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卷01-2022-2023学年八下期末复习冲刺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期末卷01-2022-2023学年八下期末复习冲刺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期末卷01-2022-2023学年八下期末复习冲刺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期末卷01-2022-2023学年八下期末复习冲刺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期末卷01-2022-2023学年八下期末复习冲刺卷(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1学而优教有方PAGE2期末冲刺卷0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2·江苏徐州·统考二模)用纯种圆粒和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子一代自花传粉,子二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圆粒豌豆是显性性状B.亲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C.子一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D.子二代圆粒豌豆中,基因组成为RR的可能性25%2.(201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包括()A.合理膳食 B.长时间玩电脑游戏C.拒绝毒品 D.积极参加体育运动3.(2021·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B.生来惯用右手和生来惯用左手C.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4.(2021·海南·统考二模)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木瓜中,使木瓜获得抗虫害的特性,利用的是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发酵技术 D.仿生技术5.(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抗体是由侵入体内的抗原产生的B.血液经过胰腺时,胰腺分泌的胰液使静脉中的胰岛素增多C.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对培养基高温灭菌后直接接种D.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要分别随机抽取30颗大小花生进行检测6.(2020·云南文山·校考模拟预测)英国有灰色和黑色两种桦尺蛾,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它们是由一种桦尺蛾发展而来的。一位科学家对未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两种桦尺蛾进行放出和重新捕捉的实验,对不同地区两种桦尺蛾重捕率差异的最好解释是()A.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少于灰色桦尺蛾的数量B.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C.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D.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2022·福建漳州·统考二模)研究人员利用新型抗生素对某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效果如图所示,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A.该病菌抗药性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a→b无抗药性的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d→e是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大量繁殖D.与c点比较,e点抗药性个体所占比例更大8.(2017·山东泰安·统考中考模拟)我国素来以“缫丝养蚕”著名于世,你可知道蚕丝是家蚕发育过程中哪一时期的杰作(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9.(2021秋·山东临沂·八年级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学知识,你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行为中,需要作出调整的是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等,青少年不应该喝酒C.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抗生素服用越多越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疗效更好D.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需用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10.(2018·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人类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B.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C.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D.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11.(2017·北京海淀·中考真题)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病名发病数死亡数艾滋病35511059肺结核135848200狂犬病9890乙型肝炎11755365流行性出血热6099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12.(2020·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医院外科手术室内的器具要严格消毒。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确保手术器具没有细菌,阻止疾病传播B.防止细菌等感染病人C.防止其他进入手术室的人交叉感染D.保证外科手术的成功13.(2023秋·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3月9日,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速运中转场发现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环境核酸显示多点阳性,快件经过该中转场中转,快件存在受到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立即向属地社区(村)报备,并进行核酸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B.顺丰速运对网点的消杀管理属于控制传染源C.新冠疫苗属于抗原,能够在人不生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D.注射新冠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4.(2022春·四川自贡·八年级四川省荣县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A.精子 B.卵细胞 C.体细胞 D.生殖细胞15.(2021·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控制传染源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措施,其前提是寻找传染源并对其进行隔离。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A.新冠病毒 B.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C.新冠疫苗 D.含有新冠病毒的空气飞沫16.(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人被狗咬伤后,为了避免感染狂犬病,需要及时清理伤口,并到医院注射狂犬疫苗(需连续多次注射),有时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被狗咬伤后需要连续多次注射狂犬疫苗,是为了让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B.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以危害不大C.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引起的免疫类型都属于特异性免疫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而狂犬病毒和狂犬疫苗属于抗原17.(2019·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有关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男生女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B.水稻精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12对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18.(2021秋·山东济宁·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B.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是指可遗传的变异C.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D.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主要是育种19.(2021秋·安徽滁州·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的生物知识叙述有误的是A.细胞是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科”C.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基因D.胚是植物体幼小的生命体20.(2020·海南海口·统考一模)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方法一般不包括(

)A.根据确凿的证据进行科学推测B.设计科学实验重演生物进化的历史C.对不同年代的化石进行纵向比较D.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横向比较二、综合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21.(2019·湖北鄂州·中考真题)星期天,小明带领生物课外实验小组同学到某农场李爷爷家,受到李爷爷的热烈欢迎。在李爷爷的带领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向果园出发。(1)路过一块农田,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很快绘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你据图回答。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蛙与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2)李爷爷打一谜语,让大家猜“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大多数同学能猜到是花生的果实。请问爷爷谜语中的“白胖子”是子房里的发育来的。同学们帮助爷爷移栽果树苗,移栽时根部带有大量的土,这是因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靠根尖的区。(3)同学们发现,西瓜地里许多带有小西瓜的雌花萎蔫凋落。小明同学决定利用自己所学知识采取某种方法帮助李爷爷提高西瓜的结果率,你能猜到是什么方法吗?。李爷爷家西瓜有两种不同品种,红瓤与黄瓤的,而以前我们见到西瓜都是红瓤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2.(2018·内蒙古巴彦淖尔·校考一模)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菌.它既可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又可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大肠杆菌数常用作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1)下表是培养大肠杆菌菌群需要的营养物质:成分蛋白胨乳糖蔗糖K2HPO4显色剂琼脂含量10.0g5.0g5.0g2.0g0.2g12.0g在培养大肠杆菌时,①首先要把上述物质配制成______;②接着进行高温处理,目的是杀灭杂菌;③冷却后把菌种转移上去,这一步叫______;④然后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2)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他们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同时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2,与人体属于______的关系,但是,当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大肠杆菌也会引发人体患结肠炎、脑膜炎传染性疾病,大肠杆菌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因此要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3)从细胞结构上看,大肠杆菌构造相对简单,遗传背景清晰,培养操作容易,原因是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属于______生物,研究者常常将外源DNA片段整合入大肠杆菌基因组中,这样,大肠杆菌就能够表达基因重组后的性状了(例如生产胰岛素,制作某些疫苗等),上述研究中主要是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23.(2022·广西钦州·统考二模)疫情之下有爱相随,无数逆行者,为扑灭疫情义无反顾,直奔疫区,消弥病痛,传通信心,播洒感动……请你作答以下各题:(1)“新冠肺炎”通过空气、一般接触传播。这些途径会不会使艾滋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______(填“会”或“不会”)。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因为病毒没有____________。(2)小聪同学了解到呼吸道和肺是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首要目标,可能呼吸系统已感染而血液还未受到侵染,采集“咽拭子”(咽部黏液)筛查比血检能更早发现并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大面积交叉感染。采集“咽拭子”进行全民筛查,在防控传染病流行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3)某国倚仗其强大的疫苗研发、生产能力,囤积大量新冠病毒疫苗。但病毒的繁殖变异速度极快,已有“二重”“三重”变异毒株出现。若某国民众在将来的某时间注射现在囤积的疫苗,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否对“三重或四、五重”变异病毒产生抵抗力?______(填“能”或“否”)。(4)2020年5月6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率先发表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动物实验结果。某生物学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这个实验研究结果简单梳理成下表,请据下表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组别实验对象实验过程高剂量组每组4只恒河猴(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相同)在第0天、第7天、第14天给恒河猴接种剂量为6微克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使用新冠病毒感染恒恒河猴感染后的第7天,在恒河猴的咽部、肛门和肺部都未检测到病毒,恒河猴无发热现象,食欲和精神状态正常。中剂量组在第0天、第7天、第14天给恒河猴接种剂量为3微克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感染后的第7天,在恒河猴的咽部、肛门和肺部标本中能部分检测到病毒,恒河猴无发热,食欲和精神状态正常。对照组不注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在恒河猴的咽部、肛门和肺部标本中都检测到了大量的病毒,恒河猴出现严重的间质性肺炎。①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注射进恒河猴体内,能够刺激恒河猴机体启动______免疫。②若将对照组和中剂量组看作一组对照实验,则该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依据该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为6微克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对恒河猴有完全保护作用。24.(2021·湖南岳阳·校联考二模)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为了了解烟草对生物的危害,同学们开展了“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具体过程如下:(1)用香烟和蒸馏水制成烟草浸出液。(2)通过稀释,得到体积分数为25%、50%、75%的烟草浸出液。(3)取5个培养皿,编号,铺上卫生纸,均放入结构完整、大小相同的50粒活黄豆种子。(4)在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都放在室温条件下。5天后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编号黄豆种子数烟草浸出液浓度第5天的发芽率A50100%26%B5075%44%C5050%64%D5025%82%E50蒸馏水96%①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编号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②通过表格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的萌发有_____作用。③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______实验,取各组实验的平均值。④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__________等(写2种),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可能引发肺癌。四、资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25.(2020春·山东日照·八年级统考学业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19-nCo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率领团队成功分离出2019-nCoV的毒株,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nCoV属于________,其繁殖方式是_______。(2)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研制指日可待。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注射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免疫类型看,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免疫。(3)2020年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体外膜肺氧合(ECMO)成功救治了一位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下图为ECMO工作原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电动泵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氧合器模拟了人体______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体中专门调节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____血。26.(2016·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疟疾是由于感染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导致的,它会侵袭人体的红细胞,导致发烧等症状,其传播媒介是按蚊,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团队研制出的青嵩素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材料二:据《信息时报》5月14日报道,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预计2017年12月在中国进行,手术的难点在于脊髓如何再次连接入脑,若产生排斥反应,将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干细胞在这里扮演着关键性作用(1)由材料一可知,从传播途径来分,疟疾属于传染病;从传染病的传播来看,按蚊属于(填病原体或传播途径)(2)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3)材料二中的头部移植手术,从免疫角度分析捐献者的“头”属于(填抗原或抗体),移植时可能会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称为。PAGE9PAGE10参考答案1.D【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详解】A.用纯种圆粒和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说明圆粒豌豆是显性性状,而皱粒豌豆是隐性性状,故A正确。BC.用纯种圆粒和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都是圆粒,则亲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皱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下所示:因此,亲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子一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故BC正确。D.子一代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下所示:因此,子二代圆粒豌豆中,基因组成为RR的可能性,故D不正确。故选D。2.B【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详解】A.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A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B.青少年身体发育不成熟,常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会影响身体健康,B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C.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拒绝毒品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D.体育锻炼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体育活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D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选B。3.C【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详解】ABD.番茄果实的红色和黄色、生来惯用右手和生来惯用左手、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ABD不符合题意。C.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不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4.A【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详解】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导入木瓜中,使木瓜获得抗虫害的特性,利用的是转基因技术,A正确。B.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B错误。C.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C错误。D.仿生学: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结构和功能而造出新仪器、新设备的科学,D错误。故选A。【点睛】熟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D【分析】(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2)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分为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接种以后再灭菌会把接种的微生物杀死,导致实验失败。(3)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大花生和小花生应随机选取。【详解】A、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A错误;B、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胰腺内的毛细血管,调节体内糖的代谢、吸收和转化等。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不会进入血液,而是经过导管流入小肠,B错误;C、“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C错误;D、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中,应在大花生和小花生中随机选出各30粒以上的大小花生做实验,D正确。故选D【点睛】如果探究的问题与数据有关,常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如果探究的问题与数据无关,而是一个质的变化,则不需要测平均值。6.D【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详解】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会灰色桦尺蛾和黑色桦尺蛾。未污染区桦尺蛾所处的环境颜色是灰色的,因而灰色桦尺蛾的体色是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是一种不易被敌害发现的保护色;工业污染区环境颜色是黑色的,这时,灰色桦尺蛾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形成了反差,成了易被敌害发现的体色,而黑色桦尺蛾的体色这时反而成了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达尔文认为,自然条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不同,在这里,环境的颜色成为了“选择者”,凡是具有有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就被保留下来,具有不利变异(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造成桦尺蛾体色的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外界环境的颜色对桦尺蛾的体色作出了选择。因此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灰色桦尺蛾是不利变异,因此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多于灰色桦尺蛾的数量,故不符合题意。B.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不利变异,不能适应;灰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更能适应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D.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7.B【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详解】A.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根据变异是否可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该病菌抗药性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不符合题意。B.a→b菌落数目下降,无抗药性的病菌死亡,抗药性的病菌继续生存,菌落中已经存在抗药性变异,B符合题意。C.d→e菌落数目增加,是因为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大量繁殖,C不符合题意。D.由于抗药性的病菌不断被选择,因此,e点抗药性个体比c点抗药性个体所占比例更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试题分析:蚕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因此蚕种是家蚕发育中的受精卵。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春蚕是在幼虫期后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9.C【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详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不仅是无病或者不虚弱,正确。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等,青少年不应该喝酒,正确。C.不能滥用抗生素,要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错误。D.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可判断是静脉出血,需用止血带扎紧伤口的远心端止血,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10.B【详解】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大写字母是显性基因,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A、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除了AA,还有Aa,A错误;B、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B正确;C、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C错误;D、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Aa能卷舌,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11.A【分析】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表格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引起的,A符合题意。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B不符合题意。C.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为90÷98≈91.8%,C不符合题意。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对居室消毒不能切断传播的途径,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12.D【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医院外科手术室内的器具要严格消毒,确保手术器具没有细菌,阻止疾病传播,防止细菌等感染病人,防止其他进入手术室的人交叉感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D。【点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13.C【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A.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顺丰速运对网点的消杀管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C.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将新冠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正确。D.将新冠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该抗体只能消灭新冠病毒,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故选C。14.D【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详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基因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或基因中各有一条进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基因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基因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而不是把性状传递给了子代,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的变化以及性状遗传的实质。15.B【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等。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详解】A.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A错误。B.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身体内有病毒的感染,但是没有出现肺炎症状的人。这些人群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B正确。C.新冠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身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D.含有新冠病毒的空气飞沫属于传播途径,D错误。故选B。16.B【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详解】A.每隔一定时间注射狂犬疫苗,能使机体再次、三次进行免疫,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相应的抗体,使机体具有更强的免疫力。因此,被狗咬伤后需要连续多次注射狂犬疫苗,是为了让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A不符合题意。B.狂犬病病毒属于病原体,当狂犬病病毒侵入严重时会使人患狂犬病,B符合题意。C.注射狂犬疫苗是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而对其他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狂犬病病毒当时的繁殖,这也属于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而狂犬病毒和狂犬疫苗属于抗原。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注射疫苗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特性免疫反应,预防以后狂犬病病毒繁殖;注射免疫球蛋白是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狂犬病病毒当时的繁殖,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D【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详解】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体,而另一半含有Y染色体;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决定于男性的精子类型,A错误;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如水稻的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12对,则水稻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B错误;兔与狗,是两种生物,不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遗传的相关问题。18.C【详解】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所以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B不符合题意。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一种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的现象,C符合题意。在农业上,通过杂交、基因突变等来培育出优良的品种,D不符合题意。19.B【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例如:病毒。【详解】A.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细胞是人体和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B错误。C.基因是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C正确。D.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构成。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所以胚是新植物的幼体,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20.B【分析】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有推测和比较。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详解】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比如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就有许多化石证据的支持。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基因和蛋白质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而不是计科学实验重演生物进化的历史,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21.(1)5竞争(2)受精卵

成熟(3)人工辅助授粉(放养蜜蜂等能帮助传粉的昆虫)

变异【详解】试题分析:(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图中有5条食物链:①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②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③植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④植物→鼠→蛇→猫头鹰,⑤植物→鼠→猫头鹰,蛙与食虫鸟都以食草昆虫为食物,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竞争关系。(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3)西瓜属于虫媒花,可以放养一些能够帮助传粉的昆虫,或者进行人工辅助传粉,这样就能增加传粉率和受精率,从而提高结果率;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西瓜有红瓤与黄瓤的,这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传粉和受精,生物的变异。22.

培养基

接种

共生

切断传播途径

原核【分析】(1)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2)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3)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属于原核生物。(5)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详解】(1)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根据表中培养大肠杆菌菌群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①首先要把上述物质做成培养基;②接着进行高温处理,目的是:杀灭杂菌;③冷却后把菌种转移上去,这一步叫接种;④然后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大肠杆菌和人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所以加强粪便管理、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和发酵技术。【点睛】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即可回答。23.(1)

不会

细胞结构(2)控制传染源(3)否(4)

特异性

是否注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和免疫的相关知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根据这三个基本采取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1)“新冠肺炎”通过空气、一般接触传播,而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所以“新冠肺炎”通过空气、一般接触传播,所以这些途径不会使艾滋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由此可知,新冠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采集“咽拭子”进行全民筛查是为了找出新冠病毒的携带者或疾病的感染者从而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在防控传染病流行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3)新冠肺炎的疫苗是由灭活的新冠病毒或结构与其相似的重组蛋白制成,注射到体内相当于抗原,会引起人体的淋巴细胞分泌抗体,而儿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若遇到变异病毒,则这种抗体会失去效果,不能对其产生抵抗力。若某国民众在将来的某时间注射现在囤积的疫苗,体内产生的抗体不能对三重或四、五重变异病毒产生抵抗力。(4)①注射的新冠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恒河猴体内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②对照实验,即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若将对照组和中剂量组看作一组对照实验,其中的不同是中剂量组注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而对照组没有注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则该组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注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依据该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为6微克的灭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对恒河猴有完全保护作用。24.

E

不同浓度的烟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