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手册_第1页
三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手册_第2页
三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手册_第3页
三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手册_第4页
三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手册TOC\o"1-2"\h\u31810第一章:总体概述 2222741.1扶贫背景与目标 273991.2三农村产业扶贫的意义 26656第二章:产业扶贫政策与规划 37152.1政策法规解读 37262.2扶贫规划编制 48672.3政策实施与监管 412255第三章: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5203323.1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31723.2存在的主要问题 5272013.3问题原因分析 623641第四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176704.1种植业结构调整 617414.2畜牧业结构调整 6256034.3农业产业链延伸 725332第五章:产业扶贫项目筛选与实施 7265855.1项目筛选原则 7173285.2项目实施与管理 8249665.2.1实施步骤 8248715.2.2管理措施 8202965.3项目评估与调整 852535.3.1评估内容 8209645.3.2评估方法 9324395.3.3调整措施 925820第六章:金融扶贫与信贷支持 9231016.1金融扶贫政策解析 9311286.2信贷产品创新 10307856.3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 105260第七章: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 10111457.1技术培训体系构建 11176357.1.1培训目标明确 11143547.1.2培训内容丰富 11210527.1.3培训方式灵活 11215787.1.4培训师资力量 1165117.2人才引进与培养 11289917.2.1引进人才 1162757.2.2培养本土人才 11269537.2.3建立激励机制 11274437.3技术推广与应用 11289157.3.1技术筛选与应用 12175857.3.2技术服务体系 12174497.3.3技术创新与升级 1262947.3.4技术推广宣传 126659第八章: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12297138.1市场营销策略 12316428.2品牌培育与推广 12209518.3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1316072第九章: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 13180279.1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 13112159.2产业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1440129.3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 1419757第十章:扶贫成效评估与持续发展 151070110.1扶贫成效评估体系 15900910.2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152384910.3监测预警与反馈调整 15第一章:总体概述1.1扶贫背景与目标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任务。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产业扶贫,旨在通过产业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自我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扶贫背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目标:到2020年,保证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具体目标是: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1.2三农村产业扶贫的意义三农村产业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发展以农业为主导,兼顾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扶贫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2)优化产业结构:三农村产业扶贫有助于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3)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项目往往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如交通、通讯、水利等,这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5)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发展农村产业,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6)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产业扶贫有助于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实施三农村产业扶贫,贫困地区有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产业扶贫政策与规划2.1政策法规解读产业扶贫政策法规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明确了产业扶贫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各级及相关部门应认真解读政策法规,保证政策落地生根。(1)政策法规体系我国产业扶贫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层面政策法规:如《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2)地方层面政策法规:如省级、市级、县级出台的产业扶贫政策文件。(3)部门规章:如财政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制定的关于产业扶贫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政策法规内容产业扶贫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扶贫目标:保证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扶贫任务: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人口增收。(3)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科技支持、人才支持等。(4)实施步骤:明确产业扶贫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保证政策有序推进。2.2扶贫规划编制扶贫规划是产业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科学编制扶贫规划对于推动产业扶贫具有重要意义。(1)规划编制原则(1)坚持目标导向,保证规划与国家、地方扶贫政策相衔接。(2)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制定规划。(3)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4)坚持可持续性,保证产业扶贫项目长期发挥效益。(2)规划编制内容(1)产业发展目标:明确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2)产业布局: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3)项目建设:筛选一批具有扶贫效益的项目,明确项目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和建设内容。(4)政策措施:制定支持产业扶贫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科技、人才等方面。(5)实施步骤:明确产业扶贫规划的实施阶段和具体任务。2.3政策实施与监管产业扶贫政策实施与监管是保证政策效果的关键环节。(1)政策实施(1)落实政策法规:各级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法规。(2)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明确政策实施的操作流程。(3)项目建设:按照扶贫规划,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保证项目按时完成。(4)政策宣传: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产业扶贫政策知晓率。(2)政策监管(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2)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产业扶贫政策实施监管制度,保证政策落到实处。(3)强化督查考核:对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4)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产业扶贫政策监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第三章: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3.1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各地根据资源优势,发展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如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2)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农村产业扶贫项目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涵盖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了产业附加值。(3)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成为农村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4)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各级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3.2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部分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阶段,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2)产业链条不完整。农村产业扶贫项目在产业链条中,往往集中在生产环节,加工、销售等环节发展滞后,导致产业附加值无法充分发挥。(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部分农村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4)农民参与度不高。农村产业发展中,部分农民参与度低,缺乏产业发展意识和能力,影响了产业发展效果。3.3问题原因分析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对其原因的分析:(1)产业发展观念滞后。部分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观念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2)技术人才短缺。农村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目前农村地区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3)政策扶持不力。部分农村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支持。(4)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农民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体,但目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产业发展意识和能力不足,影响了产业发展效果。(5)市场环境不完善。农村产业发展面临市场环境不完善的问题,如市场准入门槛高、信息不对称等,制约了产业发展。第四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4.1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是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当前,我国种植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优化作物布局。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作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推广优质品种。加大对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发展设施农业。加大设施农业投入,推广温室、大棚等设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4.2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结构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优化畜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畜种,如肉牛、肉羊、奶牛等。(2)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牧业效益。(3)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广舍饲养殖,减少草原压力,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4.3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是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链延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广电子商务,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3)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旅游业发展。(4)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第五章:产业扶贫项目筛选与实施5.1项目筛选原则产业扶贫项目的筛选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项目应符合国家扶贫政策和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2)因地制宜:项目应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保证项目与当地实际相符。(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项目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有利于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4)可持续性:项目应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贫困地区长期稳定脱贫。(5)风险可控:项目应充分考虑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等因素,保证项目风险可控。5.2项目实施与管理5.2.1实施步骤(1)项目申报:贫困地区或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筛选原则,向相关部门申报产业扶贫项目。(2)项目审批:相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批准。(3)项目实施:项目获批后,实施主体应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项目实施。(4)项目监管: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管,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5)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对达标项目予以确认。5.2.2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实施、监管、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有序推进。(2)明确责任主体:明确项目实施、监管、验收等环节的责任主体,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加强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规、高效,防止资金浪费和流失。(4)强化技术支持:为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项目技术先进、实用。(5)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提高项目实施效果。5.3项目评估与调整5.3.1评估内容(1)项目实施进度:评估项目实施是否按计划推进,是否存在滞后现象。(2)项目效益:评估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3)项目风险: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风险来源和风险程度。(4)项目可持续性:评估项目长期稳定脱贫的能力,分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5.3.2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性分析。(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等方法,对项目效益、风险等进行定量分析。(3)综合评估: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全面评估项目实施效果。5.3.3调整措施(1)优化项目实施方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项目实施计划,保证项目顺利推进。(2)加强项目管理:针对评估中发觉的问题,加强项目监管,保证项目实施效果。(3)完善政策支持:根据项目评估结果,完善相关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4)持续跟踪评估: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第六章:金融扶贫与信贷支持6.1金融扶贫政策解析金融扶贫政策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金融手段,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脱贫致富。以下为金融扶贫政策的几个主要方面:(1)政策性金融扶贫。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投放低息贷款,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2)财政补贴与贴息。通过财政补贴和贴息政策,降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融资成本,提高其融资可得性。(3)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为贫困地区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4)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通过金融手段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实现可持续脱贫。6.2信贷产品创新为更好地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不断进行信贷产品创新,以下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信贷产品:(1)扶贫小额信贷。针对贫困人口的短期、小额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推出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融资成本。(2)扶贫项目贷款。金融机构为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包括农业、旅游、电商等产业,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3)扶贫担保贷款。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扶贫担保基金,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担保服务,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4)扶贫资产收益权贷款。金融机构以贫困地区的资产收益权为抵押,为贫困人口提供贷款,支持其产业发展。6.3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金融扶贫与信贷支持过程中,风险管理。以下为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几个关键环节:(1)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金融机构应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全面了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信息,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2)加强信贷审批管理。金融机构应严格信贷审批流程,保证贷款资金用于实际产业项目和贫困人口的脱贫需求。(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与金融机构共同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扶贫信贷风险进行补偿,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负担。(4)加强监管与协同。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扶贫工作的监管,保证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金融扶贫工作。通过金融扶贫与信贷支持,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融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七章:技术培训与人才引进7.1技术培训体系构建技术培训是农村产业扶贫的重要环节,构建一套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对于提高农民技能、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1.1培训目标明确要明确技术培训的目标,即针对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培训目标应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增加收入为核心。7.1.2培训内容丰富技术培训内容应涵盖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多个方面,注重实用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保证培训效果。7.1.3培训方式灵活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现场指导、集中授课、远程教育等,以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7.1.4培训师资力量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资,保证培训质量。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7.2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是农村产业扶贫的关键因素,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7.2.1引进人才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人才。通过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等手段,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村产业扶贫事业。7.2.2培养本土人才注重本土人才培养,选拔有潜力、有意愿的农民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7.2.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在农村产业扶贫中发挥积极作用。对表现优秀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7.3技术推广与应用技术推广与应用是农村产业扶贫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益和农民收益。7.3.1技术筛选与应用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筛选出适合当地条件的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7.3.2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举办技术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7.3.3技术创新与升级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7.3.4技术推广宣传加大技术推广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传播技术信息。加强与农民的互动,了解其需求,提高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八章: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8.1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是农村产业扶贫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几种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1)市场调研与分析:深入了解目标市场,包括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行业趋势等,为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2)产品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产品进行精准定位,突出产品特色和优势,满足消费者需求。(3)价格策略:合理制定农产品价格,既要保证农民收益,又要考虑市场接受程度,实现供需平衡。(4)促销活动: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例如,开展农产品展销、优惠活动、节日促销等。(5)渠道拓展:拓宽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线上渠道如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下渠道如批发市场、零售店等。8.2品牌培育与推广品牌是农村产业扶贫的核心竞争力,以下为品牌培育与推广的几个方面:(1)品牌规划:明确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价值观等,为品牌建设提供指导。(2)品牌命名:选择具有地域特色、易于记忆和传播的品牌名称。(3)品牌视觉设计:设计具有辨识度、美观大方的品牌标识和包装。(4)品牌宣传: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5)品牌口碑: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积累良好口碑,提高品牌美誉度。8.3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是农村产业扶贫市场开拓的关键环节。(1)电子商务: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以下为电子商务的几个要点:电商平台选择:根据农产品特点和目标市场,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电商平台运营:制定运营策略,包括产品上架、促销活动、售后服务等;电商培训:提高农民电商素养,培养电商人才。(2)物流配送:优化物流配送体系,保证农产品快速、安全、高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以下为物流配送的几个要点:物流网络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物流网络;物流设备与技术:采用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农村产业扶贫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第九章: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9.1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性产业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产业扶贫旨在通过发展产业,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旨在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两者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一致性。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均以实现农村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产业扶贫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基础,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乡村振兴战略为产业扶贫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扶贫的实效性,保证贫困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9.2产业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产业扶贫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以产业扶贫为基础,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2)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升级,产业扶贫通过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推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3)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找到突破口,产业扶贫作为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9.3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政策协同。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将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2)优化产业布局。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3)创新扶贫模式。积极摸索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模式,如扶贫产业园区、扶贫龙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