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辽宁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例如,企业的改组,就会出现人员的去留问题;国家机关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要转做别的工作,有些人就会有意见,等等。这些问题很快就要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邓小平思考问题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邓小平复出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倡导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冲破“禁区”,思考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思想懒汉不少,讲现话、空话的多。”1978年秋,他在东北视察时就呼吁各级干部“要开动脑筋,不开动脑筋,就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一些人划“禁区”,不敢独立思考的做法,邓小平严肃指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一个方向,这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倡导全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伴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的。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题目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也同样要求向前看。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恢复和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怎样解决现在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新问题。”邓小平思考问题讲究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务实、辩证、创新、宏观。务实,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要求大家思考问题“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邓小平注重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问题。他反复强调要“研究新情况”,就是要求全党分析历史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关于国际形势,邓小平指出,要随时关注并注意研究,“我们对外政策都是根据我们对国际问题总的看法和总的分析得出来的”。同样,对于国内问题,邓小平也十分注意根据新的条件提出新问题:“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的脑子里还都是些老东西,不会研究现在的问题,不从现在的实际出发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天天讲四个现代化,讲来讲去都是空的。”邓小平注重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邓小平经常强调:“有好多问题不能用老办法去解决。能否找个新办法?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比如,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邓小平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新办法集中到一点就是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前后多次强调,“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摘编自温勇《邓小平的问题意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可以带动其他的地区、企业和人向先富裕起来的学习,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B.改革会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对此要在思想上重视,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相信群众,这样可以解决问题。C.材料二作者认为,如果思想有“禁区”,就会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条件考虑问题;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D.“一国两制”的构想以及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行改革开放都是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具体例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定会遇到许多障碍,但我们有信心做到在经济发展中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B.全国胜利前夕全党范围内进行的重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国家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C.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背景之下,邓小平在全党范围内提出了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倡议。D.邓小平注意研究新条件和新变化,根据新条件提出新问题,思考和解决新问题;与国际形势问题相比,他更加重视国内问题。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的一项是()A.邓小平指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B.1977年,邓小平在恢复领导职务后,首先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然后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再着手解决组织路线问题。C.邓小平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D.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都同当时中国的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都是从“问题”中产生出来的。4.材料一中多次出现“应当”“必须”,请简析其作用。5.请结合材料二和下面的信息内容,谈谈你对中央所采取的具体对策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少地区和部门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感到困惑和犹豫。有的省份和地区对这一政策持观望态度,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中央并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一方面开会研讨,一方面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答案】1.C2.D3.C4.①“应当”通常表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性的要求。如“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中“应当”明确指出以前没有把学习搞好。“必须”属于义务性的规范,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意味着某种行为或条件是强制性的。如“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中“必须”表明了全党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规定。②作为指导性讲话,使用“应当”“必须”等态度旗帜鲜明的词语,有助于听众把握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①“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做法体现了解放思想,注意新的时代条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面对有的地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望态度,不设“禁区”,而是“允许看”。②“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体现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任何重大的改革举措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证明其正确性,中央的做法既尊重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破浪前行。【解析】【导语】两篇文章都深入剖析了邓小平思想理念与政策实践。材料一主要讨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政策和应对新问题的策略,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改革过程中要团结一致、实事求是。材料二则进一步探讨了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解放思想、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他的务实和辩证思考。两篇文章共同呈现了邓小平作为实用主义与创新精神结合的典范,以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材料二作者认为”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邓小平严肃指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知,如果思想有“禁区”,就会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应是“邓小平认为”;另外“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表述不准确,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应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敢于独立思考,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与国际形势问题相比,他更加重视国内问题”曲解文意,从原文“同样,对于国内问题,邓小平也十分注意根据新的条件提出新问题”可以看出,邓小平对国际形势问题和国内问题一样重视。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讲的是邓小平注重抓根本问题、普遍问题,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B.讲的是邓小平善于抓关键问题,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C.说的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D.讲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都是从“问题”中产生的,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①首先理解题干中词语的含义,“应当”通常表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性的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详细分析。如“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中“应当”明确指出国家应当从各方面对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生活还很困难的群众给以帮助;“我们应当充满信心”是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中“应当”明确指出以前没有把学习搞好。“必须”属于义务性的规范,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意味着某种行为或条件是强制性的。如“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中“必须”表明要对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中“必须”表明了全党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规定。②材料一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领导的讲话内容,作为指导性讲话,使用“应当”“必须”等态度旗帜鲜明的词语,使听众更能够明确讲话者的态度,有助于听众把握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根据“邓小平严肃指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知,材料中“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做法体现了解放思想,注意新的时代条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面对有的地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望态度,不设“禁区”,而是用“允许看”的方法转变人们僵化的思想。②根据材料二“邓小平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一个方向,这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也同样要求向前看。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恢复和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可知,材料中“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体现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根据“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新办法集中到一点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可知,邓小平倡导实行改革开放,任何重大的改革举措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证明其正确性,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重大的改革举措,中央“允许看”的做法既尊重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破浪前行。(二)现代文阅读目(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堤听雨曹积三雨,淅淅沥沥地飘洒着……漫步苏堤,身旁桃花默默地吐着红晕,柳枝静静地垂着新绿。周遭的世界好似都在聆听着雨声,只有湖中的画船在慢慢地移动着……①雨声很奇妙,朝远听,让人想起孵蛋时,大鸟在巢中翻动草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动静;听近处,传来的是那蚕儿嚼食桑叶的“沙沙”响……听着,听着,湖面漫起了乳白色的水汽,画船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地,隐没在雾霭中了。四合里,白茫茫一片。刹那间,仿佛红尘不再,飘飘然进入了幻境,一个嗓音压过了雨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大诗人苏东坡吗,还是有谁在吟唱?抑或我产生了幻觉?这情境,就像那年在黄山伫立始信峰前听雨一样,听着那响脆的雨滴落在千峰万仞的松枝上,发出“噗噗”的回响,就在这当儿,眼见着那滚滚的雾涛似奔腾的潮头,从远处的山边涌来,瞬息,便将自己吞没其中了。那一刻,觉得天地皆无,脑际淡定而洁静,仿佛漂浮于物我两忘的境界。兀地,传来吟诵之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随着那声音,依稀看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捋着一捧银须飘然而至……待雾气慢慢散去,哪有什么老者,山、树,依然;我,仍是我也。②我一直以为,雨丝是连接上苍与红尘的精灵,而那雨中的雾幔,便是它精心设计的一个让人奇遇的幻境,是人与遐想对话的时空隧道。所以,我总愿听雨,希冀邂逅奇迹。母亲百年诞辰的那天清晨,雨,星星点点地落着,我坐在哥伦比亚河畔公园的长椅上听着雨声……脚下,不过丈许,便是缓缓流淌的哥伦比亚河。我多么希望这雨能下得大些,再大些,令河面上腾起浓浓的大雾,好让我在雾中能与日夜思念的母亲相见。我默默地祈祷着,等待着……雨,终于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点儿砸在树叶上,砸在河面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听这雨声,陡然叫我想起童年的雨夜,每逢外面响起雨声,家里便漏成一片。母亲为了让我能睡得安生,把我送到邻居家去寄宿。躺在祖大娘的炕上,我却难以入睡,满耳都是外面的雨声,那雨滴,好似支支箭矢扎在心头。我担心那大雨会把家里的房子漏塌,砸到母亲。许多次,我被恐怖的电闪雪鸣惊醒,趴在祖大娘家的窗上,哭喊着妈妈……从那时起,我害怕雨声,不愿听到雨声。母亲辛劳一生,儿是多么想能让娘多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可母亲还是乘鹤而去了。我祈盼着哥伦比亚河上漫起大雾,能让我向母亲倾诉一腔的思念和无尽的感激。然而,河上始终没有起雾。雨点儿倒是愈下愈大了,最后,变成了滂沱大雨。我坐在长椅上,任雨浇淋着,心里念着母亲的恩情,眼前是母亲的音容,雨水和泪水流在了一起……因了雨声牵系着对母亲的绵绵思念,我渐渐地成为痴情的听雨者。更不知从何时起,我突然觉得听雨是美妙的,雨声充满了诗意。那一年,去长江三峡体验生活,船过巫峡,淫雨霏霏,神女峰上薄雾缭绕。千年的神女独守在这寂寞的巫山之上,该有几多的惆怅和哀怨?我伫立在甲板上,靠着船舷,望着峰头的神女,谛听着雨声。尽管浪滔声喧,使雨声变得有些孱弱,但那雨滴,滴滴如泪;那雨声,声声如泣,让我依稀听到了神女凄婉的倾诉……傍晚,船泊中堡岛,我宿住在江边的竹楼上。那竹楼的二层竟别出心裁,从岸边探到江中,滔滔的江水就在它的下方奔流而去。我等于悬空躺在江面上,枕着滚滚的波涛,如何能入得了梦乡?夜半时分,竹楼顶上突然传来“哗哗”的响声,我一惊,这是来了暴雨。连忙起身走到窗前。③外面没有一星亮光,峡江中的涛声和雨声,都被染成了漆漆的黑色。暴雨和江涛像是一对歌手,在联袂为我演唱着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江之歌。在享受震撼的同时,我的脑际沧桑闪过,仿佛看到一队队赤身裸体的纤夫汉子,在江边苦苦地拉着纤绳,悲怆的川江号子伴随着他们艰难前行的脚步……雨,是有颜色的。④你瞧,苏堤上,当雾幔隐退,满目都是绿色,西湖的雨,绿得清秀,响得婉约且隽永,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雨声和听雨,既紧承标题中的“听雨”,又引出下文作者在不同场合的听雨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感受。B.作者漫步苏堤,由倾听雨声进入雨中西湖的奇异世界,并瞬间联想到苏轼和李白吟诵各自的诗篇,过渡非常自然。C.作者希望哥伦比亚河畔的大雨能带来漫天大雾,好让自己在雾中见到母亲,向母亲倾诉一腔的思念和无尽的感激。D.长江三峡的船上,浪涛下的雨声仿佛神女的凄婉倾诉;而夜宿竹楼,暴雨和江涛共鸣,好像纤夫伴着号子艰难前行。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写西湖的雨声,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来作比,配以拟声词,恰当地描摹出了雨声近听和远听的微妙区别,突出了雨声的奇妙。B.第②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上承作者于雨声中联想到的苏轼和李白,又引出下文作者于哥伦比亚河畔雨中向去世的母亲倾诉衷肠。C.第③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用“漆漆的黑色”写雨声和涛声,既写出了作者于漆黑的雨夜窗外所见,同时又写出所听到的雨声和涛声之骇人。D.第④句呼应文章开篇,使作者天马行空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西湖景色的美好。8.文章的标题和“听雨”有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对“听雨”的感受。9.文章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童年的时候,作者寄宿在邻居家,担心母亲安危而害怕听到雨声。②在国外的时候,作者愿意听雨,希望在雨雾中有奇迹发生,能与逝去的母亲相见。③在长江三峡的船上,浪涛下的雨声仿佛神女的凄婉倾诉,作者感受到的是寂寞、惆怅和哀怨。④夜宿竹楼,暴雨和江涛共鸣,好像纤夫伴着号子前行,作者感受到的是震撼与人世沧桑。9.①既令文章苏堤听雨这一现实主线清晰,又穿插描写了和听雨相关的经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②拉开时空距离,让读者更好地见证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理解其情感的变化,突出主题。③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通过现实与回忆的穿插,两者相互烘托,产生回环往复的效果,更能吸引读者。【解析】【导语】文章《苏堤听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听雨的体验与人生感悟紧密结合。开篇引领读者通过雨声进入自然与心灵的深邃对话,雨声从苏堤、西湖扩展到黄山、哥伦比亚河畔和长江三峡,表现了生命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现实与回忆交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文章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联想,使得听雨充满诗意与哲思,引人深思。【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并瞬间联想到苏轼和李白吟诵各自的诗篇”错,作者由西湖雨声联想到苏轼吟诵自己的诗作,而李白吟诵自己的诗作的情景,是作者当年于黄山听到雨声看到雨景而联想到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D.“‘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西湖景色的美好”错,这里应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的本体是“西湖的雨”,本句照应文章开篇写“苏堤听雨”写出了雨声的奇妙,表达的是对雨声的赞美。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童年时期:原文“每逢外面响起雨声,家里便漏成一片。母亲为了让我能睡得安生,把我送到邻居家去寄宿。……我担心那大雨会把家里的房子漏塌,砸到母亲。……从那时起,我害怕雨声,不愿听到雨声”,可看出在童年时期,因为担心母亲在漏雨的家中会遭遇危险,作者对雨声充满恐惧,这种恐惧源于对母亲的深深牵挂。②在国外(哥伦比亚河畔)时期:原文“母亲百年诞辰的那天清晨,雨,星星点点地落着……我多么希望这雨能下得大些,再大些,令河面上腾起浓浓的大雾,好让我在雾中能与日夜思念的母亲相见”,可看出此时作者愿意听雨,是因为雨可能带来大雾,让作者有机会在雾中与母亲相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奇迹发生的渴望。③长江三峡船上时期:原文“我伫立在甲板上,靠着船舷,望着峰头的神女,谛听着雨声。……那雨滴,滴滴如泪;那雨声,声声如泣,让我依稀听到了神女凄婉的倾诉……”可看出作者在长江三峡的船上听雨,感受到的是寂寞、惆怅和哀怨。神女峰的传说以及淫雨霏霏的环境,让作者仿佛听到了神女的凄婉倾诉,引发了内心深处对孤独和命运的感慨。④夜宿竹楼时期:原文“夜半时分,竹楼顶上突然传来‘哗哗’的响声,……暴雨和江涛像是一对歌手,在联袂为我演唱着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江之歌。……仿佛看到一队队赤身裸体的纤夫汉子,在江边苦苦地拉着纤绳,悲怆的川江号子伴随着他们艰难前行的脚步……”可看出夜宿竹楼时,暴雨和江涛的共鸣让作者感受到震撼与人世沧桑。作者的思绪被雨声和江涛声牵引,联想到纤夫的艰难前行,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历史的厚重。【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文章以“苏堤听雨”这一现实场景为线索,在描述当下听雨感受的同时,穿插了作者童年在雨中的经历、在哥伦比亚河畔思念母亲以及在长江三峡的听雨感受等回忆内容。例如,在苏堤听雨时,作者的思绪飘向了黄山始信峰前听雨的回忆,以及对苏轼和李白诗句的联想,丰富了文章的意境。在回忆童年雨夜时,详细描述了因担心母亲而害怕雨声的情景,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②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拉开了时空距离,让读者更好地见证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理解其情感的变化。从童年对雨声的害怕,到长大后在不同地方听雨的各种感受,如对母亲的思念、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对历史的沉思等,展现了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对生活、对亲情、对自然和历史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情感的变化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共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听雨表达对生活、对亲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③现实与回忆的穿插,使文章在叙述上产生回环往复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不同场景的切换和对比,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情感共鸣。这种叙述方式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穿越时空,体验不同的人生阶段和情感世界,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安昌侯张禹请平陵肥牛亭地,曲阳侯根争,以为此地当平陵寝庙,宜更赐禹他地。上不从卒以赐禹根由是害禹宠数毁恶之。天子愈益敬厚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禹顿首谢恩。禹小子未有官,禹数视其小子,上即禹床下拜为黄门郎。禹虽家居,以特进为天子师,国家每有大政,必与定议。时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上乃车驾至禹第,辟左右,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禹自见年老,子孙弱,又与曲阳侯不平,恐为所怨,则谓上曰:“《春秋》日食、地震,或为诸侯相杀,夷狄侵中国。灾变之意,深远难见。故圣人罕言命,不语怪神。性与天道,自子贡之属不得闻,何况浅见鄙儒之所言。陛下宜修政事,以善应之,与下同其福喜,此经义意也。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上雅信爱禹,由此不疑王氏。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上不从A卒B以赐C禹D根E由是害F禹G宠H数毁恶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屏除,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辟邪说,难壬人”的“辟”意思不同。B.“不语怪神”与“越人语天姥”(《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语”意思不同。C.“使其言是”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之道》)中的“是”意思不同。D.旌,表彰,与“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赤壁赋》)中的“旌”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阳侯王根以平陵肥牛亭那片土地位于平陵墓园寝庙附近为理由,希望皇上另换一块土地赐给安昌侯张禹。B.皇上很看重张禹,不但多次答应张禹的请求,而且封其为天子师,就连遇上国家大事都要与其磋商后再做决定。C.张禹在回应有人讽刺指摘王氏专权招致灾异一事时,出于公心认为王氏未专权,那些讽刺指摘之言不足为信。D.朱云认为朝廷大臣皆尸位素餐,杀张禹就可警戒他人,即使面对“罪死不赦”的重罚,他仍挂念朝廷安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2)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14.请简要说明朱云触犯皇上但最终被谅解的原因。【答案】10.ADH11.B12.C13.(1)(皇上)亲自用天象变异的事请教张禹,顺便将吏民上书所谈到的王氏事情说给张禹听。(2)见识浅陋的人不可让他侍奉君王,如果他们害怕失去官位,就会无所不为。14.①辛庆忌以死相争,让皇上怒色消除,免了朱云的死罪。②皇上内心被朱云的正直感动,从皇上最后称朱云为直臣即可看出。【解析】【导语】这篇文选出自《资治通鉴》,通过描写张禹与王氏权斗,以及朱云触怒天子却获谅解的事件,揭示了汉朝后期君臣关系的复杂性。张禹运用经术维护其政治地位,而朱云直言敢谏显示其忠直。作品通过对人物忠诚与阴险的对比,反映了政治斗争中正直与权谋之间的较量及其影响。【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皇上不听,最终把那块地赐给了张禹。王根因此对张禹的得宠十分妒恨,多次在皇上面前诋毁张禹。“上”作主语,“不从”作谓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A处断开;“禹”作“赐”的宾语,故在D处断开;“根由是害禹宠”,“根”作主语,“害”作谓语,“禹宠”作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H处断开;故选ADH。【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屏除;/排斥、抨击。句意:屏退左右。/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B.“意思不同”错误。均为“谈论”。句意:也不说有关神怪的事。/越中来人说起了天姥山。C.正确。正确;/代词,指代所有情况。句意:假使他的话说得对。/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D.正确。表彰;/泛指旗帜。句意:我要用它来表彰直臣!/战船接连千里,旌旗遮蔽天空。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出于公心认为王氏未专权”错误。根据文中“禹自见年老,子孙弱,又与曲阳侯不平,恐为所怨”可知,张禹是站在私心的立场上来评论的。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问禹以天变”,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以天变问禹”;“因”,趁机;“示”,告诉,告知。(2)“事”,侍奉;“苟”,如果;“亡”,无,没有。【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于是左将军辛庆忌解印绶……然后得已”可知,庆忌解印绶,叩头殿下,指出朱云素著狂直于世,若言是不可诛,言非也当容之,并敢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使得皇上怒色消除,这是朱云被谅解的重要原因。朱云在面临死罪时,大呼“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展现出其刚正不阿、不畏生死的气节。皇上在冷静之后,可能被朱云的这种正直所触动。而且后来皇上在处理殿槛时说“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表明皇上认可了朱云的正直,从侧面反映出皇上内心被朱云的正直感动,这也是朱云最终被谅解的原因之一。参考译文:安昌侯张禹请求皇上把平陵肥牛亭那片土地赐给他,曲阳侯王根表示反对,认为这片地在平陵墓园寝庙附近,应另换一块地赐给他。皇上不听,最终把那块地赐给了张禹。王根因此对张禹的得宠十分妒恨,多次在皇上面前诋毁张禹。(但是)皇上却越发尊敬厚待张禹,张禹每次患病,皇上都打听他的饮食休息情况,甚至坐车亲自到张禹家问候,亲自在病床前会见张禹,张禹叩头谢恩。张禹的幼子没有官职,张禹频频用眼看那个孩子,皇上就在张禹床前封他为黄门郎。张禹虽然在家居住,但以“特进”的身份当天子的老师,国家每有大事,皇上一定与他磋商后才决定。当时吏民中有很多人上书,谈论灾异的出现,讽刺指摘王氏专权招致灾异。皇上于是坐车来到张禹的宅邸,屏退左右,(皇上)亲自用天象变异的事请教张禹,顺便将吏民上书所谈到的王氏事情说给张禹听。张禹清楚自己已年老,子孙太弱,又与曲阳侯王根不和,恐怕被王氏怨恨,就对皇上说:“《春秋》上记载的日食、地震,或者因为诸侯互相攻杀,或者因为夷狄进犯中原。上天降下灾害变异,含意十分深远,难以明见。因此圣人很少谈论天命,也不说有关神怪的事。性命与天道,连子贡之辈也未能听到孔子谈论,更何况那些见识肤浅鄙陋的儒生所说的话。陛下应该使政治修明,用善来应对上天的警戒,与臣下一同多行善举,这才是儒家经义的本意。那些新学小生,胡言乱语,误人不浅,不要相信和任用他们,一切只按儒学经术来判断!”皇上一向信任爱戴张禹,因此不再怀疑王氏。曾做过槐里县令的朱云上书求见皇上,在公卿面前,朱云对皇上说:“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扶主上,下不能有益于人民,都是些白占着官位领取俸禄而不干事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见识浅陋的人不可让他侍奉君王,如果他们害怕失去官位,就会无所不为’!我请求陛下赐给我尚方斩马剑,斩断一个佞臣的头颅,以警告其他人!”成帝问:“谁是佞臣?”朱云回答说:“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说:“小小官员,位居下层,竟敢诽谤国家重臣,公然在朝廷之上侮辱帝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御史将朱云逮下。朱云紧紧抓住宫殿栏杆,栏杆被他拉断。他大呼说:“我能够追随龙逢、比干游于地下,心满意足了!却不知圣明的王朝将会有什么下场!”御史于是挟持着朱云押下殿去。当时左将军辛庆忌解下印信绶带,伏在殿下叩头说:“朱云这个臣子,一向以狂癫耿直闻名于世,假使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假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我冒昧以死请求陛下!”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怒意稍解,杀朱云之事得以作罢。后来,当要修理宫殿栏杆时,皇上说:“不要变动!就原样补合一下,我要用它来表彰直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备注〗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备注〗这首诗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此时他因受牵连被贬冀州,以照顾年迈老母为由上疏奏请授江南一州,唐玄宗准他“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红泉”与“紫氛”摹写阳光映照下的庐山瀑布之貌,光彩夺目。B.颔联以其神写其貌,瀑布穿越杂树,脱出云气,豪放有力,洒脱自如。C.颈联视听结合,以“虹霓”绘其色、其形,以“风雨闻”状其声势。D.全诗取大略细,渲染烘托,远近结合,绘就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图。16.《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简要分析此诗中诗人是如何托物言志的。【答案】15.D16.①诗歌前三联描写庐山瀑布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暗示诗人因事被贬,却获皇帝恩遇的历程,说明诗人才德得到朝廷认可。②尾联瀑布与天空连成一体,境界宏阔,展现了诗人胸襟开阔、踌躇满志的状态。【解析】【导语】张九龄在《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形象的比喻,展现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首联用“红泉”与“紫氛”描绘阳光下的瀑布,色彩斑斓;颔联与颈联描绘瀑布的动态与声势,使景物生动立体。结尾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追求,隐寓个人志向与心境,与其宦海浮沉的经历相契合。【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远近结合”错误。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写貌求神,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通过简练的描绘展现庐山瀑布的整体气势,突出其壮美。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云气缭绕,就如同诗人自己从高高的朝堂被贬他乡的遭遇。颔联写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远望瀑布为杂树与云气遮断,不能看清全貌,便如诗人的曲折遭遇。第三联写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诗人骤失宰相之职,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得到认可,踌躇满志,名士气度一览无余。尾联赞叹瀑布景色秀丽,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所化,作者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歌颂,表明他虽身遭贬谪,身处逆境,却仍不失旷达胸怀,仍心怀激昂的人生态度与志向,境界恢宏阔大。(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2)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一句指出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表达了对人民重要作用的认识,发人深省。(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可畏惟人载舟覆舟(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主体性凸显出一个民族对其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历史证明,①没有文化主体性,②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会迷失方向,③沦为强势文明的附庸,④个体亦会陷入身份认同的迷茫,⑤成为无根的浮萍。⑥但是文化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⑦对我们自觉地肩负起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⑧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意义。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植根于对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的自觉自信。作为世界上唯一A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主旋律,构成多元一体的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存在地域,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禀赋和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B的精神根脉,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精神,C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支撑我们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仁者爱人、贵和持中、刚柔相济、和而不同的多重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思想源泉,塑造了国民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中华文化生命体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和引领作用。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19.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绵延不断B.安身立命C.潜移默化19.②,改为“不仅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会迷失方向”⑥,改为“因此文化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此处需要填写能体现中华文明特点的成语,而且是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结合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连续不断,“连续性”,可填写“绵延不断”。绵延不断:意思是连续不断。B处,此处是说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结合后文的“根脉”一词,可知应填的内容是基础性的作用,故填写“安身立命”。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C处,此处是形容中华文明对人们的影响的,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可填写“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语病有两处:一是②句语序不当,“国家和民族发展不仅会迷失方向”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不仅”和主语“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顺序不当,应将“不仅”应放在主语“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前。二昌⑥句搭配不当,“但是文化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命题”与前文逻辑关系搭配不当,前文强调没有文化主体性的不良后果,此处应得出结论,所以应将“但是”改为“因此”。(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芦花是有性格的,桀骜中透出一分高雅。刚刚下过一场雪,芦苇根部落满厚厚的雪。雪可以裹住芦叶,冻住芦根,①。没有一株芦花被积雪压折,因为芦花白色的柔毛像天鹅绒,雪花和雨水无法沾身。雪只能成为芦花的陪衬。在苇甸边缘一片开阔的雪地上,三株茁壮的芦苇呈品字形立着,似乎在向我招手。我想,②,于是走过去折下这三株芦花。我把它们插在一个红酒瓶里,置于书桌的一角。三株芦花像三支棉花糖,蓬松肥硕,看上去既甜蜜又养眼。写作有了倦意时,斟一杯红茶,欣赏一番芦花,顿时觉得放松不少,仿佛又置身于辽河口那片广袤的芦苇荡,创作灵感会浪花般涌来。八年过去了,三株芦花依然是当年的模样,姿态、颜色都没有改变,总是用洁白的笑靥望着我。灰尘几乎无所不在,然而③,只是边边角角有了少许的淡黄,这淡黄如同鸡雏的绒羽,像和田玉籽料的皮子,越发衬出了芦花的雪白。我想,灰尘不侵芦花,是不是被芦花的暖意感动了?说到芦花的暖意,我不由得想起了“渔客”一词。“渔客”是两种古老职业的结合,即渔雁和苇客。这两种职业都与芦花有关。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22.下列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渔客”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B.后者则需要摆脱消费社会的功利诱惑,不要为一时的“利”与“名”而迷失自我。C.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D.塞住耳朵去偷院子里的钟,这个法子太“巧妙”了。【答案】20.①却奈何不了芦花②我应该把它们带回去③芦花未被浮尘所染21.构成:句中“芦花”为本体,“棉花糖”为喻体,比喻词为“像”。效果:用棉花糖比喻芦花,不仅鲜活、生动、形象,更容易被人感受、理解,而且写出了芦花蓬松、美丽、赏心悦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三株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2.A【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能力。第一处,根据前文“雪可以裹住芦叶,冻住芦根”可知,此处想要表达雪对芦花会怎样;再根据后文“没有一株芦花被积雪压折”可知,雪对芦花没有影响,故填“却奈何不了芦花”。第二处,根据前文“似乎在向我招手,我想”可知,此处是我对芦花“招手”生出的想法;再根据“于是走过去折下这三株芦花”可知,我想到的是我要他们带回去,故填“我应该把它们带回去”。第三处,根据前文“灰尘几乎无所不在”以及后文“只是边边角角有了少许的淡黄”可知,灰尘并未影响到芦苇,故填“芦花未被浮尘所染”。【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三株芦花像三支棉花糖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芦花”为本体,“棉花糖”为喻体,比喻词为“像”;用棉花糖比喻芦花,不仅在语言表达上鲜活、生动、形象,还因为棉花糖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被人感受、理解;“蓬松肥硕,看上去既甜蜜又养眼”是棉花糖的特点,用棉花糖比喻芦花,就写出了芦花蓬松、美丽、赏心悦目的特点;棉花糖深受人们的喜欢,用棉花糖比喻芦花,表达了作者对三株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渔客”的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A.“世界屋脊”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B.“利”与“名”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C.“插曲”本意是指配置在话剧或电影等中的歌曲;比喻事情发展中插入的特殊片断。此处是指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所以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D.“巧妙”引号的作用是讽刺、反语。故选A。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文阅读I中说到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有人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哪个更重要展开讨论。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观点,即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时也指出另一种观点,即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材料本身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将问题抛给读者,引发思考和讨论。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指分析问题、找到方法、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行动力和实践能力。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从个人成长、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论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阐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行文思路上,文章开头可以从爱因斯坦的名言入手,引出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的讨论。在论述过程中,首先分析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创新、启发思考、推动科学发展等角度进行论述。接下来,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实际应用、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然后,进一步辩证分析两者的关系,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是提出问题的归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章结尾部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是重要的,它们在不同的阶段和情境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该注重两者的平衡发展,既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立意:1.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解决问题是进步的阶梯。3.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循环递进的过程。4.“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并重。辽宁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例如,企业的改组,就会出现人员的去留问题;国家机关的改革,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要转做别的工作,有些人就会有意见,等等。这些问题很快就要出现,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邓小平思考问题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邓小平复出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倡导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冲破“禁区”,思考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思想懒汉不少,讲现话、空话的多。”1978年秋,他在东北视察时就呼吁各级干部“要开动脑筋,不开动脑筋,就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一些人划“禁区”,不敢独立思考的做法,邓小平严肃指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一个方向,这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倡导全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伴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的。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题目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也同样要求向前看。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恢复和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怎样解决现在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新问题。”邓小平思考问题讲究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务实、辩证、创新、宏观。务实,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要求大家思考问题“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邓小平注重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问题。他反复强调要“研究新情况”,就是要求全党分析历史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关于国际形势,邓小平指出,要随时关注并注意研究,“我们对外政策都是根据我们对国际问题总的看法和总的分析得出来的”。同样,对于国内问题,邓小平也十分注意根据新的条件提出新问题:“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的脑子里还都是些老东西,不会研究现在的问题,不从现在的实际出发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天天讲四个现代化,讲来讲去都是空的。”邓小平注重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邓小平经常强调:“有好多问题不能用老办法去解决。能否找个新办法?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比如,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邓小平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新办法集中到一点就是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南方谈话前后多次强调,“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摘编自温勇《邓小平的问题意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可以带动其他的地区、企业和人向先富裕起来的学习,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B.改革会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对此要在思想上重视,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相信群众,这样可以解决问题。C.材料二作者认为,如果思想有“禁区”,就会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条件考虑问题;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D.“一国两制”的构想以及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行改革开放都是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具体例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一定会遇到许多障碍,但我们有信心做到在经济发展中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B.全国胜利前夕全党范围内进行的重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国家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C.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背景之下,邓小平在全党范围内提出了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倡议。D.邓小平注意研究新条件和新变化,根据新条件提出新问题,思考和解决新问题;与国际形势问题相比,他更加重视国内问题。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的一项是()A.邓小平指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B.1977年,邓小平在恢复领导职务后,首先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然后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再着手解决组织路线问题。C.邓小平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D.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都同当时中国的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都是从“问题”中产生出来的。4.材料一中多次出现“应当”“必须”,请简析其作用。5.请结合材料二和下面的信息内容,谈谈你对中央所采取的具体对策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少地区和部门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感到困惑和犹豫。有的省份和地区对这一政策持观望态度,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中央并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一方面开会研讨,一方面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答案】1.C2.D3.C4.①“应当”通常表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性的要求。如“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中“应当”明确指出以前没有把学习搞好。“必须”属于义务性的规范,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意味着某种行为或条件是强制性的。如“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中“必须”表明了全党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规定。②作为指导性讲话,使用“应当”“必须”等态度旗帜鲜明的词语,有助于听众把握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①“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做法体现了解放思想,注意新的时代条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面对有的地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望态度,不设“禁区”,而是“允许看”。②“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体现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任何重大的改革举措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证明其正确性,中央的做法既尊重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破浪前行。【解析】【导语】两篇文章都深入剖析了邓小平思想理念与政策实践。材料一主要讨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政策和应对新问题的策略,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改革过程中要团结一致、实事求是。材料二则进一步探讨了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解放思想、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突出了他的务实和辩证思考。两篇文章共同呈现了邓小平作为实用主义与创新精神结合的典范,以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C.“材料二作者认为”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邓小平严肃指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知,如果思想有“禁区”,就会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应是“邓小平认为”;另外“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表述不准确,冲破思想“禁区”的主要方法应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敢于独立思考,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与国际形势问题相比,他更加重视国内问题”曲解文意,从原文“同样,对于国内问题,邓小平也十分注意根据新的条件提出新问题”可以看出,邓小平对国际形势问题和国内问题一样重视。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讲的是邓小平注重抓根本问题、普遍问题,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B.讲的是邓小平善于抓关键问题,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C.说的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D.讲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都是从“问题”中产生的,能体现邓小平的问题意识。故选C。【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①首先理解题干中词语的含义,“应当”通常表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性的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语句详细分析。如“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中“应当”明确指出国家应当从各方面对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生活还很困难的群众给以帮助;“我们应当充满信心”是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中“应当”明确指出以前没有把学习搞好。“必须”属于义务性的规范,它规定的是一种责任,意味着某种行为或条件是强制性的。如“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中“必须”表明要对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中“必须”表明了全党没有例外和特殊,必须一律执行“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规定。②材料一摘编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领导的讲话内容,作为指导性讲话,使用“应当”“必须”等态度旗帜鲜明的词语,使听众更能够明确讲话者的态度,有助于听众把握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根据“邓小平严肃指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知,材料中“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更为有效的策略——‘允许看’”做法体现了解放思想,注意新的时代条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面对有的地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望态度,不设“禁区”,而是用“允许看”的方法转变人们僵化的思想。②根据材料二“邓小平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一个方向,这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也同样要求向前看。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使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恢复和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可知,材料中“采取了用事实教育干部群众的做法,让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得以全面铺开”体现了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根据“邓小平倡导和运用的新办法集中到一点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可知,邓小平倡导实行改革开放,任何重大的改革举措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证明其正确性,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重大的改革举措,中央“允许看”的做法既尊重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又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改革开放的破浪前行。(二)现代文阅读目(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堤听雨曹积三雨,淅淅沥沥地飘洒着……漫步苏堤,身旁桃花默默地吐着红晕,柳枝静静地垂着新绿。周遭的世界好似都在聆听着雨声,只有湖中的画船在慢慢地移动着……①雨声很奇妙,朝远听,让人想起孵蛋时,大鸟在巢中翻动草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动静;听近处,传来的是那蚕儿嚼食桑叶的“沙沙”响……听着,听着,湖面漫起了乳白色的水汽,画船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渐渐地,隐没在雾霭中了。四合里,白茫茫一片。刹那间,仿佛红尘不再,飘飘然进入了幻境,一个嗓音压过了雨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大诗人苏东坡吗,还是有谁在吟唱?抑或我产生了幻觉?这情境,就像那年在黄山伫立始信峰前听雨一样,听着那响脆的雨滴落在千峰万仞的松枝上,发出“噗噗”的回响,就在这当儿,眼见着那滚滚的雾涛似奔腾的潮头,从远处的山边涌来,瞬息,便将自己吞没其中了。那一刻,觉得天地皆无,脑际淡定而洁静,仿佛漂浮于物我两忘的境界。兀地,传来吟诵之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随着那声音,依稀看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捋着一捧银须飘然而至……待雾气慢慢散去,哪有什么老者,山、树,依然;我,仍是我也。②我一直以为,雨丝是连接上苍与红尘的精灵,而那雨中的雾幔,便是它精心设计的一个让人奇遇的幻境,是人与遐想对话的时空隧道。所以,我总愿听雨,希冀邂逅奇迹。母亲百年诞辰的那天清晨,雨,星星点点地落着,我坐在哥伦比亚河畔公园的长椅上听着雨声……脚下,不过丈许,便是缓缓流淌的哥伦比亚河。我多么希望这雨能下得大些,再大些,令河面上腾起浓浓的大雾,好让我在雾中能与日夜思念的母亲相见。我默默地祈祷着,等待着……雨,终于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点儿砸在树叶上,砸在河面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听这雨声,陡然叫我想起童年的雨夜,每逢外面响起雨声,家里便漏成一片。母亲为了让我能睡得安生,把我送到邻居家去寄宿。躺在祖大娘的炕上,我却难以入睡,满耳都是外面的雨声,那雨滴,好似支支箭矢扎在心头。我担心那大雨会把家里的房子漏塌,砸到母亲。许多次,我被恐怖的电闪雪鸣惊醒,趴在祖大娘家的窗上,哭喊着妈妈……从那时起,我害怕雨声,不愿听到雨声。母亲辛劳一生,儿是多么想能让娘多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可母亲还是乘鹤而去了。我祈盼着哥伦比亚河上漫起大雾,能让我向母亲倾诉一腔的思念和无尽的感激。然而,河上始终没有起雾。雨点儿倒是愈下愈大了,最后,变成了滂沱大雨。我坐在长椅上,任雨浇淋着,心里念着母亲的恩情,眼前是母亲的音容,雨水和泪水流在了一起……因了雨声牵系着对母亲的绵绵思念,我渐渐地成为痴情的听雨者。更不知从何时起,我突然觉得听雨是美妙的,雨声充满了诗意。那一年,去长江三峡体验生活,船过巫峡,淫雨霏霏,神女峰上薄雾缭绕。千年的神女独守在这寂寞的巫山之上,该有几多的惆怅和哀怨?我伫立在甲板上,靠着船舷,望着峰头的神女,谛听着雨声。尽管浪滔声喧,使雨声变得有些孱弱,但那雨滴,滴滴如泪;那雨声,声声如泣,让我依稀听到了神女凄婉的倾诉……傍晚,船泊中堡岛,我宿住在江边的竹楼上。那竹楼的二层竟别出心裁,从岸边探到江中,滔滔的江水就在它的下方奔流而去。我等于悬空躺在江面上,枕着滚滚的波涛,如何能入得了梦乡?夜半时分,竹楼顶上突然传来“哗哗”的响声,我一惊,这是来了暴雨。连忙起身走到窗前。③外面没有一星亮光,峡江中的涛声和雨声,都被染成了漆漆的黑色。暴雨和江涛像是一对歌手,在联袂为我演唱着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江之歌。在享受震撼的同时,我的脑际沧桑闪过,仿佛看到一队队赤身裸体的纤夫汉子,在江边苦苦地拉着纤绳,悲怆的川江号子伴随着他们艰难前行的脚步……雨,是有颜色的。④你瞧,苏堤上,当雾幔隐退,满目都是绿色,西湖的雨,绿得清秀,响得婉约且隽永,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雨声和听雨,既紧承标题中的“听雨”,又引出下文作者在不同场合的听雨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感受。B.作者漫步苏堤,由倾听雨声进入雨中西湖的奇异世界,并瞬间联想到苏轼和李白吟诵各自的诗篇,过渡非常自然。C.作者希望哥伦比亚河畔的大雨能带来漫天大雾,好让自己在雾中见到母亲,向母亲倾诉一腔的思念和无尽的感激。D.长江三峡的船上,浪涛下的雨声仿佛神女的凄婉倾诉;而夜宿竹楼,暴雨和江涛共鸣,好像纤夫伴着号子艰难前行。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句写西湖的雨声,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来作比,配以拟声词,恰当地描摹出了雨声近听和远听的微妙区别,突出了雨声的奇妙。B.第②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上承作者于雨声中联想到的苏轼和李白,又引出下文作者于哥伦比亚河畔雨中向去世的母亲倾诉衷肠。C.第③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用“漆漆的黑色”写雨声和涛声,既写出了作者于漆黑的雨夜窗外所见,同时又写出所听到的雨声和涛声之骇人。D.第④句呼应文章开篇,使作者天马行空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西湖景色的美好。8.文章的标题和“听雨”有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在不同人生阶段对“听雨”的感受。9.文章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6.B7.D8.①童年的时候,作者寄宿在邻居家,担心母亲安危而害怕听到雨声。②在国外的时候,作者愿意听雨,希望在雨雾中有奇迹发生,能与逝去的母亲相见。③在长江三峡的船上,浪涛下的雨声仿佛神女的凄婉倾诉,作者感受到的是寂寞、惆怅和哀怨。④夜宿竹楼,暴雨和江涛共鸣,好像纤夫伴着号子前行,作者感受到的是震撼与人世沧桑。9.①既令文章苏堤听雨这一现实主线清晰,又穿插描写了和听雨相关的经历,使文章内容更丰富。②拉开时空距离,让读者更好地见证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理解其情感的变化,突出主题。③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通过现实与回忆的穿插,两者相互烘托,产生回环往复的效果,更能吸引读者。【解析】【导语】文章《苏堤听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听雨的体验与人生感悟紧密结合。开篇引领读者通过雨声进入自然与心灵的深邃对话,雨声从苏堤、西湖扩展到黄山、哥伦比亚河畔和长江三峡,表现了生命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现实与回忆交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文章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联想,使得听雨充满诗意与哲思,引人深思。【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并瞬间联想到苏轼和李白吟诵各自的诗篇”错,作者由西湖雨声联想到苏轼吟诵自己的诗作,而李白吟诵自己的诗作的情景,是作者当年于黄山听到雨声看到雨景而联想到的。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D.“‘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西湖景色的美好”错,这里应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一似采莲抚琴的江南女儿家”的本体是“西湖的雨”,本句照应文章开篇写“苏堤听雨”写出了雨声的奇妙,表达的是对雨声的赞美。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童年时期:原文“每逢外面响起雨声,家里便漏成一片。母亲为了让我能睡得安生,把我送到邻居家去寄宿。……我担心那大雨会把家里的房子漏塌,砸到母亲。……从那时起,我害怕雨声,不愿听到雨声”,可看出在童年时期,因为担心母亲在漏雨的家中会遭遇危险,作者对雨声充满恐惧,这种恐惧源于对母亲的深深牵挂。②在国外(哥伦比亚河畔)时期:原文“母亲百年诞辰的那天清晨,雨,星星点点地落着……我多么希望这雨能下得大些,再大些,令河面上腾起浓浓的大雾,好让我在雾中能与日夜思念的母亲相见”,可看出此时作者愿意听雨,是因为雨可能带来大雾,让作者有机会在雾中与母亲相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奇迹发生的渴望。③长江三峡船上时期:原文“我伫立在甲板上,靠着船舷,望着峰头的神女,谛听着雨声。……那雨滴,滴滴如泪;那雨声,声声如泣,让我依稀听到了神女凄婉的倾诉……”可看出作者在长江三峡的船上听雨,感受到的是寂寞、惆怅和哀怨。神女峰的传说以及淫雨霏霏的环境,让作者仿佛听到了神女的凄婉倾诉,引发了内心深处对孤独和命运的感慨。④夜宿竹楼时期:原文“夜半时分,竹楼顶上突然传来‘哗哗’的响声,……暴雨和江涛像是一对歌手,在联袂为我演唱着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江之歌。……仿佛看到一队队赤身裸体的纤夫汉子,在江边苦苦地拉着纤绳,悲怆的川江号子伴随着他们艰难前行的脚步……”可看出夜宿竹楼时,暴雨和江涛的共鸣让作者感受到震撼与人世沧桑。作者的思绪被雨声和江涛声牵引,联想到纤夫的艰难前行,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历史的厚重。【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①文章以“苏堤听雨”这一现实场景为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场成长足迹
- 科技领跑未来已来
- 墙体材料供应合同(2篇)
- 2024智能锁系统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模板3篇
- 2024酒店土建工程质量问题整改与维修合同
- 20陀螺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 个人对个人2024年度消费贷款合同范本2篇
- 房地产合作开发意向协议
- 快乐兔和聪明的熊征文
- 2024某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 菏泽2024年山东菏泽市中心血站招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促醒中医治疗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记账实操-基金管理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示例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 胃镜超声内镜护理配合
- 精神科护理工作计划例文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