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其次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B)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旺盛与开放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故A不合题意;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旺盛与开放的时代,故C不合题意;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故D不合题意。2.东汉末年,少数民族起先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A)A.匈奴、鲜卑、羯、氐、羌B.蒙古、鲜卑、羯、氐、羌C.匈奴、靺鞨、羯、氐、羌D.南诏、鲜卑、羯、氐、羌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东汉末年以来,接连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被称为“五胡内迁”。故选A。3.结合所学学问,下图中a、b处的政权名称分别是(B)A.东汉、陈B.吴、东晋C.东晋、宋D.吴、前秦解析: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三国鼎立时期的吴国以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处于东南位置,因此a处政权的名称是吴。316年西晋灭亡。317年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至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很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因此b处政权的名称是东晋。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4.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C)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解析:由于江南经济开放,吸引北方经济渐渐南移,C正确;A、B、D均不是最主要的影响,解除。5.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C)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生产生活比较稳定C.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D.为后来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孝文帝改革使内迁民族接连成为中原的农夫,加速了北方内迁各民族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这是孝文帝改革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故选C。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生产技术的推广,A不符合题意,错误;生产生活比较稳定以及为后来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都未从社会演进的角度进行分析,B、D错误。6.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D)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复原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解析:依据壁画内容可知,少数民族进行农业耕种,汉族人民进行放牧,体现了民族的融合,而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故解除A;汉人放牧图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复原,故解除B;依据魏晋壁画和壁画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侧重反映了少数民族起先从事农业耕种,而汉民族也从事放牧工作,体现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并不是强调社会分工的扩大,故解除C。故选D。7.隋唐时期的大运输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输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B)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江南经济的开发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对外贸易的旺盛解析:隋唐的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战乱,大运输河开通时北方的商品经济还没有复原到活跃状况,故解除A项;由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的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向南方迁移,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大运输河沟通涿郡和余杭,重要的社会背景就是江南经济的开发,故选B项;南方在宋代才起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解除C项;大运输河的开通主要是沟通国内的南北交通,并不是由于对外贸易旺盛,故解除D项。8.隋朝于公元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写了一段宛如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导致隋朝快速灭亡的根本缘由是(B)A.自然灾难严峻 B.统治非常残暴C.外戚、宦官专权 D.土地兼并严峻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对内大兴土木,对外三征高丽,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峻的社会后果。大量的劳动力用于非生产上,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峻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定引发农夫起义。所以导致隋朝快速灭亡的根本缘由是暴虐无道的统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是导致隋朝快速灭亡的缘由,解除。9.唐太宗自己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D)A.唐太宗擅长纳谏和自我反省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盛世局面C.唐太宗时期经济旺盛D.唐太宗时期对人民的剥削很重解析:从材料“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行游四方,供顿劳烦”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时对人民的剥削仍旧很重,故D项正确;A、B、C项只是表面现象,均解除。10.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C)A.神权与王权B.皇权与相权C.中心与地方D.外戚与宦官解析:“七国之乱”是汉帝国中心与地方王国之间冲突激化,“安史之乱”是唐帝国中心与地方藩镇的冲突问题,二者均为中心与地方之间的冲突,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解除。11.矗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下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那么,将这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统治者是谁?(B)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解析: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从而奠定了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基础,故选B。12.《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B)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依据材料“累征聘举召”可知当时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选项B正确;世卿世禄制出现在先秦,材料时间为东汉,选项A解除;九品中正制须要有中正官和品级,材料中未体现,选项C解除;科举制出现于隋朝,选项D解除。13.“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A.中正官不熟识所管官员,难以精确地评定人才优劣B.中正官可以合理地选拔人才C.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D.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依据门第凹凸解析:依据材料“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可以看出这指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依据材料“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可以看出中正不熟识所管官员,难以精确地评定人才优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不符合材料及史实,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选拔官员,不能合理地选拔人才,解除;C选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使选官权力驾驭在地方手中,不利于中心集权;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14.秦、隋两个王朝国祚短促,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B.开拓了沟通南北经济沟通的运输通道C.修筑了规模浩大的军事战略防卫工程D.推行了思想统一服务政治统一的方法解析:结合史实可知,秦、隋两朝通过推行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对国家的统一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A项正确;B项只适用于开凿了大运输河的隋代,C项只适用于修筑了长城的秦代,D项只适用于焚书坑儒的秦朝,均不符合“共同”这一要求。15.关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唐朝中心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B.三省的设置,减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C.三省分权,独立同等D.尚书省掌管六部解析: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的统治,不是减弱相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唐朝中心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掌管六部,三省都是宰相,独立同等,故A、C、D都是正确说法,解除。16.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发展所起到的主要促进作用是(D)A.减轻农夫的赋税负担B.变更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C.只征土地税,废除人头税D.保证农夫的生产时间解析:租庸调制的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须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租庸调制中以纳绢来代役的方法,在均田制的同步实施下,使农夫在有土地耕种的同时保证了农耕的时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D正确。A、B是唐朝中后期两税法的实施,C是在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均不符合题意,解除。17.魏晋时期儒学的权威性被严峻减弱,儒学的逆境是由于(A)①佛教盛行②道家学说广泛传播③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④佛教代替儒教成为正统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魏晋时期,佛、道两教影响比较大,冲击着儒学独尊的地位,①②正确;从西汉汉武帝时起,儒学就成为正统思想,③④错误。故选A。18.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事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探讨的做法,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B)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状况,可以用于历史探讨B.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运用C.唐诗是原始的干脆资料,最适合用来探讨唐代历史D.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夸张想象,不能用作历史探讨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属于二手史料,经考证后可以作为探讨唐朝历史的史料,B项正确。A项错在“最能”,唐诗属于二手史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用于历史探讨,解除。实物史料属于原始史料,最适合用来探讨唐代历史,解除C。唐诗虽然是文学作品,但属于二手史料,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用于历史探讨,解除D。19.张刚同学在观赏下图时,想用一句最准确的话来对文物进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C)A.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雕版印刷品B.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雕版印刷品C.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准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D.世界上最完备的印刷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文化史实的精确识记。图片是《金刚经》,联系已学学问可知,《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准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故选C。20.“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是郭沫若先生在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1200周年而写的诗句。下列能够说明鉴真“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是(C)A.写了《佛国记》 B.编纂了《金刚经》C.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D.主持设计建立了赵州桥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细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美丽,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6分,第22题14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越之地(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商人)而足,地势饶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业扃,盖东西之极盛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396)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也。……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材料三:二月丙子,诏曰:“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窘况,存缺衣裳……朕甚忧之。”——摘自《宋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分析从汉代到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状况出现了什么变更?(不得照抄原文)(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缘由和影响。(10分)(3)这一时期北方经济与南方相比因种种缘由呈现出不同特点,由此看来,你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必需具备哪些基本的前提条件?(4分)(4)从六朝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动身,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淌和地区沟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影响。(6分)答案:(1)变更:汉代:江南地区人口稀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几乎没有商业活动,贫富分化不严峻;东晋南朝时:江南人口增加较多,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物资沟通发展,贫富分化加剧。(2)缘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的政策比较宽松,推行劝课农桑、嘉奖耕织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粟、麦旱田作物南移;等等。影响:促进了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加快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或: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为隋唐统一和经济旺盛创建了条件;变更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状况。(3)基本前提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政策;先进的科技;处理好民族关系;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4)主动影响:人口流淌和地区沟通,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和新兴城镇的兴起与旺盛。(可联系各地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解析:第(1)题可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等角度动身进行分析。第(2)题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从人口、面临的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借鉴阅历。第(4)题可以从对生产力的推动、对文化的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作答。22.唐太宗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东突厥扬言以“将兵百万”相威逼,颉利可汗侵扰至渭水之北。唐太宗自告奋勇,订立了“便桥之盟”,突厥才撤退回去。事后,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我新即位,为国者要在宁静。因为‘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贞观三年冬十一月,唐太宗在做好充分打算的前提下,主动反击。派李和李靖等大将分道讨伐东突厥。最终生擒颉利可汗,把西起阴山、北至大漠的广袤地带收入了版图。——摘编自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材料二:(李)治并州十六年,以威肃闻。帝(唐太宗)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新唐书·李传》(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唐太宗对东突厥看法的变更,并概括变更的缘由。(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唐太宗对东突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保安公司与酒店业者的专业安全守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垫资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培训机构学生旅游文化素养提升协议2篇
- 2025年度房产证收讫后购房合同保管及责任界定合同2篇
- 2025年度变压器维修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大米加工产业投资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废品回收与环保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国际机票代购代理合同2篇
- 做账实操-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及说明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解读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 膜厚测试报告
- X62W万能铣床电气原理图解析(共18页)
- 减速器箱体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含图纸)
- (完整版)中央空调现场勘察信息表
- 技术交底给水铜管道及配件安装.
- 实验动物房改造项目设计浅谈
- 国际商法考点期末考试
- 齿轮画法图基础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