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致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它的权利。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么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很少能够愉快地工作,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举重若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自卑。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自卑是一条毒蛇,它无尽无休地搅扰、啃啮我们的胸膛,吮吸着我们心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选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丧(sàng)失威胁(xié) B.废墟(xū)赐(cì)予C.搅扰(rǎo)啃啮(chǐ) D.吮(shǔn)吸血(xuè)液2.语段中的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厌倦自愧无能 B.炫耀致高无上C.衡量猛烈冲击 D.蒙蔽仓促从事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蔑视抗御 B.蔑视抗拒C.藐视抗御 D.藐视抗拒4.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恪尽职守 B.举重若轻C.饱尝辛酸 D.怨天尤人5.语段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一项是()A.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B.——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C.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D.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很少能够愉快地工作,但是,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6.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夸张【答案】1.C2.B3.C4.B5.A6.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C.“啃啮”的“啮”应读作niè。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B.“致高无上”的“致”应写作“至”。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蔑视”,小看、轻视、轻蔑鄙视,带有一种从心理上看不起情绪。/“藐视”,也是轻视、小看的意思,但轻蔑程度相对弱一些。“体质的权利”在这里并不是要表达一种鄙夷的情绪,而是强调不要小看、忽视它的权利,所以“藐视”更合适。第二空:“抗御”,抵抗、防御。/“抗拒”,抵抗、拒绝。句中用来修饰“猛烈的冲击”,选“抗御”更合适。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语境表达的是一种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愿意牺牲个人幸福的观念。这与“恪尽职守”的本义是相符合的。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根据语境,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如果选择了自己不适合的、很困难的职业,就做不好。而“举重若轻”本身是形容能力强能轻松应对困难工作,与语境中做不好工作的意思相矛盾。C.“饱尝辛酸”,形容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语境中用来形容父母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恰当。D.“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语境描述了如果我们选择的职业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和理想,我们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用“怨天尤人”恰当。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这是两个连续的反问句,不是选择问句,两句都应该使用问号,故把逗号改为问号。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把“自卑”比作“一条毒蛇”,形象地表现出自卑的有害性,是比喻的修辞。故选B。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7.下列各诗句与例句“鸟雀呼晴”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朝如青丝暮成雪 B.旌蔽日兮敌若云C.汉家烟尘东北 D.芙蓉泣露香兰笑8.对下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下阕写对故乡的怀念。词笔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B.作者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乡,却问故乡的渔郎是否想念他,十分耐人寻味。C.结尾用“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与上阕结合,上下阕连成一体,融景入情,不着痕迹。D.下阕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答案】7.D8.A【解析】【导语】这首词通过描绘初夏清晨的景象和作者对故乡的绵长思念,表达了浓烈的乡愁和异地漂泊的惆怅。上阕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将清新舒爽的景色呈现眼前;下阕则从偶然景致入梦,转而引发对故乡与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意境深远。【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例句:拟人。“呼晴”二字把鸟雀人格化了,形象写出它们在雨后初晴的早晨欢快地鸣叫。A.比喻和夸张。把“青丝”比作“雪”,写出人生易老之感;“朝”“暮”夸大了时光已逝之叹。B.比喻和夸张。“敌若云”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敌军之多;“旌蔽日”运用夸张,写出敌人来势之凶猛。C.借代。“汉家”代指唐代,“烟尘”代指战争。D.拟人。“笑”是用写人的词语形容香兰。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词笔由虚转实”错误。这首词的下阕写对故乡的怀念,起头两句“故乡遥,何日去?”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写梦游荷花塘,虚构出一幅美丽动人如愿以偿的景象,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应是“由实转虚”。故选A。(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节选自李密《陈情表》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夙遭闵凶夙:早年 B.舅夺母志夺:改变C.门衰祚薄祚:福分 D.形影相吊吊:悬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鲜:新鲜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期望C.夙婴疾病婴:婴儿 D.茕茕孑立孑:孤单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答案】9.D10.C11.我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解析】【导语】这段文字节选自李密的《陈情表》,通过记述自身艰辛的成长经历和对祖母的孝心,表达了自己仕途坎坷和家庭困境。文章情感真挚,采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孝爱,以及对现实无奈又坚韧的态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发读者的同情和共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B.句意: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C.句意:门庭衰微、福分浅薄。D.“吊:悬挂”。“吊”,慰问。句意: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B.句意: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亲戚。C.“婴:婴儿”错误。“婴”,缠绕。句意:又早被疾病缠绕。D.句意: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见背”,即背见,背弃我,是死去的委婉说法;“夺”,改变。参考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三)(11分,每空1分)12.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华佗无奈小虫何。(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2)春风杨柳万千条,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3)______________,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4)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5)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6)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7)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8)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9)废池乔木,____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10)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11)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答案】①.绿水青山枉自多②.六亿神州尽舜尧③.红雨随心翻作浪④.铁马秋风大散关⑤.尽荠麦青青⑥.年年知为谁生⑦.暮霭沉沉楚天阔⑧.中原北望气如山⑨.犹厌言兵⑩.竟无语凝噎⑪.今宵酒醒何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枉”“神州”“舜尧”“散”“荠”“霭”“厌”“凝噎”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茶马古道①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运送茶、马的“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以茶易马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②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注:换取)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③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人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是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共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④汉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从唐、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之道。⑤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⑥“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13.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1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为了满足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答案】13.B14.C【解析】【导语】文章围绕茶马古道展开。先介绍其源于古代茶马互市,接着阐述宋代重视茶马互市的原因,包括补充军费、获战马和保边境安全。藏族因饮茶习惯和需求也重视它。元明清朝代茶马古道不断发展,清代茶马互市演变为边茶贸易,贸易范围更广。它是经贸、文化、治藏之道,对康藏地区发展、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意义重大。【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错误。根据第二段“‘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可知,茶利收入是补充军费之需,并不是“主要来源”。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错误。由第五段“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可知,并不是除茶叶外完全不需要外界任何东西。故选C。(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城里乡下刘平①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5万元。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翠玉说:“嗯。努力。”②现在,他们有23万元了。③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6000元钱。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他们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1000元。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婚4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④每个月存5000元钱,雷打不动。焉瓜原来抽8元一盒的烟,3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⑤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⑥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6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方便,可首付要32万。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⑦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有了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⑧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每年春天,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好吃。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⑨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⑩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焉瓜把照片发到网上,标价15万元。焉瓜想,13万也卖。⑪隔三差五就有人打电话联系,高的出价八九万,低的,出价6万,因为价钱不合适,都没成。焉瓜知道他们不是真心要买,那个小院子怎么也值13万。⑫“这些人,巴不得白送给他们。”翠玉说。⑬焉瓜又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出价11万,还提出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价钱。焉瓜感觉这个人好像是真心要买,约好时间,向工地请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着了,3个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一个,竟然是桂苑小区那个房主李老太太。⑭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妈”。⑮他们对小院子很满意,特别喜欢院门口那棵香椿树。一番讨价还价,他们出价13万。⑯一个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区那套房子的产权证。他们离开那套狭小拥挤的出租房,带着老娘搬进了繁花似锦的桂苑小区。而乡下那个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别人养老的地方。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我们是城里人啦?”⑰翠玉说:“当然是城里人啦!”老娘在厨房里做着好吃的。⑱焉瓜和翠玉也打算要孩子了。⑲偶尔,焉瓜会想起那个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会喜欢到乡下过日子呢?焉瓜喜欢城里的日子。⑳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那棵香椿树。(选自《小小说选刊》)15.小说以“城里乡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6.简要分析小说中焉瓜的形象特征。17.请根据小说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空缺的部分。开端①②为城里买房而努力,决定卖掉乡下小院高潮③结局搬入城里房子18.文中多次出现有关家乡小院香椿树的描写,有何作用?【答案】15.①概括主要内容。题目直接点明了小说的核心情节。②突出主题思想,写出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生活追求。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16.①有梦想且积极进取。②有责任感。③节俭律己。④做事不专断,能够征求家人意见。17.①焉瓜两口子萌发在城里买房的梦想,开始攒钱。②发展。③网上卖房,买家竟是要买的二手房房主李老太太一家,经过讨价还价成功卖房。18.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了老房子因香椿树而变得独特,也是买房人喜欢老屋的原因之一;同时,香椿树也寄托了焉瓜对儿时的回忆以及对老家的感情。【解析】【导语】《城里乡下》围绕焉瓜夫妇的买房梦展开。他们为在城里买房努力攒钱,决定卖乡下房子凑首付。过程中展现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老家的复杂情感。文中通过城乡环境对比、香椿树等描写,体现出人物形象特点和城乡生活差异。既表现了他们追求梦想的坚定,也反映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乡村的眷恋,引发对城乡关系的思考。【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概括主要内容。题目直接点明了小说的核心情节,即农民工焉瓜和翠玉为了实现城里买房的梦想,最终选择卖掉乡下的老房子。这一行为贯穿全文,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②突出主题思想。小说通过焉瓜和翠玉的故事,展现了农民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城乡差异和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选择。题目“城里乡下”恰好概括了这一主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小说的主旨。③看到标题“城里乡下”,读者自然会产生疑问。比如,城里和乡下在故事中会发生怎样的关联?人物在这两个不同环境中会有怎样的经历?这种疑问就像悬念一样,吸引读者去文中寻找答案。【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焉瓜有着在城里拥有一套房子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和妻子努力工作。“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6000元钱”,并且能坚持“每月存下5000元,雷打不动”,体现了他为实现梦想而积极努力赚钱的一面。②他和妻子结婚四年每要孩子,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这体现了他对孩子未来负责的态度。③“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体现了他的节俭律己。④虽然卖老家房子的主意是为了凑钱买城里的房子,但他还是回去和母亲商量。母亲舍不得,他也没有强迫,而是在母亲同意后才进行后续的售卖事宜,体现了他做事不专断,能够征求家人意见。【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①文章开篇就明确提到“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5万元”。这直接表明了他们的目标是在城里买房,并且已经开始了攒钱的行动,为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②在故事的开端部分,焉瓜夫妇确立了在城里买房的梦想并已经开始攒钱。而这一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详细描述了他们在攒钱过程中的生活状态,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③故事前面的情节主要围绕焉瓜夫妇为买房而努力攒钱、看房子,在发现首付不够后决定卖乡下的房子。故事的结局是“搬入城里房子”,所以高潮部分就要填入卖房子过程中的故事,即与二手房房主李老太太一家之间的故事。【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在卖老房子的过程中,香椿树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焉瓜把老房子的照片发到网上时“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当买房人来看房时,“特别喜欢院门口的香椿树”,这成为他们对老房子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香椿树的存在,最终促成了房子的交易。香椿树寄托了焉瓜对儿时的回忆以及对老家的感情。文中提到“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的香椿树”,这表明香椿树在他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香椿树可能与他的童年时光、家庭生活紧密相连,是他对家乡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应用文写作(12分)19.请根据以下情境,写一封求职信。情境:李梅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得知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招聘网络部实习生的消息,对此职位非常感兴趣,决定投递一份求职信。要求:格式正确,结构完整,语言简练得体。【答案】示例:求职信尊敬的XX公司负责人:您好!我叫李梅,就读于XX学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得知贵公司招聘网络部实习生,特来应聘。大学期间,我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实践课程和项目让我具备网络搭建、维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对贵公司向往已久,其成就和精神吸引着我。我相信自己能胜任该岗位,期待在贵公司学习实践,为发展出力。若能加入,我会认真负责、积极协作。感谢审阅。此致敬礼!求职人:李梅2024年10月28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求职信。求职信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或招聘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以谋求某一职务或岗位的专用书信。求职信一般包括以下格式:①标题。直接写“求职信”或“求职申请”。②称呼。顶格写明求职单位的领导或负责人姓名和称呼,如“尊敬的XX公司负责人”。③正文。开头写明自己的姓名、身份、求职意向,接着介绍自己能力优势(知识、经验、能力、荣誉)和对公司的兴趣。结尾再次强调自己对该职位的渴望,表达希望得到面试机会的意愿。④祝颂语。一般写“此致敬礼”“敬上”“顺祝商祺”等。⑤署名和日期。右下角写姓名和日期。五、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劳动的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劳动的收获,“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是劳动的情趣。劳动,是充实而美丽的。材料二:“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习近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以劳动为荣,享受劳动之美千百年来,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来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改善生活。从上古时期开始,劳动的重要性就从没被忽视过。劳动带来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保证的是农耕大国的正常运转,是小农经济社会稳定。而到了今天,劳动依然是个人发展、国家兴盛之源。劳动何其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都是“秋收万颗子”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种豆南山下”的诗情画意是充满乐观的滤镜,而事实往往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劳动既苦,为何还要坚持?“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劳动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充盈丰富,更是精神的满足。热爱劳动的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便不在意苦与累。劳动何其美。“采采茉苜,薄言采之。”反复吟唱的是对辛勤劳作的礼赞,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虽然疲惫但又多么充实的生活。劳动给人带来美好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行业业务员招聘合同
- 城市排水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公司水电管理暂行办法
- 烟草行业销售:天价烟管理办法
- 思政教师招聘合同模板
- 铝合金门窗简易工程施工合同
- 摄影棚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版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与项目合作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安全技术咨询与解决方案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生物质生物质颗粒燃料购销及售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5723-2024实验室玻璃仪器干燥器
- 吊篮操作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 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车间班长年度述职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港口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10月月考 生物试题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化简、求值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