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258-2019 四川省糯红高粱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T 1258-2019 四川省糯红高粱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T 1258-2019 四川省糯红高粱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T 1258-2019 四川省糯红高粱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T 1258-2019 四川省糯红高粱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51DB51/T1528—2019四川糯红高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2019-08-22发布2019-09-01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1 1 1 1 2 2 4 5 5 5 5本标准代替《DB51/T810-2008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和《DB51/T1528-2012杂交高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世江、丁国祥、乔善宝、蒋凡、宋其龙、范昭能、卢学兰、朱建忠、倪先12年积温大于5500℃、年降水大于800mm、年日照大于1000h以上。再生高粱种植区域海拔450m每667㎡本田用杂交高粱种0.35kg~0.5kg或常规高粱种0.25kg。直播用种量可适当增加10%~3候均温稳定通过12℃以上时即可播种。具体播期根据气候条件、种植制度确定;蓄留再生高播种至出苗期注意保温保湿;苗龄2叶1心后适时通风炼苗;候均温稳定候均温稳定通过15℃即可移栽。春闲地移栽苗龄3叶1心~4叶1心;小春地当候均温稳定通过15℃时即可播种。露地播种在44全生育期用肥量为:杂交高粱施用纯氮10kg~12kg/667㎡,常规高粱施用纯氮8kg~10kg/667螟虫:始穗期、灌浆期选用短稳杆菌、苦参碱、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5留桩:杂交高粱正季收获时留桩3cm~4cm;常规高粱采正季收除蘖:再生苗3叶~5叶期间,按照除上留下、6叶~7叶时施用拔节肥,每667㎡施用纯氮6kg~7kg,N:P2O5:K2O按5:3:2配施,增施腐熟农家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