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短新闻两篇基础梳理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凝重()②掩映()③赠言()④冉冉()⑤明媚()⑥婆娑()⑦嬉笑()⑧沼泽()⑨步履()⑩祷告()(2)给多音字注音①降eq\b\lc\{\rc\(\a\vs4\al\co1(降低,倒戈))②泊eq\b\lc\{\rc\(\a\vs4\al\co1(停岸,湖泊))③卡eq\b\lc\{\rc\(\a\vs4\al\co1(卡片,卡住))④场eq\b\lc\{\rc\(\a\vs4\al\co1(官场,打场))⑤塞eq\b\lc\{\rc\(\a\vs4\al\co1(塞住,要塞,塞责))⑥载eq\b\lc\{\rc\(\a\vs4\al\co1(登载,风雪载途))2.辨形组词①eq\b\lc\{\rc\(\a\vs4\al\co1(悚,竦))②eq\b\lc\{\rc\(\a\vs4\al\co1(剽,飘))③eq\b\lc\{\rc\(\a\vs4\al\co1(彻,沏))④eq\b\lc\{\rc\(\a\vs4\al\co1(撤,澈))⑤eq\b\lc\{\rc\(\a\vs4\al\co1(撰,馔))⑥eq\b\lc\{\rc\(\a\vs4\al\co1(焚,婪))⑦eq\b\lc\{\rc\(\a\vs4\al\co1(禧,熹))⑧eq\b\lc\{\rc\(\a\vs4\al\co1(瞩,嘱))3.词语释义①掩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易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窒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婆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冉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接近·邻近接近:侧重表示甲方以乙方为参照,甲方靠近乙方。邻近:表示一般的两地接近,无参照意味。例句:①他住在______太湖的一所疗养院里。②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______。(2)消逝·消逝消逝:指事物渐渐削减以至没有,强调过程,动词。消逝:指事物没有了,强调的是结果,动词。例句:①原来的那个影子渐渐______在远方。②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空间的消逝无法重来,时间的______也难以追忆。(3)凝视·凝视两者都有集中留意力细致看的意思,但运用对象略有不同。凝视:着重指留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留意视察。对象除了人或详细的东西之外,不行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全神贯注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详细的静止的东西。例句:①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______着参观者。②他______着深邃的夜空中镶嵌着的一颗颗星星思索着。文本互动一、整体感知1.细读文本,理清这两则消息的写作思路,分析它们的结构。二、深层探究2.《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新闻报道方面有何特色?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与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了个人的情感,因此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试概述并分析一下。5.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些细微环节描写,试分析其作用。三、技法迁移对比手法文本回顾《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有两处对比:英方在港岛实行其次次降旗仪式时,将156年前英方占据香港时升起英国国旗与今日英国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形成对比;英方“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终一分钟把米字旗降下来”与“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今复原对香港行使主权”形成显明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将英方的黯然离去,中方神圣接管无比骄傲的主题奇妙地表达了出来。技法点拨对比将事物加以比照,突出冲突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使形象更加显明,起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其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表达爱憎。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生活的对比,表现了作者酷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化制度的憎恨。②烘托突出。如,高尔基的《海燕》一文,通过暴风雨即将到来时海鸥、海鸭、企鹅们“呻吟”“飞窜”“恐惊”“躲藏”等惊恐万状的丑态与“傲岸的海燕”“英勇地、逍遥自由地”“翱翔”的战斗英姿形成显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海燕的高大形象。③辛辣讽刺。如《变色龙》通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狗的身份的不同猜想,警官奥楚蔑洛夫之“色”竟变了六次之多,其趋炎附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暴露无疑,显示了作品深厚的讽刺意味。④阐明道理。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说理。如,他在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时,先从正面指出这一政策的目的,再从反面说明必需清除“自暴自弃”的思想,防止“引喻失义”的做法,有力地强调了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写作练习以下文段出自高考满分作文,它以精彩的对比运用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好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梳理1.(1)①nínɡ②yìnɡ③zènɡ④rǎn⑤mèi⑥suō⑦xī⑧zhǎo⑨lǚ⑩dǎo(2)①jiànɡxiánɡ②bópō③kǎqiǎ④chǎnɡchánɡ⑤sāisàisè⑥zǎizài2.①悚惧竦立②剽窃飘扬③彻底沏茶④撤离澄澈⑤撰写酒馔⑥焚烧贪欲⑦福禧熹微⑧瞩目嘱咐3.①彼此遮掩而相互衬托。②国家或军队更换旗子,指政权性质发生改变或投向敌方。③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④a.回旋舞动的样子,b.枝叶扶疏的样子,c.眼泪下滴的样子。⑤a.渐渐地,b.毛、枝条等松软下垂的样子。4.(1)接近邻近(2)消逝消逝(3)凝视凝视文本互动1.(1)《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导语“不列颠尼亚”离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结束主体一4∶30—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时间4∶40—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6∶15—英国告辞仪式7∶45—其次次降旗仪式0∶00—香港交接仪式上易帜0∶40—“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二交代有关港督府的背景今昔对比,突出香港回来的重大历史意义(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1、2段布热金卡现在的环境对比控诉法西斯,憧憬和平第3、4段奥斯维辛的有关背景第5~13段参观者的所见所闻按参观依次第14段奥斯维辛的环境呼应开头2.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速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化新闻事务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消息文体。特定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纳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务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根据时间依次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下午4时30分,末任港督告辞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其次个场景是晚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实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辞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三个场景是半夜时分实行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终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四个场景是7月1日零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作者对这些重大场面的生动描写,主题集中而显明,不仅让人身临其境,而且使读者从场景的气氛中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了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实力。在有关香港回来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状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这篇文章语言庄重,却在含蓄中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特别耐人寻味。如在写到英方在告辞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据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日,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平实的语言,显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3.视觉独特,从“安静”的环境中发觉新闻。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从前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明媚暖和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好像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觉了安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和善的对立,以情感波澜构成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优秀作品的基调。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加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务有三种参加的状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推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务的参加者,文章干脆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常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其次种状况,主要还是一种以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它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4.文句感受阳光明媚暖和,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旁边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嬉戏“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集中营可怕的历史“惨状被人们讲过了许多次”“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一种非写不行的使命感”,担心静默地迈着步伐、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张大嘴巴、表情木然……特殊恐怖,终生难忘;心情沉重,感到震惊;愤懑;憎恨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追逐嬉戏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5.细微环节描写作用别了,“不列颠尼亚”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香港脱离英国的统治,回来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逝在南海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合其中,形象地表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旁边,孩子们在追逐嬉戏美妙的和平景象与布热金卡的历史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暴行的痛恨和对和平华蜜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