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三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23.《孟子》三章知识点一、作品梗概《孟子》是“四书”之一。它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的显著特点,一是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而色彩鲜明,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二、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全文展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二、主题概述本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阐述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思想。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二)古今异义1.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池塘。2.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军人,军队。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三)一词多义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形势)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锐利)(四)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作动词,震慑)(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也”表示判断)2.双重否定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非不……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不……”)(六)成语积累得道多助: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四、全文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五、鉴赏品读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2.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富贵不能淫一、全文展示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反驳景春的观点,指责公孙衍和张仪之流只顾顺从君主之意,不能称之为大丈夫,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二)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有大志、有座位、有气节的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2.子未学礼乎古义:尊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3.与民由之古义:遵从;今义:缘由。(三)一词多义得道者多助(仁政)妾妇之道也(道理)独行其道(道路)(四)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使动用法,使……迷惑)2.贫贱不能移(使动用法,使……动摇)3.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五)特殊句式判断句:妾妇之道也。(“……也”表示判断)(六)成语积累1.富贵不淫: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2.贫贱不移:不因贫穷或地位低而改变志向。3.威武不屈: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四、全文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还不算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下来,天下战火就熄灭。”孟子说:“这哪能称为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原则。(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志愿实现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志愿不能实现时,也独自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五、鉴赏品读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2.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3.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这又是一种对比。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全文展示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2.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二)古今异义征于色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征讨。(三)一词多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发于声(显露、流露)2.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四)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痛苦;使……劳累;使……经受饥饿之苦)2.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五)成语积累动心忍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四、全文翻译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买卖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体空虚乏力,让他的每一次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而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这样自己才会明白。在国内若无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和自己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样人们才会知道忧愁患难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五、鉴赏品读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练,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者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即忧患可以激人奋发有为,人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这也为下文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反面论证,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和人才一样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磨练。教材课后习题一: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是能施行仁政的君主,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如秦始皇嬴政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再如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其先决条件是做到了取信于民。(2)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哀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二: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背诵《富贵不能淫》中“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一段。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示例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示例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四:翻译下列句子。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支持、帮助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的人都会顺从他。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一发起怒来,诸侯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动摇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困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外来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五:《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从课文或课文以外的篇目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由: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也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但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需要在外界的压迫下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果人一直在安乐中生存,那么他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缺乏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生存的能力。

23.《孟子》三章练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委而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攻亲戚之所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4)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十五岁时被称为“束发”,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满十五岁称为“及笄”。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C.《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是孟子所作。D.古代“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4.根据提示填空。(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具体指出了“什么是大丈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战争失败直接导致亡国外,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也可能造成亡国。(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语句回答)(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七里之郭________________(2)委而去之________________(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__(4)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三里之城”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睨之,久而不去B.此之谓大丈夫C.舜发于畎亩之中D.何陋之7.把下列句有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甲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乙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①,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选自《礼记·檀弓下》)【注释】①辑屦: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②微与: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戒之曰必敬必戒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居天下之广居常一人居外D.得志,与民由之往之女家10.将甲文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结合甲文段中的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乙文段中曾子认为“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这个观点与甲文段中孟子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初识诸子百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结束后,张行同学根据诸子百家的思想,拟好了下联。请你根据提示的内容拟写上联。提示:儒家的圣人孔子主张仁政教化,亚圣孟子宣扬性善学说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道家老子庄子从法自然追求虚无(2)请依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下面“诸子”中的一位。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示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离开(2)极点(3)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4)真正,确实(5)教导、训诲(6)准则,标准(7)遵从(8)违背(9)了解、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