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专题02 古代官职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专题02 古代官职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专题02 古代官职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专题02 古代官职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专题02 古代官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识复习——专题02古代职官一、国家机关【三公九卿制】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的长官是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1.“三公”a.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b.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c.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2.九卿(九寺)。“寺”是官署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a.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b.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c.卫尉,掌管宫门警卫;d.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e.廷尉,掌管司法审判;f.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g.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h.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i.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二、古代具体官职【文官】1.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2.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4.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5.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6.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7.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8.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9.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10.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11.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12.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13.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14.主薄。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薄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15.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16.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17.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18,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19.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20.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2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谏官】1.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2.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3.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3.司谏、正言。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人事监察】1.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2.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3.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4.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职务类似后来的尚书令,此为汉初之情况。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5.监御史:官名。秦以御史监郡,称监御史。御史为监察之官,约自秦始。《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司法】1.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2.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3.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4.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5.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教育】1.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2.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3.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4.太子太傅。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5.学官。掌握学校教育的教官。宋以后用以泛称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明清两代,学官规定有不同等级的名目,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的副职。负责在学生员的管理教育。亦称“教官”,别称“广文”。6.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7.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8.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9.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10.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武官】1.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2.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3.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4.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5.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6.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7.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8.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9.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10.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11.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12.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13.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14.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15.刺史。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16.城门校尉。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三、其它官职及机构补充1.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2.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机构。初设于雍正七年(1729),当时正值清廷用兵西北,军务紧急,因机处内阁在太和门外,官员混杂,易于泄露军机。为此,清世宗在靠近内廷的隆宗门内特设军机房。作为临时性的军事指挥机构。由于这一机构有利于君主独裁,战事结束后,于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机构。直到清末(1911)“责任内阁”出现时才被撤销,前后存在约190年。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一般是三四人至五六人,最多时达六七人,通称大军机。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选任,没有定员。其中一人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揆席”。首席军机大臣每日入值,随时准备皇帝召见,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例外。军机大臣的职务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即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作侍从秘书工作。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3.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汉朝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汉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4.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另外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5.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简称“参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6.枢密使:唐始置内枢密使,为枢密院主官,由宦官任职,掌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唐末,权力更大,至直接指挥公事,侵夺宰相权力。宋时枢密使作为枢密院长官,与宰相(同平章事)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实则以宰相主政,枢密主兵。枢密院长官有时为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副职有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中签书枢密院事等。一般用文官。北宋时偶或由宰相兼任。南宋开禧后,宰相兼枢密使为定制。清常以枢密为军机大臣尊称。四、官职调动专用词总结【表授予官职的词语】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4.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5.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6.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7.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8.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9.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10.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11.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12.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13.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14.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15.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16.表罢免官职的词语17.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18.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19.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20.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1.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4.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5.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6.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7.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8.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降低官职的词语】1.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2.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4.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5.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表调动官职的词语】1.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2.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3.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4.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5.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