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三章+物态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初中物理学校年级八年级课程标准模块使用教材版本八年级物理人教版课题物态变化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单元学习内容分析单元内容结构:1.

物质的三种状态:介绍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特点和相互转化。2.

熔化和凝固: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实验探究以及熔化凝固的规律。3.

汽化和液化:介绍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和液化的现象、条件和特点。4.

升华和凝华:解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5.

物态变化与生活:展示物态变化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云雨的形成、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等。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1.温度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热学的基本测量工具,温度计在本单元的各个实验中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帮助学生知道温度的知识和学会使用温度计,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仅通过感觉是不可靠的,从而认识到使用测量工具(温度计)的必要性。随后通过自制温度计,帮助学生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人了摄氏温度的概念。最后,在简单介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这样的处理思路,通过展现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能。(计划1课时)2.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被学生所熟知,但不同的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本节内容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计划2课时)。3.汽化和液化通常位于物态变化单元的中间部分,介于熔化和凝固与升华和凝华之间。它是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或从气态到液态的转化过程,是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重要环节。(计划1课时)4.升华与凝华章节主要介绍了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的过程。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不易观察到的物态变化现象。同时,教材还涉及了升华和凝华的条件、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计划1课时)学习者分析初中时期的学生心思细腻、敏感,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生活经验较为浅显,对身边的事物发展还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很容易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也难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约束其行为的教学效果也只作用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教学价值。根据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理,在物理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趣味元素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课堂的知识探究,激发其深度学习的兴趣,满足教学需求。在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计划能为物理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更为深度学习的理念贯彻提供创新的途径。学生对熔化和凝固有一定的认识,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能进行适当的简单的处理。学习目标确定物理观念(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4)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包括蒸发、沸腾、液化的特点和条件。(5)掌握影响汽化和液化速率的因素。(6)了解汽化热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7)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的中间阶段。(8)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也不经过液态的中间阶段。(9)深入地理解物质世界的运作规律,提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思维会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控制变量进行探究,能用表格、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归纳(3)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物态变化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解释科学探究1.会正确使用温度计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探究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和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3.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水沸腾的特点和沸点的概念。4.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5.通过实验掌握升华和凝华以及放热吸热的特点4、科学态度与责任。1.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运用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2..熔化、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3.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4.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与特点,包括蒸发和沸腾的区别。5.

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如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通等。6.

汽化热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7.

理解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以及气泡的变化过程。8.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9.

理解并应用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10.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3.理解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以及气泡的变化过程。4.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5.

理解并应用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6.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习活动设计温度温度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热学的基本测量工具,温度计在本单元的各个实验中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帮助学生知道温度的知识和学会使用温度计,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仅仅通过感觉是不可靠的,从而认识到使用测量工具(温度计)的必要性。随后通过自制温度计,帮助学生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人了摄氏温度的概念。最后,在简单介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这样的处理思路,通过展现物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能。学习者分析学生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是学生在物理学上学的又一个测量工具,虽然在平时生活为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是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规范操作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等用语规范地猫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学习目标确定物理观念:1、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科学探究:1.会正确使用温度计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使用测量工具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难点学生活动1谈感受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探究活动二教师活动2A组同学将一只手指浸泡在1号烧杯中,B组同学将一只手指浸泡在3号烧杯中,静置几秒钟后,两组同学同时将刚才那只手指插入2号烧杯中。教师连续提问:有的说冷,有的说热,这杯水到底是冷还是热啊?凭感觉判断物体冷热程度准确吗?教师引导:要想获得具体的温度,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测量温度的工具!学生活动2感受温度的高低讨论让学生亲自体验,得出结论:凭感觉判断物体冷热程度不一定准确。环节三:教师活动3一、温度计1.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问题引入: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它是怎么测温的呢?请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实验。将自制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两次的液面变化(2)教师提问:①认真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注意观察②这个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PPT讲解温度计的原理)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3.摄氏温度教师提问:①用自制的温度计能得到这杯热水的温度值吗?为什么不能?②我们的温度计还缺少什么呢?(请和演示用的实验室温度计进行对比,观察有什么区别,检索有用信息。)③教师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上℃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而℃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作摄氏度。规定: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0℃: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4.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中空玻璃管、测温液体、刻度线5.常用温度计教师提问:你都知道哪些温度计?(展示几个实物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二、温度计的使用1.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49页,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2.自我检测。3.教师总结:估、选、认、放、读、记估: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选: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认:认清所选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放: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示数稳定后读数记:记录结果注明单位三、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1.请学生观察自带的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看它们的结构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完成表格。种类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原理液体热胀冷缩刻度范围(量程)-20~110℃35~42℃最小刻度(分度值)1℃0.1℃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的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使用前甩几下,将水银甩下去后才可再次使用2.体温计的特殊结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吗?四、常用温度值1.教师提问: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吗?为什么?2.介绍一些物质的温度。3.介绍温室效应及其影响。学生活动3展示自制简易温度计将自制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观察两次的液面变化。学生分组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板书和PPT等媒体设计3-1温度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2、摄氏温标的规定:(1)符号:℃.(2)一个的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3、温度计(1)构造:玻璃泡、玻璃管、毛细管等。(2)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4、体温计(1)量程:35-42℃(2)分度值:0.1℃(3)结构:弯曲细玻璃管,用前甩一下。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初二()班值日生用同一支体温计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接着又分别测了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体温,读数正确,记录如下!①甲同学丨②乙同学丨③丙同学丁同学,请你判断上述情况中可能不准确的体温记录是A.②和④③和④.①和②②和③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哪种方法是可行的.放人沸水中煮放入温开水中泡用酒精棉球擦洗.用干净的自来水冲洗4.小实验试将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人同一热水杯中,观察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观察到的现象是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大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大内径细的上升得高,示数一样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也一样5.用这两支温度计测同一物体的温度度内径____填粗或细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更准确些。教学反思与改进我深感需进一步深入剖析抽象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理解。实验教学方面,应更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确保实验效果。同时,我还需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未来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第二课时熔化和凝固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熔化和凝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被学生所熟知,但不同的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本节内容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分析初中时期的学生心思细腻、敏感,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生活经验较为浅显,对身边的事物发展还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很容易养成错误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也难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将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约束其行为的教学效果也只作用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教学价值。根据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理,在物理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趣味元素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课堂的知识探究,激发其深度学习的兴趣,满足教学需求。在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计划能为物理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更为深度学习的理念贯彻提供创新的途径。学生对熔化和凝固有一定的认识,对实验中遇到的困难能进行适当的简单的处学习目标确定1.物理概念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控制变量进行探究,能用表格、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归纳3.科学探究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探究常见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和探究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4.科学态度和责任培训学严谨探究的科学态度,肩负环境保护的责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熔化、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难点: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师:同学们,我们点燃蜡烛,蜡烛熔化后滴在白纸上。师:那么,蜡烛状态之间是否发生变化呢?具体的来说说看。师:以上事实都能说明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师板画示意),物理学上把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反之叫做凝固(教师板书)师:同学们想一想,固态、液态之间的转化是否是无条件的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都与什么有关?师那么,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的呢?述: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学生活动1学生举例;铁变成铁水,铁水变成铁块冰变成水,水变成冰不是温度学生猜想活动意图说明:从自然走向物理,从无意识注意到有意识注意,从生活引发探究问题。环节二: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教师活动:表格设计师:同学们想一想,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来判断物质是否熔化呢?(教师板书:熔化)师:是吧?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固态减少,液态增加。因此,我们要观察并记录状态(教师板书:固/液)师:要研究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当然还要记录什么物理量?(教师板书:温度)师:要研究一个过程的特点还要记录什么?(教师板书:时间)师:请同学们设计一张,以0.5min时间为间隔5min内记录物质熔化过程中物质状态和温度变化的表格。多媒体展示学生设计表格,师生共同点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仪器介绍:师:各实验组桌上都准备了一些器材,绝大部分器材昨天都用过,老师今天就不介绍了,其中:①烧杯中装的是石蜡(教师展示)②玻璃棒,他是用来搅拌的(教师演示)以便物体受热均匀。师:好!请同学们利用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装配实验装置。(师生共同点评并达成一致)教师适时引导,强调并演示:1.适时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以便玻璃泡与被测物合作体充分接触。2.分工协作:开展的关①左边同学负责搅拌(教师再次演示并安全)并间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②右边同学负责记时、0.5min提醒一次,观察物质状态。并把物质状态、温度记录在表格内。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教师巡视并指导交流与论证:多媒体展示实验数据师生点评:①指出石蜡熔化过程②指出石蜡熔化过程温度变化特点师:为了更形象的展示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请同学们把记录数据标在T一t坐标轴上并用平滑的曲线把点连起来。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点评①石蜡熔化过程②石蜡熔化过程温度变化特点师:从图中温度变化曲线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上升的(教师板书: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师: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能否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想?师:那么,面对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特点,我们是否就能说固体在熔化温度是上升的呢?你又想提什么样的问题呢?师:是的,通过单一的特例并不能归纳出普遍的规律。下面,我们以冰熔化为例来看看是否所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都是上升的。学生活动2生:有液体产生生:温度生;时间学生设计表格并交流学生进行实验并进行汇报交流学生描图并交流生:能生:不能生:是否所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都是上升的?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问题将表格设计中必须明确的物理量展现,降低了初学者表格设计的难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各组员明确职责。实验中正确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不仅是成功实验的关键,也是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利用图象对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环节三:探究冰块的熔化特点教师活动表格设计:师:请同学们仿照石蜡熔化设计一张记录冰熔化过程中现象的表格。学生探究实验:一、分发冰块二、实验步骤介绍:①将温度计插入冰块中间的小孔中,待温度计示数下降到最低点,用手捂的方法给冰块加热并开始记时。②分工协作:左边同学负责记时、0.5min提醒一次,并记录物质状态和温度右边同学负责间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状态。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环节交流与论证:多媒体展示实验数据师生点评:①指出冰熔化过程②指出冰熔化过程温度变化特点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否所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都是上升的?师:为了更形象的展示冰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的区别,请同学们在T一t坐标轴上用曲线描出冰的熔化过程温度变化。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点评③冰熔化过程④冰熔化过程温度变化特点师:从图中温度变化曲线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教师板书: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学生活动3表格设计学生实验汇报交流生;不是学生描图并交流活动意图说明:前呼后应,初尝成功的喜悦,适时引导、引发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改革创新,能较好的达到教材的编写意图。环节四:小结教师活动师:冰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能否证明我们刚才的猜想?师:面对石蜡和冰块熔化时的特点,同学们作何感想?你想了解什么?师:为什么石蜡和冰块熔化时温度变化不相同呢?请听下一节课分讲。师;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引出熔点和凝固点,分类晶体和非晶体。学生活动生:不能生:为什么石蜡和冰块熔化时温度变化不相同?活动意图说明:对比两种实验结果,促使学生理性思考,引发问题、设置悬念,为总结打下铺垫。板书和PPT等媒体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舞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2、把一块0℃冰投入到0℃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3、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2224温度/℃98918580797979797571676461(1)该物质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3)在8min14min是热过程(选填“吸”或“放”),温度,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一条新的发现。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的教学,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的培养,将原来作为演示实验的“固体熔化过程”改成了学生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较紧,可让部分学生做晶体的熔化实验,部分学生做非晶体的熔化实验,然后再相互交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探索物理规律的活动中来。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固体进行实验,自己根据图像说出不同固体熔化时的特点;自己通过看熔点表分析物理规律等。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凝固的整个过程,并画出图像使学生一目了然。这个实验可布置学生回家利用冰箱来做。具体做法可由学生自己设计。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由于这节课内容较多,再加上这节课实验不太好做,课堂时间不够充足,导致有些组实验不太成功,也有的因为熔化时间比较短没能得到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特点等等。改进意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估计要尽可能准确,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善于观察现象,并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控制好小组讨论的气氛,使小组每位同学都参入到学习中去,达到共同掌握好知识的效果。第三节汽化和液化(主要分析本课时所在单元内容结构和育人价值)单元内容结构:1.

物质的三种状态:介绍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的特点和相互转化。2.

熔化和凝固: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实验探究以及熔化凝固的规律。3.

汽化和液化:介绍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和液化的现象、条件和特点。4.

升华和凝华:解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5.

物态变化与生活:展示物态变化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云雨的形成、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等。育人价值:1.

物理观念:通过学习物态变化的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物质状态及其相互转化的科学观念。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3.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4.

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样的内容结构和育人价值设计,旨在使学生不仅掌握物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本课时内容组成要素及之间的关系;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等;可用结构图示呈现)1.本课时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汽化和液化通常位于物态变化单元的中间部分,介于熔化和凝固与升华和凝华之间。它是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或从气态到液态的转化过程,是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重要环节。2.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物理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条件和特点,培养对物质状态变化的科学认识。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科学的兴趣。3.本课时内容组成要素及关系: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重点讲解其发生条件、特点和影响因素。液化:介绍液化的概念和实现方法,如降低温度或压缩气体。关系:汽化和液化是相互对立的过程,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已学内容:前面可能学习了物质的三种状态、熔化和凝固等知识。本课内容:汽化和液化是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物质状态变化的具体形式和规律。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1.

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一些汽化和液化现象,例如水的蒸发和沸腾、雾和露的形成等。这些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现象。学生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熔化和凝固等概念,对于学习汽化和液化有一定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可能对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存在混淆,对沸腾的温度特点和气泡变化过程理解不足。2.

学科能力水平:观察和实验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记录温度和气泡的变化,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学生需要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和沟通能力。3.

学生兴趣与需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较感兴趣,特别是与水相关的现象,例如雾、露、冰糕冒白气等。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比较感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

可能遇到的困难:理解沸腾的温度特点和气泡变化过程:学生可能对水沸腾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点理解困难,同时对气泡在沸腾前后的大小变化过程也可能存在疑惑。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区分蒸发和沸腾:学生可能对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不够清晰。教师可以通过对比讲解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应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学生可能在实际问题中难以灵活应用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例如如何解释夏天在教室里洒水会感觉凉爽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学习目标确定一、学科核心内容:1.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包括蒸发、沸腾、液化的特点和条件。2.掌握影响汽化和液化速率的因素。3.了解汽化热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学科思想方法:1.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规律。2.学会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区分汽化和液化的不同形式及其特点。3.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解释。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1.提升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得出合理结论。3.增强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四、学生应能够做到以下事情:1.准确描述汽化和液化的现象,解释其发生的条件和原因。2.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观察并记录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解释空调制冷原理、解释雾和露的形成等。4.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会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学习重点难点明确提出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简述教学过程中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重点内容: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与特点,包括蒸发和沸腾的区别。2.

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如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通等。3.

汽化热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内容:1.

理解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以及气泡的变化过程。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3.

理解并应用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1.

实验演示与探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如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同时,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探究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加深对难点内容的理解。2.

生活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解释湿衣服晾干的过程、冰箱制冷原理等,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强化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破难点。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现象,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4.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通过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5.

及时反馈与巩固: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提问、练习和测验,了解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通过练习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教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学习任务类型;对应学生活动,示范指导学科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纠正思维错漏,恰当运用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持续评价促进学习。)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通过教材58页中“想想做做”看看能否知道。实验现象:将塑料袋沉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了,酒精变少了。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出现,小液滴是酒精,因为水没进去。分析: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物质从()变成()叫做汽化。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从()变为()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它们学生活动1(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课前预习预习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会干,水分去哪了?长时间放在炉火上加热的水也会减少,水分去哪了2.什么叫汽化?什么叫液化?3.在家中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4.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