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实践_第1页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实践_第2页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实践_第3页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实践_第4页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实践TOC\o"1-2"\h\u10835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221031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发展 2135371.2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 310631第二章工业大数据 3130022.1工业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267052.1.1工业大数据的概念 3325032.1.2工业大数据的采集 4214382.1.3工业大数据的处理 440772.2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4240062.2.1工业大数据分析 459502.2.2工业大数据应用 517215第三章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5127163.1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5235613.1.1机器学习概述 5218123.1.2深度学习概述 5136603.1.3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6216583.2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 640153.2.1计算机视觉概述 6195043.2.2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6258243.2.3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610727第四章与自动化 61244.1工业技术 6212364.2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 717235第五章传感器技术 8152465.1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8135135.2传感器数据融合 810629第六章网络通信技术 9223936.1工业以太网 9247836.1.1概述 992566.1.2工业以太网的技术特点 9126036.1.3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场景 10258846.2工业物联网 10222406.2.1概述 10156916.2.2工业物联网的技术特点 10274126.2.3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1016907第七章智能制造系统 11209607.1智能制造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118027.1.1系统架构 11123657.1.2系统设计 11318437.2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1166687.2.1系统集成 1213487.2.2系统优化 1222836第八章智能制造装备 12138378.1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 1223578.1.1概述 12142248.1.2传感器技术 12179768.1.3自动化控制技术 13229208.1.4技术 13318588.1.5信息技术 13279248.2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案例 13325788.2.1焊接 1330498.2.2搬运 1336028.2.3装配 13312788.2.4无人驾驶搬运车 1323880第九章智能制造安全与可靠性 14329.1智能制造安全风险分析 14112209.1.1概述 14168809.1.2智能制造安全风险类型 14292159.1.3智能制造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439649.2智能制造可靠性评估与改进 14238999.2.1概述 14130019.2.2可靠性评估方法 1588489.2.3可靠性改进方法 1515218第十章智能制造未来发展展望 152018810.1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53030610.2智能制造产业政策与发展策略 16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的定义与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模式,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制造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绿色化。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效化、环保化的发展需求。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八五”计划期间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制造在理论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各国纷纷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1.2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列举了几项核心技术:(1)工业大数据技术工业大数据技术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制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优化调度等功能。工业大数据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数据支持,是智能制造的基础。(2)工业互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将制造设备、生产线、工厂等接入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制造系统的信息传递效率。工业互联网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信息传输的通道,是实现制造系统智能化的关键。(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优化等方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优化调度等功能。(4)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库等。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5)绿色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制造过程的绿色化。绿色制造技术有助于降低制造业对环境的负担,实现可持续发展。(6)集成技术集成技术是指将不同领域的先进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智能制造还涉及到信息安全、云计算、物联网等其他相关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为智能制造的应用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章工业大数据2.1工业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2.1.1工业大数据的概念工业大数据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积累的大量数据,包括生产数据、设备数据、质量数据、管理数据等。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工业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2.1.2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工业大数据的采集涉及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参数等数据。(2)生产数据采集:通过生产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系统,收集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物料消耗等数据。(3)质量数据采集:通过质量管理系统,收集产品检验、不良品处理等数据。(4)设备数据采集:通过设备管理系统,收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数据。(5)管理数据采集:通过企业内部各类报表、统计数据等,收集企业管理层面的数据。2.1.3工业大数据的处理工业大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等环节。(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工业大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重复、错误和无关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2)数据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将清洗后的数据存储在相应的存储系统中。(3)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视图,便于后续分析与应用。(4)数据挖掘: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对工业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2.2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2.2.1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大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故障预测与诊断: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给出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2)生产优化: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优化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质量分析:通过分析质量数据,找出产品质量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供应链管理:通过分析供应链数据,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5)设备维护:通过对设备维护数据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2.2.2工业大数据应用工业大数据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智能制造:利用工业大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2)产品研发:通过分析市场数据、用户需求等,为产品研发提供依据,缩短研发周期。(3)企业管理:利用工业大数据分析结果,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4)节能减排:通过分析能源消耗数据,找出节能减排的潜力,降低生产成本。(5)安全生产:通过对生产安全数据的分析,预防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第三章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3.1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3.1.1机器学习概述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算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从而实现自我优化。在智能制造领域,机器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优化、质量检测等方面。3.1.2深度学习概述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其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多层结构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表示。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3.1.3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产品研发:利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发觉产品设计的规律,为新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持。(2)生产过程优化:通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进而优化生产流程。(3)质量检测: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优势,可以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3.2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3.2.1计算机视觉概述计算机视觉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处理和理解视觉信息的一门学科。在智能制造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产品检测、故障诊断等方面。3.2.2自然语言处理概述自然语言处理(NLP)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人类自然语言的一门学科。在智能制造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问答、故障诊断等方面。3.2.3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1)产品检测: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产品外观、尺寸等检测,保证产品质量。(2)故障诊断: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觉故障。(3)智能问答: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问答系统,为生产现场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答案。(4)故障诊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故障诊断系统,通过对故障描述进行分析,为维修人员提供故障解决方案。第四章与自动化4.1工业技术工业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工业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它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等功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可以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危险性和高强度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工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体技术:包括的结构设计、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是实现自主运动和执行任务的基础。(2)传感器技术:工业需要具备感知外部环境的能力,传感器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部件。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3)控制系统技术:工业的控制系统是实现智能化、自主化操作的核心,主要包括运动控制、路径规划、任务规划等功能。(4)编程与仿真技术:工业编程技术是实现与生产环境交互的关键,而仿真技术可以在实际应用前对进行功能评估和优化。4.2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是将工业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载体。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线的规划与布局:根据生产任务、生产规模、生产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生产线的布局,保证生产线的流畅性和高效性。(2)设备选型与配置:选择适合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调度与管理。(4)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将生产线与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汽车制造、电子组装、食品加工、医药生产等行业。以下为几个典型应用案例:(1)汽车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焊接、涂装、装配等环节。(2)电子组装:自动化生产线在电子组装领域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组装作业,提高生产效率。(3)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在食品加工领域可以实现对食品的清洗、切割、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保证食品安全。(4)医药生产:自动化生产线在医药生产领域可以实现对药品的制造、检测、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提高药品质量。第五章传感器技术5.1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并转化物理量为可测量信号器件,它的原理与应用在智能制造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量与可测量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将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非电量信息转化为电量信号,从而实现对环境信息的感知。传感器按照感知的物理量不同,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在智能制造系统中,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基于热敏电阻或热电偶原理,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或电压信号。在智能制造中,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设备运行温度,保证设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防止过热或过冷现象。(2)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利用湿敏元件的电阻或电容随湿度变化的特性,将湿度信息转化为电量信号。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湿度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湿度,为生产线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保证产品质量。(3)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基于压阻效应或压电效应,将压力变化转化为电阻或电压信号。在智能制造中,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导致设备损坏。(4)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热式或超声波原理,将流量信息转化为电量信号。在智能制造过程中,流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流体介质的流量,为生产线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5.2传感器数据融合在智能制造系统中,传感器数量众多,不同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冗余性。为了提高系统对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和准确性,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传感器数据融合是指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以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环境信息。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关联、数据融合算法等。(1)数据预处理: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归一化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2)数据关联:根据传感器之间的时空关系,将不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关联,为后续的数据融合提供基础。(3)数据融合算法:采用适当的数据融合算法,对关联后的传感器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更为准确的环境信息。常见的数据融合算法有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神经网络等。通过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制造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精确感知,为设备运行、故障诊断和优化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融合算法,提高智能制造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第六章网络通信技术6.1工业以太网6.1.1概述工业以太网是一种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网络通信技术,它基于传统的以太网技术,针对工业环境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工业以太网具有高实时性、高可靠性、易于扩展和兼容性强的特点,已成为工业现场网络通信的主流技术。6.1.2工业以太网的技术特点(1)实时性:工业以太网采用实时通信协议,如Profinet、EtherCAT等,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2)可靠性:工业以太网设备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3)易于扩展:工业以太网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等,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4)兼容性强:工业以太网与传统的以太网技术兼容,可方便地与现有的信息系统集成。6.1.3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场景工业以太网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生产线控制、设备监控、工厂管理等方面,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支持。6.2工业物联网6.2.1概述工业物联网(IIoT)是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实现设备、系统、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工业物联网通过感知、传输、处理和分析数据,为工业生产提供智能化、网络化的解决方案。6.2.2工业物联网的技术特点(1)大规模设备接入:工业物联网支持海量设备接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2)实时数据传输:工业物联网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技术,保证实时数据的传输。(3)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业物联网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4)智能化决策:工业物联网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工业生产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6.2.3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场景(1)设备监控与维护:通过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提前发觉并处理潜在故障,降低生产风险。(2)生产调度与优化:工业物联网根据生产数据,实时调整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工业物联网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降低能源成本,实现节能减排。(4)供应链协同:工业物联网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降低库存成本。(5)个性化定制:工业物联网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工业物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将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章智能制造系统7.1智能制造系统的架构与设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节主要介绍智能制造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旨在为智能制造系统的研发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7.1.1系统架构智能制造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物理层:包括生产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是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设施。(2)数据层:负责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3)控制层:根据数据层提供的信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4)管理层:对生产过程进行全局管理,包括生产计划、调度、质量控制等。(5)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远程监控、故障诊断、优化建议等。7.1.2系统设计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2)开放性:采用标准化、开放性的通信协议,便于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3)实时性:保证系统在实时环境下能够快速响应和调整。(4)安全性: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5)智能化: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系统的决策能力和自学习能力。7.2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是实现生产过程高效、智能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7.2.1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指将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模块或子系统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集成:将各类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2)软件集成:将不同软件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和共享。(3)网络集成:构建统一的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4)平台集成:搭建统一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7.2.2系统优化系统优化是指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系统优化:(1)生产流程优化: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瓶颈环节,进行优化调整。(2)资源配置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调度策略优化:运用智能算法,实现生产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4)质量控制优化:引入质量控制模型,提高产品质量。(5)能耗优化:通过监测能耗数据,找出能耗高的环节,进行改进。通过以上方法,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智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第八章智能制造装备8.1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8.1.1概述智能制造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任务。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章将介绍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为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8.1.2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基础,它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目前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装备中,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8.1.3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主要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自动调节和优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8.1.4技术技术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代替人工完成繁重、危险或者高精度的工作。目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焊接、搬运、装配等领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8.1.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支撑,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为智能制造装备提供决策支持。8.2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案例8.2.1焊接焊接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某汽车制造厂为例,焊接能够实现对车身零部件的自动焊接,提高焊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焊接还具有自适应功能,能够根据焊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整焊接参数,保证焊接质量。8.2.2搬运搬运在物流、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某电子产品制造厂为例,搬运能够实现对零部件的自动搬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搬运还具有智能避障、自动充电等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8.2.3装配装配在电子、精密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某精密仪器制造厂为例,装配能够实现对精密零部件的自动装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同时装配还具有视觉识别、力矩控制等功能,保证了装配过程的精度和稳定性。8.2.4无人驾驶搬运车无人驾驶搬运车在仓储、物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某物流公司为例,无人驾驶搬运车能够实现对货物的自动搬运,提高仓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无人驾驶搬运车还具有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功能,保证了物流过程的顺畅和安全。第九章智能制造安全与可靠性9.1智能制造安全风险分析9.1.1概述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智能制造系统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为了保证智能制造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将对智能制造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9.1.2智能制造安全风险类型(1)硬件安全风险:包括设备故障、硬件损坏、电磁干扰等因素,可能导致系统运行异常。(2)软件安全风险:包括软件漏洞、病毒攻击、恶意程序等因素,可能导致系统数据泄露、功能失效等问题。(3)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数据丢失等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商业秘密泄露等问题。(4)网络安全风险:包括网络攻击、非法接入、网络瘫痪等因素,可能导致系统失控、生产停工等问题。(5)人为安全风险:包括操作失误、管理不善、安全意识不足等因素,可能导致系统运行异常、生产等问题。9.1.3智能制造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硬件设备的安全防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加强软件安全防护,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修复漏洞,防止病毒攻击。(3)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密存储和传输数据,防止数据泄露。(4)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防止网络攻击。(5)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管理,减少人为安全风险。9.2智能制造可靠性评估与改进9.2.1概述智能制造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改进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对智能制造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改进方法进行探讨。9.2.2可靠性评估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