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材分析本课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一课。本课介绍了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的局面,开通大运河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灭亡的基本史实。2、掌握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相关史实。3、掌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及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本情况)教师讲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些措施以巩固统治"?PPT给出: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政效率。并出示隋朝疆域图,感受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二)开通大运河江山一旦丢。"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修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2、概况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来源:Zxxk.Com]师生一起回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出示相关诗句材料,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师生一起探讨出: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国力,造成社会矛盾尖锐,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功(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学生结合课本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揭示2、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4、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隋朝灭亡原因1.好大喜功2.不恤民力3.纵情享乐进一步得出启示:得民心者的天下《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目: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与开元盛世。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忆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然后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唐朝建立起来。三目之间逐渐铺垫,也有共同之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元盛世”。【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三幅图片导入:李世民:唐太宗,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善用人才。李隆基:唐玄宗,我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一个皇帝,前期颇有作为,把唐王朝引向鼎盛。今天让我们一起跟着三位主要人物,回到唐朝这段历史的学习。【进入新课】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李渊父子于617年起兵晋阳。同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618年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他就是唐高祖。唐朝正式建立了。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学生说出:正确认识君民关系,重视人民的力量。材料二: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政要·论求谏》材料三: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生:要善听正确意见,虚心纳谏。大臣要廉洁奉公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生: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教师补充说明: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让学生依据教材总结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并运用多媒体详细介绍相关知识。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掌握大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她统治时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总结: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等等以武则天的无字碑和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引导学生评价武教师给予评价参考: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不失为唐代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但是,为了神化自己的权威,她大肆崇佛,广建庙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负担。她重用武氏家族,这些人穷奢极欲,为非作歹,更与武则天本人的腐朽生活和对权势的贪婪分不开。这一切必然会加剧阶级矛盾三、“开元盛世”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1)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2)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大大发展。(可让学生背诵杜甫《忆昔》)所以全国人口大增,户数是唐太宗时期的3倍,可谓丰衣足食,人丁兴3)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后期的腐败政治,第6课时总结。探究:依据所学,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中一人做评价,并说说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最后归纳:标准:客观、公正、一分为二,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去等唐太章(李世民》房玄来唐太章(李世民》房玄来武则天》贴暖盛贴暖盛展建立质朝教师结语:自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本国策的前提下,政令、政策的相对稳定,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盛唐气象》教材分析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繁盛,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同时,唐朝时期,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经济、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教学难点】开放的社会风气;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1、吐蕃统一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思考:杜甫的《忆昔》描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景象,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种景象?【进入新课】一、经济的繁荣1.总述唐初的经济发展。2.讲农业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1)讲农业工具的改进时,可做如下安排: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2)学习纺织业、陶瓷业的发展时,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并鼓励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3)讲长安城时,一定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定了解,感受唐朝的盛世繁荣。二、民族交往与交融注意强调:①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②7世纪吐蕃的杰出的政治家松赞干布做了赞普,他统一了青藏高原。2、唐蕃和亲藏两族的友好关系。②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主对汉藏友好团结做出的贡献,认识到我国悠久历史是有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3、民族交融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探究: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今天有什么启示?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平等对待少数民族。2、在长安城里你感受到唐朝社会风气的什么特点及形成原因?原因:唐朝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开明,社会的开放包容。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光耀千古的诗坛。思考问题:唐朝诗歌成就斐然得益于哪个皇帝的什么举措?你知道2.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书探究:唐朝经济文学艺术取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政策开明,对外开放,交流频繁等。《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材分析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交往。本节教材主要讲唐朝对外交流和外国来使交流文化的情况。在外国使节来华访问中,讲述了日本官方遣唐使的情况,其中涉及到“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认识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如空海、阿倍仲麻吕等人的事迹。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讲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让学生明白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高僧的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文化发展的史实,通过玄奘西游,认识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以及它与当今的开放的区别历史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指出: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盛唐的繁荣气象,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唐朝的对外关系。【讲授新课】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2、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你知道表现在哪些方面?3、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一些例子吗?4、为传播中日文化做出贡献的有哪些人?让学生就了解先说,然后给出图片,一一讲解,最后得出: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等对日本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过渡:隋唐时期对中日交往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阿倍仲麻吕等,还有中国的鉴真大师。1、人物介绍:鉴真(688~763)日文又称鉴真(がhC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薨”,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意为高峰)。2、根据地图介绍鉴真东渡的路线过程。鉴真一行前后历时十二年,六次启行,五次失败,航海三次,几经绝境。3、通过诗歌分析其贡献,感悟其精神。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思考:鉴真为中日友好作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实际行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1.传布佛教2、介绍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总之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过渡:你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他和西游记中的唐僧有何区别和联系?1、人物介绍:玄奘(600-664),俗姓陈,名祎(huī),今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2、路线图讲述玄奘的过程。设置问题①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他去的顺利吗大致路线什么样的?有什么重大贡献?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唐太宗时,成为那烂陀寺著名的佛学大师,带回并翻译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情况。内容丰富生动。)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合作探究:以表格的形式分析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强调他们共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合作探究2::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2)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传播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善于吸收他国文化之长,为我所用,有容忍之度量。日本造房使日本造房使通肃朝对外友好往来活联一一天竺玄西游墨萌男强美《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本课涉及到三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由盛世太平的局面走向衰败分裂的局面。其原理是藩镇得到加强,开始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在本课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而意识到,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宿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简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2、知道相继存在于黄河流域的五代政权和十国政权的大致区域;3、探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局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帮助学生运用历史史料的方法学习历史;2、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揭露地主阶级腐朽反动的本性,并说明这一切正是唐朝国势衰落的原因;2、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也认识到当今反腐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战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教学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唐朝末年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忆昔》和《垂老别》,尽管《忆昔》这首诗不无溢美之处,但大体上还是符合事实的。《垂老别》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则描述了唐朝后期的战乱、萧条。这么一个难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宝年间竟从顶峰急剧地跌落下来。唐朝由盛而衰,从衰落到灭亡。这些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安史之乱1、据多媒体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材料一“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分布情况材料二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总结得出:(1)天宝年间,唐玄宗逐渐荒于政事,任人唯亲,政治日益黑暗。(2)节度使权力逐渐扩大,掌握了军权,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势力极度膨胀,最终造成唐王朝“外重内轻”的局面。2、安史之乱的概况:让学生看《安史之乱》示意图。让学生说出安史之乱的时间、叛军将领。简单概括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内部兵力空虚。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日益强大。3、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出示材料材料一:“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后晋)刘晌等撰:材料二: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效战国……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材料三图片:比较安史之乱前、后期藩镇割剧势力的发展分析总结:(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3)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教师可补充介绍:玄宗时,边境共设10个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力量。过渡:同学们看过电影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吗?你知道片名出自谁的诗吗?不第后赋菊(唐)黄巢我花开时百花杀。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学习此节内容时,可让学生看《黄巢起义流动作战》示意图,自制《唐原因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绵爆发875年,黄巢;山东、河南一带特点流动作战,转战大半个中国高潮进入长安,建立政权失敗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3)黄巢起义有什么影响?2、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朝廷,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2、南方地区又出现哪些政权?概念: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那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为十国。3、五代十国的根源?让学生看表格,分析得出: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4、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让学生看P25“五代十国形势图”,结合P2教师归纳: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继续扩大,军阀间的不断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广大人民的愿望。了解到了五代十国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五代中的最后一个君主周世宗就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进行政治改革,经济得到了恢复,疆土得以扩展,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加快了统一的进程。黄巢起义后梁灭唐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唐朝衰亡作业布置: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北宋的政治》教材分析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专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同时,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建立、杯酒释兵权的史实:2、掌握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3、知道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和表现,知道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史实。【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2、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我们做的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2、通过深人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汤因比导入,有人说宋朝是文人的天堂,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的政治。【进入新课】一、北宋的建立多媒体出示材料:千秋疑案陈桥驿,衣着黄袍便罢兵。阅读并思考:这句诗讲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是谁?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只有七岁,其手下赵普策划兵变,当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成语。总结宋朝建立的情况:时间:960年都城:开封事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局部统一。过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二、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①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②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2、强化中央集权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杯酒释兵权”?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史海趣闻——宋代官帽表格总结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上、中央、地方。3、分析其影响:积极影响: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官员的权力比以往收到制衡和约束,武人干政的风险降低,士人受到普遍尊重。消极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这是宋代形成“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冗官、冗兵和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过渡:如果回到宋朝,你会选择过何种生活?(文人?军人?还是其他?)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一个千年的中国(宋朝),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三、重文轻武的政策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表现:材料: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问: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分析: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而且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社会上,人们看到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臣统兵材料: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代科举考试非常发达,教育在民间较大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文人世界的形成提供了根本条件。相关图片展示。材料:宋太宗在位22年,举行8次科举考试,共取中6000余人。任用的宰相9人,科举出身的占6人。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材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宋汪洙问: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分析概括: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从历史影响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3、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的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的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社会的安拓展延伸:宋朝政治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小结: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的战和关系,战争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2、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和议和的积极作用。课前准备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视剧《杨门虎将》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当时,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大奸大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迫害。辽国皇帝约请太宗,赴金沙滩“双龙会”,暗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击鸣,战车交错,刀光血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战死,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今天一起来了解宋与辽以及西夏的并立。【进入新课】一、崭露头角一辽与西夏的崛起1、辽的崛起(1)契丹族的发展隋唐时,游牧的契丹族与汉朝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唐末,北方汉人带去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9世纪后期,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筑房屋、城池(2)辽的建立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3)辽的扩张辽太宗时,占领幽云十六州2、西夏的崛起(1)党项族的发展(2)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兴庆(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从此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族契丹族汉族党项羌权辽北宋西夏时间6年年年建耶律阿赵匡元昊立者保机胤城上京东京兴庆再多媒体展示民族政权并立情况简图。1、辽与北宋的和战(1)澶渊之战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过渡:为什么北宋大量胜仗还要签订盟约呢?材料一(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北方的强敌,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钱穆《国史大纲》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2)澶渊之盟材料一:宋辽遂为兄弟国,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自是两国不交兵一百二十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实现后,北宋还能送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评价:消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赔款先河积极—保持百余年和平,互市不绝交给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战争(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宋夏边界贸易兴旺思维延伸一: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思维延伸二:有人说辽、夏对宋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出理由。不赞同。辽、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契丹族和党项族,这两个民族从居住区域、历史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看,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辽、西夏对宋的战争冲突,都属于民族内部问题,不是侵略战争。但是,辽、西夏对宋的战争中,大肆的抢劫破坏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活,是非正义的。思维延伸三: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促进了民族融合本课小结:崭露头角崭露头角{{契丹阿保北地和汉战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小结辽西夏肆河绎机11世纪前期免项系天婴赵匡胤渲渊之盟澶州之战西夏党项元吴《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女真政权的崛起及金朝变革、金灭辽与北;岳飞抗金斗争是本课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教学中可;本课内容与上节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的建立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金军轻而易举地灭掉北宋,但未能灭掉南宋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如何评价岳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过最新的《射雕英雄传》吗?郭靖的憨厚,杨康的狡黠是不是依然让你印象深刻。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帅哥的名合起来是“靖康”。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金和宋到底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看第8课。【新课讲授】1、你能根据材料和画像的服装猜出他们生活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寒,骑马悬崖上下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伏马而渡。——《大金国志》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耶律阿保机总结: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2、大金政权的建立:建立时间:1115年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探究一:金作为一个后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原因:金太祖模仿汉制,改革军政体制,发展生产,势力壮大。1、概况: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探究二:据材料分析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启发?材料一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材料二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军队全都望风而逃。金军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2、北宋灭亡原因: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北宋灭亡后(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方登上皇位,重建了宋政权,赵构就2、岳飞抗金议一议: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探究三:岳飞为什么数百年来一直深受人民的爱戴?☆岳飞精忠报国,屡建战功;☆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是正义的斗争。岳飞抗金虽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但也为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证。3、宋金对峙(1)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即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2)“宋金和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南宋与金和议的形成原因在于南宋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导致在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地位,也求和送岁币。投降派受宠,主战派主张得不到认可。大金经过连年征战,实力衰弱,一时无法灭亡南宋。(3)如何评价宋金议和?①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②双方和议以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使社会较为安定经济继续发展。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有力地说明中国各民族战则两伤,合则两利的道理。探究四:如何评价绍兴和议(宋金的对峙)?材料一:“南渡后,水利之田,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材料二:北宋时淮水以北有580万余户,1500余万人,金时810万余户,4800余万人,增加了220余万户,330余万人。材料三:金向南宋输出的商品有皮革、人参、纺织品;南宋向金输出的商品有茶、药材、丝织品。归纳: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更加密切;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和社会的进步。课堂小结:金灭辽:1125年金建国:1115年宋金议和宋金议和南宋建立南宋和金的对峙南宋和金的对峙 合进一步加强。200年的时间里,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战争进行了17年,此后的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辽、西夏、金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宋代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这一政权并立时期经济继续发展的趋势,主要是通过宋朝的社会经济体现出来的。尽管宋朝时,政治上国家没有出现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时更只是偏安东南一耦,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我国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宋代经济居世界领先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史为鉴,从南方经济发展的启示中,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清明上河图》图片引领学生领略宋代经济的繁荣。【讲授新课】看图识农事《耕获图》,了解宋朝农业的繁荣1、南方农业发展原因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表格(2)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4)南方政府重视生产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1)农业作物:两宋时期,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人优良品种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茶树普遍种植;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教师指导读书分析、归纳出南方农业发展的四大表现:农业技术提高、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种植区域扩大和经济作物大量栽培。二、手工业的兴盛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4、造船业:(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补充南海一号沉船材料:船长41.8米,船宽11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828吨载重近425吨,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三、商业贸易的繁荣创设情境:假如你穿越去南宋最繁华的大都市旅游,你可以到哪旅游呢?在那里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可以从城市及其布局、货币的变化等方面考虑)1、市镇的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②到处可以开设店铺;③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④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创设情境:你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请问你可能会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进行对外贸易港口有?商船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2、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②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纸币的产生“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李攸《宋朝事实》(1)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地点?“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3)地位:①“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材料: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宋代中国在重要技术、生产、商业发展方面和总的经济发展方面尤为突出。中国的经济……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德)贡德.弗兰克教学中强调,这一时期中国在商业活动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1、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2、江南好,有诗为证:“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两宋时的江南如此的美丽和富饶,请大家结合地理知识以及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小组讨论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战乱较少,相对安定。(2)自然条件优越。(3)统治者的重视。(4)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力等。知古鉴今: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教师概述从夏商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到南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并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突出,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西部的差距会逐渐缩小。(1)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3)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本课小结】农业手工业海外贸易表现(1)水稻种植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2)桑蚕业重心转移到南方(1)丝织业:官办作坊与独立的“机户”(2)棉花种植扩张至江南(3)新的制瓷中心(4)造船技术世界领先(1)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2)设立市舶司(3)番坊与番市(4)外贸范围广:泉州中心苏湖地区“苏湖热,天下足"最德镇广州、泉州、明州东汉末年一东晋初年东汉末年一东晋初年初步开发北宋末年一南宋初期展农业发展商业繁荣手工业进步加速南方经济开发南方经济渐超北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北方战乱南方经济发《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统一、元灭西夏和金、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前边讲了金与南宋对峙、剑拔弩张无暇他顾之时,逐渐强盛的蒙古族迅速兴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打败了蒙古其他部落完成了统一,其孙忽必烈进一步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元朝。他们功勋卓著,光前裕后,永载史册。蒙古族发展之速引人瞩目,元朝版图之大空前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蒙古的兴起;2、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3、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过程与方法目标】1、正确认识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及对文天祥抗元斗争做出正确评价,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明白元朝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3、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蒙古的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这是什么民族吗?【讲授新课】1、(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探究一:你认为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部落混战,民族压迫;(2)人民渴望和平安宁;(3)强大的军队。2、(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过渡: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1、(展示蒙古灭西夏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灭西夏的过程: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2、(展示蒙古灭金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灭金的过程:(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补充材料过渡: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前病危,遗言要借宋境攻击金。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年死于合川东钓鱼山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展示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元朝建立基本情况?2、(出示问题: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探究二: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1)能够得到汉族地主的认可,有利于蒙古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也是为了巩固对中原(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3)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为统一奠定了基础。3、元朝的统一(出示问题:元朝灭亡南宋)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情况及其影响。答案提示: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探究三:元朝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答案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师生共纳: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的评价文天祥的言行。蒙古蒙古南宋本课小结1227年五个年代五个年代1271年元朝建立二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二件大事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治》教材分析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对明、清乃至后来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播元朝系列影像资料及相关史料,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2、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2、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3、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回答:秦朝的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的统一、元朝的统一。师归纳:不错,总共4次,这些史实阐明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一一直是主旋律。提出问题:元朝在统一全国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以此导人新课。【讲授新课】一、大国疆域--元朝的疆域展示:《元朝的疆域》图。比一比: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元朝疆域超越汉唐时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过渡:这么大的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_制度。1、行省制度(1)图示行省制度(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行省制度的影响如何?材料一: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一宋濂《元史》材料二: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一宋濂《元史》影响: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土,元朝创立行省制以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古今对比: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和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过渡:元朝时期,西藏归哪个地方行政机构管辖?2、对边疆的管辖(1)对西藏的管辖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2)对台湾的管辖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知古鉴今: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表明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唾三、功利千秋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1、统一全国,结束了分裂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2、元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3、设立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对后世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融合。课堂小结:中书省中书省边疆管辖元朝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社会生活》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大都市、市民日常生活就、传统节日、宋词和元曲。展现了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前后联系,繁荣的原因离不开前面所学习的政治经济内容,繁荣的影响至今仍可以找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2、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2、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2、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宋代市民娱乐生活、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课前准备《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此汗八里大城(即元大都)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质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这两个大城市怎样兴起的,当时是怎样的繁荣景象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来了解。【讲授新课】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市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寺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2、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回到宋朝,你会选择哪个区域游玩?你可以进行哪些娱乐活动?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挺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等,嘌唱弟子,张七七、左小四……般杂剧杖头傀儡,任小三……药发傀儡,张臻妙……杂伎张哥……球杖踢弄……讲史,杨中立……小儿相扑、杂剧、皮影、说诨话……文八娘叫果子(模仿市井小贩叫卖吆喝之声)……——《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学生依据材料找一找,说一说。教师补充解释和图片:瓦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图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图示其他娱乐活动教师解说:宋元时期杂剧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3、传统节日与习俗猜一猜:诗词中的传统节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探究:同样是源自两宋的习俗,为什么过春节这样的习俗流传下来,而缠足的习惯却被人们抛弃了?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答: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滋长的内在动力。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1)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播放视频,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共同体会该词的特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歧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醉生: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可说是英风豪气,高唱人云。开创了一代豪放词人的先锋,达到了无事不可人、无意不可言的境界。师: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吟诵这壮美的词句,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2)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昨夜雨硫风骤,农睡未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天将逝的惋惜之情。史上的地位。欣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坐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然后表格总结宋词代表人物、所处时代、贡献、作品。思考: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名家百出的原因?材料: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总结:都市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词灵活多变,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1、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结合P58《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教师可补充介绍《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提纯了我们的灵魂。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民族化,伟大复兴。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宋元时期《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发达的中外交通。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科技辉煌的原因。由四大发明的传播,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对今天“一带一路”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名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知道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到发达的中外交通,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2、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3、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概括、归纳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2、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体会科技引领世界;3、了解火药的发明,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世界的4、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过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课前准备四大发明照片、《元朝交通路线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在宋元时期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那么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和传播世界的?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讲授新课】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发展。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金刚经》依据材料,你能否告诉大家雕版印刷技术都有哪些缺点与不足?材料一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材料二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材料三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总结: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次排版。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补充了解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记录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4、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传播过程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历史与现在的对接图片展示从雕版印刷术到今天的激光打印机补充知识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革命。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思考:什么是指南针?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2)指南针的外传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