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50题)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_第1页
(高频50题)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_第2页
(高频50题)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_第3页
(高频50题)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_第4页
(高频50题)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试卷第=page5252页,共=sectionpages5353页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期末真题汇编(统编版)涉及考点HYPERLINK考点02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考点0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考点04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考点05综合考查考点0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考点011.(23-24高一上·云南·期末)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207年作的《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A.打败匈奴,占领草原 B.发展经济,劝课农桑C.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D.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三国时期。根据材料“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及所学可知,诸葛亮的理想在于辅佐刘备兴复汉室,统一中国;曹操也想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中国。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打败匈奴,占领草原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发展经济,劝课农桑的内容,排除B项;“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理想,排除C项。故选D项。2.(23-24高一上·江西吉安·期末)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颁布了求贤令。他以战国时期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不信于天下”和汉代陈平“盗嫂受金”为例,强调不能因为私德而全盘否定一个人。这一主张(

)A.推动官员选拔走向制度化 B.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体现了人才需求的紧迫性 D.促使官员摆脱道德约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214年(中国)。为了找寻有才能的人,曹操打破了原有的选官制度对道德的过度强调,反映出其求才的紧迫性,C项正确;官员选拔的制度化在秦汉时期已经形成,排除A项;曹操的求贤主张并未冲击儒学正统地位,排除B项;“摆脱道德约束”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3.(23-24高一上·贵州黔东南·期末)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王导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改变了西晋时田租与户调合一、九品混通的征收办法,而根据民户占有土地的多少来收取田租,使占有土地多的士族和地主多纳租税。这一改革客观上(

)A.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 B.促进了东晋实现了统一C.改变了赋税征收标准 D.打破了门阀士族的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王导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根据民户占有土地的多少来收取田租,使占有土地多的士族和地主多纳租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A项正确;东晋并没有实现统一,排除B项;征税仍以土地为标准,没有发生改变,排除C项;这一改革客观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并不会打破门阀士族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4.(23-24高一上·江苏盐城·期末)《晋书》记载,琅琊王司马睿移居建康时,“士庶莫有至者”。同年上巳节,司马睿“乘肩舆,具威仪”,在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导兄弟的陪同下亲自参与祭祀,吴人纪瞻、顾荣等江南望族则“窃觇(查看)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该事件反映出当时(

)A.士族与皇权矛盾较为尖锐 B.司马睿知人善用深得人心C.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强大 D.江南的社会等级观念浓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琅琊王司马睿,即后来的晋元帝刚到建康时,并未受到江南士族的重视,统治基础薄弱,在得到琅琊王氏中的王敦和王导兄弟的支持后,逐渐赢得了的江南士族的支持,这反映出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强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在士族支持下皇权得以巩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在琅琊王氏的支持下,司马睿政治统治的逐渐巩固,这与司马睿的知人善用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在士族势力的支持下得以巩固,这与社会等级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23-24高一下·浙江宁波·期末)根据《宋书·州郡志》中所记载的侨州郡县户口数,历史学家估算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

)A.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繁荣 B.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C.南北户口分布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D.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自永嘉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约有九十万,占北方人口总数的八分之一,占东晋、南朝政府编户齐民的六分之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因此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体现南方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根本性改变”说法夸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显著地反映了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的人口南迁,未涉及政治中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6.(23-24高一上·吉林长春·期末)按时间先后,将下列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图①信息有“东晋、十六国”,说明是东晋时期;图②信息有“魏、蜀、吴”,说明是三国时期;图③关键信息有“西晋”,说明是西晋;图④关键信息有“陈、北齐、北周”,可知是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代顺序是三国时期、西晋、东晋、陈朝,故顺序为②③①④,D项正确;A项、B项、C项顺序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7.(23-24高一上·贵州铜仁·期末)有学者认为,到南朝后期商税已成为中央的重要收入。这些税目包括关津税、交易税、审场税,以及针对某些特定物品所课的货物税,此外,还有沿袭前代的酒税、盐税,这可以说明()A.战争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B.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C.世家大族享有政治特权 D.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后期(中国)。据材料“南朝后期商民已成为中央的重要收入”可知,南朝后期商业发展已成为中央的重要收入来源,说明南朝后期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B项正确;材料强调南方经济发展为政府提供了财政来源,没有涉及战争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世家大族享有政治特权,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是北魏进行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8.(23-24高一下·湖南邵阳·期末)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

)A.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 B.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C.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D.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材料表明大夏国、北魏、北周政权的建立者都认为自己是中原王朝推崇的祖先的后代,可知他们这是为了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追求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不涉及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及交往,排除A项;材料只是也推崇中原王朝的祖先,不涉及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排除B项;材料不体现具体怎样学习中原王朝的制度文明,只是说自己的祖先是中原正权推崇的祖先,排除D项。故选C项。9.(23-24高一下·江苏镇江·期末)天兴元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诏祀历代帝王: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北魏统治者的做法意在(

)A.塑造华夏正统地位 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C.追忆历代古圣先贤 D.削弱鲜卑贵族势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诏祀历代帝王”和所学可知,北魏王朝建立后,统治者自称黄帝之后,诏祀历代帝王,强化华夏认同,明确政权和领土的统一性,主要是为了塑造华夏正统地位,明确政权的合法地位,A项正确;顺应民族交融是该做法的背景,非目的,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历代帝王的追溯,非追忆历代古圣先贤,排除C项;迁都洛阳是为了削弱鲜卑贵族的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10.(23-24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孝文帝在准备迁都时曾与大臣议事。燕州刺史以“黄帝都涿鹿”、“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为由反对。而孝文帝则针锋相对地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这一对话反映出(

)A.士族赞同迁都洛阳 B.北朝存在分裂隐患C.北魏政权的华夏认同 D.南北方民族矛盾尖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北魏孝文帝认为迁都也是效仿黄帝,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北魏的封建化进程,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北魏政权的华夏认同,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燕州刺史以“黄帝都涿鹿”、“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为由反对迁都,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已经统一北方,排除B项;南北方民族矛盾存在,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02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考点0211.(23-24高一下·北京丰台·期末)下图为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中国古代政治中心曾位于黄河流域 ②江南的开发推动了政治中心的转移③都城逐渐从西向东再向南北方向移动 ④与海外各国的直接往来不断得到加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根据都城的发展历程长安、洛阳、开封等可得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曾位于黄河流域;从南京成为都城,可得出江南的开发推动了政治中心的转移;从都城为长安到南京和北京,可得出都城逐渐从西向东再向南北方向移动,①②③项正确;④错在与海外各国的直接往来不断得到加强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海外联系逐渐减弱,排除B、C、D项。故选A项。12.(23-24高一上·江苏镇江·期末)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而王夫之论及隋炀帝时写到:“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这表明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

)A.大兴土木,炫耀国威 B.君主昏聩,吏治腐败C.对外征战,穷兵黩武 D.国富民穷,基础脆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时期(中国)。根据“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可知,马端临认为古代王朝中没有比隋朝更加富足的王朝,而王朝过于富足则会导致民众贫困,王朝就会走向灭亡,所以说明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国富民穷,基础脆弱,D项正确;马端临指出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国富民穷,并没有体现大兴土木和穷兵黩武,排除AC项;隋朝的君主并不昏聩,排除B项。故选D项。13.(23-24高一上·浙江宁波·期末)东汉班固创作《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西都”指西汉都城长安,“东都”指东汉都城洛阳。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庾作《西都赋》、《东都赋》,写长安与洛阳,成了唐代少见的大赋。下列关于汉唐时期长安、洛阳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都城迁到洛阳 ②东晋的法显从洛阳出发到天竺取经③隋炀帝时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 ④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东汉、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将都城迁到洛阳,①正确。隋炀帝时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③正确;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④正确;C项正确;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4.(23-24高一上·四川眉山·期末)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士及第后,也会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宫廷、军队盛行马球影响下,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这反映了唐朝()A.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B.休闲体育受到全民推崇C.豪迈奔放的时代气息 D.因马球运动而走向衰落【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时期马球运动在宫廷、军队中盛行,这说明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为开放,时代气息豪迈,C项正确;材料反映马球的盛行,而未涉及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排除A项;马球是在宫廷、军队流行,而未涉及民间,排除B项;材料反映马球运动在宫廷、军队中盛行,不能说明唐朝因马球而走向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15.(23-24高一上·广东深圳·期末)各地博物馆收藏着一批唐代青铜器。代表作品有“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图1)、“青铜双龙耳盘口壶”(图2)等。这些史实体现出唐朝()圆镜背部图案,用漆贴螺蚌贝壳饰片所构成,图案中有人物、景色、动物以及一些静物。每一个都刻画的非常精细,画面物多但不凌乱,有条理有氛围。铜壶具有中西亚艺术风格。造型修长而优美,壶自肩部至器口有一对双龙耳,它们的身躯呈S形,正垫起脚尖伸着头向壶内,似乎正要饮壶内的琼浆玉液,生动活泼。A.官营手工业工序分工明细 B.青铜器技艺高超C.外来文化呈现本土化趋势 D.技术领先于世界【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且结合所学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展示的几件唐代青铜手工艺品制作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反映出当时手工艺品技艺的高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经营性质的信息,无法判断其是否为官营手工业,排除A项;材料中“铜壶具有中西亚艺术风格”、“它们的身躯呈S形,正垫起脚尖伸着头向壶内”无法体现外来文化呈现本土化趋势,没有涉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展示的是唐代青铜器制品制作技艺高超,但无法判断它的世界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6.(23-24高一上·重庆北碚·期末)下表是唐代歌咏昭君出塞的诗歌(部分)。作者内容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卢照邻“汉宫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张枯“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昭君出塞促进了蒙汉交融 B.文学作品不具史料价值C.唐蕃会盟平息了民族纷争 D.作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同样是对昭君出塞的描述,唐代三位诗人的看法均不相同,张仲素从昭君出塞减少了战争,有利于社会稳定角度进行评价,卢照邻从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土的角度进行说明,张枯则认为昭君出塞到少数民族之地充满幽怨,三人从不同的立场看待昭君出塞,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项正确;昭君出塞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不涉及蒙古,排除A项;文学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有一定的具史料价值,“文学作品不具史料价值”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唐蕃会盟,且唐蕃会盟没有停止民族纷争,排除C项。故选D项。17.(23-24高一上·浙江金华·期末)2014年交河故城(位于今吐鲁番以西)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贞观年间,唐王朝曾在此设立(

)A.渤海国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交河故城(位于今吐鲁番以西)”“贞观年间,唐王朝”可知,唐朝贞观年间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D项正确;渤海国设置在东北,而不是西域,排除A项;西域都护府为汉代设置的,排除B项;公元702年,武则天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统辖北疆广大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18.(23-24高一上·安徽安庆·期末)中国古代官员会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迁转流动”,表1为唐后期藩镇武将入朝为官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地区类型朝廷征召随帅来朝弃帅来朝藩帅推荐因入卫等留京顺地藩镇133115割据藩镇03630A.中央地方人才实现自由流动 B.征召是武将选调的主要方式C.藩镇间相互牵制延续唐政权 D.中央对地方仍有一定的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名义上忠于朝廷的顺地藩镇还是割据藩镇,都有武将入朝为官的情况,尤其是“顺地藩镇”朝廷征召的武将占据多数,说明中央对地方仍有一定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只有入朝为官的地方武将情况统计,未涉及中央官员到地方任职情况,排除A项;材料中以征召方式入朝为官主要发生在顺地藩镇,割据藩镇没有,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顺地藩镇和割据藩镇的相互牵制,排除C项。故选D项。19.(23-24高一上·湖北·期末)《太平寰宇记》所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五十九县,绝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五县,吴越设五县,闽增设十三县,南唐新置二十六县(其中有十八县在今江西境内)。北宋统一南北时,原后周和北汉所在的华北地区约一百万户,而南方九国所在地区已有二百三十万户。这表明五代十国时期(

)A.全国大一统趋势不可避免 B.北方的政权建设趋于停滞C.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南方政权更重视户籍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国)。五代十国南方比北方新置的县多、户数多,说明此时南方经济已有长足发展,导致从唐朝安史之乱开始的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进一步增强,C项正确;南方经济大发展和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并不意味着全国大一统趋势不可避免,随后建立的宋朝就不是全国大一统王朝,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知“北方的政权建设趋于停滞”,排除B项;“南方政权更重视户籍管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0.(23-24高一上·湖南张家界·期末)图1、图2分别是唐代618-755年和756-907年两个阶段的进士籍贯分布图。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北方急剧衰落 B.经济发展增强了南方政治影响力C.中国的文化中心已转移至江南地区 D.科举制对江南地区的歧视与打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两图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前后进士的籍贯分布,可知南方人士明显增多,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继续南移,经济发展增强了南方政治影响力,B项正确;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经济,排除A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方仍有一定优势,不能说明中国的文化中心已转移至江南地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江南地区的歧视与打压,排除D项。故选B项。考点0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考点0321.(23-24高一上·江苏镇江·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一度影响到人们的仕途和婚姻。郑樵在《通志》中记载:“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当时谱牒备受重视的制度因素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及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B项正确;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其依据是孝廉,排除A项;科举制是隋朝时期开创的选官制度,其选官的依据是考试成绩,排除C项;世卿世禄制是我国先秦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是爵位和官职的世袭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22.(23-24高一上·辽宁鞍山·期末)关于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下列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夏商周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世袭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A.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世袭制是以血缘为标准,军功爵制以军功和功绩为选官标准,察举制以品行才学为选官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声望为选官标准,科举制则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A项对应正确;世袭制并不以功绩为选官标准,排除B项;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不是门第声望,排除C项;科举制的选官标准不是门第声望,排除D项。故选A项。23.(23-24高一下·湖南怀化·期末)唐高祖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诸州总管、刺史向朝廷举荐人才。武则天长安二年曾一次授官“百余人”。在唐代的统治阶层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家世贫寒之人)占21.5%。由此可见,唐代()A.贵族政治仍是社会主流 B.科举制度推动阶层流动C.门阀士族依旧垄断政权 D.选官用人机制尚需完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题干信息反映出唐朝时期人才选拔仍存在士族对国家统治产生重要影响,表明此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完善,选官用人机制还需优化,D项正确;秦朝时期贵族政治已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出阶层仍然固化,科举制尚需完善,排除B项;垄断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4.(23-24高一下·湖南·期末)据史书记载,武则天开创殿试,“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但殿试在唐代随意性较强。自北宋开始,殿试不仅制度化,且在考核内容和录取方式上不断加以改进。这反映出北宋(

)A.君主专制得以空前加强 B.更加重视科举考试C.迫切需要解决藩镇问题 D.文官地位高于武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材料“北宋开始,殿试不仅制度化,且在考核内容和录取方式上不断加以改进”体现的是北宋时期,统治者在考试制度、内容和录取方式更加正规化,说明的是对科举考试的重视,B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A项;宋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措施,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文官和武官的地位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25.(23-24高一上·湖南怀化·期末)《唐摭言》中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由此可知唐代(

)A.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 B.门阀贵族势力依然强大C.科举选官影响士人追求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开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依据材料可知,唐朝以进士为官者地位尊崇,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反映了科举选官影响士人追求,C项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A项;唐朝时期受科举制影响,门阀贵族势力受到冲击,排除B项;受时代局限性影响,当时社会不可能实现公平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26.(23-24高一下·重庆·期末)唐初,唐高祖认识到三省分权的弊端,并设置政事堂取代三省作为国家政治中枢。参与政事堂会议的最初是三省长官,后来多由他官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的身份参加。在唐玄宗时,政事堂已经成为凌驾于三省之上的宰相府。由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置有助于()A.削弱宰相职权 B.提高行政效率 C.减少决策失误 D.限制皇帝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的中国。唐高祖认识到三省分权的弊端,因此设置政事堂作为国家政治中枢,且地位和权力日益提高,这使三省呈现一体化趋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B项正确;材料中已说明设置政事堂是认识到了三省分权的弊端,不是为了削弱宰相职权,排除A项;材料不涉决策过程,排除C项;材料中设置政事堂是减少三省分权的弊端,不是限制皇帝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27.(2024·湖南长沙·二模)下表所示为唐代的部分文教管理机构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唐代政府()主管上级机构名机构职能机构来源尚书省(属六部)礼部发布文化教育的政令和制度北周始设内侍省(属九寺)太常寺负责具体的祭祀和乐舞秦九卿演变而来鸿胪寺接待宾客和有关丧葬仪制等等(五监)国子监管理各级学校,为最高学府汉太学演变而来A.分权制衡的设计初衷 B.机构沿革的守旧僵化C.政务事务的大致分工 D.中央集权的家国同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文教管理领域,唐代尚书省重政务,“九寺五监”重事务,体现出一定的分工,C项正确;材料中的机构有分权而无制衡,均统属于皇权,排除A项;表格体现的是唐代的制度革新,而非因循守旧,“僵化”表述失当,排除B项;中央集权侧重地方制度分析,而材料反映的显然是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更多体现的是皇帝集权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28.(23-24高一下·安徽合肥·期末)下表反映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赋税制度内容北魏租调徭役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隋至唐中期租庸调制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唐中后期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A.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B.土地兼并愈发严重C.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北魏的租调徭役到隋至唐中期的租庸调制,再到唐中后期的两税法,征税标准逐渐由以人丁为主转变为以财产为主。在租庸调制中,“庸”的实行意味着农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纳绢或布代役,相对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更是进一步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C项正确;农民负担并非一直不断加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问题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排除B项;赋税制度的调整在某些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减轻农民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29.(23-24高一下·山东青岛·期末)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A.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 B.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C.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国。据题干“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并结合所学“天宝年间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可知,材料现象导致了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即开始实行两税法,B项正确;基层治理制度与土地分配无必然关系,排除A项;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确实增设藩镇,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赋税制度,排除C项;古代中国自封建社会以来,虽一些时期存在一些国有土地,但其土地制度一直以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为主,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30.(23-24高二上·浙江宁波·期中)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以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田产少者少纳税。户税依据资产征税,不过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所以“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这表明两税法(

)A.强化了中央直接控制土地 B.征收办法以丁身为本C.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简化了赋税征收名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根据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田产少者少纳税,这密切了资产与土地的联系,也表明两税法适应了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形势,C项正确;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并不能以此说明中央直接控制了土地的经营,排除A项;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征收办法并不是以丁身为本,排除B项;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并不能说明简化了赋税征收名目,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04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考点0431.(23-24高一下·湖北·期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 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吸收儒道的内容,渐趋本土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材料没有体现儒佛道相互吸收,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未涉及儒学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32.(23-24高一上·江苏无锡·期末)“它是政治的附庸,政治家们用它辅助治理国家;它具有思辨性,闪耀着哲学思想的智慧;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一端连着华夏中原沃土,一端连着西域中亚文明。”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西汉时成为正统思想 B.东汉末年在中国兴起C.魏晋时期渐趋本土化 D.隋唐时成为文化主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材料“它是政治的附庸,政治家们用它辅助治理国家”“具有思辨性”“一端连着华夏中原沃土,一端连着西域中亚文明”是对佛教的描述,在魏晋时期渐趋本土化,C项正确;儒家思想在西汉时期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项;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排除B项;儒家思想在隋唐时期仍然是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33.(23-24高一上·广西南宁·期末)唐朝开窟造像达到了高潮,除了继续在前朝已开发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多处雕造佛像外,还在邯郸响堂山、济南千佛山、广元皇泽寺等处开凿石窟,唐朝佛像呈现出多样化、世俗化、一体化的趋势。由此可知,唐朝(

)A.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色 B.三教合流开始形成C.佛教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唐朝开窟造佛像很多,唐朝佛像呈现出多样化、世俗化、一体化的趋势,反映出唐朝文化在兼容并包下新发展的特色,A项正确;三教合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形成,排除B项;佛教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不符合史实,佛教的传播不分地域,排除C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儒学,排除D项。故选A项。34.(23-24高一上·甘肃白银·期末)有学者这样形容唐代诗歌:如果我们把唐诗的发展比作一个系统工程的话,也许其他朝代的某一软件或硬件会更好,但就总体效应而言,没有哪个朝代像唐代这样有齐备的精神和物质条件。这一观点说明,唐代诗歌()A.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 B.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C.是时代的产物和体现 D.绚丽多姿且成绩斐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把唐诗的发展比作一个系统工程的话……没有哪个朝代像唐代这样有齐备的精神和物质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唐代诗歌是唐代精神和物质条件的产物,也就是时代的产物和体现,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唐代诗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排除A项;唐代诗歌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唐代诗歌绚丽多姿且成绩斐然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35.(23-24高一上·安徽亳州·期末)有书法家评论某一字体为:“举而察之,以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纤细),随体散布……(如)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张牙舞爪)”。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字体特征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随体散布……(如)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张牙舞爪)”可知,这描述的是草书的特点,A项书法作品是草书,A项正确;B项书法作品是楷书,C项中的书法作品是隶书,D项中的书法作品是行书,排除BCD项。故选A项。36.(23-24高一上·湖南株洲·期中)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作品记录在《全唐诗》里并流传于世。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沈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也有书法作品传世。这反映了唐朝(

)A.书法与诗歌得到同步发展 B.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C.科举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部分文人重视诗书的审美追求【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以书法著称,他们的作品被记录在《全唐诗》里流传于世,而上官仪、房玄龄、杜如晦、沈佺期、贺知章、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等以政绩或者诗文著称,他们也有书法作品传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时部分文人重视诗书审美追求,D项正确;“同步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原文化带动全国文艺进步”的说法绝对化,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唐朝的文化”,而“科举制”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37.(23-24高一下·山东菏泽·期末)年号关涉封建政权的正统地位与合法性,不可丝毫错用和妄用,但身在北魏的郦道元却于《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晚期)中屡次使用南朝年号,如“元嘉”在《江水注》中出现三次、在《温水注》中出现四次。这反映了作者(

)A.对南朝优秀文化的向往 B.追求天下重新统一的旨趣C.对北朝日渐衰微的失望 D.历史地理融合的学术追求【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年号关涉封建政权的正统地位与合法性,不可丝毫错用和妄用,但身在北魏的郦道元却于《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晚期)中屡次使用南朝年号”可得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屡次使用南朝年号,说明郦道元对南朝的认可,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天下重新统一的旨趣,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南朝的优秀文化,只是对年号的认可,排除A项;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北朝衰微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历史与地理的融合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38.(23-24高三上·云南保山·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疾进,使得秦汉时期已经领先于世界的地位得以继续保持。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齐民”即平民;“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千里船,史载“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时效俱佳,为时人称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科技研究(

)A.追求客观真理 B.依靠生产生活实践C.印证天人合一 D.强调科技的实用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谋生之术”“日行百余里,时效俱佳”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研究重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说明其侧重于实用价值,D项正确;哲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而材料属于科技成就,排除A项;材料强调科技研究对生产生活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实践,因果倒置,排除B项;“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39.(23-24高一下·四川成都·期末)唐朝人杜环在其游记《经行记》中记载:去摩邻国,在秋萨罗国(耶路撒冷)西南,渡大碛(沙漠),行二千里至其国。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鱼干,人餐鹘莽,鹘莽即波斯枣也。瘴疠特甚。下列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杜环可经过好望角返回广州 B.摩邻国地处西亚C.摩邻国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 D.中非交往源远流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去摩邻国,在秋萨罗国(耶路撒冷)西南,渡大碛(沙漠),行二千里至其国”可知,唐朝人杜环,通过海路游历非洲,说明唐朝时期中国就已经同非洲存在往来,即中非交往源远流长,D项正确;绕过好望角航线与新航路开辟有关,唐朝时期尚未开辟,排除A项;摩邻国位于非洲大陆,排除B项;根据“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鱼干,人餐鹘莽”可知,摩邻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且持续提高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40.(23-24高一上·江苏南京·期末)下图是新疆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唐代《双童图》,图中左边小孩手中所抱的卷毛小狗在当时被称为“拂菻狗”,这种狗于7世纪初出现在中原,是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中国有拂蒜狗,自此始也”。这一作品印证了()A.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平等 B.朝贡贸易体制日益成熟C.绘画技法深受拂菻影响 D.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新疆’……出土的唐代《双童图》……这种狗于7世纪初出现在中原,是‘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幅出土文物能够作为唐代时期以陆上丝绸之路为桥梁的中外交流的见证,D项正确;仅据该材料不能肯定得出唐朝的对外政策如何,排除A项;虽然材料中有“高昌王向唐朝贡献的礼物”一说,但不涉及朝贡的具体规定、流程等,无法得出朝贡体制是否成熟,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中外交流,不是绘画技法,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05综合考察考点0541.(21-22高一上·江苏无锡·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虚,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9分)【答案】原因:北方战乱频繁。(1分)直接后果:①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②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2点4分)政权:北魏。(1分)改革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任4点4分)积极作用:①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任2点4分)【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可得出北方战乱频繁。第二小问直接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依据材料二“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可得出推动了民族交融。(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是北魏。第二小问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行的改革包括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第三小问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一“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可得出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依据材料二“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可得出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其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42.(23-24高一上·湖南长沙·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摘编自郝松枝《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1)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在出使前后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6分)【答案】(1)变化: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1分)主要原因: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2)差异: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2分)同意: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2分)不同意: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否同意及理由: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只表明态度不得分)(2分)因素:①评价者的立场;②研究的方法、角度;③历史的时代变迁等。(任2点2分)【解析】(1)变化: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他在宴会上大言不惭:‘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的所在”“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可知,从蔑视北魏野蛮落后到承认它礼仪兴盛。主要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孝文帝改革,北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2)差异: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到梁朝后观点大变:‘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可知,材料一肯定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发展进步;根据材料“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可知,材料二认为全面汉化的改革导致北魏的速亡。看法: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题意要求,同意或不同意均可,但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如表示同意,根据材料“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和所学知识可知,全面的汉化消磨了北魏政权的活力,滋生腐败,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灭亡。如表示不同意,根据材料“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和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因素: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历史的时代变迁等方面分析。43.(23-24高一下·山西朔州·期末)自古以来中国通过不断丰富的边疆治理理念.方略和策略,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材料二:汉初,汉高祖赠送黄金.丝绸给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以谋求和平。汉文帝时,匈奴黄当.桀龙二人来降,朝廷册封二人分别为弓高侯和襄城侯。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张掖二郡。——姚大力《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材料三: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将军等,并赠予大量帛与彩缎。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赐婚给突厥首领等赐婚事例,达十余次之多。——吕思勉《白话本国史》材料四: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退兵,再派使臣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西汉和唐朝政府巩固北部边疆的相同措施。(3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对吐蕃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8分)【答案】(1)变化: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分)(2)方式:①设置机构;②开通道路;③付诸战争。(3分)(3)主要措施:①武力征服;②和亲。(2分)意义:①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②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③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西藏地区封建化”);④使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元;⑤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任3点6分)【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根据材料一“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张掖二郡。”可知,设置机构;根据材料三“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付诸战争;根据材料三“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将军等”可知,开通道路。(3)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四“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可知,武力征服;根据材料四“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可知,和亲。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四“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根据材料四“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根据材料四“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元并且促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西藏地区封建化”)。44.(23-24高一上·四川南充·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西周时期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官位。汉武帝继位后,下诏让天下的诸侯让一些高官推举贤良方正……在这一次举贤良方正中间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摘编自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材料二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5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周、战国、西汉的选官制度。(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及其选官标准。(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此制”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3分)【答案】(1)选官制度:①西周——世官制;②战国——军功爵制;③汉——察举制。(3分)(2)背景:①战乱导致士大夫流离;②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③两汉乡里评议的传统;④察举制的弊端;⑤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任3点3分)选官标准:家世;道德;才能。(2分)影响:积极:①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②扩大了统治基础;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加强了中央集权;⑤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⑥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任2点2分)消极:①过于重才而忽视了品德;②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③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任2点2分)(4)趋势:①选拔主导权日益集中到中央;②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等;③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④选官范围逐渐扩大。(任3点3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战国、西汉时期中国。据材料“西周时期世袭的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得出西周实行世官制;据材料“战国时期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按军功大小授予官位”得出战国时期实行军功爵制;据材料“汉武帝继位后,下诏让天下的诸侯让一些高官推举贤良方正”并结合所学得出汉代实行察举制。(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背景:据材料“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得出战乱导致士大夫流离;据材料“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得出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综上可得出察举制的弊端;结合所学,九品中正制采取中正官品评的方式选官,受到了两汉乡里评议传统的影响;结合所学,九品中正制产生适应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选官标准:结合所学,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以后的古代中国。影响:据材料“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知“此制”指的是科举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其影响。积极:据材料“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得出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大了统治基础;据材料“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据材料“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结合所学得出,过于重才而忽视了品德;官本位思想影响深远;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4)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趋势:从选官权归属、选官标准、选官方式、选官范围等方面分析,得出选拔主导权日益集中到中央;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等;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官范围逐渐扩大。45.(23-24高一下·宁夏石嘴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三省六部制以“分权”机制达到更好地“集权”的目的,既提高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效能,防止了国事决策的重大失误,也进而表明“集权“与“分权”在行政的具体程序上并非绝对的互不相容,这样的“分权”反而是君主“集权”专制政体得以巩固的有力保障。这样的分权机制。使行君主专制在“君主集权”的大框架下也容纳了一定程度的“民意”或与君主意志不尽一致甚至相左的“臣意”。摘编自林怡(榕城治学记》材料二以才学为考试选拔标准的科举制之所以会在中国产生,是与学优则仕理论、贤能治国理论、公平考试理念三个方面的思想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的。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儒学、教育、文学、史学、出版书法等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举是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传统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存在,科举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和核心要素之一。因此,科举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科举学是传统文化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学。摘编自刘海峰《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并分析这一运行机制的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创立和发展的历史意义。(3分)(3)根据材料归纳隋唐时期在政治方面的特征。(3分)【答案】运行机制: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政令。(2分)影响:①三省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②加强了皇权;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事务;④标志着我国封建制度的成熟;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专制问题及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等。(任3点3分)(2)历史意义: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②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④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影响;⑤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⑥是传统文化领域中一门重要专学等。(任3点3分)(3)特征:专制君主制政体的发展与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完善;‌科举制的创立以及门阀政治的结束。(任3点3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运行机制:结合所学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拟定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拟定的诏书,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影响:据材料“三省六部制以‘分权’机制达到更好地‘集权’的目的”“既提高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效能,防止了国事决策的重大失误”和所学可知,可从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事务、标志着我国封建制度的成熟及专制体制下发挥的作用有限等角度进行分析。(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历史意义:据材料“以才学为考试选拔标准的科举制之所以会在中国产生”并结合所学可知,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据材料“科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儒学、教育、文学、史学、出版书法等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是与学优则仕理论、贤能治国理论、公平考试理念三个方面的思想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的”和所学可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根据材料“科举是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传统考试制度”和所学可知,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影响;根据材料“科举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科举学是传统文化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学”可知,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和是传统文化领域中一门重要专学。(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中国)。特征:根据材料“既提高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效能,防止了国事决策的重大失误”“以才学为考试选拔标准的科举制之所以会在中国产生,是与学优则仕理论、贤能治国理论、公平考试理念三个方面的思想文化基础密切相关的”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在政治方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专制君主制政体的发展与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完善、‌科举制的创立、以及门阀政治的结束。‌46.(23-24高一上·广西贺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汉初诸侯国)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127年)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面临的威胁及采取的对策。(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隋唐政治制度变化与创新的表现及意义。(6分)【答案】威胁:王国问题(或王国对中央的威胁)。(1分)对策:①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②颁行“左官律”“附益法”。(4分)(2)表现及意义:①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②实行州县两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③形成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点6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根据材料一“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可知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根据材料一“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可知降低王国官员地位;根据材料“又限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可知限制士人与诸王交往。(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可知建立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二“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可知改行州县两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科举制。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的制度创新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对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科举制的形成,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47.(23-24高一上·江苏·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的财政思想中,一直强调“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杨炎在两税法中创造性的提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两税法将以往分别征收的租庸调、地税、户税以及其他杂税等各种税收合并起来,统一征收,这便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减少了复杂的税种所带来的征收繁琐的问题。同时,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并且“定税之数皆计缗钱”,虽然当时的“田亩之税”仍以实物的形式来征收,但两税中的重要部分户税,则都是以货币来征收的。两税法使资产多者税负重,资产少者税负轻,充分体现了财政税收公平负担的原则。——徐柏泉《两税法财政思想及其产生的争论》材料二“是以圣王立程,量入为出,虽遇灾难,下无困穷。理化既衰,则乃反是,量出为入,不恤所无。”可见,陆贽看到了“量出为入”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造成了人民赋税负担的日益加重。这一思想是对传统儒家财政思想中的轻敛薄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陆贽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