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原卷版)_第1页
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原卷版)_第2页
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原卷版)_第3页
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原卷版)_第4页
必刷卷05-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5历史(安徽专用)近几年来,安徽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试的形式,考查的题型、分值和形式基本稳定。试题考查的形式稳中有变,考查的重点是中国史和世界近现代史,试题多联系社会热点,同时与高考衔接,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2022年安徽中考试题考查的重点有郡县制、民族交融、宋朝市民文化、军机处、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土地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中美关系、文艺复兴、“光荣革命”、罗斯福新政等。命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既考查原因、影响,也有对历史事件内容、本质等方面的考查。通过对考试信息的梳理以及教学研究成果,预测:(1)跨学科考查。2022年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以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因此,这一新理念在中考命题中必然会体现。所以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将会与语文、数学、地理、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等各学科进行结合命题,考查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023年中考将运用大概念对中外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考查。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历史教学中的大概念可以从多层而进行整合和提炼:一是能够统领整个学习板块的大概念,如中国古代史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近代史中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现代史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古代史中的“多元文明”,世界近代史中的“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世界现代史中的“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二是学习单元中的大概念,即能够成为单元主题学习重要抓手的大概念,如中国古代史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可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这一学习单元的大概念;三是每课中的大概念,即课时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或重要观念,如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可将“社会变革”作为大概念,使学生从这一视角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郡”的设立()A.是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一大革新B.符合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C.对后世的行政体制演变影响深远D.为秦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材料体现了当时读书人重视()A.唐诗宋词B.科技创新C.科举考试D.钻研八股3.《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自唐朝以后,出现了“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现象。材料反映了()A.南北双方经济类型的不同B.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C.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4.明清之际,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不少儒学家和科学家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研究西方科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技的传入。然而,儒家学者对于西方科技的学习和研究,其目的在于把西方科技纳入儒学的统摄之下,因此科技实际上仍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下列对此现象解读正境的是()A.西方科技在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实践B.儒家学者的思想观念不利于科技独立C.只有科学家对西方的科技产生兴趣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外来文明的传入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评价某一事件时说:“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战争6.1940年8月发起的一次战役使敌人大为震动,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日军华北总司令多田骏因其“囚笼政策”之破产而滚蛋,其继任者冈村宁次,提出“治安强化运动”的方针,取消战争初期“剿共灭党”的口号,改为致力于“剿共”。这次战役()A.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C.推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7.报纸是一种历史的沉积,勾勒着时代变迁的轨迹。以下诗句最能体现右图报纸刊登文章的主题是()A.同仇敌忾保家国B.南行启明观沧海C.观念创新国康泰D.改天换地兴伟业8.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高达75.7%,企业亏损面达三分之一,停产、半停产的企业职工已达500多万。究其原因主要是国企出现“三铁”问题:干部制度上的“铁交椅”,劳动制度上的“铁饭碗”,分配制度上的“铁工资”。那么解决“三铁”问题的关键是()A.初底否定计划经济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C.推行分配制度的改革D.全面放开国内市场9.欧洲的建筑优美壮观,让人们流连忘返。通过对下列建筑的欣赏我们可以认识到()A.廊柱建筑艺术历史悠远B.西方建筑深受基督教的影响C.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D.罗马法律是西方法学的渊源10.“在中世纪晚期,财富便以前所未有的数量被创造出来,且通常集中在专精大规模商业与金融业等新行业的城市,例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随着财富积累,财富拥有者借由赞助文学和艺术来满足感官。”材料反映的是()A.租地农场的影响B.文艺复兴的背景C.新航路开辟的目的D.启蒙运动的主张11.一向沉默寡言、威严肃穆的乔治·华盛顿在1788年2月7日给某法国贵族的信中对美国制宪会议不吝赞美之词:“制宪代表们来自如此不同的州,反对意见各有所据,但他们却没有分裂,而是团结起来缔造了一个联邦政府,这真是一个奇迹。”这说明制宪会议的结果()A.从根本上消除种族歧视B.照顾到弱小群体的利益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确定了联邦政府的统治12.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材料说明苏联工业化的目的是()A.维护苏联的国家安全B.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C.促进轻工业转型发展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力量13.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的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是悲惨的画面、凌乱的街道,令人忧思,“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凡尔赛体系的束缚C.经济大危机的破坏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14.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敬了美国。美苏两国针锋相对的主要原因是()A.两国的体育发展水平差距太大B.二战动摇了关国的优势地位C.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差异D.东欧国家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5.不断涌现的在线直播、短视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费的特征。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物质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借助信息网络、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为实物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由此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是()A.科学技术的创新B.国际环境的稳定C.大国政府的引导D.各国之间的合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16.制度创新对国家兴盛产生重要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战国时期,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礼治,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太祖废除科举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写成《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小题,共10分)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摘编自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1)根据材料,中国代表团参加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前亚非国家反抗殖民主义压迫的具体史实。(4分)(2)周恩来的发言对这一会议的走向有何积极影响?综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认识。(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小题,共10分)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1)材料一中“技术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4分)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和美国的工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根据各种不同的统计,从1870年到1913年,德国每年的工业生产增长率为2.9%,英国为2.2%,法国为1.6%,同时期的美国则达到4.3%。在19世纪最后30年中,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摘编自姚介厚,李鹏程,杨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