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1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2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3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4页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泰山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壮美。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领悟作者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阅读,提高语言感受能力。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2.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课文景、情交融的特点,整体理解,了解全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泰山,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景观,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名扬天下。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在洋洋大观的登览诗文中,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堪称经典,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姚鼐的步伐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说一说,说出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作者】杜甫【朝代】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安如泰山

蚂蚁搬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任务一:学生找登山时间,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的时间登山?(背景介绍)【明确】姚鼐登泰山的时间为“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是月丁未”登山,“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是月丁未”即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古时“晦”指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即戊申日是月底这一天。丁未的后一位便是戊申,由干支纪日法也可得出“戊申”就是十二月二十九日。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的腊月是没有三十这一日的,因此登上日观亭看日出的“戊申晦”这天正好是除夕。所以,作者是在农历大年二十八启程登山,并在除夕节这一天早晨“观日出”。在一年之中岁序更替、辞旧迎新的日子,说明有特殊的意义。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他二十岁考中举人后,经过五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直到30岁第六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以后,任兵部主事,后又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乾隆三十八年,年仅41岁的姚鼐被荐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四库全书》成,姚鼐提出辞官,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本文是姚鼐辞官归故乡桐城前登泰山后所作。可为何在其壮年得意、升迁有望之际,主动辞官?

有关姚鼐辞官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他自己是说因为身体有恙。其实,在编修《四库全书》时,纪晓岚主张秦汉以前的史料不作改动,姚鼐主张唐宋以前的史料都不能改动。为了政治需要,《四库全书》须剔除对清廷不利文化因素,结果使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四库全书》里改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同时,在编修《四库全书》时还发生一件“舒黄文案”:有一个黄州书记员,在姚鼐手下工作,他在誊写苏轼贬齐安时,爱乡情切,他看别人在篡改,他也在齐安前面加个黄州二字,舒州有齐安,黄州也有齐安,而这事情恰恰被姚鼐发现了。在编修时,先前有个规定:凡涉及人物、山川、事件不予改动,随意改动的是要治罪的。这个书记员急了,找纪晓岚帮忙,本来纪、姚就有分歧,纪晓岚马上支持这个书记员的改动。于是舒、黄之争就开始了,争论越来越激烈。这事传到和珅耳里,并且有人说纪晓岚得了黄州这书记员的好处。和珅觉得这是个整纪晓岚的机会,于是把这件事上报给乾隆爷,乾隆说这事还了得,查!并派和珅去查。不知谁走漏了风声,纪晓岚连夜叫人把苏轼在舒州的齐安也改成黄州,连苏辙的诗文涉及到舒州齐安的一起改成黄州,甚至连文中地点都进行了改动,并将原著全部烧毁。第二天,和珅带人去查,原著没啦,证据全毁,这事又报到乾隆那里。和珅是乾隆铁杆,纪昀目前正需要,乾隆左右为难。姚鼐心里明白卷入这场政治斗争风险极大,他又想到《四库全书》中有的史料改得面目全非,恐遭后人斥骂,所以就提出了以疾告退,这场“舒黄文案”就这样被压下去了。为了防止《四库全书》修改内幕外泄,“舒黄文案”发生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份,由于姚鼐知道《四库全书》内容太多,不能立刻把他放回,乾隆采取了怀柔政策,以让姚鼐养病为由,把他留在京师,还加四品官衔外加二级,直到十二月才允许姚鼐南归。姚鼐在返程时,还一路安排人劝说。经过泰安时,朱孝纯是姚鼐的好友,也是一位劝说者。文中的“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姚鼐其实是暗示人们,《四库全书》编修的内容,是自唐显庆以来东西都进行了改动。他对这个事情感到孤掌难鸣的,所以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在这进与退的人生关键时刻,人往往需要有一次大的、有意义的行动。因此,这次登泰山是一次心灵之旅,一次告别之旅,一次迎新之旅。作者要在除夕这一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里,站立于泰山顶峰,与自己的过去作一个了断,以拥抱新的人生。任务二:整体感知: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任务三:分段学习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明确:本段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这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这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出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2、第二段作者详写写登山的过程,说出作者的登山线路以及文章的写景特点。

登山路线:由南麓—入中谷—道少半—越中岭—循西谷—至山巅写景特点: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丽3、此段中的几个动词“乘、历、穿、越、至于”蝉联而下,告诉给我们哪些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①“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作者从京师去泰安的季节、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②“风雪”言“乘”,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既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笔墨传神。③几个动词,几个短句,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不畏艰险、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4、为何要特别插叙交代东谷?(一般登泰山,只写自己所走的路径,为何要郑重交代自己没有去的地方呢?)【明确】文中写道:“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乾隆三十九年是姚鼐人生的重要节点,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究竟往哪条道走呢?登泰山取道问题其实就是暗示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是走古人走的路?还是常人走的路?姚鼐都没有走,他选择了自己的这条路。交代“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以及东谷这条“余所不至”之路,实则有象征意义5、作者描写山顶上的景色时,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苍山负雪图、夕阳晚照图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晶莹光亮,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充满温柔飘逸美。有关的古文化知识朔、晦、望与既望。

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晚七点起更,晚上7时至9时为一更,9时至11时为二更,11时至1时为三更(即“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四更,后半夜3时至5时为五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6、第三段按照什么顺序、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泰山日出胜景?7、看过日出后,作者在第四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岱祠(东岳大帝庙)、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皇帝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道中石刻作用:上承自然景物描写,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突出其作为文化宝库的作用。8、作者在第五段写了哪些自然景观?有什么作用?明确:三多:多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少圜;少杂树三无: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无树作用:①紧扣时令特点,写出了泰山有别于其他山脉的特征,突出了泰山峻峭苍劲特点和泰山之冬的精美。②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9、第五段描写与前文的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呈现出何种语言风格?【明确】风格特点:多用两三字短句,简练峭劲。文字素朴雅正,通畅清顺。叙事写景简洁明快,有丰赡雅洁之美。10、这一段较前文显得突兀,在极写泰山日出之景的瑰丽雄奇之后,此段为何又写得如此平常?【点拨】背景:作者在官场被排挤,仕途不顺而辞官归乡。

人生:高潮——低谷:该段句式上多用短句,不着虚词,简洁明快;所绘景物清寒冷峻,如同置身于一远离人世尘嚣的自在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应该说姚鼐在领略了泰山的日出胜境后,内心身处受到极大震撼,对宦海浮沉、名缰利锁已经彻底抛却。心灵的震撼之后是身心的极度放松和宁静,因此行文语势平常,景物描写淡然。11、行文至第三段,对登泰山的直接叙述或景物描写似乎都已写完了,为何姚鼐不直接结束全文,还在最后加“亭西有岱祠”与“山多石,少土”两段?【明确】第四段中写的“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都是皇家之景。作者只是交代山上“有”这些东西,可见他并没有特别关注。但对“道路石刻”,姚鼐当日确实特地前去观摩了,而那些僻不当道的石刻,他“不及往”,透露出他内心的遗憾。放弃仕途、辞官归故里的姚鼐选择登泰山,似乎有意忽视其在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泰山是历代帝王曾亲登泰山封禅祭祀之地,乾隆皇帝曾6次登上峰顶,留有众多诗篇和御笔碑碣,令时人趋之若鹜,姚鼐却只在行文中以“有”“又有”轻轻带过,与“观道中石刻”形成明显反差。作者与挚友观日出是感自然之气韵,观石刻是品古人之遗风,而帝王将相的行宫、万众景仰之庙祠圣地,则恰好是姚鼐刻意要疏离的地方。“山多石,少土”一段描写的是自然景观。此段有两个特点:一是句式特殊,多用短句,几乎不着虚词,简洁明快;二是所描写的景物清寒冷峻,无瀑水,无树,无鸟兽音迹,剩下泰山和远离尘嚣的作者与友人。这段宁静脱俗景物描写烘托出作者姚鼐内心的宁静,对官场心无牵挂。他辞官之后选择的是著书立说和讲学之路。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致力于教育,弟子遍及南方各省。为什么中国文人在生命困顿时都不约而同地在自然中寻求突围?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在经历人生的困境后,也曾从自然中寻得了慰藉,获得了超脱。宦海浮沉的苏轼在赤壁水月的静谧永恒中走出了精神的困境,失意迷茫的姚鼐在磅礴壮丽的泰山日出中实现人生的转折,颠沛流离的郁达夫在北平秋景的清静悲凉中丰富了心灵的境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在清华荷塘的喜悦哀愁中尽享了暂时的欢愉,颓废绝望的史铁生在古老地坛的生生不息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从春秋时期开始,文人的情感便在山水中浸润。自然山水的寥廓与包容给遭受挫折和磨难的文人以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超越。因此,一个又一个文人自觉地走向山水,一代又一代文人将个体生命与山水熔铸,借以抒情、言志、明心,使每一寸山水都承载了千年未曾停歇的往事,承载了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力量,那么当你再次审视那片山水时,你往往看的不再是山水,而是过去。山水承载了文化,具有了灵魂,构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