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5-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必刷卷05-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必刷卷05-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必刷卷05-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必刷卷05-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2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5历史(广东专用)广东新中考历史试题题量为30(单选题)+3(材料分析题),题型较为稳定。其中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1题、材料分析题第31题(1)和2021年广东省卷选择题第1题、材料分析题第31(2)均考查史料实证;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7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1(3)均考查民族交融;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16题、材料分析题第32题(3)和2021年广东省卷选择题第19题、第20题、材料分析题第32(2)均考查抗日战争;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18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2(2)均考查土地改革;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19题、第21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2(2)均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2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3(1)均考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4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2题、材料分析题第33(1)均考查文艺复兴;2020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3题(1)和2021年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3题均考查新航路的开辟;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6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3(2)均考查法国大革命;2020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3(1)和2021年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5题均考查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2021年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7题、第30题均考查苏联模式;2020广东省卷选择题第29题和2021年广东省卷材料分析题第33(1)均考查美苏冷战;2021年广东省卷出现新题型——自主拟题论述题。此外,结合当前时政,俄乌战争涉及的国际政治格局、大国关系;2022年两会涉及的民生问题、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涉及的科技;神州十三号设计的空间技术;2022年周年纪等等都有可能涉及。预测在2022年广东省中考中仍有很大可能涉及以下题目:选择题中史料实证、民族交融、抗日战争、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三次科技革命、苏联模式、美苏冷战。此外时政热点包括俄乌战争涉及的国际政治格局、大国关系;2022年两会涉及的民生问题;北京冬奥会涉及的科技;神州十三号设计的空间技术;2022年周年纪等等都有可能涉及。本卷中选择题和材料题将会对以上知识点以及时政热点进行相关涉及。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材料分析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题干中“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了分封制的内容,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A项正确;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属于诸侯的义务,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2.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总是不能满足);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

)A.援燕是齐应尽义务 B.山戎已成中原霸主C.周王命令受到尊从 D.华夏认同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戎狄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表明山戎和狄如豺狼般贪得无厌,“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表明齐国和燕国都是华夏族,应该予以帮助,说明了华夏认同逐步形成,D项正确;齐国等认同华夏族,但不意味着援燕是齐应尽义务,排除A项;攻打燕国不能表明山戎强大到成为中原霸主,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到周王,排除C项。故选D项。3.“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归降汉朝,郑吉派兵迎之,宣帝遂命郑吉兼护车师西北方(北道)各国安全。因总领两道,遂号‘都护’以后便成为了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据所学知识,“神爵二年”应该是(

)A.公元前60年 B.公元60年 C.公元前68年 D.公元68年【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遂号‘都护’以后便成为了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它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故“神爵二年”应该是公元前60年,A项正确;公元前68年不是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排除C项;公元60年、公元68年属于东汉时期,排除BD项。故选A项。4.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由此推断该事件(

)A.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B.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C.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D.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的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是洪秀全的“拜上帝”,这是中西文明的产物,目标是反对清王朝统治,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该运动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方案《资政新篇》,C项正确;直接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义和团运动,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天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对清王朝统治的运动,没有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得闸门,排除B项;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是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隋的“国富”历来为传统的史学家所津津乐道,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广设粮仓,长安、太原、洛阳等地的仓库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直到唐朝初年,这些仓库中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尽,如此富庶的隋朝却短命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 B.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C.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 D.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隋炀帝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由此可知,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是隋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故B符合题意;上层统治者奢侈腐化不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排除A;下层的人民起义不断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隋修建大运河耗费国力是隋朝统治政策不得民心的表现,排除D。故选B。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婚姻结好,岂为财物?”“以正风俗”“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等信息可知,宋代理学家反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婚姻论财风气,强调婚姻对祖先、后世的意义,这说明当时理学家意图维护封建礼教纲常,B项正确;材料中“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说明当时理学家重视婚姻中的宗族观念,排除A项;理学家维护儒家的传统婚姻观,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符合政府对民俗的引导,排除C项;理学家维护儒家的传统婚姻观不利于促成婚姻习俗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7.忽必烈在《中统建元用》中称:“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制定制。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材料体现了他A.放弃蒙古民族文化 B.推动蒙古文明融入中原文化C.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D.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答案】D【解析】“稽列圣之洪规……体大《易》之乾元”,就是以继承祖宗的制度为前提,附会汉法,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体现了忽必烈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D项正确;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忽必烈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8.文物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以下文物按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星堆青铜面具”是先秦时期,“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是东汉时期,“唐三彩骆驼乐舞俑”是唐代,“明代青花扁壶”是明代。由此可知,按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A正确,BCD错误。9.《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颃(hánɡ)(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但以后事权逐渐扩大,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共同反映了A.改革丞相制度 B.加强思想控制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根据“我朝罢丞相”,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根据“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但以后事权逐渐扩大,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结合所学可知,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材料共同反映了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我朝罢丞相”指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并非改革丞相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加强思想控制的信息,排除B项;我国历代王朝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10.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A.江南地区农业落后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 D.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答案】C【解析】考查点:明清经济发展。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四方辐辏,贸易往来频繁,而且工商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商业非常发达,商品贸易都十分的兴盛,形成了商业网,出现了如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等大城市。C正确;清朝前期农业发展,A错误;自然经济解体是从鸦片战争开始,B错误;南方经济发达,材料没有体现出北方经济超过北方,D错误。综上故选C。11.《洛阳伽盔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的战乱没有波及洛阳城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D.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意思是说自从晋、宋以来,都说洛阳成为荒土,说长江以北都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昨天到了洛阳才知道,穿戴豪华的土族都在中原地区,人们很讲礼仪,生活富裕。这里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以及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魏晋时期洛阳城依然受到战乱的影响,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态势,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1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央视的介绍词如下:“它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16年至1921年间,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有效串联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建党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历史过程。”据此介绍,该电视剧的剧名最有可能是A.《觉醒年代》 B.《长征》 C.《延安颂》 D.《跨过鸭绿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16年至1921年间,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有效串联起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建党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也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热血青年追求真理探索新知的历史过程”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觉醒,故A正确;长征的时间是1934-1936年,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中央所在地,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跨过鸭绿江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时间是1950-1953年,故排除D项。故选A。1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数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答案】C【解析】考查点:长征。依据题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避开蒋介石的魔爪、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危在旦夕的战斗。”从而得出这里的“行军指的是1934年——1936年的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B不符合题意;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从1932年春到1934年,在东北的南满、东满、北满和吉东地区相继建立了十几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反日游击队。仅据日方的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数字为:战殁者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这说明(

)A.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战果突出 B.东北三省当时已沦为日本殖民地C.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 D.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可知1931年“九一八”至1935年末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组织了多个反日游击队,并且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由此得出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成果突出,A项正确;题干的重点不是说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而是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排除B项;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表明日本法西斯被彻底打败,排除C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而且题干也没有涉及国民党抗日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5.“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说的是民族的独立;“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说的是当家作主。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中国实现了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战争发生在1924年,主要目的是除军阀,打倒列强;土地革命时期发生在1927年;抗日战争是在1937年全面爆发,都不接近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BC项;故选D。16.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材料反映了A.土地改革提升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B.农业合作社的兴办有利于公共工程的兴建C.土地改革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物质基础D.农业合作化运动满足了一五计划的需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所有制,农民获得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正确;农业合作社是从1953年开始的,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土地改革为抗美援朝提供物质基础”的内容,排除C。故选A。17.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这里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指的是(

)A.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共建“一带一路”【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C项正确;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发上海浦东反映的是“让世界进入中国”,排除AB项;共建“一带一路”提出要晚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故选择C项。1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依据“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可知是指1999年澳门回归结束了外国侵占中国领土的屈辱历史,而澳门回归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D项正确;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与澳门回归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澳门回归的政策保障,但是根本原因仍然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9.中美和解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促使苏联更急于在一些正在谈判中的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中苏边境拖住了苏联的一百万军队,减轻了苏联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事压力。这样,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从材料中可以知道美国与中国“和解”基于(

)A.推动多极化趋势的需要 B.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C.维护两极格局的需要 D.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美和解,是中美双方基于国际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中美和解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促使苏联更急于在一些正在谈判中的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中苏边境拖住了苏联的一百万军队,减轻了苏联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事压力。这样,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中美和解,为缓和冷战紧张气氛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积极因素,D项正确;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指的是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的趋势,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和“维护两极格局的需要”均只是中美和解的部分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20.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1970年中央政治局支持国防科委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92年我国政府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20年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嫦娥五号”发射成功,采集了月球土壤样本。由此得出的正确解释是A.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B.中国科技普及成就显著C.中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 D.航天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1970年中央政治局支持国防科委^;1992年我国政府实施^;2020年空间技术研究院^”可知,题干的科技成就都得到政府的支持,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中国科技普及成就显著、中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航天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21.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师们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故A正确;题干未显示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故B错误;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和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是题文的表面意思,但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故CD错误。综上故选A。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

)A.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C.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D.以人为本,肯定现世生活【答案】D【解析】依据“(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可知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以人为本,肯定人现实生活,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项正确;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发表《人权宣言》,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排除A项;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独立宣言》,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排除B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23.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西欧各国开始争夺殖民地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不同文明得到交流与发展 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即文明史观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不同文明得到交流与发展,C项正确;A项是革命史观,是站在美洲的立场得出的评价,排除;B项是从全球史观评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排除;D项是站在欧洲的立场进行评价的,排除。故选C项。24.这次革命扫荡了本国的专制势力,在经济上为本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这场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因而具有世界意义。这场革命的“彻底性”体现在其(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颁布了《人权宣言》C.实现了民族独立 D.实现了三权分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次革命扫荡了本国的专制势力,在经济上为本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这场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最典型、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它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这场革命的“彻底性”体现在颁布了《人权宣言》,B项正确;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排除A项;美国实现民族独立,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与“扫荡了本国的专制势力”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25.1856年英国《笨抽》杂志刊载了政治漫画《美国双胞胎,或南方与北方》(如右图)。画面中的两人穿着与长相几乎一模一样,身上有一根名为“UNION”(联合)的纽带紧紧将他们连在一起,二人却大打出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该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

)A.西进运动加剧矛盾 B.民主政体受到动摇C.种族问题引发分裂 D.南北方两种制度的冲突【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1856年”“《美国双胞胎,或南方与北方》”以及漫画上两人大打出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与南北战争的背景有关,当时美国南方和北方两种经济形态的冲突日益尖锐,南方盛行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北方则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双方矛盾的尖锐最终导致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或内战的爆发,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冲突,没有体现西进运动加剧矛盾或种族问题引发分裂,排除AC项;南北冲突并不是动摇民主政体,而是威胁国家统一,排除B项。故选D项。26.“初期的强制措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粮食总产量在1931-1932年出现下降,经历1933-1937年的增长,在1937年达到俄国历史上的最高点。从1938年又开始下降,1940年的总产量比1928年仅有10%的增长。”材料体现的是A.苏维埃政权的措施与意义 B.经济大危机的蔓延与缓解C.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与效果 D.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变化【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建设。农业集体化将农民的土地和其他的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利益收到损害,导致苏联农业发展相对滞缓。C正确;题干主题是农业生产,与苏维埃政权建设无关。A错误;经济大危机仅仅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B错误;材料所涉及的时间范围是1931-1940年,不属于二战后。D错误。综上故选C。27.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这场社会变革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日本“态度转变”的标志是(

)A.大化改新 B.工业革命 C.明治维新 D.偷袭珍珠港【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扩张的威胁,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即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使得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强国,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学习隋唐制度文化的改革,使得日本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A项;工业革命是当时日本“态度转变”的时代背景,但不是标志,排除B项;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二战期间,标志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D项。故选C项。28.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大国关系的真实写照,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下列哪些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印证了上述言论(

)①美国和苏联

②美国和日本

③美国和法国

④美国和英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美国和苏联是同盟、合作关系,二战结束后,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美国和苏联之间关系的演变印证了“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中,美国和日本是战场上的敌人。二战结束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美国和日本之间关系的演变印证了“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故①②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美国和法国的关系演变不能印证“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排除③;美国和英国的关系演变不能印证“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排除④。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9.观察下边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根据漫画内容,该漫画对立的双方是:(

)译文: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左同)A.同盟国与协约国 B.轴心国与同盟国C.北约与华约 D.欧盟与华约【答案】C【解析】由图片右下角的“ColdWar”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再结合译文信息可知,这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军事对峙,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对抗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双方形成了冷战对峙局面,但不是直接使用武力,所以题干图片反映的对峙局面是北约与华约的对峙,C项正确;同盟国与协约国是一战期间的两大军事集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轴心国与同盟国是二战期间的法西斯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欧盟1993年正式成立时,华约早已解散,排除D项。故选C项。30.下图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据此可知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科技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使生产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实现了电气化,出现生产流水线、大规模批量生产;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出现,使生产出现自动控制的机电一体化;第四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出现智能化、柔性化。材料说明科技发展引起生产方式变化,C项正确;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小,排除A项;示意图强调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生产方式的不同,排除B项;D项只符合第四次科技革命,排除。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31.冰雪运动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共12分)材料一①古阿勒泰人绘制的滑雪岩画(局部)发现于新疆阿勃泰地区,岩画距今1万年左右。阿勒泰人生活的洞穴中绘有10个人物,他们弯腰屈膝,手持单杆,脚蹬短小滑雪板,动作与现代滑雪基本相同。②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书影)书中记载,河北东路(今河北省境内),“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即人坐在木板上,由人拉着在冰上滑行,这是当时冬季日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③乾隆时期宫廷画《冰嬉图》(局部)冰嬉是满族传统的滑冰活动,很早就成为八旗军的军事训练项目。清朝前期,满族的很多冰上娱乐活动,如玩冰磨、冰上摔跤、冰上抛球等也逐渐在北方各民族中流行。材料一中能证明“史前时期我国境内已出现滑雪活动”的材料是__________;(1分)(写序号)材料一中属于文献材料的是__________。(1分)(写序号)概括我国古代冰雪活动的特点。(2分)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欧洲和北美地区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劳动者。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青年男子应征入伍,这意味着需要更多女性来填补他们在工厂的岗位,而妇女角色的变化也体现在了冬奥会赛场上。女运动员参加冬奥会情况(部分)冬奥会女运动员人数女运动员所占比例女运动员参与项目情况1924年135.0%花样滑冰是当时女性唯一能参加的项目1948年7711.5%女运动员还可以参加滑雪等竞技项目1998年78736.2%新增加女子冰球作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2022年131445.4%增加女子单人雪车、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2)依据材料二,说出冬奥会女运动员参赛情况的发展趋势。(2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原因。(2分)材料三

最初的几届冬奥会,观众只能现场观看。1956年冬奥会第一次用电视进行了转播。2002年冬奥会开始尝试网络直播。2022年北京冬奥会,依托我国的5G等专利技术和来自多个国家的设备支持,同时借助跨国企业、新数字媒体等,形成了全球传播网络。——摘编自刘兴华《“数字冬奥”掀开数字全球化的新篇章》(3)依据材料三,指出冬奥会观赛方式的两次变化。(2分)结合所学,分析21世纪以来冬奥会进一步广泛传播的原因。(2分)【答案】(1)

①;②;

发展早、参与群体广泛、活动多样。(2)女子项目和女运动员比例逐渐增大;工业革命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劳动力缺乏,促使职业女性增加,女性社会地位提高。(3)从现场观看到电视转播再到全球网络直播;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解析】(1)第一问:根据“发现于新疆阿勃泰地区,岩画距今1万年左右……动作与现代滑雪基本相同”概括可知,①古阿勒泰人绘制的滑雪岩画证明了史前时期我国境内就已经出现了滑雪活动。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材料是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当时冬季河北境内出现了冰雪运动。②属于文献材料。第三问:根据材料可知,早在史前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滑雪活动。三项材料也反映出了我国冰雪活动样式多,有滑雪、雪车、冰嬉等。此外参与群众广泛。因此我国古代冰雪活动的特点是发展早、参与群体广泛、活动多样。(2)第一问:概括图表可知,从1924-2022年,冬奥会女运动员参赛人数从13人增加到了1314人,占比从5%增加到45.4%,参加的项目也不断增加。概括可知,冬奥会女运动员参加赛事程度越来越深,参加人数与参加项目不断增加。第二问: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而妇女角色的变化也体现在了冬奥会赛场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发展和战争导致的青壮力缺少,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能够广泛参与各方面社会生活,带动了女性在冬奥会上参与程度的提高。(3)第一问:根据“最初的几届冬奥会,观众只能现场观看……形成了全球传播网络”概括可知,冬奥会的观看方式从现场观看到电视转播,再到而今的全球网络直播。第二问:根据“依托我国的5G等专利技术和来自多个国家的设备支持,同时借助跨国企业、新数字媒体等”并所学知识可知,冬奥会进一步广泛传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32.某校九年极(1)班同学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14分)【融为一体的世界】材料一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在英国贵族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的新贵族阶层。他们与资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一致,因而在革命中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封建王党。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英国人在大西洋进行的三角贸易示意图图A(1)据图A结合所学分析三角贸易对非洲产生的影响。(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1分)材料二……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在北大的演讲图B(2)图B反映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签署后中国面临的社会形势?(1分)依据材料二,概括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2分)【争夺霸权的世界】材料三阶段时间特征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危机、革命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竞争、霸权、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和平、发展、改革(3)依据材料三,列举20世纪第一阶段“危机”和第二阶段“霸权”的具体表现。(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阶段世界呈现“和平、发展、改革”特征的原因。(2分)【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四

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2021年1月25日)(4)当今人类面临着哪些全球性问题?(1分)依据材料四并借鉴20世纪的历史,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应对历史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2分)【答案】(1)对非洲影响: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和财富,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客观上也给非洲传播了近代文明。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及新贵族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2)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观点:中国应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理由: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成果。(任答一点即可)(3)表现:第一阶段“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二阶段“霸权”,美苏冷战。原因: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任答一点即可)(4)全球性问题:环境、资源、病疫、气候等全球性问题。(言之有理,表述正确即可)应对: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第一问,根据所学可知,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掳获黑人贩卖得到美洲获得巨额利润,导致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导致非洲长期贫穷落后。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客观上给非洲传播了近代文明。第二问,根据材料可知,“他们与资产阶级在经济利益上一致,因而在革命中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封建王党。”说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第一问,根据所学可知,《时局图》体现的是甲午战后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二问,根据材料可知,“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说明中国应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加入世贸组织的必要性;第三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或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3)第一问,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危机指的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霸权指的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美苏冷战。第二问,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世界呈现出和平、发展、改革特征的原因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形势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在奴隶发展经济,且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4)第一问,根据所学可知,当今人类面临着哪些全球性问题有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疫情、气候等。第二问,根据材料可知,“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20世纪出现的战争、危机、国际竞争、霸权主义、全球化趋势说明各国应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面对机遇和挑战,应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可固步自封等。33.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反映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表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

14世纪中期的美术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