡胶

塞,将锥形瓶放入大烧杯中。分别用棉布、报纸、钢丝球等材料填满

锥形瓶和大烧杯之间的空隙。

观察并记录锥形瓶中水温的变化情况。分析实验数据,比较哪种

材料的保温效果更好。

五、实践:做个保温饭盒

在生活中,有些饭盒不具备保温功能。尝试对这些饭盒进行改造,

使它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改造方案:

预设:L大饭盒的底部铺上一层棉花;2.把小饭盒放进大饭盒中;

3.在大小饭盒缝隙中塞满棉花。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完成后,用热水测试。

分别测量没有改造的饭盒与改造的饭盒里热水的水温,并对比数

据,分析改造后的饭盒保温效果如何,完成实验记录表填写。

开始的温度5分钟后的温度10分钟后的温度

没有改造的

饭盒

改造后的饭

我的发现

结论:改造后的保温饭盒的保温效果更好。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

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在科学探究中,能

通过实验了解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能根据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

利用身边材料,设计和自制一个保温饭盒,让我们运用所学科学知识

进行设计,解决生活问题。

第4课《多功能物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4课。

在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设计源于人们的实际需求,

进行设计时要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构思,一个好的设计必

须遵从一定的科学原理,并且往往需要经历不断改进和完辔的过程本

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开始引导学生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究。本

课以生活上常见的多功能物品为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设计才能实

现人们对一个物品的多种功能需求。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生活中的多功能物品”、活动2“设

计多功能文具”等3个教学环节。本课情境导入以琪琪书包上有一个

闪光灯的现象,激起学生对添加结构的设计方法产生探究兴趣。活动

1引导学生通过对铅笔、羊角锤日常用品的观察,发现身边许多物品

都通过增添结构的设计方法来增加物品的功能实现人们对同种物品

的多种功能需求。活动2先引导学生运用添加结构来增添新功能的设

计方法,设计并制作满足自己需求的多功能文具。最后,再以“一个

物品被附加了多种功能后,是否就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使他们对添加结构来增加功能的设计方法有客观的认

识,发展他们设计方面的批判思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物品可以多种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2.设计师常在某种物品的基础上添加新的结构,实观新的功能;

3.设计物品时,要考虑需求。材料、制作方法及产品结构等;

4样品要不断测试和改进。

科学探究目标:

L了解设计师对多功能物品是怎么设计的;

2.运用添加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一个能符合自己需求的多功能

文具;

3.撰写可行性比较强的多功能文具设计方案;

4.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样品,进行测试和改进。

科学态度目标:

发现多功能物品的设计方法,并可以将这种设计方法运用到自己

生活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多功能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客观地看待多功能组合设计

方法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运用添加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一个能符合自己需求的多功能文

具。

教学难点:

撰写可行性比较强的多功能文具设计方案。

课前准备:

PPT课件、多功能文具盒、《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一天,放学了,下起了雨,天色有些暗。琪琪和妍妍一起

背着书包打着伞走回家。妍妍发现琪琪的书包上有个闪光灯在一闪一

闪的。妍妍很好奇琪琪的书包怎么安装了一个闪光灯呢?

交流: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想法。

讲述:闪光灯能在下雨天、黑夜中等视野不清晰的情况下起到警

示作用,保护琪琪。在书包上安装闪光灯,书包不仅能满足琪琪收纳

书本。文具等的需求,还在下雨天、黑夜中的情况下满足她提高自身

安全性的需求,真是个好办法!

二、活动1:生活中的多功能物品

刚才我们看到了琪琪书包上的闪光灯,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身边

也有这样的多功能物品吗?

有时候,人们对同一种物品有多种功能需求,例如:

L人们在使用铅笔时,既需要用它来写字,又要方便修改,于是

就设计出带有橡皮的铅笔;

2.人们使用锤子时,既需要用它来钉钉子,又想要让它拔钉子,

于是设计师就设计出既能钉钉子又能拔钉子的羊角锤。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多功能物品?设计师通过怎样的设计使多种

小结:为了满足人们对某一物品的多种功能需求,我们可以通过

在该物品上添加相应的结构,来实现该物品的多种功能组合。

三、活动2:设计多功能文具

我们经常使用文具,在使用各种文具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什

么问题?你是否希望这种文具具有多种功能?

接下来,请大家尝试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一种文具,使它具有

多种功能。

怎样做出一份表达清晰,可实施性较强的设计方案呢?

请阅读波波的设计方案,说一说,我们在撰写设计方案时,要注

意什么?

有的也计

圾H:淞游

O作算:与功能笑笑

甯求:既要方便取用文具,又要右偃*时.

初料:名袋、H时霹、棍绻、第73、第?

制作右法:⑴田德工在H时器上钻上;⑵国椎绻将量经初川四第

在设计时,要考虑需求、材料、制作方法及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因

素,并把它们表达清楚。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属于自己的多功能文具。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从需求是否明确,材料是否易

得或环保,制作方法是否具体可行,产品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互相评

价,并完善设计。

设计完成后,为了验证设计是否可行,课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样品,

并进行测试。

学生动手制作,根据测试情况和同学的简易,对自己的设计作出

适当的修改,使自制的多功能文具更实用。

四、课堂讨论

当一个物品被附加了多种功能后,是否就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

求?在设计多功能物品时,需要考虑哪些实际问题才能使物品更加实

用?

五、优秀设计赏析

六、课堂小结

在设计多功能物品时,需要考虑哪些实际问题,才能使物品更加

实用?

我们在设计多功能物品时,不仅要考虑实际需求,还要考虑给物

品添加结构获得新功能的同时,给物品带来的其他变化以及实际使用

情况。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完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制作样品,并进行测

试和改进。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剪刀、小刀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第5课《设计与制作:鸡蛋包装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5课。

属于“设计与制作”课型,本课包括“情境导入”“任务”“设计”“制

作与测试”“评价与改进”等5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从发现超

市有多种鸡蛋包装盒的日常现象引入本课的话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

察和比较,发现不同鸡蛋包装盒在材料上和结构上的特点,体会到人

们为避免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受损的设计构思在此基础上,“任务”环

节再对学生提出利用身边材料设计井制作一个鸡蛋包装盒的学习任

务。

“设计”环节引导学生分析鸡蛋在运输过程中的受损因素,构思

结构合理、材料合适的设计方案”制作与测试”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设

计方案制作鸡蛋包装盒,并模拟鸡蛋在运输过程中的情境,对鸡蛋包

装盒进行测试。“评价与改进”环节引导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

制作成本、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环保等因素对鸡蛋包装盒进行综合评价

和改进。

综上所述,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着设计和制作一个鸡蛋包

装盒,经历了解市场已有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选择合适材料、制

作与测试、评价与改进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设计活动,体会到在实践

中评价一项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需求,还要考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评价要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瓦楞纸、pet塑料、泡沫和纸板等都可做鸡蛋包装盒的材料。

2.鸡蛋包装盒的材料应具有柔软、经济且环保的特点。

3.鸡蛋包装盒的结构要具有保护鸡蛋不受破损的功能。

4.制作鸡蛋包装盒的步骤:设计制作.测试评价改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产品性能、制作成本、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方面评价某个设计。

2,能根据任务需求,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

构思。

3,能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及

时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能根据任务需求,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构

思。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及时

调整、完善设计。

教学重点:

结合产品的性能、制作成本、使用的便利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多个因素对鸡蛋包装盒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难点:

模拟鸡蛋搬运过程的情景,测试鸡蛋包装盒能否有效保护鸡蛋。

课前准备:

PPT课件、纸盒、瓦楞纸板、珍珠棉、透明胶、小刀、剪刀、棉

花、毛巾、2种市面上材料不同的鸡蛋包装盒、《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图片

妍妍培波波到超市帮妈妈买鸡蛋。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你是

否也和妍妍一样发现超市里有好几种保护鸡蛋的包装盒?想一想:这

些包装盒有什么不一样?

为了解决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的问题,人们设计了多种鸡

蛋包装盒。

调查常见鸡蛋包装盒的材料,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鸡蛋包装盒塑料盒纸盒

材料名称PET塑料再生纸浆

优点轻便、解释、成本低、可成本低、可回收、可降解、

反复使用、可回收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缺点不可降解、易造成污染不防水

讨论:用不同材料制作的鸡蛋包装盒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二、任务

明确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至少能装6个鸡蛋的

包装盒,使鸡蛋在搬运过程中不易破损。

提示:

瓦楞纸:成本低、可回收、可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PET塑料:轻便、解释、成本低、可反复使用、可回收

三、设计

学生思考:鸡蛋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的可能原因。

预设:一般都是在运输中碰撞导致的破损。

小结:鸡蛋壳薄而脆、易碎,运输过程颠簸,易引起鸡蛋之间或

鸡蛋与合璧发生碰撞。

为使鸡蛋仔搬运过程中不受损,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哪些因

素?

构思鸡蛋包装盒的结构,并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

PPT出示彬彬的设计。

提示:材料需要柔软、经济、可重复利用、环保。在设计鸡蛋包

装盒时,除了考虑材料因素之外,还要有合理的构思。请根据任务要

求,完成构思设计方案。

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构思撰写设计

方案。

学生分组完成设计。

四、制作与测试

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鸡蛋包装盒。

学生思考:怎样测试样品,才能模拟搬运鸡蛋的情境?

我们可以将鸡蛋盒抬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然后再检查

鸡蛋及包装盒的受损情况。

将鸡蛋装入包装盒中,模拟汽车行驶或人工搬运的情景,测试鸡

蛋包装盒能否有效地保护鸡蛋。

五、评价与改进

各组都做好了鸡蛋包装盒,并完成了测试。我们的鸡蛋包装盒符

合要求吗?请同学们开始展示和交流。

各组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和测试情况。教师引导各组学生

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制作成本、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环保等因素,对

包装盒进行自评和互评,并指导学生把改进意见记录在《科学学生活

动手册》中。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鸡蛋包装盒,明白了各种材料的不同,请

同学们课后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动手制作的物品,并和同学们

交流分享。

第6课《巧改废弃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6课。本课的主

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设计知识和技能,

切身体验到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改变物品原有的功能,为生活带来不一

样的便利。本课包括任务驱动导入活动“废旧纸盒的妙用”、“评价我

们的作品”等3个教学环节。任务驱动环节以学生熟悉的“废旧物品

手工作品展”为导入,诱导学生针对生活中废旧物品改造存在的问思

进行讨论,产生运用所学到的设计知识改造废旧物品而减少垃圾丢弃

的想法。“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运用多种设计方法

将废旧纸盒改造成实用的物品,知道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能将废弃物

变废为宝,巧改废弃物后,引导学生对样品进行展示交流,井从实用、

环保、经济,美观等方面对样品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废弃物通过巧妙设计可以把它变成有价值的新物品。

2.巧改废旧物品的方法有改变形状、添加结构和组合等。

3,可以从实用、环保、利用、成本低,外形精美、制作简便和创

新等方面评价新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2.能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分析可利用的资源;

3.能简单评估完成废旧物改造的可行性,井预想使用效果,

科学态度目标:

通过巧妙的设计,用实际行动践行资源再利用的环保理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能将废弃物变废为宝。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设计方法,将废旧纸盒改造成使用物品。

教学难点:

在改造废旧纸盒的过程中,能注意尽量不产生新的垃圾。

课前准备:

PPT课件、废旧纸盒、透明胶、剪刀、小岛、坠子、双面胶、《科

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图片

情境:妍妍和琪琪一起去参加一个废旧物品手工作品,看到这些

用废旧物品做出的手工制品,琪琪产生了一个想法。

问题:能把废旧物品改造成实用的物品吗?

交流:学生观察情景图中的废旧物改造,提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人们对一些废旧物晶进行改造,日的是可以减少垃圾的丢

弃,还能发挥废旧物品的价值,变废为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

废旧物改造物品不实用,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提问:怎样把废旧物品改造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新物品?

交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活动:废旧纸盒的妙用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来改造废旧纸盒,使它变为能使用的物品。

学生分组思考:你想把纸盒变成什么物品?

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形状,添加结构或组合纸盒等多种方法

来改造纸盒,提出问题:改造出来的物品,怎样才算好的改造物品?

学生思考并提出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制定“好的改造物品”

的评价标准。

为了让我们的废旧物改造物品更加实用、有价值,经过同学们的

讨论,我们认为一个好的改造物品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实用、耐用、

成本低、外观精美、环保、创新及制作简便等。

明确任务:根据自己的需求,运用各种设计方法,将纸盒改造成

我们需要的物品。把设计方案记录在《科学活动手册》中。

完成改造后,各组展示用废旧纸盒改造成的物品,并介绍制作方

法、用途、成本以及测试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指定的评价标准,

互相评价,并根据测试情况和评价情况进行改进,完成《科学活动册》

“任务2”。

三、实践:改造家里的废弃物

除了废旧纸盒,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废旧物品都可以改造实用的物

品。看,这是一个用破旧洒水壶改造而成的肥皂盒。

想一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废弃物,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做成什

么有用的物品?

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展示优秀改造案例。

四、总结与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提出并制定了许多改造废旧纸盒的评

价标准,还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废旧纸盒进行改造,成功地将一堆将要

被丢弃的废旧纸盒垃圾变成各种使用的新物品。

我们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传华为模型或事物,能根据自己的设计

意图,分析可利用的资源,能简单评估完成废旧物改造的可行性,并

预想使用效果,能通过巧妙的设计,用实际行动践行资源有利用的环

保理念。

第7课《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设计师”的第7课。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模仿生物进行设计的

体验活动,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方法及其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体会到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本课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神奇的倒钩”、活动2“能粘连的搭扣”、

活动3”模仿生物的设计”等4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以波波在

郊游时衣裤粘了苍耳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其原理的兴趣。活动

1引导学生过观察苍耳的结构,了解苍耳能反复粘连在动物皮毛的原

因;活动2引导学生模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

步了解模仿生物设计的过程;活动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

模仿生物的产品设计,知道人类的许多伟大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

到原型,体会自然界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苍耳的结构特点不仅有神奇的倒钩,而且具有弹性。能恢复原

状。

2.动物皮毛或衣服表面特点是由环状结构;

3.尼龙搭扣是受牛券的启示发明的;

4.尼龙搭扣两个面的持点分别与牛芳相动物的皮毛的结构类似;

5.从尼龙些扣到飞机,都是人类模仿生物设计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

L能仿苍耳黏附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了解模仿生

物设计的过程;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举例说出工程师模仿生物的科学原理进

行发明创造的事例。

科学态度目标: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从古到今许多模仿生物的设计对人类的生活、生产起到非常

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模仿苍耳粘住动物皮毛的原理自制尼龙搭扣,初步简单了解模仿

生物设计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尼龙搭扣。

课前准备:

PPT课件、苍耳、毛巾、剪刀、镶子、尼龙线、《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播放图片

彬彬、波波一起去郊游。彬彬发现波波的裤子上了许多苍耳。想

一想,为什么苍耳会粘到的裤子上呢?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问题的答案。

小结:苍耳果实能够牢牢地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动物的活功而

传插到远处。原来这与苍耳的结构有关。

二、活动1:神奇的倒钩

我们知道苍耳果实能够牢牢地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的活

动而传播到远处。苍耳果实能粘在动物皮毛与它的结构有关吗?除了

结构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成果。

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苍耳和毛巾,找出其中的奥秘吧。

要求:1.分别观察苍耳、毛巾的表面结构;2.将苍耳和毛巾粘在

一起,观察两者通过什么方式粘在一起;3.反复粘连、解开苍耳和毛

巾,观察在解开过程中苍耳表面的结构由什么变化,将发现记录在《科

学活动册》中。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了苍耳能反复粘贴衣服的

原理。衣服的表面具有环状的纤维,两者就粘连在一起,苍耳的钩具

有一定的弹性,能在被拉伸后回复原装。所以,苍耳可以反复粘贴在

衣服上。

我们了解了苍耳的结构,那么牛劳的果实也有类似的结构吗?

三、活动2:能粘连的搭扣

尼龙搭扣带的发明有一段有趣的历史。瑞士的乔治?德梅斯特拉

尔工程师十分酷爱郊游与打猎,在1948年秋季的某一天打猎回来,

发现他的衣服上黏着一些牛茅草的种子,若要除去这些种子是非常麻

烦的事。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便从衣服上取下一颗种子在放大

镜下仔细观察,发现在种子上的芒毛有一个个小钩子,正是这些小钩

子抓住了衣服上的纱线。由此他突发奇想,如果能在带子上也产生这

些类似的小钩子,它不就也可以使布带相互搭接代替纽扣和拉链了吗?

在牛薨草种子的启示下,他经过8年的精心研究,于1956年终于设

计了定型的产品,宣告了尼龙搭扣带的诞生。拉链的发明虽然使穿衣

更加方便、快捷而轰动服装界,但尼龙搭扣带的发明更胜一筹。

尼龙搭扣是一种常见的黏合工具,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以及航

空等领域。用放大镜观察尼龙搭扣的两个面,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尼龙搭扣的这些特点与苍耳、牛蒂果实粘住动物皮毛的特点类似吗?

尝试模仿苍耳果实与动物皮毛的结构特点,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

尼龙搭扣。

实验材料:毛尽快、尼龙丝、热胶枪、镶子、剪刀等。

实验步骤:

1.固定热枪,避免操作时滑动被烫伤。

2.接上电源,加热胶枪。

3.把尼龙线的一端放置在发热的枪头,用镶子夹住尼龙线的加热

端并弯成供钩状,然后夹离枪头。夹高时须保持尼龙线处于们钩形状。

4.松开银子。尼龙线末端即定型为倒钩形状。

5,将自制尼龙搭扣与毛巾接触,测试粘连效果并加以改进。

教师提示:

L注意用电安全,不要被热熔枪烫到;

2.热熔胶凝固时间短,小组合作且动作要快。

四、活动3:模仿生物的设计

自古以来,自然就就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除了牛芳,人们还

从其他生物上得到启示,设计了很多实用的物品。

请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几种物品的发明分别是从哪些

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飞机:最开始,莱特兄弟看见鸟,发明滑翔机,随着内燃机的出现,

动力飞机出现.最初的动力飞机机翼容易折断,仿照蜻蜓的翅痣使飞机

的机翼更结实。隐形飞机则仿照飞蛾的形态,以加大面积.

雷达:雷达根据蝙蝠的声波原理发明的,雷达波碰到物体,反射

回来以后,测出和目标的距离,这是雷达基本的原理。这和蝙蝠发出

超声波,接收回波,来确定、捕捉目标所在的位置的原理完全一样。

从尼龙搭扣到飞机,都是人类模仿生物设计的产品。它们大大地

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五、总结与延伸

今天我们课上学习了很多模仿动物结构发明出来的物品,请同学

们观察身边更多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你能得到哪些设计的启示?

说说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第8课《游乐场里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及其转换”的第1课。本

单元共7课,本课为起始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钢珠在L形管里的运

动,了解机械能,然后通过寻找游乐场里藏着的能量,让学生了解能

量无处不在,能量有不同表现形世间万物的运作都需要能量

教材包括情境导入、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活动2“游乐场

里藏着哪些能量”等3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以主题人物被游乐场里

的U形滑板吸引,提出U形滑板为什么能多次往复运动,激发学生

对此现象的探究欲望。活动1引导学生尝试用小钢珠和u形管模拟实

验,观察分析后发现小钢珠会往复运动是因为小钢珠具有能量。活动

2观察游乐场里的游乐设施,说出各种游乐设施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

运行,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前面两个活动的学习,学生

认识到能量是无处不在的,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区分不同表现

形式的能量为后面探究机械能、声、光、电、热、磁埋下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

3.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了解周围存在的能

量和形式

2.经历光、热、声是否是能量的探究过程

3.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的知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的探究活动;

2.能积极地域同伴一起合作、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到运动着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是机械能,找出

游乐场中具有能量的有了摄食,说出游乐设施具有的能量形式。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小钢珠在U形管的运动情况,解释小钢珠能多次往复运

动的原因。

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珠、U形管、《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情境:波波和妍妍在游乐场里被U形滑板吸引了,他们一边观察

一边思考。

问题:U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沿着U

形轨道多次往复运动?

交流:学生尝试对现象进行解释。

任务:用小钢珠和U形管模拟U形滑板和轨道,观察小钢珠在U

形管里的运动情况。

二、活动1:U形滑板的秘密

游乐场里的U形滑板在没有马达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仍能沿着U

形轨道往复运动几次。这是什么原因呢?

尝试用小钢珠和u形管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小钢珠在U形管

理的运动情况。

学生思考,提出实验想法。

预设:

方法1:把透明软管玩去成U字形模拟U形轨道,小钢珠模拟U

形滑板,把小钢珠放在U形透明软管里,观察小钢珠在U形透明软

管里的运动情况。

方法2:把玻璃球放在有弧度的塑料盆里,观察玻璃球的运动情

况。

方法3:用瓦楞纸板制作一条U形轨道,玻璃球模拟U形滑板,

把玻璃球放入轨道中,模拟U形滑板。

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无论是小球还是U形滑板,它们总是从最高点落到最低点,

再由最低点回到最高点。它们之所以这样往复运动着,是因为它们有

能量。

U形轨道里滚动的小球具有动能,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

一种表现形式。

引出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从经典力学到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宇宙学,能量总是一个核心概念。能量守恒定律

表明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

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是标量,不是矢量,没有方向。

至于正物质与反物质并不是说质量有正负,而是原子核的电性相反,

相遇后质量转化为能量。任何运动都需要能量。能量的形式有许多种,

例如光能、声能、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

三、活动2:游乐场里藏着哪些能量

能量无处不在,像U形管里滚动的小钢珠、移动的推土机、转动

的风车等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动能属于机械能,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动能等机械能

以外,能量还有哪些表现形式?游乐场里有很多游乐设施,说说它们

是靠哪些形式的能量来运行的。

活动:找出游乐场里具有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